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青煙飄渺飄渺

    武術是古代軍事戰爭一種傳承的技術。習武可以強身健體,亦可以防禦敵人進攻。習武之人以“制止侵襲”為技術導向、引領修習者進入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傳統教化(武化)方式,是人類物質文明的導向和保障。

    武術,擁有消停戰事、維護和平的實力。作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生存技能,中國傳統武術伴隨著中國歷史與文明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為維繫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止戈為武。武,是擁有維護自身安全和權益的實力。我們修習武術,是讓我們從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滿安全感,精壯神足,具有安然自勝的實力。這是我族歷代沉澱而成、安魂守魄的法寶。

    2021年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經研究,決定成立教育部中國武術教育指導委員會

  • 2 # 我叫小正經

    據說跟跟張三丰這個道士有關係

  • 3 # 手機使用者50090069195

    太極拳無疑是中華武術中習練人群最多、傳播區域最廣的一個著名拳種。然而,技藝上體現為“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的太極拳在歷史上到底起源於何時、何地,長期來一直眾說紛紜,已成為近代以來武術史研究中的一個公案。迄今為止,武術學界關於太極拳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五種觀點。


    一是始於南北朝的程靈洗

    此說最早見於民國初年有位名叫“宋書銘”的人所著《太極功》一書中,稍後的許禹生等沿承其說。該書稱南北朝的粱元帝時,江南徽州府人程靈洗精於太極拳術,因侯景之亂中護衛鄉里有功,故被梁元帝授予本郡太守。而他的太極拳得自韓拱月,後來又傳至南宋的程珌,改名為“小九天”,共有十四勢,為此,宋書中還赫然記有“小九天法式”之名。



    程靈洗畫像


    二是始於唐代的許宣平與李道子

    此說最早亦見於宋書銘的《太極功》一書中。書中說他家所傳的太極功就是其遠祖宋遠橋得自唐代的許宣平。書中稱許宣平為安徽徽州人,喜歡辟穀,其奔跑速度能追上快馬。他時常揹著柴薪在鬧市中賣,還有詩傳世,詩云:“負薪朝出賣,沽酒日夕歸。借問歸何處,穿雲入翠微。”據說著名詩仙李白曾聞名而訪,但沒遇見。許宣平所傳的太極拳共有三十七式,所以當時稱此拳為“三十七”,又名“長拳”,其特點是“滔滔無間也”。宋書中還錄有三十七式的動作名,以及“三十七心會論”“三十七週身大用論”等拳論。據宋書所記,唐代的另一位太極拳祖是李道子,他常居武當山南巖宮,因常吃麥麩,故人稱“夫(麩)子李”。李道子的太極拳(又名先天拳)傳於江南寧國府的俞氏,而俞氏所傳則有俞蓮舟、俞清慧、俞一誠等。



    許宣平畫像


    對於以上太極拳起於南北朝的程洗靈所和唐代的許宣平、李道子說,早在民國時期,徐哲東先生就將此二說斥為“偽託”,毫無史實依據,不值一辯。另一位唐豪先生也評其“造作師承,偽撰歌譜”。


    三是始於宋代張三丰(峰)

    此說最早見於武禹襄外甥李亦畲所傳的《太極拳論》。該書先在同治六年(1867年)初稿的“太極拳小序”中稱“太極拳始自宋張三丰”,但在光緒辛巳年(1881年)的定稿中則又云“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顯然否認了前說。但是,張三丰創太極拳在其後的楊式太極拳所傳拳譜中被肯定,其譜中的“附錄”有言云:太極拳論“系武當山張三丰先師遺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並由此還演繹出了張三丰一脈的太極拳傳承譜系。


    如楊式太極拳傳人關百益在1912年油印的《太極拳經》中,稱該拳是由“先師張真人三豐傳王先生宗嶽”,其後的許禹生在1921年的《太極拳勢圖解》中,又作了進一步的記述,說“三豐系宋徽宗時人,值金人入寇,彼一人殺金兵五百餘。山陝人慕其勇,從學者數十百”,從此,張三丰拳技傳流傳於陝西。元世祖時,有西安人王宗嶽得其真傳,名聞海內。



    張三丰畫像


    很顯然,許禹生的這段話完全濫觴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浙東學者黃宗羲所寫的《王徵南墓誌銘》,只是將原銘文中的“殺賊百餘”,改為“殺金兵五百餘”;“王宗”被改名為“王宗嶽”。隨著民國時期的“內家拳”成為太極拳、形意拳和八卦掌的代名詞後,黃宗羲記述的那段內家拳歷史也理所當然地演變成太極拳創自武當道人張三丰的“文獻佐證”。


