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334989182052435
-
2 # 千年蟲1672
《飄》是美國現代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透過主人公斯佳麗與瑞特、阿希扎愛恨交織的糾葛,用詩一般的語言演繹了一個感人至深的、世界性的經典愛情故事。
《紅樓夢》也是透過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感情糾葛,演繹的封建社會末世時的愛情悲劇故事。從這一點上看,兩部世界名著是相似的。
《飄》透過一幕幕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以及細膩逼真的人物形象,藝術的反映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美國南方種植園經濟制度崩潰的歷史。《紅樓夢》以賈林薛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透過描寫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亡,反映的是封建社會制度必然崩潰的歷史規律。在這一點上,兩部名著也是有相似點。不同的是《飄》反映的是兩種經濟體制的對立,而《紅樓夢》敘述的是整個封建社會制度的沒落。
《飄》中的斯佳麗,稱不上完美。但卻有一種讓男人著迷的魅力。在那個風雲突變的亂世,家園被毀、親人離散、衣食無著……。斯佳麗失望過,但從沒絕望!堅韌的她對生活總是充滿希望,是一個真正敢於正視現實、勇於面對困難的強者。作品細膩地描述了斯佳麗個性的複雜和真切,以及她身上那股永不放棄的精神魅力。這與《紅樓夢》的主人公迷茫、矛盾、沉倫的基調是截然不同的。
《飄》讓人愛不釋手、百讀不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斯佳麗身上所散發出的那種難以抵擋的魅力。作品給人一種可以失望、可以失敗、但絕不能絕望,不能放棄的積極樂觀的精神力量。這是《紅樓夢》所不能比擬的。
-
3 # 憑欄翠袖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剛好這兩本書我也都是十分喜愛,在此來回答一下。
兩部名著的不同之處在多數人看來,雖然《紅樓夢.》和《飄》同屬世界名著,卻有很大的不同。
國家不同,一個在中國,一個在美國。文化也不同,一個是封建社會的傳統滿漢文化,詮釋儒釋道思想。一個是黑奴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美國個人奮鬥文化,帶有基督教精神和田園牧歌氣質。一個是講封建大家族勝極而衰,一干痴男怨女愛情和生活的悲劇。一個是講女主人公被時代大潮裹挾著,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和愛情的失敗,最終找到真愛卻為時已晚。《紅樓夢》裡主人公賈寶玉是一個文弱、多情、溫柔的人,他的夢想最終現實擊垮。他的氣質更近似於《飄》裡的男二號衛希禮;而《飄》裡的主人公郝思嘉是一個美豔、能幹,富有生命力和責任心,做事不擇手段的女性,她的特質,更像是《紅樓夢》裡的女配王熙鳳。可見曹雪芹和馬格麗特米切爾這兩位作家,由於時代和文化的不同,他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也不太相同。在曹雪芹的故事裡極力刻畫和讚賞的一號人物的特質,在米切爾的故事裡做不了主角。而米切爾最欣賞的女性型別,雖然曹公也會很欣賞和喜愛,但是他只會以批判的態度來描寫這類人物,不會把她上升為最重要的主角。
不過,雖然兩部名著有著如此多的不同,我還是想說,他們也有類似之處。
兩部名著的類似之處首先,這兩部鉅著都具有史詩般的宏大美感。《紅樓夢》反映的是清初的官僚貴族家庭的生活方式,從飲食起居、禮儀穿戴到人物語言和行為描寫,都是十分的精細優美,為讀者徐徐展開一幅古代貴族生活的華美畫卷。
《飄》反映的是南北戰爭前後的美國南方奴隸主生活和資本家的生活方式,其中對於田園風光的描寫和白人奴隸主與黑人共同生活的描述,以及對戰爭期間的人民的艱苦生活的描寫,都是細緻入微。讓讀者如臨其境。
其次,兩部書裡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也十分生動。《飄》裡的郝思嘉從一個任性的南方嬌小姐、調情狂,在經歷了生活磨難之後,成長為一個冷靜精明的資本家,此外,冷酷、狡黠冒險家外表下隱藏款款深情的白瑞德,文弱無奈的衛希禮、柔弱而善良堅強的韓媚蘭,都令人印象深刻。
《紅樓夢》就更不用說了,幾百個不同階層、外貌和性格的人物,被描寫得活靈活現。寶玉、黛玉、寶釵、鳳姐、晴雯、襲人......每個都能讓讀者驚歎不已,甚至爭論上兩個世紀。
這兩部書之所以如此優秀,是因為都是作者藉著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來的。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史。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主政江寧織造達五十八年,家世顯赫,有權有勢,極富極貴,成為當時南京第一豪門。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駕四次。——生長在這樣的家族,曹雪芹自然能寫出錦繡繁華如夢如幻的《紅樓夢》。貴族公子賈寶玉身上,就有曹雪芹自己的影子。
瑪格麗特·米切爾生於美國南部的新生代城市亞特蘭大,三四歲時,她就喜歡聽外祖母講關於亞特蘭大歷史和南北戰爭的故事。她從小生活在菲茨塔拉德莊園,這使她描述起莊園生活來輕鬆自然。衛希禮這個人物的原型是她的初戀,而白瑞德這個人物是按照她的前夫的外形和性格來寫的。
另一個類似點是,雖然這兩部書都影響甚大、流傳甚廣,但都遭到了“政治正確”上的批判。《紅樓夢》被視為過分消極,有宿命論思想。加上被人懷疑有政治隱喻,又有愛情描寫,舊時代曾經被作為禁書。現在雖然已經成為中小學生必讀書目,但一定被要求要“批判著閱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飄》則被視為過分美化了奴隸制度,把黑奴和奴隸主之間的關係寫得溫情脈脈,還把黑奴受壓迫的莊園生活寫成了美好的田園牧歌。最近因為美國的反種族歧視運動,連影碟也被迫下架......
