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299010259

    狄青(1008年-1057年)包拯(999—1062),所以展昭也這時代差不多所以應該是同一時代的但展昭是虛構的無法比較 如果真的比較狄青比較適合指揮戰爭,展昭適合個人決鬥

  • 2 # 想飛的貓881

    第一:御貓展昭(看看包青天就知道,展昭絕非浪得虛名)第二:嶽飛(打仗是很厲害,但武功和統帥是不同的)第三:狄青(同上)第四:佘賽花(畢竟老咯)捕快是誰?不知道,無名小卒排最後

  • 3 # 孫四爺

    《??蹇飧?

    《開封有個包小姐》

    《夢迴開封府》

    我只看過這些,挺好看的。

  • 4 # 使用者3673953430985

    分別是:王朝、馬漢、張龍、趙虎、董平、薛霸、李貴、婁青,人物均為虛構。 1、王朝、馬漢 在包拯做官時一直守護在身邊。他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般地跟在包拯後面,在包拯斷案的過程中也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在真實歷史中並沒有這兩個人的存在,兩個人物都是小說或民間虛擬出來的。 2、張龍、趙虎 張龍趙虎原是龐太師府上衙役,因對龐太師貪汙腐敗、仗勢欺人十分不滿,遂自行離去佔山為王,後路過定遠縣土龍崗將原先山賊殺走,二人做了寨主。後來稱為包拯的護衛。 3、董平、薛霸、李貴、婁青 在包青天故事裡,他們四人在開封府裡的職能基本上是屬於“站班皂隸”,就是手持黑紅棍,觸地呵堂威的人。在包青天相關的影視劇裡,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分列兩邊,緊挨著的就是他們四人。 因為都靠近包青天,所以八人才有上面的合稱。

  • 5 # 奕天讀歷史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人)。宋朝仁宗時考中進士,從建昌縣(今江西永修)知縣做起,最終官至三司使(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長),再改樞密副使(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梳密使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

    在中國的傳統戲劇中,包拯有個嫂娘,因為包拯家世清貧,生下未滿月,母親病故。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兒子的搖籃裡,喂包拯奶,喂兒子包勉粥,將其撫養成人,並聘請恩師,教誨他一舉成名。包拯對嫂子始終十分感恩,尊稱為“嫂娘”。其實,這個只是個戲劇傳說罷了。

    而歷史上,包拯中進士時,父母都健在。按照《宋史.包拯傳》記載包拯“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包拯最初被任命為建昌縣知縣,因為父母年邁,就沒有去赴任。“得監和州稅,”改做和州稅局的官員,“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就沒去。“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裴徊不忍去,裡中父老數來勸勉。久之,赴調,知天長縣。”過了幾年,父母都過世了,在長輩的勸說下,才去做了天長知縣。可見包拯家一點不貧窮,應該是比較富有殷實的家庭。

    包拯為官比較清廉,這個跟宋朝的“高薪養廉”政策有關,而且包拯家裡不缺錢,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包拯不貪。包拯在坐鎮開封府時的年薪,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數額大概在千萬年薪以上。包拯有朝廷撥給的2000畝土地,如果放到現在,這是多大的一筆財富。當然,整個宋朝政府的官員薪俸都很高,但是整個宋朝朝廷還是貪汙腐敗成風,所以,“高薪養廉”基本上就是胡扯。

    包拯曾作為監察御史,建言加強練兵,整治貪腐。辭去該職後,還曾出使過遼國,回來後上奏摺建議朝廷挑選“素習邊事”的將領守邊,並重視代州(今山西忻州代縣)的將領選擇,以應對邊境突發的情況。雁門關就屬代州管轄,楊家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包拯在做三司戶部副使時,免除了向百姓徵收造船木材和河橋竹索賦稅的重稅;並讓百姓耕種漳河地區肥沃的土地,大概有農田一萬五千頃;包拯還廢除了解州鹽法;並且積極供給宋遼邊境守軍的軍糧,這讓包拯有了比較好的聲望基礎。後來包拯,任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建言請求廢除苛刻的行為,抑制僥倖投機得官,正刑法明禁令,戒除興建勞作,禁丘妖言妄說。

    大家最熟悉的包拯的官職,龍圖閣大學士,正式名稱是“龍圖閣直學士”,在1052年擔任,由此有了“包龍圖”的稱號。後因擔保推薦官員失誤獲罪,被貶官到池州(今安徽池州)做知州,慘吧,這年是1055年。第二年,就是1056年,包拯復職,並且權知開封府,戲劇中的“倒坐南衙包龍圖”正式登場。這時候包拯已經是快六十歲的人了。

    包拯在開封府時,改革了訴訟制度。開封府舊制,凡是告狀者,都必須先將狀紙交給守門的府吏,再由府吏轉呈,是否審理,何時審理,則由府吏通知。訴訟者不能面見長官,府吏可以藉此敲詐勒索,營私舞弊,而冤屈者因送不起錢財而告狀無門。包拯革除了這一弊端,大開正門,使告狀者可直接至公堂見官納狀,自陳冤屈,審案也更能公正合理。因此,才有了戲劇中“包黑子”的形象,剛正清廉,正直不阿。當然,上古神器三口鍘刀應該是不存在的。

