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慧敏Ms
-
2 # 琦琦0305
主要事件有: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辛丑條約,民主革命的興起,國共十年對峙,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主要代表人物:林則徐,洪秀全,慈禧太后、道光帝,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裕仁天皇,陳易等。
步入近代:
1、鴉片戰爭(清政府):道光十九年正月),林則徐到達廣州,並嚴肅表示禁菸的決心, 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十三日,將繳獲的鴉片全部在虎門灘當眾銷燬。虎門銷煙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鼓舞了華人民的鬥志,向全世界表明了華人民維護民族尊嚴和反抗外國侵略的決心。
虎門銷煙之後,英國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鴉片戰爭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1842年8月,英國侵略者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次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南京條約》的附件。
從此,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人民大眾與封建主義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為近代華人鬥爭的雙重歷史任務。中國歷史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2、太平天國起義(農民):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耗費大量軍費,大大加重了人民負擔。此後,洪秀全領導的規模巨大的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了。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軍衝入天京城內,天京陷落,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由於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而失敗了。
太平天國堅持戰鬥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它建立了政權,頒佈了《天朝田畝制度》,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3、辛丑條約(清政府):19世紀末,義和團運動爆發。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鎮壓下失敗。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比、荷、西等十一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4、民主革命的興起(孫中山):在孫中山的倡議下,1905年興中會與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一些成員,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了,在革命的領導下,革命軍英勇奮鬥,所向披靡,迅速佔領武昌城。革命黨人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5、國共十年對峙:1927年8月1日,由周恩來、譚平山、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中共人士領導了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繼承孫中山的武昌革命起義,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建立革命軍隊的序幕。
1936年12月12日發生了西安事變,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6、抗日戰爭: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日本侵華戰爭。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7、解放戰爭:1945年8月至1950年6月華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期間共殲滅國民黨軍625萬餘人,摧毀了國民黨各級反動政權,從根本上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
3 # 御樗虞初
中國近代史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兩對主要矛盾及其鬥爭貫穿整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始終,並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中國近代社會的兩對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近代史的歷史任務基本上由主要矛盾決定,其一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其二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任務是相互區別又緊密聯絡的。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闢道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
4 # 使用者3439045697725
近代華人民所面臨的基本歷史任務: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補充:
近代中國的時代特點以及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決定了近代華人民始終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兩大歷史任務中,首先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擺脫封建專制的統治。這個歷史任務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回覆列表
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兩對主要矛盾及其鬥爭貫穿整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始終,並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
中國近代社會的兩對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史的歷史任務基本上由主要矛盾決定,其一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其二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任務是相互區別又緊密聯絡的。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闢道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