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我
-
2 # 丹丹無
要樹,因為路在哪裡都可以修,可是樹砍了就沒有了。 樹作為行道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柿樹作行道樹有著其他樹種所不能企及的六大特色。
一、型美。
樹為落葉喬木,樹高可達20米,壽命可達200多年,木質堅韌,枝葉稠密,樹冠盈圓,綠化空間大。
二、葉俊。
樹葉片質厚面滑,夏季翠綠,秋季則由綠變.
-
3 # 兵說
因為確實很重要。
來我們先從地緣政治上看看都有哪些軍事上的必經之地:東北的錦州,中原的徐州,襄陽,西北的西安,南方的荊州,西南方向的漢中。
常言道:外行看戰略,內行看後勤。在戰爭中後勤補給一直是一個重要話題,縱觀人類漫長的多少場勝利都是依靠充足的後勤保障換來的。
那麼就有一個問題了,從後方到前線往往會有多條補給線路,但是因為有地形這個大BUG,導致不同路線的運輸效果不同,為了最快將軍事物資運抵前線,統帥會規劃出最佳的運輸路線,而這些兵家必爭之地恰恰是在這些最佳運輸路線的之中,繞過這些兵家之地,會增加運輸成本,還會增加戰爭失敗的風險,為了規避這種風險,軍事家們首先要攻佔這些兵家必經之地,保證自身的後勤補給路線的安全穩定,另外還有就是倘若需要撤退,也有利於部隊能夠全身而退。,進可攻退可守。反之敵方為了拖垮對方,也會利用各種機會對這種軍事重地進行騷擾,滲透,破壞,以達到襲擾敵方後方補給的作用。
除了上面這種進攻性,還有一種防守型,典型代表:北京的居庸關,西安的潼關,太原的雁門關,娘子關。
這些關隘往往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利用險峻的地勢,將入侵者拒之門外。可是一旦這些關隘失守,那麼關隘之後是一望無際的平原,無險可守,這點在安史之亂顯得尤為明顯。當安祿山擊潰哥舒翰的軍隊,在攻破潼關之後,由於都是關中平原,一馬平川,騎兵就很快打到長安城下,長安也就迅速陷落,而作為進攻方也是相同的道理,啃的下這塊硬骨頭,之後就是大魚大肉。
說白了,就是世上本沒有必經之地,軍隊路過的多了就成必經之地。
-
4 # 葉海林
軍事上的必經之路或者必經之地有單向的,也有雙向的,前者如淮河,中國古代長江以南軍事集團進取中原,必須先佔領淮河。但若北方軍事集團攻取長江以南,卻不一定非得渡過淮河不可,入川進而沿江而下也是可以的。中國歷史上幾次由北向南的統一戰爭,比如晉滅吳或者北宋滅南唐,都是沿江而下而不是直接南渡。 單向的必經之路主要是由一方在軍事地理上的弱點造成的。這種弱點往往源自於一方缺乏對全國全域性的掌控能力,偏安一隅,最終在戰略上陷入被動,防線四面漏風,最後顧此失彼。而對手卻要從容得多。這種必經之路的背後是力量對比和基於對比的戰略態勢,是戰略意義上的。
而雙向的必經之路才是真正地理意義上的戰略要地,比如說錦州或者潼關,分別是山海關關內關外以及關中和中原的交通要道。這種必經之地是沒辦法繞的,和對立雙方的力量強弱關係不大,對雙方的影響也差不多。任何一方試圖繞過去的結果,一定是把軍隊和後勤在長途跋涉過程中消耗殆盡,仗就不用打了。
當然,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一些過去的必經之地,逐漸失去了其軍事價值,比如日本在二戰後期太平洋戰場上進行海上防禦作戰,失敗的重要原因就是以為美軍受制於技術條件,只能一個一個攻打日軍佔領的島礁,結果碰上了美軍的跳島戰術,跳島戰術並不是想象出來的,而是計算出來的。
-
5 # 星火彪WarOH
乾巴巴地進行闡述,可能大家沒辦法深入體會到。接下來我將用山海關的例子,讓各位看官進行更加清楚、直接地瞭解到,為什麼非要打下這些軍事上的必經之地。
當年吳三桂的“怒髮衝冠為紅顏”,為何如此有名?當然有陳圓圓這個美人的元素在,但是更重要的是,吳三桂的這一舉動,直接將清軍放入了山海關內。驍勇的清軍騎兵一過山海關,便入猛虎下山一般,以橫掃之勢問鼎中原。
但我們要知道的是,清軍在此之前,被山海關整整阻擋了二十多年幾久。山海關這條完整的防線,牢牢鎖住了清軍通往中原的大門。透過狹窄的通道配合關塞,山海關讓善於野戰的八旗清軍難以發揮其戰力優勢、只能望關興嘆!那為什麼當年的清軍不繞開山海關呢?