    包拯此後主要作為言官,給皇帝提建議,彈劾不法的大臣。包拯曾建言宋仁宗立太子,因為包拯無子,而且年事已高,仁宗倒是很高興包拯提出這個建議。包拯和宋代大才子歐陽修同朝為官,歐陽修是個大才子,但是破壞力也是非常巨大的,見誰啃誰的主,包拯就被啃過,曾對仁宗說包拯彈劾前三司使是為了自己去擔任這個職務,讓包拯只能在家避嫌了好久。歐陽修對包拯的總體評價還是很高的,只是轉折了一下“但其學問不深,思慮不熟,而處之乖當,其人亦可惜也!”,也是包拯的一個方面吧。

    對包拯的整體評價,不敢妄加評議,還是引用宋史吧,“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翻譯一下就是,包拯性格正直,憎惡官吏苛雜刻薄,致力於敦厚寬容之政,雖然非常憎恨惡行,但從來沒有不用忠恕之道來推行政務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但衣服、器物、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

    包拯去世後,為了紀念包拯,在開封修建了包拯祠, 後來全國多地為了紀念包拯,都有修建包公祠,可見百姓心中的“一杆秤”。歷史上的包拯和戲劇中的包拯,所做事蹟雖然不同,戲劇多為杜撰,但是整體的性格、秉性和行為方式卻是一致的,“包黑子”是確確實實的名符其實。

  • 6 # 看遍山川

    包青天實在太忙,日斷陽,夜斷陰,三口銅鍘泣鬼神,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好漢來幫忙。在老百姓心目中,包公是典型的清官形象,幾百年來深受百姓愛戴,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之一,同時也是被各類藝術樣式演繹得出神入化的人物。

    首先包公的身世就有曲折離奇的故事,大概受了戲曲《鍘包勉》和《包公賠情》的影響,認為包公從小父母雙亡,有的說法是被遺棄,由大嫂扶養成人。事實上包拯出生於北宋鹹平二年(999年),官僚家庭出身,宋代史書裡沒有任何關於包拯有兄長的記載,在包氏族譜裡包拯是有過兩個兄長,但都在很小的時候去世了。包公沒有兄長,當然也不可能由嫂嫂扶養成人,出身貧寒,父母早亡,可能是後世文藝工作者為了豐富劇情需要而加的戲碼。

    包拯確實是一個盡忠盡職的官員,同時他還是一名家喻戶曉的破案高手,而且不懼皇權,不徇私情,《狸貓換太子》一案以各種文藝樣式被傳承了幾百年。這都歸功於元明時代的民間藝人,當時的公案戲,說唱詞話,包公一人就佔了絕大多數。(據考證元代公案戲18種,包拯佔11種,明代刊印的說唱詞13種,和包拯有關的有8種)

    但是在宋朝史料裡只記錄了僅有的幾件小案子,那一大堆的大案要案並沒有記載。人們所熟知的案子大多來自明代的《龍圖公案》,但據考證,其中絕大多數不是借用他處,就是完全是傳說,在史籍中找不到出處抑或捕風捉影,他的大多數破案記錄,也包括那三口銅鍘,多是後人演繹出來的。

    可以看一下包大人的履歷,29歲時考中進士,照理應能做官,但包拯出於孝道,回安徽奉養父母雙親,直到父母都去世,守喪期滿才出道做官,時年39歲。歷任天長縣知縣,端州知州,這種孝道被當時人所稱頌,也就是說包拯中進士後一直在家,沒有斷過案子。

    從慶曆三年(1043年)到嘉祐元年(1056年),先後擔任監察官員,三司戶部副使,京東路,陝西路,河北路轉運使。向宋仁宗提出《論取士》,《論縣令輕授》等策論文。還對邊境防務提出建議,有著名的《論契丹事宜》,《論邊將》等奏摺。而轉運使都是鹽務漕運方面的工作,屬於戰鬥在商業戰線,使物價穩定,國家財政增收是他的任務。

    所以從這段來看,包大人主要經歷在諫議朝政和管理漕運和財政。也正是他工作的兢兢業業得到賞識,嘉祐(1056年)元年底到開封府任職,開始了他一生中留給後世津津樂道的執政經歷。

    據《宋史》記載,當時開封流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打官司沒錢沒路子沒有關係,有閻王老爺和包青天為你作主,可見包公在民間的影響力和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包公在開封府任上其實只有一年半任期,在最難當的京官位子上,不怕權貴,為民做主,任人唯賢,鐵面無私,也是在這一年半的開封府尹給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包拯升遷御史中丞,最後他在樞密副使的職位上去世,死後諡號“孝肅”。究其一生,包大人並沒有多少時間去斷案,不可否認包大人是斷過一些案子,但主要政務在進諫監察財政方面。

