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80640277686
-
2 # 使用者8734241933565
此文創作於1983年。秦腔是一種廣泛流行於陝西及西北地區的傳統戲曲藝術形式。在西北這塊土地上,秦腔已經和“西鳳”白酒、長線辣子、大葉捲菸、牛肉泡饃一樣,成為人民生活的五大要素。八百里秦川的勞作農民只有也只能有這秦腔使他們喜怒哀樂。作者對秦腔和秦川之地人民生活都飽含熱愛,創作了不少具有濃郁陝西地方特色的散文,此文即是其一。
-
3 # 使用者失落的世界
秦腔,是起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的民間歌舞,是在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生長壯大起來的,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因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
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俗稱“桄桄子
秦腔人面桃花的故事梗概:
相傳,唐朝詩人崔護進京應試,於清明節遊長安城南,見一村舍為桃花環繞。崔護因口渴敲門討水,有一美麗的少女開門送水,一見鍾情,兩目注視,脈脈含情。第二年清明,崔護重遊舊地,桃花依然盛開,而門卻鎖著。崔護不勝惆悵,提筆寫《題都城南莊》詩在門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那少女外出回來,看到門上的詩,後悔外出,相思成病,絕食而死。過了幾天,崔護又來敲門,出來一位老人說:“我女兒讀了門上的詩,抱病而死,屍體還放在屋內。”崔護跑進屋內,跪在少女的屍體面前大聲哭叫“我崔護來了!”那少女活過來了,兩人結為百年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