實際上,山海關並不是進入中原的唯一途徑。比如當年的皇太極便有好幾次是從北京密雲的長城開始入關的,但是密雲山區崎嶇的道路,便決定了大規模的軍隊無法進入,只適合小規模軍隊的劫掠。
所以山海關在路線距離與安全性方面,是清軍的最佳選擇。大規模清軍從這裡進入關內,可以縮短行軍路線以及補給線長度。繞開山海關會造成部隊脫節和消耗大等諸多問題,不利於清軍長期作戰。所以山海關對於儲備物資有限、需要長期作戰的清軍來說,是必須攻打下的關口。
所以諸如山海關等必經之路、必經之地,往往並不是不能繞開。而是繞開以後,便會面臨著行軍時間長、行軍消耗大、糧草調動困難等諸多問題。等到真正遇到了以逸待勞的敵方軍隊,結局可想而知。所以所謂必經之地,往往是現有兵力機動、後勤保障能力覆蓋下的唯一選擇。
軍隊的統帥一般都會選擇攻佔這些必經之地,以保障糧草的及時補給以及大股軍隊的快速行軍,以保障長期戰略的逐步推進乃至於獲得最後的勝利。另外萬一戰敗的時候,這些必經之地也能夠保障軍隊較為從容地撤回。
所以說,要想獲得戰爭的最後勝利,這些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都是不能繞開,必須實打實地打下來。但是這些必經之地,都是在古代兵力機動所諸多因素影響下產生的。如今絕大部分必經之地,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戰略價值。
-
6 # 一枚明粉
軍事上的必經之路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天然的軍事要地;第二種就是因為戰略規劃、戰役部署,某地成為必爭之地。1、天然的軍事要地
在中國歷史上,天然的軍事要地並不算多。相對而言太原算一個,在東山、西山之間有東西長約12公里的河谷地帶,汾河從中間流過,太原就在此處。
(東西很狹窄的太原)
太原是南北交通要道,得之則可以控制河東,失之則南下北上都失據。金與北宋作戰的關鍵點在於太原;金與蒙古作戰的關鍵點在於太原;明軍北伐穩固與否在於取得太原。太原是山西高原的核心點,山西高原是控制華北的基本點。
(靖康太原作戰)
相對而言,四川的劍門關、陝西的潼關,也是重要軍事要塞,屬於兵家必爭之地。但基本都是戰役級別的影響,上升不到戰略層面。
2、戰略、戰役上的必爭之地戰爭是動態的,對於指戰員而言要“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許多事都是相對的,必爭之地也是相對的。
從戰略層面而言,朱棣的戰略部署是割據整個北方,贏得談判價碼,那就必須攻下濟南,濟南自然就是必爭之地;如果朱棣的戰略調整成了爭霸天下,戰術執行上長驅直入,沿途就沒有必爭之地了,南京才是一切。更準確說,南京的建文才是一切。
(靖難之役)
從戰役層面而言,遼瀋戰役中,錦州作戰對於國軍來說塔山就是必爭之地,只有奪取塔山,才能取得戰役勝利,所以不惜波次衝鋒進攻。
(塔山阻擊戰)
在戰鬥層面而言,平型關戰役中,對於雙方而言控制老爺廟制高點是戰局的關鍵,老爺廟就成了必爭之地。
(平型關戰役)
戰爭中這一切都是相對的,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毛選》中許多文章從辯證角度有很深刻的論述,值得認真學習。
-
7 # 只愛潘多拉
繞開軍事上的必經之地,這完全是可以的。
歷史上繞開軍事上的必經之地,最經典的戰例就是東晉末年劉裕滅後秦之戰。
劉裕大軍在洛陽集結完成之後,開始向西進攻長安,而潼關就是從洛陽進入潼關的必經之地。
歷來守長安,必守潼關,而潼關失守,長安也守不住,比如安史叛軍攻下潼關之後,唐玄宗也就只有往成都逃難去了。
所以當時的後秦從長安派出重兵駐守潼關,由於潼關易守難攻,劉裕大軍一直被阻擋在潼關一線,無法西進。時間一久,糧餉基本上被消耗殆盡。
而劉裕大軍的後勤基地,基本上是在江南,無法及時有效的進行後勤補充。眼看此戰就要失敗的情況下,劉裕最終決定放棄強攻潼關,分兵繞道奔襲長安。
他先讓王鎮惡軍團繞開潼關,沿渭水西進,王鎮惡製造了一種特別的小船,把士兵和划船的人都藏在船底下,外面看起來這個船上沒有人,但卻可以在水上走。
北方人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船,站在岸上的後秦士兵基本上都被驚呆了。後秦大軍站在岸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王鎮惡的大軍西進,一路直奔長安城下。
同時劉裕讓另一支部隊在沈田子的率領之下,繞道陝東南,出現在長安南方的藍田。
接著王鎮惡和沈田子的兩路大軍,分別從東面和南面夾擊長安,而後秦軍隊的主力還在潼關,根本無法回援。
最後鎮守潼關的後秦主力決定放棄潼關,回援長安,但已經來不及了,他們走到半路上的時候,長安已經被劉裕的這大軍攻陷!
此戰東晉大軍充分利用了自己熟悉水戰,並且有高超的造船技術的技術優勢,避開了在潼關和後秦主力死嗑的戰法,比後來的安史叛軍打得漂亮!
