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相約20182021

    採用雙手略寬於肩,雙腳併攏,挺胸收緊腰腹部,然後屈肘讓重心下降至胸部快貼近地面1釐米的位置,稍停,再集中胸大肌的力量快速推起。這種一般俯臥撐是大家最常用的,主要鍛鍊胸大肌。

  • 2 # 晨1990


    做俯臥撐時,雙手要分開與胸部同寬。雙腿分開與手掌對齊,伸直。雙手自然彎曲,身體下探,目視前方。胸大肌繃緊,肱三頭肌收縮身體下探後,在下方用鼻子進行呼吸的吸氣動作。在身體上仰後,在上方用鼻子進行呼吸的呼氣動作在進行俯臥撐運動時,背部與臀部始終保持在以跳水平線上,始終是腳尖支撐地面。

  • 3 # 倩Sur

    俯臥撐可以說是健身鍛鍊中最基礎的動作之一。在動作過程中,胸肌、肱三頭肌、核心區肌肉等多個肌群均有參與,這要比專注單塊肌肉的啞鈴專案稍微複雜一些,初學者經常不自覺地把動作調整成“最輕鬆”的方式,採用更利於強壯肌肉發力的姿勢來減少弱小肌肉參與,這樣當然會影響鍛鍊效果,所以教練在入門時總會反覆強調保持動作標準的重要性。

    但是當小有所成的鍛鍊者需要專門鍛鍊某些肌肉時,有些動作“標準”就不再是金科鐵律,對它們做出一些細節改動能夠更好地適應鍛鍊者的個人需求。

    俯臥撐動作分析

    簡單地分析俯臥撐動作,它的過程可以大致描述為:在軀幹與下肢保持筆直的狀態下,上肢反覆完成肘關節的屈伸與肩關節的外展、內收動作。因為肩的外展、肘的屈曲動作由重力驅動,所以肩、肘的運動主要鍛鍊了肱骨內收肌和前臂伸肌,也就是說,整個俯臥撐動作的主要目標肌肉是胸肌(肩內收)、肱三頭肌(伸肘)和下肢軀幹的穩定肌(下肢、軀幹保持筆直)。

    俯臥撐細節引起的目標肌肉改變

    標準俯臥撐的各種“標準”其實就是固定了這些目標肌肉在動作中的參與比重,所以改變“標準”可以對不同肌肉鍛鍊程度做出加減。許多變種俯臥撐就是透過調整前後支點、兩手距離等方式來影響力矩大小,進而對動作過程中胸肌與肱三頭肌的鍛鍊做出加減。另外,還可以透過附加動作來達成對前鋸肌的鍛鍊。

    1、增添末端動作

    在俯臥撐動作末端,肘關節完全伸直後,繼續發力讓胸廓更加遠離地面,雖然這一末端運動的距離不會很長,但能對前鋸肌進行有效鍛鍊,這就是所謂的“俯臥撐plus (push-up plus)”動作。

    前鋸肌在胸廓位置固定時可以把肩胛骨向前拉動,而反過來,俯臥撐動作中,肩胛骨位置依靠手臂固定時,它則能起到將胸廓軀幹向後拉的作用,所以能在這個動作中得到鍛鍊。

    2、改變雙手距離

    縮短兩手之間的距離可以透過改變關節反作用力方向、肩肘關節運動比例以及肌肉力矩,讓肱三頭肌在動作中起到更大作用,胸肌起到更小作用。所以,如果雙手距離小於肩寬,那就會更多地鍛鍊到肱三頭肌,這就是“鑽石俯臥撐”的原理。做鑽石俯臥撐時,雙手不再分居身體兩側,而是靠近在一起,左右手拇指和食指分別接觸,組成一個鑽石的形狀。

    相對的,增大兩手之間的距離,則會更多的鍛鍊到胸肌肌群,例如“寬距離俯臥撐”。它的動作要領和標準俯臥撐一樣,只不過雙手之間的距離要比肩寬。

    3、調整前後支點

    最後,再來說一下做標準俯臥撐比較困難的初學者應該怎樣調整姿勢。

    有兩種常用的方法可以降低俯臥撐的難度,一種是膝蓋俯臥撐、一種是雙手撐在較高的平臺上做高位俯臥撐。身體的重力是俯臥撐動作中的阻力,這兩種方法都縮短了重心到下肢支點的水平距離,由此縮短了重力力矩、達到了省力的效果。但是膝蓋俯臥撐還減少了腿部穩定肌、核心區肌肉的發力,所以用後一種打基礎更有助於增強核心區力量。

    要想達到好的健身效果,勤加練習之餘少不了多多思考,如果能掌握標準對應的目的,那結合自身所需適當調整自然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但若基礎尚有欠缺,那麼遵照標準可能更加省時省力。

  • 4 # 賽普健身教練基地

    做俯臥撐是屬於多關節的一個運動,主要參與運動的肌肉是我們的胸大肌。還有很多的協同肌,如我們的三角肌前束和肱三頭肌,除此之外,想要更多的練習俯臥撐還需要用一個非常強大的腰腹核心力量。

    通常我們剛開始練習俯臥撐的時候都做的不多,如果你能夠一口氣做20個,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但如果想要做的更多,就需要審視一下我們的運動時間,方法。關節角度飲食等問題!

