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83996514885

    三疊紀:始於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延續了約5000萬年。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 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那時候恐龍在,只是那時候有些恐龍還沒出現有些恐龍已經滅絕了。

  • 2 # 使用者2928748547902

    三疊紀開始於距今約2.51億年,延續了約5100萬年。三疊紀又分為早、中、晚三個世。

    在早三疊世的500萬年期間,合弓綱的犬齒獸類以及蜥形綱的主龍形類領一時風騷,其中蜥形綱迅速多樣化,魚龍、鰭龍和海龍三類海洋爬行動物登上歷史的舞臺,鳥蹠類(包括恐龍和翼龍的譜系)也在這一時期起源,海洋中十足類(蝦)出現。特別的,早三疊世陸生四足動物群呈現明顯區域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晚二疊世的格局。

    魚類、牙形石類動物和離片椎類兩棲動物等是最早復甦的類群,魚龍等海爬也迅速出現並分化,而陸地四足動物和珊瑚等恢復較慢。總體而言,生態系統的恢復是緩慢和漸進的,直到中三疊世的安尼期才完成,雲南羅平生物群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 3 # 使用者8026275761286

    三疊紀是距今公元前2.5億至2億年前,已經有魚類和蝦類了

    三疊紀(英語:Triassic),是公元前2.5億至2億年的一個地質時代,它位於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三疊紀的開始和結束各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標誌。

    雖然這段時間的岩石標誌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和結束的準確時間卻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無法非常精確地被確定。其誤差在正負數百萬年

  • 4 # 使用者4296603212300

    三疊紀時期的地球與現今的地球截然不同,只有一塊大陸,這塊大陸被稱為泛古陸,大致位於現在非洲所在的位置。泛古陸分為北邊的勞拉西亞古陸和南邊的岡瓦納古陸。勞拉西亞古陸包括今日的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岡瓦納古陸則包括現在的非洲、大洋洲、南極洲、南美洲以及亞洲的印度等部分地區。不過到三疊紀中期,泛古陸開始出現分裂的前兆,在北美洲、歐洲中部和西部、非洲的西北部均出現了裂痕。

    三疊紀動物

    爬行動物在三疊紀崛起,主要由槽齒類、恐龍類、似哺乳的爬行類組成。典型的早期槽齒類表現出許多原始的特點,且僅限於三疊紀,其總體結構是後來主要的爬行動物或者鳥類的祖先模式。

    恐龍類最早出現於晚三疊紀,有兩個主要型別:較古老的蜥臀類和較進化的鳥臀類。海生爬行類在三疊紀首次出現,由於適應水中生活,其體型呈流線式,四肢也變成槳形的鰭。似哺乳爬行動物亦稱獸孔類,四肢向腹面移動,因此更適於陸地行走。

    原始的哺乳動物最早見於晚三疊紀,屬始獸類,所見到的化石都是牙齒和頜骨的碎片。三疊紀時,晚二疊紀倖存的齒菊石類大量繁盛起來,中、晚三疊紀的大部分菊石有發達的紋飾,有許多科是三疊紀所特有的。

    雙殼類也有明顯變化,晚古生代的種類只有很少數繼續存在,產生了許多新種類,並且數量相當繁多。尤其在晚三疊紀,一些種屬的結構型別變得複雜,個體也往往比較大。由於三疊紀的環境與古生代不同,非海相雙殼類逐漸繁盛起來。

    二疊紀的乾燥性氣候延續到了早、中三疊紀,到了中三疊紀晚期植物才開始逐漸繁盛。晚三疊紀時,裸子植物真正成了大陸植物的主要統治者。標誌三疊紀的典型的紅色砂岩說明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乾燥,沒有任何冰川的跡象。

    三疊紀以一次滅絕事件結束,尤其對海洋生物來說它的摧毀慘重:牙形石滅絕,除魚龍外所有的海生爬行動物都消失了。腕足動物、腹足動物和貝殼等無脊椎動物受到巨大沖擊。這次滅絕事件並非在所有地方的摧殘程度都一樣,在有些地方几乎沒有任何影響。倖存的植物包括針葉類和蘇鐵。

  • 5 # 使用者3937226028394

    三疊紀(Triassic period)是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它位於二疊紀(Permian)和侏羅紀(Jurassic)之間。

      始於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延續了約4500萬年。海西運動以後,許多地槽轉化為山系,陸地面積擴大,地臺區產生了一些內陸盆地。這種新的古地理條件導致沉積相及生物界的變化。從三疊紀起,陸相沉積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國及亞洲其它地區都有大量分佈。古氣候方面,三疊紀初期繼承了二疊紀末期乾旱的特點;到中、晚期之後,氣候向溼熱過渡,由此出現了紅色岩層含煤沉積、旱生性植物向溼熱性植物發展的現象。植物地理區也同時發生了分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巖板防水防潮效果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