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449199466046
-
2 # 婆城到雁城
清朝時期,關羽的尊號變成了“聖大帝”。比如,順治皇帝將關羽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乾隆皇帝加了兩個字,變成了“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此後,清朝歷代皇帝繼續給關羽的尊號加字,最終變成了“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一共有26個字。
清朝皇帝在祭祀關羽時,光是念尊號就得念好久。
-
3 # 樂觀的鋼琴v
公元260年,蜀漢後主劉禪追諡為“壯繆侯”;關羽(161-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
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
4 # NAGA67690662
明朝洪武年間,出於對關羽的尊崇,朱元璋將關羽靈位從姜太公廟中請出來,單獨給關羽立廟,從此才有了關帝廟。每年還舉行盛大的祭典儀式,都是按照國家一級標準來完成的。
明朝萬曆年間,明神宗又給關羽來了一次史詩般的大升級,從“義勇武安王”升級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在死後1400年,關公從一位臣子變成了大帝。另外,值得讓人注意的是封號中有忠義二字,這是頭一次如此直接明瞭強調關公的忠義。
清朝統治者雖為滿人,但他們對漢人的歷史偉人也是報以尊崇態度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熟讀三國演義,對關公充滿了敬仰之心。後來順治皇帝又追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忠義二字更是提到了封號的最前面,更加強調了關公的忠義。
光緒年間中國社會處於動盪飄搖之中,滿族人的統治更是岌岌可危。於是滿清統治者寄希望於關公保佑他們,關公的封號再次做了升級——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詡贊宣德關聖帝君” 。
-
5 # 洛陽大白
關羽(161-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蜀國名將。
關羽生前除曹操奏請漢獻帝封其為漢壽亭侯外,正式官職為襄陽太守、都督荊州事務。劉備封賜的爵位先為蕩寇將軍,後為前將軍,在其歿後的41年,即三國蜀景耀三年(260,正好是其誕辰100週年),後主劉禪追諡為壯穆侯。
-
6 # 宋旻浩
明未清初時關羽取代了姜太公,成為了封建社會的“武聖”,被稱為“關夫子”,與孔子並列。而關廟亦被稱為“武廟”,與孔子的“文廟”相對。清朝的順治皇帝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在清朝入關以後的10個皇帝中,先後有8個皇帝共13次封諡關羽,最長的封號甚至長達26字,關羽的神格就此達到了巔峰。
清同治九年(1870年),關羽的封號已達二十六個字之多:“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帝君”。現今民間將關羽當作“戰神、驅邪神、守護神、武財神”。
-
7 # 使用者66934817362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先改諡壯繆為神勇;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易諡神勇為忠義。乾隆皇下令紀曉嵐負責編纂《四庫全書》時,曾多次下諭,囑令館臣按照“聖旨”辦事。有一道諭旨這樣寫著:
關帝在當時力扶炎漢,志節凜然。乃史書所諡並非嘉名。陳壽於蜀漢有嫌,所撰《三國志》多存私見,遂不為之論定,豈得謂公?……今當鈔錄《四庫全書》,不可相沿陋習,所有《志》內關帝之諡,應改為忠義……其官板及內府陳設書籍,並著改刊。
《四庫全書》的編纂耗時十三年,明面上是一項浩大繁秩的文化工程,是乾隆“文治武功”的體現。其實編纂這部《四庫全書》並不單純是為整理文化古籍,只是採用了“寓禁於征”的手段,被銷燬的圖書總數至少在10萬部左右。因此魯迅曾鋒利地指出:“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另一位民國大師章太炎曾直言道:“乾隆焚書,其陰騭不後於秦也!”乾隆編纂這部《四庫全書》實際上是對古今書籍來一次大搜索、大審查、大篡改。在《三國志》裡為關羽修改諡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回覆列表
關羽的帝號是叫關帝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