還有一個類似的地方是,這兩部書都是作者對舊生活的懷念和寄託,可以說,都是懷舊之作。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十三歲(虛歲),十二月,時任江寧織造員外郎的叔父(一說父親)曹頫以騷擾驛站、織造虧空、轉移財產等罪被革職入獄,次年正月元宵節前被抄家 [10] (家人大小男女及僕人114口)。曹雪芹隨著全家遷回北京。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
曹雪芹後來就在潦倒中度過了一生,他至死都在懷念自己少年時度過的繁華歲月,他把這種懷念寫成了《紅樓夢》,流傳後世。而且,《紅樓夢》目前流傳於世的,只有曹公的前八十回。後半部始終沒有找到。有人說是遺失了,而作者生前沒能補寫完,也有一種可能是曹公本身不想寫完,因為他知道結局太過悽慘,與其寫出夢的結束,不如留著殘夢,給大家一個念想。
米切爾在生前就已經完成了《飄》全書,但是她給此書留下了一個具有懸念的結尾。當郝思嘉發現最愛自己的是白瑞德,於是向他表白後,白瑞德卻拒絕了她,因為他已經寒心了。他離開了她,但她發誓要把他追回來。
讀者們當然渴望大團圓結局,因此一直催促米切爾寫續書。但是她拒絕了。因為此書的書名就叫《GoneWithTheWind》,隨風而逝,意思是那種美好的田園牧歌生活已經隨著時代的狂飆逝去了。所以,她拒絕給出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以消減這種遺憾的情緒。她和她的長輩們都在緬懷奴隸制度時代的安逸生活。
所以,這兩部書的作者都是故意給讀者們留下了遺憾,他們把自己欣賞和享用過的美分享給讀者,也把自己的遺憾分享給所有的後世讀書人。
斷臂的維納斯,更令人魂牽夢縈!
-
4 # 鐵木珍珍
怎麼可能類似?
雖然《飄》我也很喜歡,但這個問題我還是覺得你太褻瀆《紅樓夢》了,對我們國家最優秀的文學作品太沒自信了。
不可否認,《飄》背景宏大,文筆靈動,人物鮮活。亂世佳人斯嘉麗,桀驁深情的巴特勒船長是永遠不朽的文學形象。但《飄》從本質上還是一本暢銷書。它所表達的東西已經全部浮於表面,無論從文字的審美體驗還是思想的再凝練,它都沒有更多了。
但我必須承認它是很好看的書,它愉悅的閱讀體驗是不爭的。斯嘉麗詭計得逞時和她一起哈哈大笑;梅蘭妮死時,熱淚長流——這些都有。但它還是暢銷書。它不是純文學經典。
暢銷書有一個特點就是和你的品味一致,讓你接受起來毫不費力,所以有流暢的閱讀體驗。
不是暢銷書就不好。暢銷書魚龍混雜,能讀其中最優秀的那一部分的人實際也不是太多。《飄》就是暢銷書最優秀的那一部分。
而真正的經典可能高出你的認知,卻能在思想上審美上提升你,塑造你的靈魂。
《紅樓夢》就是這樣可以看一輩子,一輩子你都琢磨不盡的書。隨著你年齡的增長,視野的拓寬,你在《紅樓夢》中也會發現得更多。你能看懂的細節越來越多,但還是沒有止境。它對你心靈和審美的提升也沒有止境。
《飄》的成就和金庸的相當一部分小說都沒法比,更別說《紅樓夢》。
回覆列表
不是說只有愛就能戰勝一切嗎思嘉那麼堅強與不擇手段 她想要的東西都能得到白瑞德也欣賞他這點希望她也能贏回白瑞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