    民間需要這樣清廉的官員,老百姓渴望有這麼一位執法如山,明鏡高懸的人間判官,而包拯這個形象正是滿足了人們內心對清官的定義,包拯青天大老爺的光輝形象也就順應人心地樹立起來了。

  • 7 # 時拾史事

    北宋鹹平二年(999)包拯出生於廬州合肥的一個官僚家庭,一直刻苦讀書,直到29歲考到了進士(戲曲中包拯都是自幼被遺棄,由嫂子撫養長大)

    宋嘉元年(1056),包拯上任開封知府,開始了他的包青天經歷,這時候的他已經是58歲高齡,《宋史包拯傳》提及“包拯立朝剛毅,貴氣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

    按照宋朝法律,百姓到衙門告狀,不能直接給知府遞摺子,必須要先透過門牌司轉達,門牌司因此經常刁難勒索百姓,包拯上任之後就撤掉了門牌司為民解憂。

    包拯在開封府只做了一年多的知府,但是將開封治理的井井有條,後來歷任端州知縣,三司戶部副使,治理的地方都讓百姓十分滿意。且多次向天子直諫,宋仁宗皇佑四年,包拯因為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觸怒了仁宗被貶為河北督轉運使,這時候被加封龍圖閣直學士,後來也有人叫他包龍圖就是因為這個官職。

    宋嘉五年,包拯出任三司使,樞密副使,成為朝中重臣,這時候他已經年過六旬,64歲時,包拯死了。

  • 8 # 蒼茫大地顧煒斌

    這個問題蒼茫大地來回答:

    歷史上的包拯是北宋時著名的清官,當時民諺有云:關節不到,閻羅、包老。你化銀子到閻龍王處,買不到命;你想徇私,想打通關節,找包公是沒用的。中國古代小說戲曲中的包拯和歷史上的真實包拯有很大區別的,許多影視作品、舞臺形象、小說形象都是向壁虛構的。

    包拯,廬州合肥人,生於公元999年,二十八歲高中進士,步入官場,一直做到開封府知府、樞密副使。

    包拯斷案如神,執法如山,鐵面無私。他在廬州為官時,一親戚犯法,被告入官府,包拯秉公執法,免費送他一頓板子。這一來,包公的部分親友夾起尾巴做人了。後來包拯調入京城,京城裡有許多皇親國戚、權貴大臣,這些人更是無法無天。有個張堯佐的,是貴妃的叔叔,竟因此同時擔任了三司使(相當於財政部長)等好幾個重要官職,三司是主管全國財賦的官員,包拯認為張某才不堪用,更不堪多用,他連上五道奏疏,彈劾張某,甚至在朝堂上和仁宗掰起手腕,最終包公勝了,仁宗免去了張堯佐兩個官職。(仁宗無愧於仁這個諡號,堯佐這個名是對張某的絕妙諷刺。)

    另一個大官僚王逵,擔任荊湖南路轉運使時,十分殘暴,逼得百姓逃亡山中,聯合反抗。後調江南西路轉運使,仍是狗改不了吃屎。包拯得知後大怒,連上兩道奏疏彈劾,朝廷只是讓他易地為官,調淮南轉運使,老包又發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上第三道奏摺,過了一些日子,包公又瞭解到王逵在江南西路時,疑心地方官卞鹹告發他的罪行,打擊報復,暗中指使人誣告卞鹹,關押五六百人,鑄成冤案。包拯又第四次彈劾,到第七次宋仁宗終於免去王逵官職。

    包拯處處奉公守法。他在端州府當官時,端硯石質堅實細潤、雕刻精美,以前的地方官藉著向皇帝進貢的名義,大肆搜刮端硯,奉承權貴。包拯在端州,只收繳向皇帝進貢的數量,自己一塊不拿。

    包公做了大官,生活仍儉樸,他在《家訓》裡說:後代子孫貪汙腐敗的,不許回老家;死後不得歸葬祖墳。

    包公清廉剛正,千古流芳。補充兩點。第一點:《鍘美案》是冤案,和包公無關。明朝有個清官叫陳世美,當官前家窮,受過一老鄉的接濟。陳世美升官後,老鄉來找他辦私事求升官。陳世美熱情款待,但不願意以權謀私,結果同為文人的老鄉惱羞成怒,編了戲文來擠懟他,當然朝代往前推了一下,讓陳世美穿越到宋朝,顛倒黑白,說他高中狀元、拋棄髮妻、貪慕富貴、做了駙馬,還想殺掉髮妻秦香蓮,又給包拯配了把鍘刀,算在舞臺上報復了一下,看來中國的阿Q委實不少!第二點,包拯生活在北宋,那是文官的幸福時代,不僅因太祖遺命沒有砍頭的危險,收入也極為豐厚,趙匡胤貴族出身,只怕手下造反,不怕手下有錢;不像乞丐、和尚出身的朱重八八,摳門得不要不要的!有興趣的文友搜尋一下,反正從一品的包拯光憑俸祿及皇上逢時過節的賞賜,已肥得不要不要的!

