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842456055769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司馬遷評價孟子說:“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

    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又說孟子“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

    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

    所謂“所如者不合”與“迂遠而闊於事情”,是說孟子的學說主張與當時的社會現實相差太遠,孟子被認為是過於理想化了。

    孟子講仁義,把仁義概念建立在對人的心理分析之上。

    為了強調仁義,所以深自樹立,高自標榜,以求激勵人心,要求人在後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是俗語所說的“唱紅臉”。

    表面上講性善,實際上重在後天行事。

  • 2 # 國學文脈

    孟子貢獻主要表現在如下方

    (一)仁政學說。這是孟子對孔子“仁”的學說的一種發展。孔子的這一學說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孟子將孔子的仁學思想擴而廣之,發展成為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綱領,這就是仁政。

    (ニ)提出了性善論。認為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每個人生來就具有憐憫同情之心、著恥憎悪之心、恭敬辭讓之心以及是非之心。這四心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萌芽,如果能讓人們把這些萌芽擴充開發出來,就會匯成滔滔江河,不可遏止,治理天下就是極其容易的事了。

    (三)民貴君輕的思想。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在這三者中,人民最重要,接下來是國家,最後才是君主。君主要想鞏固統治,就要取得人民的擁護,而要獲得人民的擁護就要施行仁政。這是一種重民的思想,應該說是一種了不起的貢獻。

    (四)積極的進取精神。孟子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他認為這種精神主要表現在:一是不怕吃苦,所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如果一個人不能經受住苦難的磨難,是難於擔當大任的;二是要積極進取,要具有為事業而獻身的精神,甚至要“捨生取義”;三是要具有高風亮節,即要具有“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要敢於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而抗爭。

    正因為孟子在發展儒家學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儒家學派中其地位僅次於孔子,故元朝在至順元年,加封他為“亞聖公”,這是以後稱其為“亞聖”的緣由

  • 3 # 枕月拾星

    在舊時的中國,尤其是宋代以後,孟子可以說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這大概還得拜南宋後出現的發矇讀物《三字經》所賜。《三字經》劈頭就講“人之初,性本善”,這可是孟子的意思。第二句“性相近,習相遠”,那才是孔子的話。可見,從那時起,孟子的地位並不比孔子低。

    孟子名軻,生活在動盪的戰國中期,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關於孟子的生卒之年,學術界歷來有許多說法。生於約公元前372年,卒於約公元前289年。

    孟子的生平經歷,與其崇敬的孔子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主要表現在:一、與孔子一樣,他也長期開門授徒,即使在遊歷諸國時,學生們還是伴隨其左右;二、與孔子一樣,他也有強烈的從政願望,希望把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諸實踐,因此中年開始他也周遊列國遊說,而“僕僕於道路”的結果和孔子也差不多,沒有哪位國君真正願意接受其政治主張;三、與孔子一樣,晚年時孟子也退居故里,與學生一起討論學問

    孟子的思想在後世的教育領域也所謂經歷坎坷,跌宕起伏。

    歷史上有一個通行觀點:孔子以後“儒分為八”,到戰國中後期演變為兩支。一支始於子夏,講文獻之學,數傳而至荀子;一支始於曾參,究義理之學,二傳而至孟子。以後,荀子便是漢代經學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經傳的先師,孟子則成為兩宋起道學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內部這兩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謂“學統”與“道統”之別,“漢學”與“宋學”之分。這以後,“孔孟之道”幾乎就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詞

    孟子去世以後,由他為代表的儒家中之一派似無太大的發展。到了戰國的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漸漸嶄露頭角。荀子稍晚於孟子,他長期居齊,因學問博洽,曾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的“祭酒”。他精通多種儒家經典,被認為是儒家經學早期傳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中,對子思、孟子一派曾有嚴厲的批評,說他們“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荀子的批評只能說是當時儒家內部的派別鬥爭。

    秦漢以降一直到兩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視為一般的儒家學者;孟子其書,只能歸入“子部”一類。在官私文獻中,多是“周孔”或“孔顏”並提,鮮見有“孔孟”合稱的。令人注意的是,東漢趙岐在註解《孟子》時,曾把孟子尊為“亞聖”,還提到西漢文帝時設定過《孟子》的“傳記博士”。可“亞聖”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認可過;而“傳記博士”即使存在過也為時很短,且不說此事因不見於《史記》《漢書》記載而頗啟後人疑竇。當時,也有人批評孟子,最典型的應該是東漢的王充,他在《論衡》中專立了《刺孟》一篇,列舉了孟子八個方面加以批評。

