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fczdgv
-
2 # 瀟湘讀史
《三國演義》的第一回說到,
“二客大喜,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
玄德謝別二客,便命良匠打造雙股劍。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各置全身鎧甲。”
拿到原材料一般都是自己專門讓人打造的,至於是誰造的,這個很少人知道,因為三國時候著名工匠的姓名很少流傳下來,而且當時劉關張也不像很有錢,應該請不到當世名家造武器,所以具體是誰打造的無從得知。
-
3 # 純鈞RHGL
傳說中,造這些兵器的人是蒲元。
歷史上的關羽,未必是用刀。按現在考證以後的說法,一般認為關羽用槍的可能性更大。
在《演義》裡,只說是“命良匠打造雙股劍。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各置全身鎧甲。”並沒有提到具體是誰打造了這些兵刃。
羅貫中的作品,全名應該叫《三國志通俗演義》,而在這之前,其實也有不少關於三國的作品,其中以戲曲最多。在元代雜劇中,有一出“蒲元識水”,曾提到蒲元是青龍刀的鑄造者。
一直到明代,這個說法也被官方承認。而蒲元的後人,也一直在進行鑄造作業。
北京舊城,緊靠正陽門西側城牆,有一間規模較小的關帝廟,廟中的關公神像是明代宮廷供奉的,因此很有價值,據說廟裡的神籤也很靈驗,去求籤的人絡繹不絕。
廟裡有三口大關刀,是在嘉慶15年,由三元刀鋪奉旨打造的。而據說,三元刀鋪的人,就是蒲元的後人。換句話說,三元刀鋪作為蒲元的後人,是被明代朝廷認可的。
廟裡的三口刀,第一口刀重80斤,第二口刀重120斤,第三口刀重達400斤。每逢五月初九,刀鋪還要專門派人到廟裡舉行“磨刀禮”,禮儀十分隆重。
可惜,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隨著北京地鐵的修建,連正陽門帶舊城牆都拆了,這間具有重要文物意義的關帝廟自然也難逃噩運。
據說,這三口具有特別文物價值的大刀,也隨著各類雜鐵一起被丟進了煉爐,最後化成了普通鐵器。
而當年關帝廟裡的兩座石碑,隨磚石一起被運到豐臺區南苑鄉槐房村,修建集體房屋。其中一座碑,是已知的正陽門關帝廟內最古老的碑刻,由萬曆朝翰林焦竑撰文、大書法家董其昌所書的《漢前將軍關侯正陽門廟碑》,另一座是康熙的書法老師沈荃撰文並書寫的《正陽門關帝廟碑》。
2008年,兩座石碑在村民拆建小房地基時被清理出來,據說現在已得到了妥善儲存,但並不對外開放參觀。
至於說“破壞文物”,在那個歷史時期,談不到什麼破壞文物,大多數人還沒形成那種觀念。那場浩劫是眾所周知的,它是整個年代的認知扭曲。現在任何一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如果真的身處那個歷史時期,我相信他們仍是會隨波逐流,也許還很開心地去拆磚,去把關刀扔進煉爐。
沒有人有資格置評那段瘋狂的歲月,能做的只是記住前車之鑑,不要再瘋狂一次罷了。
-
4 # 故紙匯
《三國演義》中劉備使用的是雙股劍,關羽用的是青龍偃月刀,張飛用的丈八蛇矛槍。
但是這都是演義,真實的歷史不會是這樣的。
當時的戰爭中,騎馬的將領使用的最好的兵器應該是長兵器,一般來說就是茅或者叫“槊”,在馬上利於刺。利用馬的衝力,刺殺對手。歷史記載關羽就是“刺”顏良於馬下。關羽和張飛都是大將,他們使用的應該都是“槊”。
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將軍在馬上使用短兵器,比如劍,是很吃虧的。所以,武藝不高的劉備應該不會使用雙股劍。劉備也是一代強粱,也是會武藝的,兩軍陣前使用的很可能也是“槊”。
實際上,那個時代長矛才是通行武器。連曹操都是“橫槊賦詩”。
-
5 # 燭影亂談
按照《三國演義》,劉備、關羽、張飛的雙股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並非出自兵器大家之手,也稱不上什麼神兵利器,起碼和曹操削鐵如泥的青釭劍無法相提並論。
青龍偃月刀之所以名震天下,是因為刀的主人——武聖關雲長。
青龍偃月刀的由來黃巾之亂爆發,中華大地狼煙四起,這對原本就處於飢寒交迫之中的百姓無疑是雪上加霜。
