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老沈man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五年農曆四月至九月間,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近代考古顯示戰場位於今山東省郯城縣馬陵山附近(另有大名、鄄城、範縣、濮縣諸說),這次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誘其就範,使戰局始終居於主動地位。

    馬陵之戰發生於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南韓,南韓向齊國求救。齊國應允救援,以促南韓竭力抗魏國。齊威王以田盼為主將,田嬰,田忌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南韓之困。又用“減灶示弱”的方法,將魏軍10萬人殺得潰不成軍,並俘虜了魏太子申。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

    桂陵之戰:

    桂陵之戰是歷史上一次著名截擊戰,發生在河南長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顯王十五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內空虛,於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卻在桂陵(一說山東菏澤,一說河南長垣)伏襲,打敗魏軍,並生擒龐涓。孫臏在此戰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造了“圍魏救趙”戰法,成為兩千多年來軍事上誘敵就範的常用手段。

    城濮之戰:

    城濮之戰,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晉、楚兩國在魏國城濮(山東鄄城西南)地區進行的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晉文公兌現當年流亡楚國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

  • 2 # 又來一個黑妹笑

    伊闕之戰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名將白起率領秦軍在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大敗韓、魏聯軍的重要殲滅戰。

    秦趙長平之戰

    燕攻齊之戰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亞卿樂毅率燕、趙、韓、魏、楚五國聯軍進攻齊國(今山東境)的大規模作戰。

    即墨之戰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在燕攻齊之戰中,齊將田單率領齊軍憑藉孤城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進行堅守防禦並反擊燕軍圍攻的重要作戰。

    閼與之戰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趙國名將趙奢率軍於閼與(今山西和順西),擊敗秦軍的一次奔襲作戰。

    陘城之戰

    周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64年),秦武安君白起率軍攻佔南韓陘城(今山西曲沃東北)等9座城邑的作戰。

    番吾之戰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在秦滅六國的戰爭中,名將李牧指揮趙軍在番吾(今河北平山南)擊敗秦軍的作戰。

    蕞之戰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在合縱攻秦之戰,秦丞相呂不韋率軍在蕞(今陝西臨潼東北)擊敗趙、燕、魏、韓、楚五國聯軍進攻的作戰。

  • 3 # 18611765695


    函谷關之戰

    函谷關之戰是前318年趙、楚、魏、韓、燕五國聯合進攻秦國的戰爭。


    秦國的東向擴張和張儀的連橫策略,嚴重威脅到東方各國。二年,在齊、楚、燕、趙、韓等國支援下,魏王驅逐張儀,改用公孫衍為相,行“合縱”之策。次年,在公孫衍的推動下,魏、趙、韓、燕、楚五國共推楚懷王為縱長,組織聯軍進攻秦國。


    聯軍因各有所圖,步調不一。楚、燕兩國暫時受秦威脅不大,態度消極。只有魏、趙、韓三國軍隊與秦軍交戰,被擊敗。聯軍向東撤退,至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南)。同年,義渠乘五國攻秦之機,出兵襲擊秦國李帛。秦軍一支倉促迎戰,大敗於此。然而,這一戰並未影響全域性。四年(前317年),秦遣庶長樗裡疾率軍出函谷關反擊韓、趙、魏三國聯軍,於修魚大敗聯軍,斬殺其主力韓軍8.2萬人。聯軍再敗退觀澤(今河南清豐南)。秦軍追至觀澤再敗韓軍,俘虜韓將鯪(一作鯁)申差。關東諸國大為震恐。


    河西之戰

    河西之戰是魏國與秦國為爭奪關中河西(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地區發生的大規模戰爭,前後反覆交戰數次。


    魏國自三家分晉後,魏文侯政治上任用翟璜、吳起、李悝、魏成子等人進行改革,使魏國國勢逐漸強盛;軍事上魏國聯合趙、韓,西擊秦,東擊齊,南擊楚,建立了由魏國領導而由韓、趙輔佐的中原霸權。而秦國自秦厲共公以後,政局不穩,數位國君或殺或廢,國力日趨衰弱,加上西方及北方又有戎族入侵,在魏國的連續攻勢下,只能被動防守。


    秦獻公繼位後開始政治改革,使秦國國力由弱轉強,具備了奪回河西地區的實力。秦孝公繼位後,任用商鞅實行變法,秦國國力開始強大。魏國此時忙與同趙國、齊國交戰,無暇西顧。秦國趁機大舉的進攻魏國的西河郡。


    棘蒲之戰

    棘蒲之戰發生於前381年,楚國、趙國聯軍打敗魏國的一場戰爭,以各國皆疲弱而告終。主因是趙國侵佔了衛國大塊土地,威嚇到魏國在中原地區的利益,使得魏國出兵支援衛國,齊國也派兵支援,趙國向楚國求救,楚國也加入了這場大戰。這場戰役也是魏國自魏文侯改革以來首次在戰場上失利。


    桂陵之戰

    桂陵之戰,是戰國時期齊國攻擊魏國以援救趙國(即圍魏救趙)的戰役。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趙,國內空虛,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果然誘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孫臏又在桂陵(今河南長垣)伏襲,大敗魏軍,並生擒龐涓。

  • 4 # 使用者3740060551514

    七國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南韓。

    河西之戰、長平之戰、橫山之戰、馬陵之戰。

    河西之戰:是魏國與秦國為爭奪關中河西(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發生的大規模戰爭。

    長平之戰,是秦國與趙國因爭奪上黨而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橫山之戰是楚國和吳國的爭霸戰。

    馬陵之戰是魏國和南韓之間的戰爭。

  • 5 # 火雲邪神0303

    閼與之戰,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趙國名將趙奢率軍於閼與(今山西沁縣烏蘇村),擊敗秦軍的一次奔襲作戰。

    公元前270年,秦國攻趙,包圍了趙國的重鎮閼與(今山西沁縣)。趙將趙奢率軍救趙,出奇計,終於打贏了一場原本無法取勝的戰爭。

    孟康、司馬彪、袁松、劉昭並言在涅縣,《水經注》也稱:“梁榆城,即閼與故城。”《括地誌》以為在銅鞮縣。涅縣、銅鞮縣均為沁縣古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不小心不鏽鋼鍋沿把手落個泡,泡爛皮掉了光留水請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