-
8 # Mer86
所謂的必經之路,一般指的是大路,也就是最利於後勤運輸的線路。古代行軍打仗,可以參考現代戰鬥機空戰半徑的概念。每一架戰鬥機都有一個戰鬥半徑,超過了半徑就需要立即返航,否則就回不去了。但是若在飛行半徑的極限設立一個補給機場,戰鬥機就可以繼續往前行進,直至飛到既定的目標地點。
古代的必經之地,實際上就等同於戰鬥機的中途補給點。因為大軍行動,中間沒有補給點是不現實的。
舉例來說,先秦時期的函谷關就是軍事上的必經之路,關東六國聯合伐秦,有四次就是從函谷關攻秦。很多人納悶,難道六國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第四次合縱伐秦時,聯軍就沒有走函谷關,而是繞過了函谷關這個必經之道,從河東渡過黃河直接攻秦,然而結果照樣是慘敗。
究其失敗的原因,無非就是兩點。第一是實力有差距,再加上六國之間不團結,被秦軍分而擊破;第二是繞道河東,會增加很大的後勤負擔,得不償失。權衡利弊後,直取函谷關反而是最優選擇。
再比如明末清初的關寧錦防線,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攻擊過,但是拿不下來。後來皇太極取道宣府、大同,繞過了關寧錦防線,多次殺入關內燒殺劫掠。然而儘管清軍多次繞道入關劫掠,山海關卻始終是滿洲人誓死要拿下的軍事要地。因為不拿下山海關,就意味清軍要繞道而行,而繞道是要增加後勤負擔的。不適合起傾國之兵出征。
明末著名將領盧象升在彙報剿寇之難時就說過這樣的話:一兵日食一升米,而此米非此兵自攜,乃有扛夫攜之與軍俱行,但扛夫亦要日食一升米。這段話說的很直白,假設一千石糧食可吃五天,多走一天就要費二百石糧食。大軍行動,多走一天所額外要支出的糧草是很可怕的數字。清軍雖然是騎兵,但是騎兵也是需要後援的。繞道宣大固然避過了明軍主力,但是後勤相應也增加了。
另外還有兩點,地形和敵軍守備兵力也是制約進攻方能否繞道的關鍵因素。
還是拿關寧錦防線舉例。明軍在這條線路上佈置了大量的兵力,如果清軍不走遼西走廊,它確實可以取巧入關,搶劫一番後回家過年。但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清軍無法消滅佈置在遼西走廊上的明軍主力,無法對明軍形成致命性的打擊。戰爭的核心在人,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並且如果不走遼西走廊,清軍就只能翻山越嶺,走山高水急,窮澗危巉的破路了。反觀遼西走廊,這條線路上的開發程度很高,到處都是衛所和軍鎮,糧草不是問題。而且沿途州縣鎮城之間的距離不過一日行程,休息也很方便。
總的來說,真實的戰爭不是玩戰爭遊戲。士兵打仗需要後勤的,需要一個安定的後方提供休息。繞過必經之地不是不可以,但是會增加後勤負擔。除非進攻方能夠對敵人的首都一擊必殺,然後再回頭逐一拔掉繞過的敵軍據點。但斬首行動的操作難度很大,當年遼軍和金軍攻宋,沿途的重要城市全部繞過,以騎兵優勢一路殺到開封城下,然而拿不下開封,被宋軍反包圍,最後還是隻能灰溜溜的撤軍。
記得上中學時,歷史老師給我們講斯大林格勒戰役,當時就有不少同學向老師提問,德軍為什麼一定要死攻斯大林格勒?難道不能繞過去嗎?然後歷史老師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有的城市是可以繞過去的,但有的是真不行。現在想想,老師說的有道理。不消滅蘇軍的有生力量,德軍繞過了斯大林格勒又如何?等著蘇軍在後方捅菊花?
-
9 # 鄧海春
在古代很多經典戰役中都會出現軍事要地的爭奪,這些軍事要地往往是重要城鎮或者必經之地。那麼古代人為什麼一定要攻下這個必經之地呢?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為什麼不能繞路經過呢? 且聽筆者娓娓道來。
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有沒有別的路可以繞路呢?回答是,沒有!在古代很多情況下,官府沒有能力開闢更多的寬敞的大路,而古代大軍行進,尤其是輜重部隊的行軍,對路況的要求在當時來講是很高的。本來路就不多,達到要求的就更少了。這些無法繞過的路段也往往被防守的一方利用,做成要塞來阻擋進攻的大軍,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在必經之路上你爭我搶的現象,所以說這個問題的第一個答案很通俗,就是繞不過去,真的沒有其他路。其實在多數情況下並不是只有一條路,即使適合大部隊行進的只有一條,那麼供行人透過的小路總不能只有一條吧?這裡面也有很多原因,首先小路就意味著易守難攻,進攻方的兵力優勢很難展開。此外,古代城牆都是在城池的四周圍繞,也用不到小路,隨時可以繞城而過。
包圍城池以後問題就來了,是進攻還是圍困。按理說城內糧食總是有限的,圍上一年半載糧食總有吃完的那一天,這樣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城池。但在古代的背景下,這樣做也是有很大風險的,古代城中一定會有糧倉儲存糧食不說,要打仗了這些必經之地的軍隊也會加以準備,這樣一來糧食就更多了,水源更不用更擔心,水井不是遍地都是嗎?
準備充分堅持一兩年都不是問題。在看進攻方的麻煩可就大了,由於是進攻方,往往遠離根據地,糧食等給養的運輸在古代可是個大麻煩,很可能沒困死城裡的守軍,反而城外的糧食供給不上,歷史上有很多戰役就是如此,所以很多將領才選擇把城池打下來。
繞過必經之地直接繼續進攻看上去也是不錯的選擇,可這樣一來就會有一股敵軍在己方陣線以內,需要分出很大一部分兵力對其圍困、牽制。不然己方的運輸隊和後方都很容易受到襲擾。
另外,在自動武器沒有發明之前,攻城的傷亡相對較小,和近代展開的陣地戰相差不多,這也使得進攻方沒有必要繞過必經之路,從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角度,直接打了不是更加痛快嗎?