    望斧正!

  • 9 # 有書共讀

    包拯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因其鐵面無私的正直形象被人們譽為“包青天”。

    宋代以後,關於包拯的話本小說、戲劇曲藝演義了許多他清正廉明、剛直不阿的故事,使包公的形象被神化、傳奇化。

    “包青天”成了人們寄託、祈望的理想人物。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包公有這麼神乎嗎?下面,有書君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鐵面包公的生平歷史,看看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一、青年“啃老”,只為奉行“孝道”。

    包拯出身於瀘州合肥名門望族之家,沒有傳說中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養大的,而是父母雙全、寵愛備至,從小接受著良好的儒家教育,29歲中進士,被任命為江西永修縣的“一把手”。

    然而包拯並不看重當官。

    他不忍心放下父母雙親出外為官,便奏請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邊工作。於是他被改派在離家不遠的和縣管稅收。

    就這樣,包拯還是覺得不滿意,乾脆把官辭了,當起了啃老族。

    專心在家侍奉爹孃,這“宅男”一當就是十來年,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重新入仕,去安徽的天長縣當了縣令。

    宋朝重孝道,雖然包拯在家待業啃老了十幾年,但在當時是很正常的。況且,即便用今天的價值觀衡量,包拯為了孝順父母棄官不做,仍然值得稱道。

    二、中年“出仕”,是個耿直“憤青”。

    儘管包拯在官場上露面已是中年,但舉止很像個“憤青”。

    他42歲被提拔為大理寺丞、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大名鼎鼎的端硯當時是端州的創收專案。

    不過,在官僚盤剝下,打著“進貢”旗號的端硯,十有八九成了行賄受賄的物件。真正送到皇帝手上的沒有幾方,更別說拿到市場上成交了。

    包拯一來,就下令端硯定額進貢,肅清端硯銷售供貨渠道。而他自己,直到離開端州,也不曾帶走一方端硯。

    “端硯事件”很讓朝廷賞識,3年後包拯就調入開封。當時宋仁宗寵愛張貴妃,她的伯父張堯佐官位一路飆升。

    除了是財政部長,還身兼四大要職。張堯佐有恃無恐,貪汙受賄,民憤很大。

    雖然北宋朝廷頗有民主風,但這事沒人敢跟皇帝正面進諫。

    而包拯,站在仁宗跟前,據理陳辭,滔滔不絕,唾沫星子橫飛,濺了皇帝一頭一臉。

    氣得仁宗說不出話來,拂袖而去,回到後宮對張貴妃發了一通脾氣。

    之後,為了此事包拯繼續不斷進諫,張堯佐的人事任命就上上下下地浮動。直到老張不久後死了,包拯的彈劾才算結束。

    從此,包拯樹立起了不畏強權,絕不放過一個貪官汙吏的光輝形象。

    彈劾宋庠,是包拯比較有代表性的又一次著名彈劾事件。

    宋庠文采風流,做宰相一沒貪贓枉法,二沒苛政暴政,三沒道德敗壞,實在無錯可挑。

    但是包拯說,沒有錯是因為你沒做事,國之重臣,毫無建樹,就是“尸位素餐”,當然應該彈劾。

    彈劾宋庠反映了包拯做官不隨波逐流,眼光透徹敏銳的特點。

    三、為官一心為民,有時不近人情。

    包拯59歲時當上了開封府尹。他第一個舉措,便是改革訴訟制度。在北宋,平民要告狀,得透過“門牌司”層層上遞案件。

    刁滑的小官吏,就是利用這個機會訛詐百姓。

    包拯二話沒說,裁撤門牌司,簡化辦案程式。民眾奔走相告“開封有個包青天!”

    但是,當真是人無完人。包拯性情過於剛直,一旦認準,就像鑽了牛角尖,固執己見,不計後果。

    一次,京城某街道發生較大火災。包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看到府尹大人都來了,相關部門官員自然不敢懈怠。

    包拯看到現場烈火熊熊,非常焦慮。

    這時有個人跑來請示:“是到甜水巷取水,還是到苦水巷取水呢?”包拯一聽大怒,在這樣緊張的時刻,竟然還問這樣糊塗的問題!