    比如我們做15個左右,快力竭的時候就停下來休息一分鐘,然後在接著做15個。反覆做五到六組。

    如果你一開始做不了正常的俯臥撐。開始時可以扶著牆慢慢的增加難度。另外,我們做俯臥撐的時候,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肘關節完全鎖死,如果我們的肘關節有超生的情況,將對我們肘關節處相臨的軟骨有很大的壓力,並容易造成損傷,所以每一次撐發後,我們的肘關節保持微屈不要鎖死。下放的時候也要注意。胸部靠近地面的過程中一定要緩慢的控制。不要太快,這樣也會對我們的肌肉和關節造成非常大的壓力。

    最後是我們訓練前的飲食。這很重要,如果訓練過程中我們的血液的血糖很低。嗯肌肉裡邊的肌糖原也非常少,那麼就會非常大的影向我們做俯臥撐,做不了幾個就容易累並且容易受傷。所以訓練前兩三個小時左右最好能夠保證營養豐富的飲食。

  • 5 # KI健身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問題是:做俯臥撐究竟該怎麼發力?

    題主總共提出三個問題,分別是:做俯臥撐究竟該怎麼發力;怎麼訓練才能做好俯臥撐啊;第三個問題根據題主的描述,應該是肘關節超伸的問題。

    咱們逐一聊聊。

    做俯臥撐究竟該怎麼發力?

    這個其實並不是能夠一概而論的,作為經典的徒手動作,俯臥撐有著豐富的變化,不同的變化動作自然會有不同的發力模式。

    簡單說幾種比較常見的。

    1以提高肌肉維度或肌肉力量為目的

    最常見的是用來訓練胸大肌和肱三頭肌,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刺激到目標肌肉。

    先說訓練胸大肌的。

    訓練胸大肌的俯臥撐多是以寬距為主,也會有窄距的去擠壓中縫,咱們直說比較常規的。

    既然你是訓練胸大肌,動作的發力模式一定是緊跟功能位的。

    啥意思呢?

    寬距俯臥撐利用的是胸大肌收縮使大臂在肩關節處(水平)內收的功能。

    簡單叨叨一下動作和發力的要點。

    雙腳可以併攏,也可以略微分開,用前腳撐地,按題主描述,如果感覺做著比較困難的話,還可以選擇跪姿的俯臥撐。

    腿部不需要繃的特別緊,髖關節保持中立,屁股不要塌,也不要頂。

    腹部收緊,腰背挺直,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收緊肩胛骨,頭部向前延伸,不要抬頭也不要低頭。

    雙手的距離約是肩寬的1.5倍,手掌貼實地面,與身體的位置,可以是平行於肩關節,也可以略低。肘關節伸直不鎖死。吸氣,胸大肌控制,手臂向身體兩側開啟,屈肘下放身體,至身體接近地面,胸大肌有拉伸感,然後呼氣,胸大肌發力,控制手臂將身體推起到初始位置,肘關節伸直不鎖死,肩胛骨始終保持穩定,胸大肌有收縮感。

    重複動作,呼吸速率2~4秒。

    同時調整身體角度會改變胸大肌的發力位置。

    比如做下斜的時候

    因為力線的改變,會使胸大肌的上束更多的參與,自然就會有更多的發力。

    這是訓練胸大肌的俯臥撐的發力要點。

    訓練肱三頭肌的俯臥撐身體位置與之相似,但是發力是不一樣的。

    簡答瞭解一下。

    同樣是把身體撐起來,以肱三頭肌為主要發力的俯臥撐,利用的是肱三頭肌收縮使小臂在肘關節處伸的功能,握距要窄一些,與肩同寬或者更窄。

    所以在下放身體的時候,大臂夾緊身體,肱三頭肌控制身體屈肘,屈肘的方向是向腳的方向。撐起來的時候,同樣是肱三頭肌發力。

    這是訓練肱三頭肌的窄距俯臥撐的發力方式。

    這一大類的俯臥撐是ki比較推薦題主去嘗試練習的,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大類就是。