作為漢室宗親卻家道中落,只能靠織蓆販履為生的劉備心繫蒼生,在看到招兵告示的時候,不由得搖頭嘆息,因而結識了性情直爽魯莽的張飛。
二人到酒肆喝酒,遇見了要趕去投軍的關羽,三人一見如故,遂於張飛家桃園之中義結金蘭,成為生死兄弟。之後,途徑此地的大商賈張世平、蘇雙對三人拳拳報國之心極為敬佩,於是加以資助。
玄德請二人到莊,置酒管待,訴說欲討賊安民之意。二客大喜,願將良馬五十匹相送;又贈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以資器用。
有了錢,有了鐵,招兵之前自然是要先打造兵器。
玄德謝別二客,便命良匠打造雙股劍。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各置全身鎧甲。共聚鄉勇五百餘人,來見鄒靖。
書中只是說良匠為三人打造了兵器,但並未提到姓名,猜測最多就是當地手藝最好的鐵匠,如果是什麼兵器大家,羅貫中不會吝嗇一個名字。
不管怎麼說,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問世了。它有三大特點:
名字最長兩個名字分量最終說到底,青龍偃月刀只是分量重一些的長杆大刀,沒什麼特別的。但是由於主人在未來的出色表現,使其跟著一起名揚天下。
小試牛刀關羽隨劉備平黃巾。初戰,張飛槍挑鄧茂,關公刀劈程遠志,青龍刀首次飲血,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汜水關,華雄連斬袁術麾下驍將俞涉和韓馥麾下上將潘鳳,再加上之前殺死濟北相鮑信之弟鮑忠和孫堅部下大將祖茂,一時間威震十八路諸侯。
盟主袁紹一籌莫展,發出“可惜上將顏良、文丑未至”的感嘆,於是,還是馬弓手的關羽出面請戰。
若非劉備有漢室宗親的身份,以他一個區區縣令,原本連坐著的資格都沒有,而除了劉備的發小公孫瓚和慧眼識人的曹孟德,也根本沒人把他們哥仨當回事。特別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兄弟,在關羽請戰時,袁紹甚至認為派一個馬弓手出戰,平白惹人笑話。
不過,在曹操的堅持下,籍籍無名的關雲長迎來了成名之戰——溫酒斬華雄。各家諸侯不禁有些吃味臉紅,特別是袁術,在張飛“叫喳喳”之時,勃然大怒,外強中乾的整了一句“俺大臣尚自謙讓”,哎……
無論怎樣,透過黃巾之亂和討伐董卓,關公初露鋒芒,使天下英雄側目,而青龍偃月刀,也逐漸開始閃光。
巔峰劉備徐州戰敗,與關張失散,單騎投了袁紹。關公被劉備家眷拖累,難以突圍,在張遼的勸降下提出三個要求,之後攜兩位嫂嫂暫時棲身在曹操處。
曹操對關公禮遇恩待,甚至將呂布的寶馬“嘶風赤兔”送於關公。可關公一心惦念劉備,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大哥身邊,可惜一直不知其下落。另一方面,他受曹操大恩,以他義氣深重的性格,又不能不報便離去。曹操深知關羽心事,於是絲毫不給關公上戰場的機會,妄圖將其永遠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白馬之戰。袁紹麾下第一大將顏良刀劈宋憲、魏續,二十合擊敗徐晃,令曹軍諸將慄然。不得已,曹操在程昱的建議下,請關雲長助戰。
曹操指山下顏良排的陣勢,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乃謂關公曰:“河北人馬,如此雄壯!”關公曰:“以吾觀之,如土雞瓦犬耳!”操又指曰:“麾蓋之下,繡袍金甲,持刀立馬者,乃顏良也。”關公舉目一望,謂操曰:“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操曰:“未可輕視。”關公起身曰:“某雖不才,願去萬軍中取其首級,來獻丞相。”張遼曰:“軍中無戲言,雲長不可忽也。”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於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
顏良死後,袁紹又派出與顏良齊名的大將文丑,出兵延津。文丑箭射張遼,力退徐晃,關公趕到。
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關羽斬殺顏良文丑,可以說是自己一生勇武之巔峰,而伴隨他的青龍偃月刀也因此而大放異彩。之後,關公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和劉備、張飛重逢。