所謂必經之路,都是在古代的稱謂,在現代這種地方是很難存在的,一方面現代戰爭更加立體化,空降兵可以空降在任何戰略地點,很容易對要塞形成包圍。另一方面現代的給養運輸能力遠高於古代,在古代如果要包圍一座城池,可能城外的大軍糧草可能要比城內更加緊張,而在現代是完全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綜上所述,之所以不選擇繞路原因有三,一來進攻代價相對不大,二來圍困敵方不利於後續戰鬥,最後真的有可能沒路可繞。
-
10 # 千佛山車神
“必經之地”必然是繞不過去的!能繞過去就不叫“必經”了
戰略要地通常分為兩種,分別是:“關隘要塞”和“城市重鎮”。關隘一般是繞不過去的,而城市也是必須要拿下的,咱先說關隘。
關隘基本都是依照地形而修建的,大多數關隘都建在山脈的缺口,或者是河流旁邊,據險而守。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由於兩旁有山脈河流的阻擋,進攻方在沒長翅膀的前提下,打不下關隘是過不去的。因此只要守住關隘要塞,就能把敵人擋在外面。(陝西東面的兩大關口:函谷關和潼關,這個關隘南邊是秦嶺,北邊則是黃河,想從東面進入關中就必須拿下這兩個關隘)(這個角度更容易理解潼關的位置,它介於秦嶺和黃河之間,是進入陝西的東大門)
(山海關位置,西北是燕山,東南是渤海,就這一個口可以走)
(山海關遠處的燕山)
既然關隘繞不過去,那麼那些城市重鎮可以繞過去嗎?
答案同樣是繞不過去。
古代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後勤補給”,特別是對於步兵而言,補給線的安全更是至關重要。
在古代,只要佔領一個城市便可以控制周圍一大片地區,建立穩定的補給點,縮短自己的補給線。並且城市有高大的城牆做保護,若進攻不利也可以入城防守。
不過古代的城牆是非常恐怖的,即便是有火炮,攻打一座防備嚴密的城市也非常困難。在很多圍城戰中,面對高大的城牆,進攻方往往束手無策,只得將城市圍城鐵桶,切斷對城內的糧食供給,生生地將守城者餓死。
但如果城內糧食充足,在即便是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守個五六年也是絕對沒問題。並且得益於中國的地下水非常淺,內城隨便挖口井就能打出水來,因此不用擔心飲水問題。(今天覆建的大同城牆,大同是明代九邊之一,歷史上大同城極少被正面攻破過)
如此以來,攻城就是個巨大的麻煩事。可就算再麻煩,這個城你也得打。
但如果你知難而退,選擇繞過去,那麼不僅意味著你的補給線被拉長,背後還有可能遭到守城敵軍的偷襲,那時你就十分被動了。
冷兵器時代打仗都是需要排開陣型的,陣型的正面是一支軍隊最強大的地方,而陣型的背後則是這支軍隊最脆弱的軟肋。軍隊如是在行軍和打仗時突然遭遇背後襲擊,那麼極有可能造成陣型崩潰,一旦陣型亂了,人再多都沒用。
冷兵器時代可沒有移動電臺的,底層官兵在混亂之中是沒有辦法及時接收上峰的命令,軍隊統帥將失去對全軍的控制,如此一來,整支軍隊的處境就危險了。
即便是你做好了防守,保護好了自己的身後,但漫長的補給線你就絕對看不住了。敵軍搶你幾次糧車,你就吃了上頓沒下頓,而每次當你反擊的時候,人家已經帶著糧食回城了。就算帶不走,人家給你一把火燒了,你能有啥脾氣?所以城市重鎮也繞不過去,必須打下來。
但事情無絕對,騎兵部隊就可以憑藉著高超的機動性繞過某些據點和城市,直插敵人的心臟地帶。比如說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在進攻濟南不利的情況下,便選擇帶領騎兵繞過濟南,最後成功地攻佔南京,這就是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巨大優勢,當年蒙古人正是憑藉著這一優勢橫掃亞歐大陸的。(騎兵自身攜帶的糧食和機動速度都遠超步兵,因此可以繞過些據點和關隘,長途奔襲敵人腹地,比如明末八旗就曾五次繞過山海關攻入中原搶掠,但這些行動僅僅限於搶掠,如果想徹底入主中原,攻城還是必須的)
-
1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我們在看古代戰爭史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古代的那麼諸侯們,都會去爭奪荊州、襄陽等這樣一些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呢?全國各地的地盤那麼大,城市那麼多,為什麼不先去爭奪那些城市和地盤呢?或者說,當遇到“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的時候,為什麼不繞過去,先打別的城市呢?