    2以提高爆發力為目的

    以爆發來為主的俯臥撐比較經典的就是俯撐擊掌

    這種的話,如果題主感興趣的話,可以選擇先從簡單的開始,比如上斜等。

    以訓練爆發力為目的的俯臥撐,在發力的時候,不會太過在意肌肉的控制,而是儘可能的用爆發力將身體推起來。

    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完成動作,或者說更充分的完成動作。

    再有其他花式俯臥撐就不叨叨了,反正ki是做不了,臉疼。

    怎麼訓練才能做好俯臥撐

    這個問題一定是根據自己的訓練目的選擇合適的俯臥撐的做法,然後才能夠提高的。

    想要做好俯臥撐,有幾點需要注意。

    1練俯臥撐

    想做好自然就要多練嘍。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多做就行了,記得在有氧之前做,別跑完五公里再練俯臥撐。

    2練核心

    核心的強大也能夠提高俯臥撐的成績。

    平板支撐啊,百次呼吸啊等都能夠非常好的訓練到核心的力量。

    3練相關的肌肉

    這個就是補弱的訓練。

    在做俯臥撐的時候,自然會有先疲勞的位置。

    比如肱三頭肌或者三角肌前束。

    如果是因為他們的疲勞導致沒辦法做更好的完成動作,那麼需要進行一些強化訓練。

    肘關節超伸的問題

    這個問題如果展開說的話,夠說一篇的,題主也沒有過多的交代,所以只能粗略的推測是肘關節的超伸,如果真的是超伸的話。

    生活中保持關節曲度,不要鎖死,更加不要超伸就可以了。

  • 6 # 行遠健身

    俯臥撐是最基礎的徒手鍛鍊動作,主要鍛鍊胸大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

    做俯臥撐時要求腰背和腿完全伸直,保持一條直線,不要塌腰,也不要抬臀,腳尖蹬地。雙手在身體兩側張開,手指向前展開,在最低點時小臂與地面基本垂直。大臂與身體夾角小於90度,60度左右就可以,具體角度並不是固定的,有的俯臥撐變形動作手需要緊貼身體。

    注意:不需要始終收縮肩胛骨,肩胛骨可以隨著俯臥撐動作收縮和開啟。身體向下時可以適當收縮肩胛骨,身體抬起時開啟肩胛骨,否則肩關節容易受傷。不要聳肩,身體始終挺直,如果腰腹力量較弱,導致塌腰或抬臀,平時需要多鍛鍊腰腹力量。

    做俯臥撐時,如果做不了太多,那就儘量把動作做標準,可以對著鏡子做,主要看是否塌腰或抬臀。如果感覺肩部、肘部或腕部疼痛,鍛鍊之前需要先活動相關關節,再動態拉伸肌肉。

    提問者一次做不了20個,可以一次做10-15個,休息30-90秒後再做10-15個,做3-6組,以後逐步增加組數和次數。我有時候會在器械鍛鍊之後做5組,每組20個俯臥撐。現在做的少了。如果感覺吃力,可以做跪姿俯臥撐。鍛鍊時不要偷懶。

    提問者的胳膊可能是肘關節超伸造成的,就是胳膊伸直時角度超過180度,可能是肱二頭肌,肱肌、肱橈肌等肌群力量太弱,同時肱三頭肌力量太強導致的,遺傳、傷病等因素也會導致肘關節超伸。肘關節超伸容易磨損肘關節,導致肘關節受傷。由於沒看到提問者肘關節具體照片,我只是猜測,並不十分確定提問者肯定就是肘關節超伸。建議提問者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確診是肘關節超伸,需要加強肱二頭肌,肱肌、肱橈肌的鍛鍊,避免過度鍛鍊肱三頭肌。俯臥撐除了鍛鍊胸大肌,對肱三頭肌的鍛鍊效果也很明顯的,過多鍛鍊俯臥撐對糾正肘關節超伸是不利的。提問者多做啞鈴、槓鈴彎舉和錘舉。提問者體質較弱,建議提問者以增肌為目的系統鍛鍊,我小時候也是體質很弱,經常感冒,沒有力氣,堅持鍛鍊幾年以後想做感覺好多了,雖然遺傳基因決定我練不出來大肌肉塊,但是至少也有點肌肉了。除了鍛鍊,最重要的就是飲食,一定要多吃主食和蛋白質,具體的提問者先練起來,慢慢就瞭解了,加油吧。

  • 7 # 健身大飛

    關於題主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我曾經也是一口氣20個俯臥撐都做不了的人,但是,經過我的堅持不懈我現在已經可以輕鬆做倒立撐了。

    下面我將結合我的徒手訓練經驗來給你講解關於俯臥撐的標準?姿勢?不同位置的發力?動作偏力如何解決?

