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792386010818887
-
2 # 懂卻似懂非懂
在物理學方面的成就;戰國時期:物理學有較大成就。《墨經》中有大量的物理學知識,其中包括槓桿原理和浮力理論的敘述,還有聲學和光學的記載。關於光影關係、小孔成像等,寫的很系統,被現代科學家稱為“《墨經》光學八條”。
2、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醫藥學成就:
(1)先秦時期:扁鵲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醫生,後代把他奉為“脈學之宗”,他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從脈象中診斷病情。切脈是扁鵲的主要成就。四診法成為中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中醫所沿用。
(2)兩漢時期:
-
3 # 使用者3038694964467211
脈學之宗指的是古代名醫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勃海郡鄭(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或齊國盧邑(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人,也有記載為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縣北)人。戰國時代名醫。《史記》等載其事蹟涉及數百年。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後代奉他為“脈學之宗”,他所採用的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成為中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 扁鵲的切脈診斷法很突出,具有極高水平。《史記》稱讚扁鵲是最早應用脈診於臨床的醫生。先秦時期,中醫的脈診是三部九候診法,即在診病時,須按切全身包括頭頸部、上肢、下肢及軀體的脈。扁鵲脈診及其理論可從虢太子這一病例的診斷中體現出來。當時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鵲透過脈診判斷為“屍蹶”。他認為患者的陰陽脈失調,陽脈下陷,陰脈上衝,也即陰陽脈不調和,導致全身脈象出現紊亂,故患者表現如死狀。其實,患者並未真正死亡,除脈診外,他還觀察到患者鼻翼微動。結合切摸,他發現兩大腿的體表仍然溫暖,因而敢於下此判斷。扁鵲死後,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於今永濟市清華鎮東。 扁鵲年輕時謙虛好學,刻苦鑽研醫術。他把堆集的醫療經歷,用於平民大眾,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免除苦楚,不愧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開山祖師,中醫理論的奠基人。
回覆列表
扁鵲啊 所屬年代: 春秋戰國時代 生卒年: 公元前407—310 生平簡介 扁鵲,戰國時醫學家。姓秦,名越人,齊國渤海盧(今濟南市長清縣)人。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對中醫藥學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鑽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由於扁鵲醫道高明,為百姓治好了許多疾病,趙國勞動人民送他“扁鵲”稱號。扁鵲,傳說是黃帝時代的名醫。 扁鵲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
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
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的人不治;
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的人不治;
四是病深不早求醫的不治;
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藥的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的不治。扁鵲在總結前人醫療經驗的基礎上創造總結出望(看氣色)、聞(聽聲音)、問(問病情)、切(按脈搏)的診斷疾病的方法。在這四診法中,扁鵲尤擅長望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的切脈技術高超,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