英雄遲暮,寶刀易主劉備入主西川之後,留關羽鎮守荊州。關公北伐,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威震華夏。
為了應對關羽,曹操與孫權暗通曲款。呂子明用陸伯言之計,先是詐病迷惑關公,繼而白衣渡江,奇襲了荊州。在沔水與徐公明大戰的荊州軍流言四起,士氣低落,關公得知後方失守,急急回軍,結果被徐晃趁勢殺得大敗,腹背受敵之下,年近花甲的關雲長敗走麥城。
突圍時,關公父子被潘璋部將馬忠設伏擒獲,寧死不屈之下,被孫權所殺。孫權將赤兔賜予馬忠,而關公的寶刀冷豔鋸則被賜予潘璋,以表功績。
青龍刀易主,再無光華,潘璋的武藝比關公有天淵之別,以至於明珠暗投,寶刀蒙塵。直到劉備伐吳,關興為父報仇,斬殺潘璋重奪寶刀。
之後,關興成為諸葛亮麾下重要干將,隨其北伐,立功無數,可謂虎父無犬子,即便如此,關興之勇也始終無法與天下無雙的關雲長相提並論,再加上英年早逝,所以青龍偃月刀再沒有釋放出往日的光華,流落在時間長河之中……
由此可見,威震天下的並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武聖關公,是關公成全了青龍偃月刀之名。當然,以上種種,皆為演義情節,與歷史不同,切勿混淆。
-
6 # 混跡於人世間的胖子
這個......其實青龍偃月刀就是一個傳說,關羽根本就沒用過,甚至連見也沒見過。
青龍偃月刀本質上來說就是一把長柄大砍刀,這種武器的出現是在唐宋時期,而關羽可是漢末的人物,這時間上對不上啊,除非關羽有一個月光寶盒,不然關羽是不可能使用青龍偃月刀的。
另外《三國志》上記載:“曹公使張遼及關羽為先鋒,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作為正史的《三國志》還是值得相信的,陳壽既然寫“刺”,那關羽必然就不可能用青龍偃月刀了,因為這麼一把大刀肯定只能是批或者砍了。至於說有人指出關羽“斬其首還”,這一點很好解釋,關羽將顏良刺於馬下,然後再拔刀砍掉顏良的頭顱回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只是看《三國演義》的話,那關羽確實用的是青龍偃月刀,只不過《三國演義》沒有寫明是誰打造的兵器,只是順帶提了一下有人送給劉備三人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劉備於是讓人用這些提供的鑌鐵來打造兵器,但是具體誰打造的卻沒說。
不過話說過來,青龍偃月刀之所以出名並不是因為刀的本身,而是因為使用者是關羽,關羽本身的威名太大,間接帶動了青龍偃月刀的知名度,說不好聽的,如果關羽使用的是一根棍子,那說不定這棍子就是名震天下的“青龍偃月棍”了。
-
7 # 卡薩布蘭卡卡
青龍偃月刀的出生來講,它起源於唐宋時期,主要用於士兵練習臂力,所以身處東漢末年的關羽肯定不是用的青龍偃月刀,並且當時東漢末年的鍛造和工藝水平根本造不出這種長柄大刀。
歷史資料記載中並沒有很多關於關羽武器的描述,我們再來看看三國演義當中的相關描述,第1回當中寫到,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重達82斤,按照東漢末年的度量衡算,一斤約等於222克,所以青龍偃月刀重達18263克換算為現在的單位大約是98斤多。
試想一下,拎著這麼重的一個東西在戰場上殺敵還能來去自如是什麼樣的一個體驗。即使不打仗帶著這麼重的一個兵器,不知道他還能堅持多久,就算關羽人高馬大能夠吃得消,但是考慮過馬的感受嗎?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三國演義當中的方天畫戟等武器都是虛構的。三國時期的很多武器都是使用一個木杆或者竹杆在前面綁上一根尖尖的鐵片。
所以綜上所述,歷史上的關羽並沒有使用過青龍偃月刀,而是作者和民間故事的流傳為了凸顯關羽的高大威猛而給他配的這麼一件武器。
-
8 # 大愛無恨劉成
劉備趁手的兵器是“雙股劍”;關羽使用的兵器是“青龍偃月刀”;張飛使用的兵器是“丈八蛇矛”。這其中關羽的兵器最有鮮明的特色。
青龍偃月刀的特色有三:
第一個特色:它是《三國演義》中最重的兵器。
《三國演義》中兵器重量有記錄的有四件: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刀:重八十二斤。