    歷史進入唐代,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爭論國子學當祭“周孔”還是“孔顏”時;唐太宗增加從左丘明到範寧二十二位儒者從祀孔廟時;唐玄宗封顏淵為“亞聖”和“兗國公”、封“孔門十哲”和“七十子”為侯、伯時;孟子都隻字未被提及。當時科舉考試的“明經”科目中只有“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左傳》《公羊傳》《榖梁傳》)以及《周易》《尚書》《毛詩》這“九經”,《論語》和《孝經》則被列入了“兼通”,而《孟子》一書沒有資格入選。此時的《孟子》一書,尚不如《老子》《莊子》《文子》《列子》這四部道家著作,後者在唐玄宗時被列入科舉,稱之為“道舉”,課試與“明經”相同。

    從中唐起,情況開始發生了變化。漸漸地,孟子之名被廁於孔子之後,成為僅次於孔子的“賢人”;孟子其人被政府加封了爵號,從祀孔廟;孟子其書被增入儒經之列,懸為科舉功令,不久又超越“五經”而躋身於“四書”,變成中國士人必讀的官方教科書。這個變化過程,就是歷史上的“孟子升格運動”。

    變化最早出現在唐代宗的寶應二年(763年)。禮部侍郎楊綰上疏,建議把《孟子》與《論語》《孝經》並列為一“兼經”,增為“明經”科目。此事雖未見允,但卻開啟了《孟子》由“子”升“經”的先聲。

    真正揭開孟子升格運動序幕的是韓愈。韓愈在其《原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儒家的“道統”,並把孟子的名字上升到孔子之後,與那些“古聖先王”相提並論。韓愈以尊“孔孟”取代唐初的尊“孔顏”,在當時的學界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如唐末的皮日休,他於唐懿宗鹹通四年(863年)上書朝廷,建議將《孟子》作為國家“明經”考試的單獨一經。但韓、皮之說只是少數人的呼籲,並沒有得到最高統治者的重視。

    趙宋立國伊始,承襲唐代舊制,國子監所祭仍為“孔顏”,明經取士仍考“九經”。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重視孟子其人其書的大概也只有柳開和孫奭比較有名。柳開受皮日休影響,十分推崇孟子,但當時的影響並不大;孫奭乃是三朝宿儒,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曾受命校勘《孟子》,由此“請以孟軻書鏤板”,並撰成《孟子音義》二卷。

    孟子升格被重新喚起,那是在宋仁宗的慶曆之際。當時,學壇上出現了一股社會思潮,而“尊孟”也成為思潮的取向之一。慶曆思潮的領袖人物是范仲淹和歐陽修,他們都屬於“尊孟”一派。如范仲淹發揮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思想,標舉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宋代新儒家的理想人格風範。歐陽修推尊孟子,認為“孔子之後,唯孟子最知道”。當時最推崇孟子的應該是孫復、石介師徒,他們反覆強調儒家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到孟子、揚雄、王通、韓愈這樣一個聖賢相續的“道統”。他們作為北宋前期首出的經學家和教育家,在當時的學術界有很大影響。在思想界出現“尊孟”的同時,實質性“尊孟”的行動也開始出現,那就是山東兗州鄒縣孟廟的建立。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出知兗州的孔子第三十五世孫孔道輔,在鄒縣建成孟廟,以公孫丑、萬章等配享,還專請孫復為此事寫了記文。

    自慶曆以後,孟子升格進入了迅速發展期,到了宋神宗的熙寧、元豐年間(1068—1085年)達到高潮。當時,二程的“洛學”、張載的“關學”及王安石的“新學”,儘管政治意見相左,卻都屬於“尊孟”之列的。

    王安石一生服膺孟子,他把孟子引為自己的千古知己,把成為孟子式的人物當作人生的目標。王安石之“尊孟”是時人公認的,其弟子陸佃評價乃師曰:“言為《詩》《書》,行則孔、孟。”其政敵司馬光也說他:“介甫於諸書無不觀,而特好孟子、老子之言。”王安石之學得力於孟子,故其治《孟子》一書亦勤,有《孟子解》十四卷,今已佚。其“新學”一派中人對《孟子》也多有鑽研。王安石一派由於掌握著當時的國家權力,所以在行動上將“尊孟”積極付諸實踐。

    孟子升格此時在政治上已獲得朝廷支援,請看下列進展:

    熙寧四年(1071年)二月,《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的科目之中。

    熙寧七年(1074年),支援王安石變法的經學家常秩,請立孟軻像於朝廷。

    元豐六年(1083年)十月,孟子首次受到官方的封爵,詔封為“鄒國公”。

    元豐七年(1084年)五月,官方首次批准,允許孟子配享孔廟。

    政和五年(1115年),政府方面承認兗州鄒縣所建的孟廟,詔以樂正子配享、公孫丑以下十七人從祀。

    宣和年間(1119—1125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刻成石經,成為“十三經”之一。

