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聖質如初

    司馬遷並沒有說合縱連橫對國家有害,蘇秦張儀時期周朝已經滅亡了,那時候已經沒有國家的概念了,是各諸侯國在爭霸

  • 2 # wangbumin

    司馬遷為張儀立傳 , 也說張儀為人比蘇秦惡劣 , 蘇秦所以獨蒙惡聲 , 與張儀“暴其短 以扶其說 ”有關。

    張儀死在蘇秦之前,不可能在蘇秦死後詆譭蘇秦, 對蘇秦極盡漫罵之能事,顯然是張儀的門徒。

    司馬遷說三晉多權變之士,夫言從衡強秦者大抵皆三晉之人也。夫張儀之行事甚於蘇秦,然世惡蘇秦者,以其先死,而儀振暴其短以扶其說,成其衡道。要之,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的確是蓋棺定論。

  • 3 # 陳偉斌86172981

    合縱與連橫,是戰國時代列國的外交主流思想。可對於“合縱”與“連橫”,自古以來就存在多種解釋。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南北為“縱”,東西為“橫”,所以南北聯合即為“合縱”,東西即為“連橫”。以此而言,合縱即聯合從南到北的楚、魏、韓、趙、齊、燕等等六國,連橫即秦國與韓、趙、魏、齊等等崤山以東諸國結盟。

    以戰國時局而言,與關中交好為“橫”,合關東之眾為“縱”。所謂“關中”,就是渭河平原,代指秦國;所謂“關東”,即函谷關以東,代指山東六國。


    從國家強弱性質而言,因共同利益結盟稱之為“縱”,以實力脅迫他國加盟稱之為“橫”。六國實力弱小,為共同利益聯合起來對抗秦國是為“合縱”;秦國實力強大,脅迫六國與己聯盟稱之為“連橫”。

    戰國合縱思想的代表人物,無疑是蘇秦。蘇秦出生於周,家境還算殷實。早年投入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可學成之後他四處遊歷,卻一事無成。遊說列國不成的蘇秦窮困潦倒,不得已回到了家鄉,卻為家人們嫌棄。為雪前恥,他努力發奮圖強,刻苦研讀,疲倦時竟不惜以錐刺股來刺激自己!苦讀一年後,蘇秦再次出山,以合縱之術遊說山東六國,成功當上了“縱約長”,身掛六國相印,天下聞名。蘇秦成功說服山東六國合縱之後,強秦竟有十五年不敢窺視函谷關以東的國家。

    與蘇秦相反,他同門師兄弟魏人張儀卻是連橫思想的代表人物。張儀與蘇秦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學成後他來到楚國出仕。不想,張儀卻被懷疑是小偷,遭數百鞭笞後才得以脫身。此後張儀突然否極泰來——因為蘇秦想牽制秦國,施計將張儀誘騙到了秦國,並資助他贏得了秦惠王重用。蘇秦死後,在秦昭襄王支援下,張儀以連橫思想勸說山東六國與秦親善,瞬間打破了蘇秦在世期間開創的合縱大局。


    雖然“合縱”與“連橫”在戰國時代才大行其道,可這並非合縱連橫思想的首次出現。早在戰國前,“合縱”與“連橫”之術就已展開了第一次對決。那麼歷史上,是誰首創了“合縱”與“連橫”的思想?

    公元前771年,西申國聯合犬戎、鄫殺入渭河平原,摧毀了鄗京城,並在驪山下殺死了周幽王,西周宣告覆滅。此時,渭河平原上的周人紛紛東遷,以避犬戎之禍。位處處華山腳下的鄭國(今陝西渭南市華州區),面對突發災難,也開始了積極的自救歷程。

    公元前769年,鄭桓公經過周密策劃,以陰謀吞併了鄶國(今河南新密東),然後舉國東遷至鄶國舊地;公元前767年,在投靠平王政權後,鄭武公悍然消滅了東虢國(今河南滎陽東北);隨後,他沿著

  • 4 # 偉愛婷留下來

    戰國時期,合縱連橫的代表人物有魏國的公孫衍,秦國的張儀和範睢、頓弱和姚賈,燕國的蘇秦和蘇代兄弟等。他們的活動常常帶有戰略性質,對於國家存亡、軍隊勝負有著巨大的影響和直接的利害關係。在戰國的歷史上,張儀和蘇秦的光輝無疑是耀眼的。秦國一家獨大之時,蘇秦遊說六國,組建合縱聯盟抗衡秦國,最終佩六國相印;張儀入秦國為相,出使各國,以“橫”破“縱”,瓦解六國同盟,為秦國最終勝利奠定基礎。

    這兩人以天下為棋局,相互攻伐,造就了戰國最波雲詭譎的那段歷史。

  • 5 # 96326461548

    應該是合縱連橫,具體指戰國後期各國徒存爭強的一種策略。合縱是指中國對付強國,及齊楚燕趙,韓,魏等國聯合對抗強秦。連橫是指隨從強國去進攻其他弱國及依附秦國。合縱連橫的代表人物,有魏國的公孫衍,秦國的張儀和範睢,燕國的蘇秦等。

  • 6 # 往事如風2021

    蘇秦得合縱戰略只是延緩了秦國的東出,而且因為六國內鬥,合縱最終失敗,秦國實力碾壓六國,統一不可避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連通器原理來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