    救火還分甜水苦水嗎?於是斷定這個人有意戲弄,竟下令將這個人當場砍頭。整個火場的官員百姓,頓感畏懼不已。

    當然這有可能是無聊青年想故意戲弄包拯。

    但也不排除有另外的可能性。或許請示者就屬於那種做事情瞻前顧後、毫無主見,面臨大火手足無措的平凡人。既然府尹大人親臨現場,任何事都要先請示才行。

    而且,就算此人是有意戲弄,也罪不至死啊。

    但包拯不問情由就斷定此人目無官長,貽誤災情,直接問斬。為官如此任性,反映了包拯過於自信,感情用事甚至有點不近人情的性格特點。

    不過,包拯體察民情,而且為官清廉無私,的確也是有口皆碑。在端州當知府時,他發現老百姓由於飲用江水,身體多病。

    於是發動群眾,在端州城內打了七眼水井。百姓改飲井水後,健康狀況大為改觀。這些井被後人稱為“包公井”,有的至今尚存。

    晚年他因喪子,回老家任廬州知縣。一些親戚故舊有恃無恐,仗勢欺人,甚至擾亂官府,無法無天。一次,他的一位堂舅犯法,引起公憤。

    一般來說,外甥是不太好懲處舅舅的。但包拯不顧私情,下令逮捕堂舅,依法處以笞刑,痛打了一頓。從此,包拯的親戚故舊再也不敢胡作非為了。

    今天的我們,回首細數包拯的一生,發現他的仕途其實很平淡。

    他身邊沒有英姿颯爽的七俠五義,也沒有三口威風的鍘刀,更沒鍘過駙馬爺,當然也沒有月牙胎記和一張標誌性的黑麵孔。

    但是,他為老百姓挖過井,免過稅,下力氣建設過首都開封府,還參與過北宋與遼國的外交活動。

    他就事論事給仁宗進諫,有時彈劾人,有時出主意,脾氣不太好,有點一根筋。

    他沒有傳說或舞臺上的包公那般神奇。但他剛直清廉,高風亮節,並因此流芳百世,成為古代賢臣的代言人。

  • 10 # 小妹講史

    小時候鄰居家一放《包青天》,我就端著碗坐在他們家邊吃飯便看這部電視劇,那時候的我對包大人的剛正不阿和那張黑臉是極度崇拜,天天想著自己啥時候也能變黑,然後用黃泥也在額頭上弄個月牙,自導自演包大人。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這張圖:

    長大後讀了一些歷史,才知道包大人的臉原來一點也不黑,額頭沒有月牙印,而包大人的一些傳奇故事都是後人給加上去的,這難免讓我有點失望。包拯雖然沒有電視裡演的那樣神奇。也不是斷案高手,但他的人生經歷卻是精彩至極。

    比起斷案,懟人才舒坦

    包拯之所以被稱為包青天,主要還是他為官清廉、為民做主,本人也是剛正不阿。但包大人斷案能力實在讓人汗顏,他在開封為官時還鬧出一個笑話,被沈括記錄在“夢溪筆談”中:

    犯人買通了小吏,讓他在在公堂上兇自己,包大人看到自己的小吏欺負平民百姓,氣的打了小吏一頓,然後就心軟的輕罰了平民,最後小吏和犯人皆大歡喜,而包大人被騙的鬧出大笑話。

    所以,其實包大人的專長是“懟人”:

    1.懟貪官

    轉運使王奎收買路錢,被包拯知道,連續懟了他7次,懟到王奎後來被罷官。

    2.懟權貴

    宰相宋庠尸位素餐,該做的事不做,卻在做一些宰相不該做的事,後來被包大人懟到自動辭職。

    據統計,包拯為官期間,被他彈劾的朝廷重臣共有三十人。

    包大人的黑臉一點都不黑

    跟小說上不同的是,包拯出生於公元999年的廬州,父母是基層公務員,且他家的條件並不貧苦,也沒有給人家放牛過,相反他出生自書香門第,從小就接受著良好教育。

    至於他的臉黑,主要還是來自他的工作性質了,傳聞中包拯是個斷案高手,必須對犯人鐵面無私。這個鐵,就是黑鐵。於是,包大人就成為了黑麵無私的人了。

    包大人的真愛,是展昭還是公孫策?

    展昭、公孫策?這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關於展昭的原型,我們可以推測是包拯身邊的護衛,畢竟在朝堂容易得罪人。但公孫策這個師爺,則壓根就不存在,因為這個職位到明清時才出現。

    那到底誰才是包大人的真愛?這正是包大人的大老闆,宋仁宗。

    包拯能夠懟天懟地,全靠宋老闆的好脾氣。話說宋仁宗的丈人張堯佐想靠皇帝關係做宰相,被包拯知道後,不僅張堯佐被懟的抬不起頭,連皇帝本人都被包拯罵道口水噴到臉上。

    皇帝都被說成這樣,更何況平常的大臣。

    這似乎是包大人和宋老闆配合好的,一個“剛”、一個“柔”,剛柔並濟下,颳起了大宋朝廷的廉潔之風。

    包拯平步青雲的一生

    對於包拯的夢想很簡單,就是考取功名,做官為百姓服務。28歲的包拯考中進士,被授予大理評事,並在江西擔任知縣。但因受到儒家思想薰陶,“父母在,不遠遊”,包拯沒去赴任,而是等到十年後父母雙雙去世,才去上任。

    此時的包拯38歲。上任期間,包拯就顯現其卓越的才能,在三年內就被調任為端州知府,又三年後被調到開封,此時的他徹徹底底的是一名京官。開封為官期間,包拯是各種打擊官場的歪風邪氣,而與歪風邪氣的鬥爭持續了包拯的整個為官生涯。

