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們一直活在公考時代

    來題也不抗拒,對答案也不著急,考慮的不是選啥,而是,這個題考得透不透徹。出題水平咋樣。加油,我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公考人。

  • 2 # 天然大飛魚

    我覺得磨刀不誤砍柴工,做題太多就會陷入“思而不學則殆”的窘境。其實,如果基礎紮實,知識點梳理到位,不需要做太多題也可以提高的。

    那麼問題就在學習方法了。怎樣的學習方法才科學呢?

    1.重視複習,不能一味做題和看書看影片。

    人必須尊重規律,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的遺忘曲線規律,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

    所以,如果只看書看影片,不復習整理學過的知識點,很快就會忘記。包括你做過的錯題,你可以試試,第二天還有幾個想的起來。就是因為忘記了,所以經常犯同一個錯誤,以至於後來很容易遇到瓶頸,分數難以提高,甚至越考越差!

    具體學習方法建議如下:

    第一天學習完的內容,第二天要馬上覆習,一週以後還要把前一週學習的完全再複習一邊,一個月後又要把一個月的算不梳理複習一邊。那麼要怎樣才算真的掌握可知識點呢?很簡單,你能用自己的話把知識點系統講一遍,甚至把某個知識點講到沒學過的人聽懂,你就算真的掌握了。

    2.重視寫心得體會。

    很多人會準備錯題集,但是不會用錯題集。只知道把錯題記錄,卻不懂的消化。

    那麼該怎麼消化呢?

    那就是寫心得,每次做錯都要寫心得,當然,剛開始你的心得肯定很片面,甚至是錯誤的。但是沒關係,要解決心得的片面甚至錯誤的問題,就必須複習和整理心得,也就是第二天覆習整理昨天的,這周複習整理上週的,這個月整理複習上個月的。這樣,把心得梳理串聯起來你就會有巨大的發現!這就叫溫故而知新吧!

    3.注意近年來命題思路的巨大轉變

    由於近年來各種參考書大行其道,教了很多鑽空子的解題方法,一開始確實有效,但是命題人發現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當時出題,無法真的考察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估算能力,所以命題方向已經出現了反套路的趨勢。所以,對書本上的方法必須有所質疑,必須在學習做題過程中形成獨立見解,必須鍛鍊基礎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訓練出題人真正要考察的能力才能拿高分!不可以被所謂的技巧迷惑!

  • 3 # 笑傲公考

    做題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知識點,如果知識點都掌握了,只要稍微做題提高答題速度和準確度就可以了。我覺得備考行測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測考五個方面,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除常識判斷外,其他的模組主要是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礎上適當的做歷年真題,提高答題速度和準確度,個人不建議題海戰術。

    二、常識判斷涵蓋面很廣,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哲學、科技等等,主要看考試的日常積累,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個人認為可以先將近十年的國考、省考、聯考以及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地的常識彙總後多看看(時政除外),然後平時注意這方面的積累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知道下載的電視劇是什麼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