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ikekett
-
2 # 戴單片眼鏡的阿蒙
我不懂手機,我從14年到現在買了4部小米,給家人買了6部小米,家裡裝修用的小米的智慧家居,小米的電視,淨水器,電飯煲,燈,開關插座,各種感測器。。。
不知道你嘴裡很多懂手機的“人”都是些啥。。
-
3 # 噴你滿臉唾沫
曾經我認為小米的價效比非常高,妥妥的堆料王,ov就是智商檢驗機,低配高價,廠妹機!但我最近想了想以前用過的三星note2,華為mate7,小米5s這些剛出的旗艦機,還有用過的一些兩千元以下的紅米,魅藍!好像都沒有一部撐得過兩年,不是燒主機板,就是摔壞內屏,不到1年手機非常卡!我朋友們都用蘋果,都說絲滑!我都後悔用安卓機了!但奈何口袋沒錢,還是買安卓機,2018年應該中下旬吧,就買了現在碼字回答你問題的這個2800元買的vivox21,用到現在三年多了!不小心摔的話都摔不壞,也沒有維修過,驍龍660處理器128G到現在手機記憶體剩15個G,打王者自然流暢60幀!用到現在也沒有非常明顯的BUG!手機天天都要跟我風餐露宿,放在車子儀表臺看導航,大夏天太陽直曬,用到現在也沒啥問題!不得不承認藍廠的系統最佳化和硬體質量是真的不錯!
-
4 # 靈敏麵條j9
我想用我的經歷回答這個問題,並不想說服誰,每個人都有自己主見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有自己的經驗自己不同的購買實力,也就是誰愛買啥是人家自己的事兒,當然有人願意透過別人的分享用來避坑,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迴歸正題,我用過很多手機,基本用到半年到一年的時候就折舊出手再添點錢換新的,熱愛到一定程度時候2016年放棄了坐辦公室的工作自己幹起了開手機店邊賣邊修的事兒。早在米1的時候就開始搶購,直到第三批才搶上等了大概3個月才發貨,後來又用過紅米,米8等,幹了兩年手機店,修過很多小米紅米,從配置自己價格來說相比方式其他品牌確實有一定的優勢,每每看到別人用ov手機時,也知道ov的照相輕薄音質很好的特點,可看看配置價格,自己就把自己勸退了,覺得自己是個理智的選擇,畢竟錢不是大風颳來的;改變對ov看法是開店修手機時,那時能接觸到更多的手機,維修過程中就發現小米從低端到高階總有修的,而ov很少有修的,即使有修的也是低端機,低端機即使塑膠中框的拆的僅剩中框時,單拿中框在手裡擰扭,也覺得比其他品牌的硬度要好。僅憑這也改變不了我對ov的態度,畢竟我是個比較愛惜手機的人,用的時間又短,況且覺得綠廠的系統就是在模仿ios嘛,切!低階!!!!再後來,老婆玩p2p沒暴雷前有很多積分瞎換,我說你換手機我給賣不也可以嗎,那時候換了oppo的R9、R9s等等,結果其他的都賣了,這倆不好賣,她用了r9我用了r9s,本來以為聯發科或者625之類的低端u用不幾時,可是這倆手機是我們用的最久的手機,系統也沒出過任何問題,都有將近2年多,照相素質相比同時期的其他手機也要好,從此改變了對oppo的印象,再換手機我又換了小米8用了一年,圖便宜嘛,系統多多少少總會出現些小問題,再換趕上綠廠的renoace,覺得蠻不錯價格也可以接受,到手一直用到現在,質量,效能,穩定性,充電速度沒的說,老婆從r9直接換了iqoo一代用到現在,當時覺得藍綠就一家嘛,確實到手後的表現不錯。我是一個對品牌沒有忠誠度的人,哪個覺得不錯就買來用用,目前來看ov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下一步大機率還是藍綠的手機。沒用過的就別做雲評價了,即使同樣的配置也能給你不一樣的體驗,不抬槓,大概很多產品如此!除非上當受騙
-
5 # 可愛昌吉0D
品質,都差不多,都有個故障率,一般理工男都選擇小米,注重效能引數用料,OV高價低配智商驗證機,一般用的人都不懂引數用料,農村廠妹用的多。
-
6 # 狗哥行天下
從19年開始用小米手機,曾經也用過ov,榮耀什麼的,以前都是跟風買,直到慢慢開始注意到配置這方面後開始用小米,發覺其他品牌的旗艦機不過是相當於紅米系列,不知道你所謂“懂”手機是從哪方面談這個“懂”字?
-
7 # 壞笑毛毛蟲
什麼是懂?什麼是不懂?我從不以品牌識手機,我可以用小米,用華為,OV我也並不覺得人家是廠妹機,智商檢驗機,況且OV這幾年的機器,尤其是旗艦機做的也都不錯,價效比也是有的。
-
8 # 先森數碼
這事兒擱以前我還不怎麼相信,但現在我親身體驗到了,選手機轉了一圈後選擇OPPO和vivo的確實更多。
臨近年關,我身邊已經有小夥伴開始換手機了,讓我給推薦時我都會提到最新發布的小米12,但已經有兩位小夥伴很無情的拒絕到——不考慮小米手機(其中一位還正在用著小米平板5Pro,這也是我推薦的)。
可能有人會說,這些人是不是不懂手機呀?還真不是,他們知道手機處理器晶片型號、知道快充功率,知道拍照畫素,不敢說了然於胸,但知道個大概還是沒問題。畢竟有我這麼一位數碼控在身邊,耳濡目染也“傳染”了一些。那為何在引數透明的情況下,小米反而越來越不吃香了呢?