(李自成起義)
歷史上其實也有過這樣成功的例子,比如李自成起義,他主要就是爭奪一些不出名的城市和大片農村,最後打進了北京城。
既然有成功的,為什麼古人卻並不採用這種方法呢?我覺得,古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一、消失敵人有生力量,是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冷兵器時代,戰場上的有生力量,首先是武器、戰馬、糧草這些,其次才是人。因為在古代,軍隊計程車兵打起來,雖然比普通的老百姓厲害,但是也沒厲害到哪裡去。最重要的,還是武器、戰馬和糧食。
而古代無論武器,還是戰馬,還是糧食,都主要囤積在城市,尤其是被大家公認極為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裡。所以,不把這些城市打下來,你就無法獲得裝備和糧食。沒有好的裝備和糧食,想打勝仗就很難。
所以,古代戰爭,總會選擇進攻“兵家必爭之地”。
(大名府遺址)
二、擁有“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相當於擁有強大的根據地。根據地對於古代爭奪天下的諸侯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你只有擁有強大的根據地,才能利用這種根據地,勢力往前延伸。
古代凡是沒有擁有根據地的,都稱為“流寇”。而“流寇”註定是沒有好下場的。
在冷兵器的古代,最重要的根據地,就是城市。因為城市不僅糧草充足兵源充足,而且有著堅固的城池防守。在山上建立根據地,是很難發展壯大的。《水滸傳》裡寫的“水泊梁山”,那其實是文學的虛構。而且,“水泊梁山”要活下去,還得去攻打“曾頭市”“大名府”這樣的城市,把城市裡的糧草洗劫到山上去。否則,梁山上的人,拿什麼來生活?就算生活,規模也不會太大。不會太大,當然無法發展。
而“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就是防守又堅固,糧草又富足的城市。以這樣的城市作為根據地,顯然才是最恰當的選擇。
(擒賊先擒王,圖取其意)
三、“擒賊先擒王”的理念,決定著“兵家必爭之地”必爭。杜甫曾寫過一首《前出塞》的詩,裡面有“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樣的句子。杜甫不是軍事家,但是這句話詩,卻非常明確地表達了古代的戰爭理念,就是在打仗的時候,不是以殺人為目的,而是以“擒王”為目的。
“擒王”有什麼好處?只要擒住“王”了,“王”下面的那些士兵,群龍無首,自然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都如鳥獸散了。
我這裡說的“王”,從軍隊來說,就是軍隊的首領。從全國的地理戰略來說,就是那些“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一旦你在作戰的時候,佔有了這些城市。那麼,你的戰爭就擁有了重要的節點。
我們很多人在看美國發動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的時候,看到了一詞——斬首行動。覺得這是美國的一種新型戰爭方略。其實,這樣的東西,我們古代早就有了。
攻下“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其實就是一種“斬首行動”。“斬首行動”實現後,將產生巨大的震懾力。其他一些抵抗力並不強的城市,往往“望風披靡”。
回過頭來看李自成。李自成之所以最終失敗,就是他一直是流寇。僥倖打進了北京城。如果他擁有幾座“兵家必爭之地”的城市,後來他還會敗得那麼慘嗎?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
-
12 # 覃仕勇說史
答:當然可以繞過去了,沒人說“非要打下來”,只是您自己認為是“非要打下來”而已。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您與人家走象棋,其實是沒有必要吃光對方的車馬炮卒士象,迫得對方只剩下一個老帥,到時,您再從容捉將,不用說,您肯定是贏的一方了。但是,這種走法,耗時耗力不說,還必須是您的棋藝遠遠高於對方才能達到啊。
善於走棋的人,可以用長奔偷襲、聲東擊西等招數三下五下就將死您。
戰爭也是如此。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只是大家公認的行軍道路,並非絕對。
山海關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高不高?北倚燕山,南連渤海,冀遼在此分界,號稱“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
但是,皇太極入寇關內,多次繞開山海關,改從長城各口入塞,長驅南下,史稱“入口之戰”。
明崇禎二年十月,皇太極十餘萬大軍以蒙古兵為先導,繞道喀喇沁部落,攻破長城線上的大安口、龍井關,連下灤州、永平、遵化、遷安等城,兵圍大明帝都北京,搞得明廷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動搖不安。
崇禎七年七月,皇太極再次策動入口之戰。兵分四路嚮明朝腹地進攻,以宣府、大同為主要攻擊目標,蹂躪逾五旬,殺掠無計其數。
崇禎九年四月,皇太極稱帝改元,再發大軍分路入獨石口,進抵居庸關,攻克昌平,直逼北京,遍蹂畿內,攻略城堡,掠奪人畜十八萬。幾個月後,才從建昌冷口揚長而去。
崇禎十一年九月,皇太極又發兩路大軍入關,一入牆子嶺,一入青山關,會師通州,於涿州一分為八,沿太行山和運河八路並進,在關內轉戰五個月,寇掠二千里,攻下七十餘州縣,俘獲人口四十六萬餘,金銀百餘萬兩,滿載而歸。
崇禎十五年,皇太極再派貝勒阿巴泰率領大軍分路從牆子嶺入,會於薊州,然後分道,一趨通州,一趨天津,直入山東,連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縣。俘獲人口三十六萬餘,牲畜五十五萬頭。
……
看到沒有?
軍事上哪有什麼絕對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
皇太極的兵馬不但繞過山海關,繞過所謂的“關寧防線”,還大搖大擺地在大明的腹地橫衝直撞,耀武揚威。
那麼,歷史上為什麼會有“安史之亂”中那種頓兵于堅城之下的“睢陽血戰”的戰例呢?
他們為什麼不繞過去呢?
這就是實力的問題了。
沒有絕對的實力,沒有皇太極那種來去如風,攻掠無前的八旗鐵騎,就不要玩這種刺激的軍事行動,搞不好,會因為孤軍深入,師老兵疲,後路又斷,糧草不濟,最終自動告別世界。
說了這麼多,有人會說,您說清兵可以繞過山海關,但為什麼要等吳三桂獻了山海關它才可以定鼎中原?
