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透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併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範和準則的總和,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一、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幾個誤區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模式被引入中國的企業中。有些企業模仿外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熱衷於搞文藝活動、喊口號、統一服裝、統一標誌,有些企業還直接請廣告公司做形象設計。因此就給人一種誤導,似乎企業文化就是企業開展的文化活動或企業形象設計。
1、注重企業文化的形式,忽略企業文化的內涵
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盲目追求企業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業文化的內涵。如果只有表層的形式而未表現出內在價值與理念,這樣的企業文化是沒有意義的,難以持續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動力,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了深遠的影響。
2 、將企業文化等同於企業精神而脫離企業管理
有些企業家認為,企業文化就是要塑造企業精神,而與企業管理沒有多大關係。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的價值觀是貫穿在企業經營活動和企業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和整個過程中的,並與企業環境變化相適應的,因此不能脫離企業管理。
3 、將企業文化視為傳統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直接運用
這種觀點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用文化來管理企業,如有些企業家認為應該用儒家學說來管理企業,還有些企業家認為應該用老子學說來管理企業。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中充滿了哲理與思辨,在用於指導企業管理實踐中時,需要將其操作化為具體的行為準則和經營理念。另外,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許多不利於企業創新和企業發展的因素,所以要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不能簡單為之。
4、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創新和個性化
企業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該企業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業的個性化表現,不是標準統一的模式,要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其實,每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不同,企業的構成成分不同,面對的競爭壓力也不同,所以其對環境作出反應的策略和處理內部衝突的方式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業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標準化的,但其側重點各不相同,其價值內涵和基本假設各不相同,而且企業文化的型別和強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構成了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色。
二、從理論和實踐上把握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
1、加強企業文化研究工作
新形勢下企業文化的研究應該堅持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原則,主要側重於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探討企業文化的基礎理論,研究企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社會文化的關係、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企業環境、企業發展和企業創新的關係等,提出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理論;二是加強企業文化的應用研究,關於企業文化的測量、診斷、評估和諮詢的實證研究,在此過程中,推動企業文化實踐的發展;三是加強企業文化的追蹤研究,企業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隨著企業的發展和變化而作出及時的調整和改變,才能對企業的長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對企業文化進行追蹤研究的價值是不可低估的。
2、正確處理好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企業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既是社會文化變遷的縮影,又透過其新技術、新產品所倡導的理念引導市場潮流、引領社會時尚,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人們的觀念,從而為社會文化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豐富社會文化的內涵。不同的社會文化會影響人們對市場的價值選擇和對市場的適應性,社會文化的變化也會引起人們在價值選擇和對市場的適應性方面的變化,影響人們對產品的認同程度和心理需求。因此,企業在塑造自己企業文化、確定企業經營理念時,一定要把握社會文化變化的趨勢,在產品的目標定位、企業的經營策略、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方向上作出相應的調整,使產品、經營和社會文化之間產生協調與相容,在此基礎上,企業為社會提供的就不僅僅是一種產品,而是一種文化。
3、注重企業環境變化對企業文化發展的影響
企業環境包括企業的技術環境、人力資源環境、金融環境、投資環境、市場需求環境等,這是企業發展所依存的客觀環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短期效益和生存。此外,還有政策、法制、社會評價、公平競爭、社會信譽等主要由人為因素控制的社會發展軟環境,對企業文化發展的影響看起來較為隱含較為間接,然而實際上對企業長期的經營業績和企業的競爭力有著潛在而深刻的影響。這些環境因素今後會呈現出更加複雜的聯絡和難以想象的變化,企業要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在其發展戰略、經營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企業文化的內涵也要反映出環境的複雜性和緊迫性所帶來的挑戰和壓力,對企業內部要保持較高的整合度,對外要有較強的適應性,透過對企業主導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的改革,推動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策略的轉變,使企業文化成為不斷孕育企業創新與企業發展的源泉,從而形成企業競爭力。