典韋的雙戟:重八十斤。
王雙的大刀:重六十斤。
紀靈的三尖兩刃刀:重五十三斤。
第二個特色:有兩個名字。
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這是《三國演義》裡面絕無僅有的擁有別名的兵器。《三國演義》中有不少的名將能夠同時使用兩種武器,但是使用的一種武器有兩個名字的僅此一例。
能夠使用兩種兵器(弓箭、佩劍除外)的名將有:
馬超:使用槍和流星錘。
典韋:雙大鐵戟和小鐵戟。
太史慈:槍和雙戟。
徐晃:大斧和大刀。
王雙:大刀和流星錘。
甘寧:大刀和鐵鏈。
第三個特色:名字最長。
“青龍偃月刀”全稱是五個字,和紀靈、程普、廖化三人使用的“三尖兩刃刀”並列三國名字最長的兵器。像張飛的“丈八蛇矛”、呂布的“方天畫戟”都是四個字。其他戰將就的兵器大都是兩個字。比如:大刀、大斧、雙戟、鐵鏈、雙鞭等等。三個字的有:雙股劍、流星錘等等。
介於青龍偃月刀有此三個特色,我認為它應該是三國兵器譜排名第一的兵器。呂布的方天畫戟只能排第二。
那麼,青龍偃月刀是怎麼來的?當然不是從天而降,是和劉備的雙股劍、張飛的丈八蛇矛一起誕生的。是由一位能工巧匠打造出來的。
當時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後,決定幹事創業,於是召集了鄉里的勇士三百多人在張飛的後花園宰牛設酒,開懷痛飲。來日他們收拾軍器,才發現缺少馬匹和武器。
劉備、關羽和張飛苦思冥想解決問題的方法,來了兩個中山大商人,他們是張世平和蘇雙。原來,張、蘇二人每年往北方販馬,因為黃巾軍的戰亂而不得不半途而廢。
劉備就用這一千斤鐵為他的軍隊打造武器。與此同時,打造了雙股劍、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矛,劉、關、張三人分別使用。這三件神器伴隨了他們的一生,為他們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關羽使用的兵器可能不是青龍偃月刀。《三國志》描寫的關羽斬顏良是這樣的: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這是史書記載,我們絲毫不必懷疑。這裡用了一個“刺”字,而不是“砍”也不是“斬”,似乎有點像是用的矛或者是槍或者是長刀一類的兵器。另外,根據記載,東漢末年好像還沒有青龍偃月刀問世。
至於後世,因為人們對關羽的崇拜愈演愈烈,那麼自然就應該別具匠心地給他配備一個很有特色很有威力的兵器。於是明晃晃的青龍偃月刀橫空出世,使得關羽的故事更加精彩絕倫,更加引人入勝。
根據史料記載,關羽使用的也可能是青龍偃月刀的前身大長刀。這種刀是一種長柄大刀,創自東漢時期,是一種砍殺兵器。長刀的刃長三尺,柄長四尺,單刃,重十五斤左右。
到了宋代,長刀化作了七種存在式樣,分別是:屈刀、偃月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掉刀和戟刀。所以說,偃月刀是宋代以後才開始使用的。之所以把關羽的兵器當做偃月刀,可能也是藝術加工的結果。
當然,青龍偃月刀的名震天下,不是打造它有什麼難度,而是得益於使用他的人。因為關羽威震華夏,所以按在他身上的青龍偃月刀也隨著身價百倍、名標史冊了。至於善於打造偃月刀的人是誰,就無關緊要了,是不是?
回覆列表
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是小說《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武器。青龍偃月刀是偃月刀的其中一種。根據文獻記載及出土文物中,偃月刀在宋朝開始出現,因重量關係,主要用於練習臂力,非戰爭中的武器。在中國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為關羽所使用的兵器,書中描述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約相等於現代的49.2公斤),又名冷豔鋸。關羽用其斬殺了不少武將,所以後世也稱青龍偃月刀為關刀。在關羽被殺後,青龍偃月刀被東吳將領潘璋奪走,後來,關羽的兒子關興殺潘璋為父報仇,奪回青龍偃月刀。因此,關羽和青龍偃月刀被互相視為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