    肌肉發力

    我們先看一下俯臥撐的肌肉需要哪些?

    透過關觀察,不難發現,其實俯臥撐上去的時候是肩關節的屈(肩前束和二頭)和肘關節的伸(三頭肌),同時還伴隨著大臂的內收(胸肌),也就是說俯臥撐可以練到肩前束、二頭、三頭、胸肌。有的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會多了二頭?二頭不是拉力肌肉嗎?

    當然,我這裡所說的是主要是胸,三頭,肩前束髮力,只是在一些變式中,二頭髮力會越來越多,後面我會詳細講。

    動作標準

    這裡講的動作標準是標準俯臥撐。

    1.先講起始位置:

    a.手的位置

    兩隻手應該在同一直線,戶口的角度應該相對應,同時,你的兩隻手的姿勢應該一 樣,因為有的人手一隻手平放,一隻手抓地,這樣很容易造成偏力。也就是說從中間 分開一條線,你的兩隻手,甚至是全身都是對稱的。

    b.手肘

    手肘不要往前頂,特別是很多肘超伸的朋友要注意!應該是自然略微朝前。我自己負肘,請忽略。

    c.身體姿勢

    肩胛骨不要後縮,也不要含胸,基本上和站立姿勢差不多,核心收緊,腿打直,從側 面看,肩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是在一條直線上的。

    2.下去姿勢

    吸氣向下,下的時候,首先就是要保證身體在一條直線上,其次,把手肘開啟,肘關節朝外45°,開啟我們的胸肌,下放到胸與地面1個拳頭的距離(也可以接近地面但是不碰到地面),這個時候我們的胸肌下方應該到我們兩手虎口中間位置,下放動作要慢,做離心收縮,稍作停頓。

    3.上去姿勢

    呼氣使用胸肌和三頭肌推動身體起來,同時身體保持一條直線,核心收緊,不塌腰,不撅屁股。推的同時你要去找你的胸肌發力感覺,就是一種往中間擠壓胸肌的感覺。

    俯臥撐變式,練到二頭?

    這裡我就先給大家解答這個疑惑,

    首先練到二頭的變式動作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建議能做30個標準俯臥撐再嘗試,這裡要說的就是腰反手腰間俯臥撐,先看圖

    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我們起來的姿勢剛好符合反手的肩屈,從解剖上說,完全是可以練到二頭的,只看肘關節以上部分,不難發現,其實就是反手的前平舉嘛,所以練到二頭,是理所應當的,當你的前傾角度越大,你的二頭髮力感受也就會越大,同時你的肩前束髮力也會越大,胸肌和三頭的感受就會越少。我這裡做的是正手,你可以結合我第一張圖看(我的反手俄挺看二頭你就明白)。

    窄距俯臥撐

    當你把手放窄之後,你的三頭和胸肌中縫的發力感受會更大,原因就在於更多的使用了大臂內收的功能,和肘關節伸的功能,而減少了肩屈,也就減少了肩膀發力。

    其他還有很多變式俯臥撐,像擊掌俯臥撐,前後手俯臥撐,虎撲俯臥撐,單手俯臥撐,倒立俯臥撐,90°倒立俯臥撐等等,

  • 8 # 智財充電樁

    按我的理想,你的問題描述是做俯臥撐時,感覺手臂的位置和姿勢怪怪的,而且胸部應該是感覺不到受力。

    我覺得你做俯臥撐的不自然的原因是因為手肘向外張開太多,和手掌向內旋轉。如果改正了這兩個錯誤,你做起俯臥撐應該會自然點。

    錯誤一:手肘向外張開。

    這也是許多人都會出錯的地方,認為手肘向外張開,胸部會有更多的壓力,其實不然,手肘向外張開太多,不但不會增加胸部壓力,而且會增加肩部撞擊,時間久了,錯誤動作復加,會出現肩關節痛疼。

    如何糾正:研究表明,肘肩夾角大於60時會出現肩膀撞擊的危險,所以夾角應該低於60度,最優的角度是45度左右。

    錯誤二:手掌的方向。

    許多人在做俯臥撐時,手掌的位置是向內旋轉的,這樣做會鼓勵手肘向外張開,就是上面所說的錯誤。

    如何糾正:手掌的方向應該是中立的,不能向內旋轉,也不要向外旋轉。要感覺要把手掌擰入地面,而且是感覺向外擰,這樣做的會讓你感覺到肩膀向內旋轉,會避免出現錯誤一的手肘向外張開的情況,增加胸部的壓力。

    按我的理解,你如果調整上面的二個錯誤的地方,你在做俯臥撐時會感覺到非常自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筒木浦式出場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