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透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併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範和準則的總和,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以價值為核心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一、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幾個誤區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模式被引入中國的企業中。有些企業模仿外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熱衷於搞文藝活動、喊口號、統一服裝、統一標誌,有些企業還直接請廣告公司做形象設計。因此就給人一種誤導,似乎企業文化就是企業開展的文化活動或企業形象設計。
1、注重企業文化的形式,忽略企業文化的內涵
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盲目追求企業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業文化的內涵。如果只有表層的形式而未表現出內在價值與理念,這樣的企業文化是沒有意義的,難以持續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動力,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了深遠的影響。
2 、將企業文化等同於企業精神而脫離企業管理
有些企業家認為,企業文化就是要塑造企業精神,而與企業管理沒有多大關係。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的價值觀是貫穿在企業經營活動和企業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和整個過程中的,並與企業環境變化相適應的,因此不能脫離企業管理。
3 、將企業文化視為傳統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直接運用
這種觀點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用文化來管理企業,如有些企業家認為應該用儒家學說來管理企業,還有些企業家認為應該用老子學說來管理企業。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中充滿了哲理與思辨,在用於指導企業管理實踐中時,需要將其操作化為具體的行為準則和經營理念。另外,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許多不利於企業創新和企業發展的因素,所以要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不能簡單為之。
4、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創新和個性化
企業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該企業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業的個性化表現,不是標準統一的模式,要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其實,每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不同,企業的構成成分不同,面對的競爭壓力也不同,所以其對環境作出反應的策略和處理內部衝突的方式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業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標準化的,但其側重點各不相同,其價值內涵和基本假設各不相同,而且企業文化的型別和強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構成了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色。
二、從理論和實踐上把握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
1、加強企業文化研究工作
新形勢下企業文化的研究應該堅持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原則,主要側重於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探討企業文化的基礎理論,研究企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社會文化的關係、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企業環境、企業發展和企業創新的關係等,提出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理論;二是加強企業文化的應用研究,關於企業文化的測量、診斷、評估和諮詢的實證研究,在此過程中,推動企業文化實踐的發展;三是加強企業文化的追蹤研究,企業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隨著企業的發展和變化而作出及時的調整和改變,才能對企業的長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對企業文化進行追蹤研究的價值是不可低估的。
2、正確處理好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企業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既是社會文化變遷的縮影,又透過其新技術、新產品所倡導的理念引導市場潮流、引領社會時尚,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人們的觀念,從而為社會文化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豐富社會文化的內涵。不同的社會文化會影響人們對市場的價值選擇和對市場的適應性,社會文化的變化也會引起人們在價值選擇和對市場的適應性方面的變化,影響人們對產品的認同程度和心理需求。因此,企業在塑造自己企業文化、確定企業經營理念時,一定要把握社會文化變化的趨勢,在產品的目標定位、企業的經營策略、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方向上作出相應的調整,使產品、經營和社會文化之間產生協調與相容,在此基礎上,企業為社會提供的就不僅僅是一種產品,而是一種文化。
3、注重企業環境變化對企業文化發展的影響
企業環境包括企業的技術環境、人力資源環境、金融環境、投資環境、市場需求環境等,這是企業發展所依存的客觀環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短期效益和生存。此外,還有政策、法制、社會評價、公平競爭、社會信譽等主要由人為因素控制的社會發展軟環境,對企業文化發展的影響看起來較為隱含較為間接,然而實際上對企業長期的經營業績和企業的競爭力有著潛在而深刻的影響。這些環境因素今後會呈現出更加複雜的聯絡和難以想象的變化,企業要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在其發展戰略、經營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企業文化的內涵也要反映出環境的複雜性和緊迫性所帶來的挑戰和壓力,對企業內部要保持較高的整合度,對外要有較強的適應性,透過對企業主導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的改革,推動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策略的轉變,使企業文化成為不斷孕育企業創新與企業發展的源泉,從而形成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