    如此優秀的官員,自然被上層領導賞識,於是他又被任命為“權知開封府”(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委書記,但權力要大很多)。此後的包拯繼續升官,最高升到樞密副使,等於副宰相。

    包拯為官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於納諫,且力度很大,動不動就是彈別人十幾次,而且是不管多大的官,他都敢彈劾。而宋仁宗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納諫,被稱為“守成賢主”。

    包拯不畏強權,為民請命,被世人稱為廉潔的化身,民間更是視他為神明。他的事蹟經過民眾傳播再加上各種演繹,於是包青天的傳奇故事,便出現在各種戲臺上,越傳越遠,影響也越來越大。

    而包拯既然是神明瞭,自然得有點特色,像有的神明形象如:毛臉雷公嘴、鳥頭人身肋生羽翼右手拿大錘等等,包青天自然也要裝飾一下,然後大家為他進行了藝術加工。鐵是黑色的,包大人經常懟人,不善言笑,於是用黑臉來形象包拯,堪稱完美。

  • 11 # 趣觀歷史

    謝邀。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因為包拯太深入人心,而人們對包拯的印象又受到影視作品和戲曲的強烈影響。事實上,真實的包拯除了為人正直、善於斷案之外,還是一個眼光獨到、手段果決之人,僅憑一件小事就令西夏人主動投降。此事的來龍去脈,且聽子淵為君道來。

    眾所周知,“杯酒釋兵權”在保證北宋皇帝統治穩固的同時,卻也給大宋帶來了無數弊病。由於北宋長期奉行“重文抑武”政策,皇帝和文官集團百般壓制武將的地位與權力,使得北宋軍力越來越差,武備愈加空虛。

    ▲宋仁宗趙禎畫像

    到了北宋第四任皇帝宋仁宗趙禎在位時,北宋武備不振終於導致了難以挽回的嚴重後果。當時,北宋的西北地區有一個名為党項的遊牧部族,他們世代生活在今天的寧夏地區,彪悍好戰。由於寧夏富產良駒,所以党項人擁有著精銳的騎兵部隊。仁宗年間,党項人首領李元昊看其“寬仁恭儉”好欺負,便悍然起兵造反,不再充當北宋藩屬,而是自立為帝,公開與北宋朝廷決裂,還屢屢出兵侵擾宋朝邊境。

    為此,北宋先後出動三路大軍迎擊西夏,史稱“第一次宋夏戰爭”。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三月,西夏大軍攻擊宋朝西北重鎮延州,而延州守將範雍勢單力孤,只得連忙向朝廷求救,宋廷遂派遣大將劉平和石元孫星夜馳援。雙方在延州城外三川口遭遇,經過一番慘烈激戰,宋軍將士全軍覆沒,這就是著名的“三川口之敗”。

    ▲好水川古戰場遺址

    隨後北宋忍無可忍,便調集重兵,這一次宋仁宗派出了韓琦、范仲淹等名臣趕赴西夏前線,指揮對夏作戰,戰爭進入膠著狀態,但沒過多久,宋軍又於好水川陷入重圍,再度全軍覆沒。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宋夏大戰再起,結果宋軍又在定川寨大敗,這就是北宋歷史上屈辱的“鎮戎三敗”。在三場大戰中,宋軍上下其實都充滿了問題。

    宋仁宗面對戰場敗局一籌莫展,但又不能與西夏議和,便向群臣問計,所幸包拯幫助北宋走出了這一困境。很多人只知包拯清正廉明、秉公執法、善於斷案,卻不知包拯為官生涯中更多的時間都在參與北宋軍國大事的決策,斷案成就只是其人生的很少一部分,他不僅是宋仁宗的股肱之臣,還加官為龍圖閣學士。

    ▲包拯劇照

    眼見北宋在西夏戰場上陷入頹勢,在朝廷群臣一籌莫展之際,包拯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據《包拯集》記載,包拯曾向宋仁宗獻上一條對付西夏的“絕戶計”。由於西夏擁有眾多天然鹽池,盛產青鹽,而鹽是一種老百姓必備的基本生活物資,日常消耗量巨大,所以西夏就把特產青鹽當為一種出口資源,大量向鄰國販賣,以獲取豐厚利潤,再用以購買西夏緊缺的布匹、糧食、鐵器等資源,鹽業可謂是支撐西夏經濟的“支柱產業”。

    ▲青鹽

    在包拯看來,既然西夏“財用所出,並仰給於青鹽”,那麼大宋就應該嚴格控制從西夏進口青鹽數量。北宋人口眾多又是西夏青鹽最重要的進口國之一,如果大幅削減甚至禁絕進口西夏青鹽,那西夏最重要的經濟來源就會斷絕,一旦其陷入財政困境,離土崩瓦解之時就不遠了。至於北宋國內,有著山西解州鹽池,產量極為豐厚,足以保證宋朝國內食鹽供應,在此情況下減少禁絕西夏青鹽進口,不僅對北宋國計民生並無多大影響,還會對西夏造成嚴重打擊,所以食鹽這種調料,完全可以成為大宋抗擊西夏的利器。