    四是始於河南溫縣陳家溝始祖陳卜

    此說始見於清末民初陳鑫所著的《陳氏太極拳圖說》中。陳鑫此書自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開始,歷經十二寒暑方始著成。作者在《陳氏太極拳圖說·自序》中寫道: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陳氏始祖陳卜在耕讀之餘,“以陰陽開合運轉周身者,教子孫以消化飲食之法”,因其理根太極,故名“太極拳”。此後,太極拳就在陳氏家族中代代衍傳。然而,此說僅見陳鑫一人所言,而考查陳卜墓碑碑文中,僅記陳卜定居陳家溝後,以耕讀傳家,並無半點所謂的傳授太極拳之事。為此,唐豪先生曾指出:陳鑫雖為陳家溝的太極拳家,但他稱其始祖陳卜發明太極拳,根本不可信,所以“不得以其子孫所言,而遂附從之”。



    陳氏太極拳


    五是始於陳家溝九世祖陳王廷

    此說是唐豪先生民國時期所提出。他在所編著的《行健齋隨筆·太極拳之祖》中,主張太極拳的創拳者應是陳王廷。對此,他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例證:第一,他在陳鑫處看到一本《陳氏家乘》中陳王廷有一首長短句,其中有“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之語;第二,《陳氏家乘》的“陳王廷”旁記他為“陳氏拳手刀槍創始之人”。那麼,為什麼說陳王廷所傳是太極拳呢?因為在《陳氏家乘》在陳長興及陳耕耘父子旁註有“拳師”或“拳手”等字樣,而眾所周知,陳長興及陳耕耘則為太極拳名家。



    陳王廷像


    實事求是說,唐豪先生所論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商榷的地方,如《陳氏家乘》的來源與真實性問題,王宗嶽與陳家溝的問題以及“悶來時造拳”的“造”到底作何解等。但相比較下,諸家觀點中,基本依據史學方法的唐豪之說更具說服力,故至今為大多數研究者所接受。

  • 4 # 約翰塞納貝拉

    太極拳,中國拳術之一,創始於清初。乾隆年間,山西民間武術家王宗嶽用《周子全書》中闡發《易經》太極陰陽的哲理來解釋拳理,寫成《太極拳論》,太極拳這名稱才確定下來。清末和辛亥革命後一個時期,在太極拳起源問題上,產生過一些附會和傳說: 如說這拳是元末明初(14世紀) 武當山道士張三丰創造的;也有人說是宋徽宗時(12世 紀),武當山丹士張三峰夜夢玄武大帝授拳,創造了太極拳;又有人說是 8世紀中期,唐代許宣平所創造;還有人說是明初河南陳家溝陳卜所創造,等等。


    太極拳的來源有下列三個方面:


    ①綜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術極為盛行,出現了很多名家、專著和新拳種,太極拳就是吸取了當時各家拳法之長,特別是戚繼光的三十二勢長拳而編成的。


    ②結合了古代導引、吐納之術。太極拳講究意念引導氣沉丹田,講究心靜體松重在內壯,所以被稱為“內功拳”之一。


    ③運用了中國古代的陰陽學說和中醫經絡學說。太極拳要求按經絡通路,螺旋纏繞,以意行氣,通任督二脈,練帶脈、衝脈。傳統太極拳也皆以陰陽五行學說來概括和解釋拳法中各種矛盾變化。隨著歷史的發展,武術逐漸從戰場搏殺轉為體育健身,太極拳正是如此。100多年前,太極拳家在《十三勢行功歌》中就有“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的提法。


    當今的太極拳經過在眾多中國傳統拳術的基礎上得到不斷充實完善,被世人譽為中華民族的國粹,世界上最優越的健身運動,中國傳統哲學的形體表現。相反,西方人卻認為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濃縮體,是看得見,摸不著的極為高深的“影子拳”。他們中的許多人學練太極拳就是為了更好地瞭解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尤其是東方古國的傳統哲學。“太極拳”本身就是文化大融合過程中的產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流,才能夠生生不息。

  • 5 # 使用者1068342613650804

      武術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它的產生,緣起於中國遠古祖先的生產勞動。

    人們在狩豬的生產活動中,逐漸積累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原始形態的攻防技能是低階的,還沒有脫離生產技能的範疇,卻是武術技術形成的基礎。武術作為獨立的社會文化現象,是同中華民族文明的產生同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個月小孩身高標準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