實際上,多爾袞和洪承疇等人當時聽說了李自成攻陷了北京的訊息,馬上意識到亂中取勝、火中取粟的機來了,他們率滿洲、蒙古八旗大部和漢軍八旗的全部,及明降將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的兵馬鳴炮出征,最初選擇的進關路線就是繞開山海關,西經薊州、密雲等地直撲北京。
只不過,在途中遇上了吳三桂派來的乞降使者,多爾袞改變了主意,這才改道向山海關進發。
一句話,山海關並非阻止清兵入兵的關鍵。
-
13 # 老威觀史
自古以來,一個地方成為軍事要地,主要是因為地形。而對於軍事要地來說,進攻的情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繞不過去,只能拿下;第二種是可以繞過去,但軍事風險會加大;第三種是全部繞過去搞流動作戰,但是這種作戰策略的風險是最大的。
以下就這三種情況分別舉三個例子,其中的意味大家可以自行體會。
第一種,繞不過去的情況如南宋時期的釣魚城:
當時蒙古進攻南宋主要有三條路線,一個是從西部的陝西進入四川地界,一路是從中部進攻襄陽地區,還有一路是從東部進攻江淮地區。自古以來,進攻長江下游一般都是從中上游開始逐步往下游進攻較為順暢,而直接進攻下游地區往往容易失敗。如三國時期晉滅東吳,太平天國時期湘軍也是在佔據了中游的武昌地區以後逐漸往下游進攻的。當時蒙古在進攻中游和下游地區的時候屢次受挫,便試圖透過佔領四川地區,完成對南宋的戰略大包圍。
而四川當時的政治中心是重慶,也就說要攻佔整個四川,就要以重慶為戰略目標,恰好釣魚城就成為了重慶的屏障,而且根本繞不過去。
透過地形圖我們能看出,釣魚城恰好就處在了渠江、涪江和嘉陵江交匯的地方,通往重慶的道路上又是層層的重巒疊嶂,要攻入重慶只能沿嘉陵江南下,因此釣魚城就成了一個繞不過去的軍事要地,成為了蒙古人必須爭奪的地方。在歷史上,蒙古人前後攻打釣魚城打了36年,從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攻打釣魚城數月不下,最後戰死在了釣魚城下。之後蒙古人又多次進攻釣魚城未果,直到南宋滅亡後,蒙古人佔據了除釣魚城外所有的地方,釣魚城才最終投降。
PS:釣魚城一直沒被攻下來,除了城池堅固險要無法攻克的原因外,釣魚城還有自行補給的能力,釣魚城內可以種植糧食養殖魚類,因此即便蒙古軍對釣魚城進行了長期的圍困,但也始終沒有困死守軍。
第二種,可以繞過去的情況如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
山海關在明末時期之所以變得非常重要,當時的後金要想入關進攻中原地區,山海關就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從遼寧地區進攻到中原地區,有一道長長的遼西走廊,這段地區西面是重巒疊嶂的燕山山脈,東面是大海,並且這裡沒有特別開闊的平原,山海關就處在了遼西走廊的最南端,是突破遼西走廊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最難以攻破的防線。一旦山海關防線被突破,那麼當時的後金就可以直接進攻北京地區甚至入主中原,因此山海關在明末時期才會變得如此重要。
那麼山海關能繞過去嗎?其實是可以的,在歷史上皇太極就曾經繞過山海關進攻過北京。不過當時皇太極是饒了一個大圈,先是從瀋陽出發,進入到了蒙古地區,與當地的蒙古軍匯合後饒了數千公里最後從喜峰口進入到了北京地區。
不過這個戰術非常冒險,畢竟十多萬大軍長時期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行軍,給後勤補給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一旦進攻北京不成功那麼就很可能會被對方斷了後路,這個時候後勤糧草就很可能會供應不上,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這個招數並不能常用。如果是走遼西走廊進攻的話,好處就在於糧道順暢,後勤補給不會成為問題。
那麼既然很多軍事要地很難打下來,繞過去可以嗎?其實是可以的,但問題在於這樣做一般來說是比較冒險的,因為你一旦繞過了對方的軍事要地,那麼這個軍事要地的部隊就可以隨時襲擾你的後方,造成後勤供應的困難。或是可以分兵一部分繼續圍攻這個地方,這樣一來兵力就會分散,給對方各個擊破創造了條件。
就拿皇太極繞過山海關的事情舉例,實際上皇太極帶領 八旗軍全部主力繞過山海關進攻北京也就只有一次。那一次皇太極的軍事行動非常冒險,當他進攻到北京地區的時候,如果當時袁崇煥帶領遼東軍隊直接進攻他的老巢瀋陽(當時皇太極把主力部隊全部帶走了),那麼他的老巢因為防守空虛就必然會被端掉,不過皇太極是賭了一把,他賭袁崇煥不敢不回來救援北京,結果他賭對了。
雖然後來後金也繞過山海關進攻過北京,但不是全部主力出動,而是出動了部分主力,畢竟全軍出動那樣的冒險也不能總是這樣玩,玩多了就容易被人看出破綻了。而進攻也不是以攻佔領土為目標,而是以襲擾為目標的進攻。這樣的事情後金做了三次,每次都是進入北京及周邊地區搶劫一番後離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佔領城池和地盤,就必然會分兵,同時孤軍深入的情況下後勤也得不到保障,並不支援長久的作戰,這樣的作戰只能形成戰術上的勝利,而無法實現戰略上的勝利。
所以,遇到軍事要地,即便可以繞過去,對於進攻一方來說就有兩大難題,第一大難題是繞過去進攻部隊的多少,如果是主力基本全部過去,就會面臨根據地空虛的狀況,對方可以隨時端了自己的老窩,同時繞過去的部隊太多的話,後勤壓力就會變大,一旦被對方斷了後路就十分危險,有全軍覆沒的可能;要麼繞過去的部隊人數不多,但這樣的軍事行動也只能獲得戰術上的勝利,無法取得戰略上的勝利,攻佔對方的城池和地盤需要留守部隊,這樣一來本來不多的兵力就會分散,為對方各個擊破創造條件。所以這樣的進攻往往是流動作戰,打下一個地方就搶劫一個地方,不留任何部隊防守攻佔的地盤,搶一把就跑。
第三種情況,全部繞過去這種情況的典型就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北伐了。一路上北伐軍基本不以攻佔城池為目標,而是以深入進攻為目標,所以一旦遇到難打的城池從來都是繞著過去的,或者打下一個地方後,不留部隊在此防守(因為兵力本來就不多,如果留下部隊防守兵力就會多於分散)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迅速突進,但是壞處也很明顯,進攻一旦受挫就會變得孤立無援。
