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餃子要有豆腐
-
2 # 使用者2747686578367
清朝沒有國公!中國最後一個設定國公的王朝是明朝,而且明朝的國公與之前一些朝代所設定的國公還不是一回事。在明朝之前的一些朝代,公爵被人為進行了二次劃分,分為了國公、郡公、縣公甚至鄉公等諸多等級,以國公為公爵的最高等級,不同等級的公爵政治、經濟待遇等等都不同,自然也是國公待遇最高。但明朝的公爵不分等,公爵就是國公,沒有什麼郡公、縣公之類。換句話說,在明朝只要受封公爵,那就是國公。
-
3 # 曼曼159294924
貝勒(滿文:beile),全稱“多羅貝勒”,滿文:doro beile 貴族稱號,相當於王或諸侯,地位次於親王、郡王,是清代貴族的世襲封爵。 親王和親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級別是一樣,如果你把這個分成兩個級別,那麼親王加雙俸也應該是中間的一個級別
-
4 # 冷嵐
國公是 爵位名。北周封皇子為國公。隋封爵有國公,位次郡王,高於郡公,沿襲至明。清有鎮國公與輔國公,位次貝子,高於鎮國將軍與輔國將軍。
-
5 # 工藤新一80673382
國公是 爵位名。北周封皇子為國公。隋封爵有國公,位次郡王,高於郡公,沿襲至明。清有鎮國公與輔國公,位次貝子,高於鎮國將軍與輔國將軍。
國公,封爵名,位等同或低於郡王,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 北周以前,有封國的公爵(包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禪代前權臣所封的公爵等)都可稱“國公”,但此時“國公”並不是一種爵位。 北周始置國公一爵,居於郡公、縣公之上。按唐制:郡王與國公併為從一品。自隋唐至元明,基本不變。 清朝公爵分一至三等,超品,只加美號,不加國號、邑號,如忠勇一等公。
-
6 # 米瑪塔爾的幻想雜談
國公只是一種身份,地位,並不是官職,一般是對國家有重大貢獻或是皇親國戚才有的,所以不能和現在的官職比。類似於建國初期的國家榮譽主席。所以他是地位高,而沒有實權的,如果皇帝要讓他辦什麼事的話要另外任命官職的,比如欽差大臣。
1、一等誠嘉毅勇公,姓富察氏,名明瑞,字筠亭,滿洲鑲黃旗人,屬於乾隆皇后富察氏外戚集團。
2、一等誠謀英勇公,姓章佳氏,名阿桂,字廣庭,滿洲正藍旗人,後改隸正白旗,其父是大學士阿克敦,阿桂本人是乾隆末年的領班軍機大臣,與和珅關係不睦,但都是乾隆寵幸之臣。
3、一等嘉勇忠銳公,姓富察氏,名富康安,字瑤林,滿洲鑲黃旗人
4、一等武毅謀勇公,姓吳雅氏,名兆惠,字和甫,滿洲正黃旗人,孝恭仁皇后(雍正帝母親吳雅氏)族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