    ▲西夏國主李元昊塑像

    聽完包拯的真知灼見後,宋朝君臣如夢方醒,馬上達成共識,開始把控從西夏進口的青鹽數量,並關閉了宋夏雙方邊境的貿易場所“榷場”,禁絕雙邊貿易。不久,西夏果真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西夏國主李元昊雖在戰場上威風八面、不可一世,但對包拯所提出的“調料戰術”,卻是束手無策。在西夏國內的強大反對下,李元昊最終選擇退讓,於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同北宋朝廷訂立《慶曆和議》,李元昊主動取消帝號,向宋朝俯首稱臣,尊奉宋朝正朔,而宋朝每年賞賜其無數金銀財寶,宋夏雙方間的緊張局勢這才得以緩解,邊境地區也暫時趨於穩定平和。

    參考文獻:

    《宋史》《包拯集》

  • 12 # 正史漫談

    正史中的包拯,屬於古代政壇中的“少數派”——既足夠正直,卻也足夠聰明,滿足了人們對“好人”的所有期待。

    古代政治家群體中,有兩類人讓我們印象深刻。

    第一類,品德無可挑剔,忠君愛國、胸懷百姓,辦事能力也非常突出,可謂德才兼備的典範;然而,他們卻因為過於耿直、不夠“精明”,經常掉入陷阱,受到同僚的排擠、得不到皇帝的信任,遭遇令人唏噓,比如伍子胥、屈原、寇準、岳飛等等;

    第二類則完全相反,他們幹正事的能力幾乎沒有、處理不了王朝的複雜現實問題(或者說主觀上不願意幹正事),但在研究人情世故、洞悉人心、玩弄權術方面似乎有如神助,不僅能獲得封建帝王的寵信,一眾受過嚴格教育的高水平官員也被他們玩得團團轉。比如李林甫、楊國忠、嚴嵩等等。

    這種情況在各個時期都屢見不鮮,就像電視裡展現的那樣:好人總被陷害,但壞人卻老是智商線上,讓人氣不打一處來。

    但包拯卻不一樣:他是個聰明的好人。正史中的他雖然沒有小說中那麼神,但卻更加真實、有借鑑意義。用四個字來總結他的特點,那就是孝、忠、智、廉

    包拯,字希仁,是廬州合肥縣人,出生於宋真宗期間。他在29歲時考中進士,官拜大理寺評事,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在文人至上的宋代,這就意味著包拯從此捧上了金飯碗。

    然而,鑑於父母年事已高,包拯堅決推辭、不去就職;沒多久,又調任和州(安徽馬鞍山)監稅這一肥缺,但由於父母不願意前往,包拯乾脆辭職回家專心盡孝;直到多年後雙親相繼離世,他就住在墓旁、守孝三年,隨後才在父老鄉親們的多番勸說下作罷。

    因此,在考中進士足足10年後,包拯才正式步入仕途,此時的他已經39歲。把自己最好的年華都花在了陪伴雙親方面,包拯的孝心讓古往今來的大部分人深感汗顏。

    在接下來的26年中,包拯在宋仁宗一朝歷任監察御史、三司戶部副使、龍圖閣直學士、樞密副使、天章閣待制等等眾多職務,在軍事、民政、監察、理財等各個領域都有所建樹。

    當時的宋朝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時期。在位的宋仁宗對內輕徭薄賦、對外採取妥協外交,重點推進王朝的政治安定、經濟發展,一方面確實創造了一個太平治世,但在同時卻也出現了以“三冗問題”(冗兵、冗費、冗員)以代表的一系列積弊。

    在這樣一個大時代,宋朝出現了范仲淹等一批改革家。包拯雖然沒有范仲淹那樣的地位與宏大抱負,但他的難得之處在於:無論在任何崗位,他都以一名實幹家的本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推動國家向好的方向發展。同時,他也從儒家的民本思想出發,提出了“國以民為本,民以安為急,安之之道在於擇官吏、寬賦役”的思路,並且在各個領域都形成了自己的主張。

    在政治方面,他主張澄清吏治、選任賢才、裁抑特權;經濟上,反對橫徵暴斂,主張輕徭薄賦、善用民力;軍事上,反對鬆弛武備,主張精選帥臣、訓練士兵。用一句話來形容包拯的為官之道:清廉剛毅,疾惡如仇,為百姓請命、為朝廷盡忠。

    包拯在初期曾擔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州。在當時,端州出產頂級硯臺,人稱“端硯”。在重文抑武的宋朝,這可是官場最受歡迎的禮品。因此,歷屆州官經常蒐集遠超正常進貢量幾十倍的端硯,帶去京城裡作為土特產巴結權貴,反過來幫助自己飛黃騰達。而包拯在擔任知州後,只允許製造與進貢額度完全吻合的數量。甚至在他本人期滿回京時,都沒有帶走一個端硯。