後來北伐軍在進攻到天津附近的時候就遭遇了挫折,暫時無法往前進攻了,全軍便面臨著進不能攻,退又退不回去的情況(南京到北京已經隔了相當遙遠的距離了),只能固守待援。這個時候太平天國發出的援軍也遲遲不能與北伐軍會和,原因就在於一路上北伐軍基本沒有攻佔城池,從南京附近到北京附近去救援的部隊就要重新面對一路上清軍把守的城池,要麼攻佔要麼繞過去,把北伐軍進攻的路程又重新走一遍,使救援的難度變得極大,導致最後沒有一支救援的部隊能夠與北伐軍會和,這也最終造成了北伐軍最終孤立無援,全軍覆沒的結局了。
▲流動作戰最大的風險就在於只能每戰必勝,不能失敗,一旦失敗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在歷史上,軍事要地非常多,很多時候必須要拿下也是有必須要拿下的道理。實在拿不下也不是不能繞,而是繞道的話軍事風險就會加大,破綻就會加大。
對於任何一個軍事統帥來說,其實也不能保證戰爭能包分之百地獲勝,一般來說遇到軍事要地,雖然攻佔非常費力但這樣做往往是風險最小的處理方式,畢竟地盤一個一個地攻佔,穩紮穩打下去,能保障後勤,即便進攻失敗了也有退路,進可攻退可守。而繞過去的話,繞的越多風險就會越大,破綻就會越多,所以通常來說進攻一方都不會選擇繞過去冒險的方式,而是穩紮穩打的方式了。
-
14 # 喜哥旅遊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是怎麼形成的,繞過去不行嗎,為什麼非要打下來?
1、必經之地、必經之路的形成。
古代打仗大都是冷兵器時代,士兵打仗大都靠的是刀劍,想要到某地去打仗也必須靠自己徒步走過去,只有少量的將領可以騎馬。因此就導致了古代軍事上必經之地的形成,也就是說只有經過這些個必經之地才能達到戰場,即必經之地是達到戰場的唯一途徑。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也就是古人常說的“兵家必爭之地”。在古代的戰爭中,只要拿下了必經之地,就意味著這場戰役已經打贏了一半。通常,這類必經之地分為兩種,一是軍事重鎮,二是關隘要塞。軍事重鎮一般指的是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重要的城鎮。其在地理位置上的優越性體現在易守難攻或者是通往某處的唯一途徑或者對於周圍大片區域的中心地。因此我們說這些個必經之地是必須要攻下來的。
而關隘與城鎮相比就是天然的屏障。一般來說,關隘要塞有著天然的易守難攻的優勢,通常是一些峽谷之類的地形。這樣子的地形的好處是登高望遠,同時偏於設定機關,一旦敵人進入圈套,大都難以逃出去。這樣子的關隘也一般都在行軍的路上,可以殺對方個措手不及。
2、一般來說,必經之地、必經之路,很難繞過去,必須得打下來。
每一個前進路上的關口、城市必須打下來自己佔領,因為後路必須在自己手裡。
古代打仗一走就是半年甚至幾年,在攻打敵人的時候,有關鍵路上的城池如沒有打下來,而是繞了過去。就相當於是在自己的後背放了一顆釘子。
這顆釘子一可以斷了糧草後路,二可以從後邊攻擊,來一個前後夾擊。所以,進攻隊伍如果繞過去,碰見這種情況必敗無疑。
地形原因,根本無法繞路。或繞路的成本太大。
所有的關口或者軍家必爭之地都是建在地形險要之處。有的真的無法繞路,或者繞路時間成本、人員成本太大。
因此,必經之路是由客觀的原因和地理原因所構成的。繞路的可能性很少,除非是繞路的這一支部隊沒有回來的想法。所以,必經之地必須打下來才可以進行接下來的戰役,才可以有信心有保障的打勝。
3、當然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只是大家公認的行軍道路,並非絕對。
軍事上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繞過去不行嗎?答案是當然可以繞過去了,沒人說“非要打下來”。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您與人家走象棋,其實是沒有必要吃光對方的車馬炮卒士象,迫得對方只剩下一個老帥,到時,您再從容捉將,不用說,您肯定是贏的一方了。但是,這種走法,耗時耗力不說,還必須是您的棋藝遠遠高於對方才能達到啊。善於走棋的人,可以用長奔偷襲、聲東擊西等招數三下五下就將死您。戰爭也是如此。
山海關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高不高?北倚燕山,南連渤海,冀遼在此分界,號稱“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但是,皇太極入寇關內,多次繞開山海關,改從長城各口入塞,長驅南下,史稱“入口之戰”。
軍事上沒有絕對的“必經之地”、“必經之路”?皇太極的兵馬不但繞過山海關,繞過所謂的“關寧防線”,還大搖大擺地在大明的腹地橫衝直撞,耀武揚威。
因此,戰爭中這一切都是相對的,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在條件變化的情況下,必經之地、必經之路也就不算必經之地、必經之路了。
一戰法國馬奇諾防線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至於荷蘭則由英法聯軍作後援。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
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且比利時反對在法比邊界修建防線,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有想到德軍會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蘭,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蘭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刻爾克。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戰爭是一大學問,需要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並結合實際和時間的變化有所改變,辯證客觀分析戰爭局勢,做到有的放矢。
-
15 # 諸葛村的里正
這孩子地理學得真不錯,至少知道地球是圓的。軍事行動中,除了二維平面因素,還有時間因素、山高水低的第三維因素啊!
