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工老前輩,不僅發明眾多木工工具,還留下不少木工操作的技術經典。例如【立一臥九,不推自走;立一臥八,費力百搭】,等等。
由於過去普遍的木工文化水平低,同時文人和政府對木工的輕視,木工技術經典沒什麼文字記載。為了把有意的經驗得以傳承,於是這些技術經典就以順口溜的形式流傳開來。
順口溜容易記憶和容易傳播,但同時缺乏嚴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刨的結構,尺寸mm並非長度單位毫米,只為畫圖的單位比例。立,為刨堂高度,立一實際為一個單位長度。臥,是刨堂的水平長度,臥九,表示十分之九個長度單位。於是可以理解為:高一寸,橫九分;或水平長等於高的十分之九。如果是立一臥八,即是高一寸,橫八分。換算到現在的尺寸,如果刨身高45mm,斜面水平長度就是45mm的9/10,即40.5mm(立一臥九);計算出刨堂角度就是48度。同樣,立一臥八,斜面水平長度就是45mm的8/10,即36mm,角度為51度。
中國木工老前輩,不僅發明眾多木工工具,還留下不少木工操作的技術經典。例如【立一臥九,不推自走;立一臥八,費力百搭】,等等。
由於過去普遍的木工文化水平低,同時文人和政府對木工的輕視,木工技術經典沒什麼文字記載。為了把有意的經驗得以傳承,於是這些技術經典就以順口溜的形式流傳開來。
順口溜容易記憶和容易傳播,但同時缺乏嚴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刨的結構,尺寸mm並非長度單位毫米,只為畫圖的單位比例。立,為刨堂高度,立一實際為一個單位長度。臥,是刨堂的水平長度,臥九,表示十分之九個長度單位。於是可以理解為:高一寸,橫九分;或水平長等於高的十分之九。如果是立一臥八,即是高一寸,橫八分。換算到現在的尺寸,如果刨身高45mm,斜面水平長度就是45mm的9/10,即40.5mm(立一臥九);計算出刨堂角度就是48度。同樣,立一臥八,斜面水平長度就是45mm的8/10,即36mm,角度為5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