首先、小米的一些負面影響影響挺大我身邊已經有兩位鐵桿米粉脫粉了,以前買電子產品,只要是小米有賣的,絕對不考慮第二家,甚至你都不能在他面前說一句小米壞話。一個因為K30Pro脫粉,另一個貌似是因為MIUI。看看去年小米11燒WiFi的事,就傷了多少米粉的心,後面MIUI12.5增強版暴雷,都上熱搜了。
要承認小米的價效比確實不錯,在同價位論引數確實有優勢。但是實際用起來並沒有感受到這引數優勢,也就是說,小米手機的優勢僅僅存在於引數對比,消費者感知不明顯。甚至小米的發燒、做工粗糙、MIUI越來越臃腫也隨之出現。所以小米在享受“價效比”帶來的讚揚時,也會遇到各種負面的衝擊。有人轉粉就有人脫粉轉黑,這是很正常的。
其次、小米手機價Grand SantaFe來越高了我想這是很多人不選小米的一大原因!很多人之所以選擇小米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物美價廉。現在發現不是那麼回事,產品優勢不大不說,近幾年產品一個比一個貴,那消費者自然就不買賬了。
小米一句1999發燒價、一句“利潤率不超過5%”成為米粉的信仰,但是小米旗艦現在已經來到3999元,價格優勢不明顯。說好的利潤率不超過5%,說好的價格一步到位,讓利給消費者。結果自己轉身MIX4直降1500,K30Pro不到一個月從2999降價到2299(一部三千元的手機一個月降價六七百,這個比例真的挺嚇人了)、MIX Fold也是降價2000多。。。
當然,我不是說小米不能降價,而是自己一邊標榜利潤率低,然後轉手又大幅度降價,這種又當又立的做法真的挺讓人反感。
最後、OPPO和vivo產品力有說服力如果只是因為小米問題,那隻能成立前半段。而選擇OPPO和vivo的消費者更多,那一定是用拳頭說話,用產品征服消費者。
別小看了OPPO和vivo的產品力,今年vivo已經有好幾個月坐穩國內銷量老大哥了,剩下的幾個月除了蘋果在10月、11月外,OPPO也有拿下國內第一好成績的時候,由此可見,消費者對於OV還是很認可的。
OPPO兵分三路:OPPO、一加、Realme,現在一加回歸到OPPO旗下,實行雙旗艦策略。目前Reno系列逐漸迴歸正軌,承擔起銷量重任。而Find系列則可以專心衝擊高階,特別是最近釋出的Find N摺疊屏手機,很多人直呼真香,比以往任何一款摺疊屏都便宜,且實用。
再來說說vivo,這是一個嚴重低估的品牌,vivoX系列升杯完成,超大杯Pro+已經成為頂級影像旗艦,可以跟小米的Ultra、華為P系列正面硬抗,X系列的標準版和Pro版也是次旗艦水平,從效能到外觀、影像、設計都大獲成功。而之前X系列主打的中端價位,則由新晉的S系列接手,S系列靠著顏值和主打自拍,已經打出一片市場。
至於iQOO,這更是高能代表,iQOO現在從旗艦、高階、價效比、實用等多個段位出發,跟本家vivo一樣全系列覆蓋,不過走高性價比、主打實用路線,目前來看取得不錯表現。iQOO數字系列是直屏的效能旗艦,Pro則是曲面屏的全能旗艦,甚至連vivo的微雲臺都用上了,Neo家族逐漸細分,大有跟紅米K系列、真我GT系列對標的勢頭。有傳聞說iQOO會獨立,就目前這表現來看,已經能獨當一面了。
最後,vivo跟OPPO的研發投入並不少,vivo旗下的iQOO很早就涉及到120W超級快充,vivo為了影像先後實施了微雲臺、蔡司合作、自研V1晶片,可謂下足血本。至於OPPO,也有自研馬里亞納X NPU晶片,這還是6nm晶片。所以不要用老眼光看待OPPO和vivo,能長期站穩國內手機前兩名,沒兩把刷子是不行的。
-
9 # 能力者001
你說的這話是沒有根據的。
小米手機主打價效比,隨著近幾年小米手機不斷的漲價,可能會流失一些客戶。
OPPO,VIVO手機主打拍照音樂,客戶群體主要是年輕人群,不以價效比為主。
這三個手機品牌客戶群體不一樣,沒有多大利益衝突。
-
10 # 清風拂山崗77
我也算是一個比較懂手機的,小米,ov都用過,小米是價效比高,同價位比ov配置高,缺點是品控和做工不如ov,我是特別看重品控的,手機一般買回來是不修的,修了就不喜歡了,完美主義者,在這一點上ov的機子就特別對我的胃口,買回來比較省心,不出問題,個人也比較細心,基本不會出現摔裂螢幕,手機進水這些意外情況。所以,綜上所述,我現在買手機首選ov。
回覆列表
不知道你這個結論是怎麼得來的,我身邊的人用小米的人一直在用小米。反倒是用ov的人都是不懂手機的中老年人或者是隻為拍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