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民s

    類似的提問,在網上見得多了。早些時,回答問題者似乎很踴躍,各種各樣的都有,尊格律說有之,毀格律說有之,不偏不倚,認為意境與形式同時兼顧者亦有之。敝人也作過答,意思與第三類大致相同,認為以詞不害意為上。現在大家似乎對這個問題已經沒有了興致,作答者寥寥就證明了這一點。格律是形式也是規矩,作近體詩填詞,不要這些形式和規矩那也不叫絕句、律詩或詞。當然,詩詞的靈魂是意境,形式是軀殼,靈魂要依附於軀殼,離開了格律這個載體靈魂也無所寄託。我懷疑那些連平仄和對仗都弄不清楚的人,當真就能寫出意境高遠的詩詞來?聽以說,你不去寫近體詩和填詞是你的自由,要去附庸風雅,就沒那麼自由了。本要保,末也要逐,唐詩宋詞就在那裡,人家怎麼做到既保住了本又沒捨棄末的,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學習學習。

  • 2 # 空鳴486

    毛澤東的詩詞,巨集篇鉅製,出語驚人,也從來不過份講求所謂格律。五十年代初,《七律,長征》公開發表,我工作的大學裡一位老教授致信主席,談到其中"金沙水拍雲崖暖"中的水,與第二句裡"萬水千山"的水字重複使用了,應當改為"浪"就合轍了。主席非常客氣地回信並稱為"一字之師",此人也就借勢吹噓自己的詩詞功夫如何了得。殊不知如果按他的改可就毀了,因為"五嶺逶迆騰細浪"也有浪字,所以,主席並沒有修改。事後有好事者問及此事,主席六字箴言道明原委"不可以詞害義!"

    作詩求大義,雞腸小肚成不了氣侯!

  • 3 # 筠軒微文史

    首先,我並不覺得追求詩詞格律是捨本逐末。

    如果你覺得格律束縛了你的思維和文字,或者說你吃不透格律,大可去寫現代詩或其他散文文體。

    一個好的詩詞大家,必須有所束縛,唯有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面才能發揮出文字的最大魅力。如果沒有束縛,任由詩人信馬由韁,筆走龍蛇,則不會有中國古典詩歌的輝煌。

    我們今天覺得追求詩詞格律是捨本逐末,那是因為下的功夫遠遠不夠。問題出現在人身上,而不是格律本身。

    當然我們也經常聽說蘇軾、辛棄疾等人經常會突破格律的束縛,但需要注意的是,他們突破的是詞的音樂,也就是詞牌曲調的束縛,而不是詞本身的格律。

  • 4 # 楚王愛音樂

    詩歌就像美女,美女當然是有標準的。

    比如身高,體重,頭髮,牙齒,比例。

    當然,據說中國古代四大美女都是有瑕疵的。

    不能因為四大美女有瑕疵,你就說有瑕疵的都是美女。

    你更不能拿豬八戒出來,逼著我們說這是楊貴妃。

    格律詩歌當然要追求格律和意境,至於其他詩歌,大家盡情發揮就好了,只要能夠把大家帶到你的意境之中,引起共鳴就是好詩歌。

  • 5 # 西瓜Z55

    正因為唐詩宋詞追求格律,才得千古流傳。今天詩詞沒有格律,即如過眼雲煙,讀一遍就會忘完。不下苦功夫弄懂傳承老祖宗留下了文化化瑰寶,其結果是本也沒有了,末也沒有了,詩詞就只剩下了一個名詞了。

  • 6 # 東方白542

    格律要追求,詩意不可傷。

    兩相沖突時,取其意為上。

    規矩是框框,華麗如衣裝。

    美好在內涵,意境更芬芳。

  • 7 # 半世飛仙

    現代詩沒有格律,自由體,古代有樂府詩詞,同樣沒有格律,也是自由體。

    那麼讓我們比較一下我們當代的自由體和唐宋的樂府詩差在哪裡就知道,我們的自由體詩到底怎麼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能最通俗的理解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