    在官拜天章閣待制、知諫院期間,包拯好幾次在上朝時當面斥責權幸大臣,絲毫不留情面;同時,他還請求廢止一切內部的封官、私恩。他甚至還把唐代名臣魏徵的奏疏送給宋仁宗,請他放在手邊作為座右銘,並且建議“明聽納,辨朋黨,惜人才,去刻薄,抑僥倖,正刑明禁,戒興作,禁妖妄......”。宋仁宗對這些建議多有采納,對改善當時的政治風氣大有裨益。

    後來包拯調任到開封做知府,這裡是天子腳下、皇城根,皇親國戚眾多,向來不好治理。而包拯並沒有迎合權貴、縮手縮腳,他秉承自己一貫的剛毅作風、毫不徇私,讓一眾貴戚、宦官為之收斂。當時的人們甚至戲稱,想要看到包拯的笑臉,比看到黃河變清還要難。

    但對老百姓,包拯卻極有耐心。他曾改變改變陳規、開啟府衙的大門,允許所有人直達自己堂前,有效改變了人們有冤不能申的狀況。因此,京城流傳這麼一句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意思是說:沒有錢疏通關係不要緊,還有閻王老爺和包老爺做主。

    在包拯身上,幾乎集中了所有儒家的正面特質,秉承忠孝禮義,一生清正廉潔、兩袖清風。史書記載,在包拯去世後,宋仁宗親自來到他家祭奠,發現其“居家儉約,衣服器用飯食,雖貴,如初宦時”,感慨不已,賜以“孝肅”諡號,以褒獎他忠孝兩全的壯闊一生。

    而在當時的官場,也對這位“不合群”的同僚讚不絕口,評價他“識清氣勁,直而不撓,凜乎有歲寒之操”;他的墓誌銘中,吳奎贊其“峻節高志,凌乎青雲。人或曲隨,我直其為。人或善容,我抗其辭。自始及終,言行必一。”一代名臣歐陽修也對其欽佩不已,誇他“清節美行,著自貧賤;讜言正論,聞於朝廷”。

    問題來了,在文人相輕、官場傾軋風氣嚴重的宋代官場,包拯如此特立獨行、從不拉幫結派、得罪人無數的清正官員,為啥不僅能全身而退、還能飽受各方讚譽?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第一,宋仁宗確實是一位難得的“好人”皇帝,正直的官員獲得了生存空間;

    第二,包拯一生中言行一致、嚴於律己;雖然嫉惡如仇,但只要對方沒有惡行,他都會真誠對待、決不夾帶私人情感。這種做派,讓那些即使仇視他的權貴也找不到把柄;

    第三,也是本文重點要提的:包拯本人的政治智慧足夠高。

    於歷史上絕大部分性格剛直的諍臣不同,包拯對於人心的洞悉極為獨到,並且運用到政治生活中。史書中列舉了幾個例子:

    當初守孝完畢的包拯當上了天長知縣。有個農戶家的牛被割去了舌頭,前來縣衙上訴。對於如何解決這種查無實證的案件,包拯的辦法很簡單:讓農戶把牛殺了賣掉,兇手自然會出現。他的依據是:牛無舌必死,兇手顯然是蓄意報復,隨後必定會盯著農戶的一舉一動採取下一步動作。果然,農戶殺牛的第二天,就有人來報案,舉報農戶私自宰殺耕牛、觸犯法律,請求處置。包拯鎮定地對這個人說:“你為什麼割了人家的牛舌又反過來誣告他呢?”對方十分驚懼,當場服罪。

    由此可見,包拯具有敏銳的洞察力、高超的決斷力,邏輯推理能力極強。

    在擔任諫議大夫、代理御史大夫期間,包拯曾上奏懇請宋仁宗儘快冊立太子。仁宗隨後反問:“你認為立誰為好呢?”

    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會理所當然地說出自己看好的皇子。那些正直的,會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推舉才德兼優的候選人;反之,有些投機倒把之徒,則會力薦自己早就巴結、站隊的人。這其實是封建官場的潛規則,目的是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為自己及後代的將來投資。

    所以宋仁宗這麼問,明顯是在試探。但包拯的反應也極為靈敏,他徐徐回到:“臣下無能,還沒有建議的人選;我請求早立太子,只是為宗廟社稷著想而已,陛下這麼問,是懷疑我啊。我都是快70歲的人了,又沒有兒子,怎麼可能是為自己和後代邀功呢?”

    宋仁宗聽後龍顏大悅,雖然仍舊沒有確定太子人選,但他對包拯的信任又增加了一分。

    小說及演義中的包拯,鐵面無私、不畏強權、懲奸治惡、廉潔奉公,堪稱壞人的剋星;而真實歷史上的他,不僅有這些優點,同時還足夠聰明、政治智慧一直線上。這就不難解釋,歷史上正直的官員那麼多,為啥人們偏偏對包拯如此偏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梁山泊108好漢名字及綽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