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屈原的《天問》。
出處:
《天問》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除的一篇長詩,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收錄於西漢劉向編輯的《楚辭》中。
原文:
九州安錯?川穀何洿?
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順墮,其衍幾何?
崑崙縣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裡?
四方之門,其誰從焉?
西北闢啟,何氣通焉?
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賞析:
通篇是屈原對於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詩篇從天地離分、陰陽變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一直問到神話傳說乃至聖賢兇碩和戰亂興衰等歷史故事,表現了屈原對某些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出自屈原的《天問》。
出處:
《天問》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除的一篇長詩,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收錄於西漢劉向編輯的《楚辭》中。
原文:
九州安錯?川穀何洿?
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順墮,其衍幾何?
崑崙縣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裡?
四方之門,其誰從焉?
西北闢啟,何氣通焉?
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賞析:
通篇是屈原對於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現象的發問。詩篇從天地離分、陰陽變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一直問到神話傳說乃至聖賢兇碩和戰亂興衰等歷史故事,表現了屈原對某些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