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樂樂笨笨貝

    上山下鄉是1955年開始的。上山下鄉一詞最早見於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的檔案中,第一次提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這個概念,這也成了知青上山下鄉開始的標誌。

    真正意義上的上山下鄉始於1955年,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楊華、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團北京市委提出到邊疆區墾荒,11月份獲得北京市團委的批准與鼓勵,隨後引起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和邊疆墾荒的熱潮,毛主席發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國政府組織大量城市知識青年離開城市,在農村定居和勞動的群眾路線運動。

  • 2 # 青墨留香

    從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真正意義上的上山下鄉始於1955年,(為縮小城鄉差距),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楊華、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團北京市委提出到邊疆區墾荒,11月份獲得北京團市委的批准與鼓勵,隨後引起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和邊疆墾荒的熱潮。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與世界經濟的發展背道而馳,是中國政治、經濟非正常發展的產物。1978年10月,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提出要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業問題。1979年後,大批的知識青年陸陸續續返回城市,歷時20餘年的上山下鄉運動逐步結束。

    擴充套件資料

    “上山下鄉”的“知青”當中,大部分是到農村“插隊落戶”,但還有一部分雖然也是務農,過的卻是“生產建設兵團”的準軍事化生活,他們的狀況與 “插隊知青”有很大不同。

    “上山下鄉運動”前期,全國各地組建了許多“生產建設兵團”,有一大批“知青”到這些“生產建設兵團”參加“屯墾”。“生產建設兵團”雖有“屯墾”的功能,但卻非正規軍隊,它同時兼具安排城市失業青年就業和備戰的目的

  • 3 # 取名叫帆帆

    1955年4月,中共代表訪問蘇聯,瞭解到蘇聯墾荒運動。隨後提出仿效蘇聯,讓城市青年下鄉墾荒以解決就業問題。

    1955年8月30日,以楊華為首的青年志願墾荒隊,遠赴北大荒開墾荒地。之後,在各個城市都有青年自願下鄉。

    1968年12月,毛澤東下達“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鄉運動達到高峰。

    70年代開始允許知識青年以適合理由返回城市,到後期,知青們透過請願、罷工等方式強烈要求回城。

    1978年10月,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決定停止運動並安排知青回城和就業問題。

  • 4 # 蘇子晴

    上山下鄉是偉大領袖毛澤東提出的知識分子走與工農相結合道路的一種舉措,最早發生於一九五五年,到了上一世紀的文革時期發展成由國家動員的,青年學生都要參加的一種大規模的學生運動,一直到一九七八年,上山下鄉的學生全部安排了工作才最後結束。

  • 5 # 使用者2906185194838

    1968年開始66、67、68年畢業的老三屆學生開始上山下鄉插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從那以後每一年的初高中畢業生成千上萬的人到農村去插隊。他(她)們在廣闊的天地裡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難忘的歲月,把美麗的青春獻給了廣闊的天地。

  • 6 # lxh人生如夢


    知識青年響應毛主席號召到廣大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緞練,大概是一九六八年,當時全國的老三屆知識青年幾百萬人,奔撲到全國各地農村和農場接受再教育。大量的知識青年被分配到了艱苦的雲南邊疆,有一部份分到生產建設兵團。知識青年到農村後和農民一起同吃同勞動,同時利用本身優勢,幫助農民學文化和技術知識,為改變農村面貌發揮了積極作用。

  • 7 # 一L63

    1968年到1979年

    1968年12月,毛澤東下達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鄉運動由此大規模展開。1968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全部前往農村參加勞動。有報道說,“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總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來到了鄉村。很顯然,上山下鄉運動是人類現代歷史上罕見的從城市到鄉村的人口大遷移。全國城市居民家庭中,幾乎沒有一家不和“知青”下鄉聯絡在一起,1978年10月,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決定停止上山下鄉運動,並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業問題。1979年後,絕大部分知青陸續返回了城市,但也有部分人已在農村結婚“落戶”,永遠地留在了農村。

  • 8 # 使用者6337197240390

    問題:上山下鄉時間?

    答題:一九七七年七月三十日,下鄉到離家120裡遠的民主公社西江大隊,第二生產小隊,I3人7男6女組成一個集體戶,響應號召到農村去,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學會割地,打場,趕馬車,一九七八年,全部返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4,刀具各角度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