    在上列事實中,熙寧間為王安石當政期間,元豐間王安石雖已經退隱,但執政者蔡確、章悙等均為“新黨”中要人,故一向詆詬王安石的朱熹,也不得不承認“孟子配享,乃荊公請之”;政和至宣和年間是蔡京當國,亦號稱行“新法”。因此,王安石及其“新黨”,實在堪稱孟子升格運動中之功臣。

    宋室南渡以後,孟子升格已進入尾聲。當時,王安石“新學”儘管遭到排斥,但“尊孟”取向卻為統治者全盤接受。到宋寧宗嘉定五年(1212年),國子司業劉㷍奏准將朱熹的《論語孟子集註》作為官方之學。差不多同時,目錄學家陳振孫撰《直齋書錄解題》,正式從目錄學上把《孟子》一書由“子部”升格至“經部”。至此為止,孟子升格運動已告基本完成。到元朝的至順元年(1330年),元文宗加封孟子為“亞聖公”,這可說是整個孟子升格運動的句號

    當然,孟子升格運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期間也出現了不少逆向的言行,即刪孟、議孟、疑孟、辯孟、黜孟乃至詆孟的思想傾向。舉其重要者言之:如唐末林慎思作《續孟子》,把《孟子》書中他以為不是孟子“原意”的內容加以改寫。北宋慶曆之際的李覯作《常語》,提出孟子不續“道統”、孟子背叛孔子、孟子懷疑六經、孟子不尊王、反對孟子的性善論、反對孟子排斥功利。李覯的學生陳次公、傅野等則附和乃師之說。北宋熙豐之際,司馬光著《疑孟》,對孟子加以批評。司馬光的“疑孟”,從政治上講,目的是攻擊王安石變法;從學術上講,是因為他信奉西漢揚雄的思想。司馬光的門人晁說之著《儒言》,反對孟子的態度較其師更激烈,而矛頭所指也是王安石。他公開上疏,反對當時立《孟子》於學科。南宋初的鄭厚作《藝圃折衷》,對孟子進行人身攻擊,極盡詬罵之能事,說孟子是借孔子思想而“賣仁義”。南宋中期的葉適,在其《習學紀言序目》中,比較系統地提出了反對當時的尊孟風氣,他否定孟子一系獨傳“道統”,批評孟子專言心性,批評孟子不切實際的政治思想等。認為孟子身上存在著四個毛病,“開德廣,語治驟,處己過,涉世疏”。

    以上諸人的反孟言行,由於不適應時代潮流,所以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效果。倒是後來的明太祖朱元璋曾掀起過一點反孟的小浪。作為絕對專制獨裁的君主,朱元璋對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十分反感,開始想罷去孟子在孔廟配享的資格,後在大臣冒死進諫下只能作罷。但他卻下令刪除《孟子》書中“激進”的話共八十五條,出版了一本名為《孟子節文》的書,規定科舉考試不能出現已被刪掉的文字。但即便權傾一時的皇帝,也不能改變已深入人心的文化傳統。所以,“怪胎”式的《孟子節文》一書,並沒有流傳開來。

  • 4 # 廣陽梁山

    應邀作答:

    孟子與孔子雖相隔200年,但是他們的思想體系是一脈相承的。孟子推祟孔子學說,對教育方面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對儒術的理解。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相對孔子來說對教育方面都是有很大貢獻的。謝謝你的盛情邀請,再會。

  • 5 # 椅梧硬筆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現山東省鄒城市)人,有人認為鄒國是魯國的附屬國,也有人說孟子是魯華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義流派。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孟子曾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由此頗得儒學真傳。他繼承了孔子的事業,並在許多方面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他的教育理念先進,肯定人生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

    提出有所謂的天才,但也重視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反對“逸居而無教”。把治學和認識歸結為找回散失本心的心性修養問題。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了孔子在進行教育時,必須採取因人而異的多種方法。而且,對“因材施教”進行了改進。

    認為教育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標準,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推崇“易子而教”的傳統教育方法。

    當他的得意門生公孫丑詢問有的君子為何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時,孟子回答道:“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極力提倡勇於進取,戰勝困難,自強不息。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生態度。

    《孟子》中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告誡學生應該善於獨立思考,不應該盲目相信書籍。

