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正常, 現在大部分晶片都是這樣的。
原因:
1 向下相容。 主要是 一個系列的晶片有36、48、64 、144 等等引腳數目不同,但是對於 多引腳的晶片的話,全部對映到一面的話,佈線又不好調整,所以 綜合起來就需要有所取捨。
2 上面所說的各個不同封裝的,但是核心其實是差不多的。 所以 封裝內部的連線,還是就近,尤其是對於四面貼片的,那麼左邊線路走到右邊 就不好了。
3 程式移植,對於複用功能引腳, 儘量對映到同一個IO上,到時候程式改動就非常小。所以跟上面的原因綜合來看,就出現這麼個情況了。
之前51微控制器為啥都是排一起的?
一個原因,早期的51微控制器功能比較少,IO作用比較單一。 而且主要是作為匯流排使用,所以都放到一起了。
另一個就是 封裝很少,當時51最經典的就是DIP 後來到SOIC封裝 , 所以很容易做到一致。
很正常, 現在大部分晶片都是這樣的。
原因:
1 向下相容。 主要是 一個系列的晶片有36、48、64 、144 等等引腳數目不同,但是對於 多引腳的晶片的話,全部對映到一面的話,佈線又不好調整,所以 綜合起來就需要有所取捨。
2 上面所說的各個不同封裝的,但是核心其實是差不多的。 所以 封裝內部的連線,還是就近,尤其是對於四面貼片的,那麼左邊線路走到右邊 就不好了。
3 程式移植,對於複用功能引腳, 儘量對映到同一個IO上,到時候程式改動就非常小。所以跟上面的原因綜合來看,就出現這麼個情況了。
之前51微控制器為啥都是排一起的?
一個原因,早期的51微控制器功能比較少,IO作用比較單一。 而且主要是作為匯流排使用,所以都放到一起了。
另一個就是 封裝很少,當時51最經典的就是DIP 後來到SOIC封裝 , 所以很容易做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