古代計程車兵不都是全能戰士,同時他們也不會飛,會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同時,大軍前行,很多輜重糧草、攻城器具,需要用馬車、牛車、肩挑等形式運輸,這些都對道路的要求比較嚴苛。士兵徒步可以跋山涉水,你讓牛車試試看?
通常,軍事上的必經之處,首當其衝的是艱險的關隘。比如以前的函谷關、潼關之類的地方,兩邊都是陡峭的高山,就一條狹窄的山間小路,還被城關給擋住了,這種地方,士兵排開20個都困難,根本就無法集中力量攻擊,不能形成面殺傷,對手的防禦可以以逸待勞,他站在5米高的城牆上向下射箭,您覺得幾百個小兵,能夠透過麼?
因此,歷史上的五國攻秦,50萬大軍擺在函谷關面前,愣是無法打進去,這就是雄關的作用,繞得過去麼?從地理上講,可以繞道太行山,走內蒙古大草原,多走幾千裡地,可是這樣一來,人家的哨探是吃乾飯的麼?一天三次追蹤,情報早就飛到咸陽了,來個堅壁清野,沿途襲擾,大軍走不到一半路程,就要崩潰了。
另外的必經之處是人口重鎮,交通要道,比如洛陽、襄陽、徐州這類地方,集中了大量的資源,大軍過來,有糧食可以搶一搶,打下來之後,可以休整補充兵員、補給等。
如果繞道走,還沒到一半,自己的糧食就吃光了,餓肚子再走300裡?等你晃晃悠悠,衣衫襤褸走到下一座城池,人家已經排好隊等著砍人頭了。這時候,背後的城池再出一支騎兵,直接可以包餃子了。
軍事行動不能簡單地數人頭,如果這樣子,大家都不用打,誰的數學好就可以了,然而,軍士如果不能列陣,也就是說的成建制,那麼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戰鬥力的,比如項羽的30000騎兵,直接衝殺了劉邦的56萬大軍,因為啥?因為老劉同志在城裡逍遙,前線軍隊沒有集結完畢,一盤散沙。同理,明朝時期,蒙古瓦剌太師也先,也是用了30000騎兵,直接幹掉了明朝的50萬大軍,皇帝還被俘虜了。
軍隊在遇到大型城鎮的時候也是如此,只要在行軍狀態,就是伏擊的最佳時機,因為此時軍隊魚貫而行,哪怕有3個縱隊,其外圍也因為側翼太廣,防守薄弱,很容易被沖斷,這一戰術,戰國時候的李牧,就很嫻熟,依靠調動秦軍的方式,打了幾次伏擊,就把一個叫做桓齮的秦軍將領打到只剩一個人逃跑了,而當時李牧手下人數少於桓齮。
《三國演義》裡面就有: 為將者,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陰陽,不曉奇門,不觀陣圖,不掌兵勢,庸才也!
當然了,這是用兵的常識,但是就有很多天才型別的將領,可以突破常規,最經典的就是《資治通鑑》裡面記載的《李朔雪夜入蔡州》,當時隆冬臘月,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本來不利於出兵,可是李將軍帶了幾千兵丁,愣是繞開了敵人的防守,大膽穿插,直接衝到了當時軍閥吳元濟的老巢,居然就攻下了蔡州,活捉了吳元濟,可謂反常規的經典戰役。
另一個經典戰役當然是三國時期,鄧艾偷渡陰平小道,直插成都,最終滅亡蜀漢的戰鬥了,大家去翻書。
因此,如果不懂軍事常識,戰敗的比例相當高,如果通曉軍事常識,在諸多不利因素中,找到制勝因素,抓住戰機,膽大心細,最後取得成功,那就是卓越將領了。
在古代是這樣的,在近現代戰爭,也是如此,比如長沙會戰,日本鬼子打了4次,前三次都沒成功,難道長沙不能繞過去麼?日軍還真的企圖繞過去,奈何湖南長沙四面要麼是江面,要麼是深山,幾十萬軍隊陷進去,都不帶冒頭的,因為坦克、卡車、大炮之類的重型裝備無法順暢運輸。
所以說,古時候的軍事要塞、雄關漫道,都是幾百年軍事博弈的結果,人們對這裡的地理因素瞭然於胸,不怕你的軍隊來,而是怕你不來。
回覆列表
要樹
樹在減少土地侵蝕及調整氣候上相當的重要,樹可以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將大量的碳儲存在組織內。樹木和森林是許多物種的棲息地。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