    《孟子》最後一篇《盡心章句下》。原文如下: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所以,在孔子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孟子所倡導的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中國古代教育學的結晶,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教育仍然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 6 # 修人哥

    孟子是先秦儒家學派的完成者,他對孔子學說的完善和發展有卓越的貢獻,對後世和我民族精神的形成也有著巨大的影響。本文以孟子對孔子思想的闡發,結合當今建設現代精神文明亦應弘揚傳統思想精華的視角,首先列述了為孟子所鄙夷的自賤人格的幾種主要表現:枉尺直尋、脅肩諂笑、鑽牆逾穴、貨取等,有反面對照教育作用;繼而分析孟子所以貴重人格尊嚴,在於他主張人格應是獨立的、平等的和超越社會上的貧富貴賤,體現了古代民主、人權思想,進而發掘孟子提出的人格的內在價值"天爵"、"良貴"等概念的深層理論基礎。文後據孟子論述,強調高尚人格來自嚴格的修養:自律和實際錘鍊。

  • 7 # 鄉下老果

    孟子的一生經歷,很像孔子,過著長期的私塾講學的生活方式,中年以後帶著學生周遊列國,以實現他的政治抱負。隨從學生達數百人,跟在孟子後面的車輛有數十乘之多,所到國家,無不受到當地國君尊崇,但他卻自恃才高,無所顧忌的當面批評國君的不是,甚至國君被他指責的“顧左右而言他”,這樣的情況下,他的政治主張肯定不會受到任何一個國君的釆納,只得悻悻而歸。

    晚年的孟子回到家鄉,開始著書立說並繼續他的教育事業,並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樂的事。經過整理《經》.《書經》,著有《孟子》一書,用來闡發孔子的思想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以“仁政”為核心的思想學說。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根據周朝制度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同時,又把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相互存在的關係比作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像父母一樣關心和愛護所管轄的人民,而被統治者應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順從與親近統治者。

    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性善論”,認為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源於人的本性,強調了教育的可能性,以為透過學習,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孟子以子思的“思誠之道”為依據,提出“盡心.知性.知天”等觀點,從而形成了含有“唯心主義”的一套思想體系。

    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認為“有教無類”,在進行教育時,採取因人而異的方法,並制定一套標準,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孟子倡導的學習方法與教育方法,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歷史上對於孟子的評價很高,《漢書.楚元王傳贊》說:“自孔子歿,綴文之士眾矣,唯孟軻……博物洽聞,通達古今,其言有補於世。”

  • 8 # Eleazarchen

    孟子相對於孔子來說的教育方面的貢獻是孟子的思想理論:道德上要“先義後利,捨身取義”,人格上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這個也做人原則。而孔子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當仁不讓於師”是孔子的教育理念。

    孟子:

    漢族,戰國時期鄒華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 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

    對後世的影響意義遠大

    1.孟子是中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孔子之後的又一儒學家,孟子三歲時成單親家庭,其母親辛苦教育下長大,孟母三遷就是教育孟子成材的精典詞語,孟母管束甚嚴,其“遷地教子”、“三斷機杼”等故事,雖不一定可靠,但卻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曾周遊齊、晉、宋薛、滕、梁列國,遊說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歷時約二十年,並一度成為齊宣王之客卿。當時的爭戰紛紛,人們的顧不上聽從孟子的言論,從而孟子開始著書立傳了。在教學中孟子常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為教育思想和政治觀點的儒家經典著作。被民眾稱之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特別是孟子提出的“教育目的”、“教育原則和方法”、“教育環境”等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啟發和借鑑促進作用。孟子強調:“仁義禮智,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也就是說,仁義禮智這些道德,並不是外在虛飾於我的,而是我本來就有的,只是沒有領悟到而已。

    說明自身本來就有的,沒有觸及心靈領悟到而已。充分說明,人性本來是善的。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認為人的道德觀念是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本身固有道德觀念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都是圍繞著天的範疇為基石的。

    孟子的理念是"民貴君輕"的思想對於後來的民眾反對封建君主專制有積極意義。

    孟子的思想理論是人的純善之心,是天生就有的,具備仁義禮智四種品德。政治思想上突出仁政、王道,提出民貴君輕的理論,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孟子被尊有“亞聖”之稱,對現如今有著現實意義對於構建和諧社會有促進作用。所以說當今時代有著與古代的環境不同,但政治思想理論仍是離不開人的,所以說孟子的理念是人性化的,即便是古代如此至現代如出一轍正是民與君所說,民眾是基礎,所以民眾的思想教育是離不開仁義禮智的,民眾的基礎堅固如磐石,和諧構建促進社會發展更加堅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佛手瓜浸雞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