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華人民2256

    東晉到南北朝的三百年大亂世時期,中國出現了無數的梟雄人物,比如劉淵、石勒、苻堅、拓跋珪、桓溫、劉裕、冉閔等。這些豪傑人物的背後都有一眾運籌帷幄的謀士。在這三百年裡,最著名、最有才華的謀士,恐怕當屬王猛了。他是前秦皇帝苻堅的謀主,助苻堅統一了大半個天下。

    王猛出身貧寒,卻胸懷大才,年輕時並不為人所知。他渴望遇到一位明主,輔助他建功立業,但卻一直未能如願。東晉桓溫北伐至長安時,王猛曾主動前去拜訪。桓溫認為江東無人能與他相比,想要重用他。但考慮再三後,王猛還是拒絕了桓溫。

  • 2 # 路長夢遠2020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東晉北海郡劇縣(今山東濰坊壽光東南)人,後移家魏郡。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將軍。

    權翼,字子良,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縣)人。前秦大臣,漢左輔都尉權忠後代。

    早年追隨姚弋仲,屬於灄頭集團中的重要謀士。昇平元年,投向了前秦苻堅,官至司隸校尉、侍中、尚書右僕射,封安丘郡公。卒,諡號為敬。

  • 3 # 番茄文化工作室

    前秦永興元年(357,東晉升平元年),苻堅稱帝。他勵精圖治,剪除了前燕、前涼等幾個胡人政權,逐漸統一了北方。經過二十多年的經營,前秦已經成為一個頗為強大的政權,當時它的勢力範圍東到滄海,西並龜茲國,北到大漠,南到襄陽,天下只有建康東晉一隅沒有攻克了。這時的苻堅經常抑制不住自己一統天下的慾望,與身邊的侍臣談話的時候,他常常說:“總有一天,朕要一揮鐵騎,踏平江東,讓那東晉孝武帝給朕當僕射,讓那東晉宰相謝安給朕當侍中!”

    此話傳到慕容垂、姚萇等人耳中,他們都認為有利可圖。這二人都是先前被苻堅征服的鮮卑族、羌族後人,希望藉此事削弱苻堅勢力,好尋機起事,便一再勸說苻堅南下平定江東,統一天下,封禪泰山,建立不朽的帝業。自前秦建元十五年(379,東晉太元四年)攻克襄陽城,俘虜了守將朱序,苻堅就經常按捺不住出兵江東的念頭,如今他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決定討伐東晉。

    然而,苻堅一提出此事,便遭到了他的弟弟平陽公苻融、朝臣石越、原紹等人的極力反對。苻融進諫說:“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打仗,這樣窮兵黷武下去會亡國的。何況我們的國家本是戎族,並非中土正朔,東晉雖偏居天下一隅,卻是上天所護佑的華夏正統,是不可能被滅亡的。” 苻堅回答說:“誰當帝王哪有什麼定數?誰有德誰當帝王罷了。你所以不如我,就是因為不懂得這個道理。當年那劉禪不也是承漢代的遺祚嗎?最後還不是被滅了國。我正想交付給你征服天下的大事,你卻處處壞我大事,這是為什麼?你都這樣,別人怎麼聽我的!”

    苻融沒能勸住苻堅,後來他又勸苻堅提防慕容垂、姚萇等鮮卑、羌虜的諂諛之言,苻堅仍然聽不進去。苻堅說的當然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這個時候他大概早就忘了八年前武侯王猛在臨死前對他所說的那番話了。王猛是苻堅最信任的得力大臣,可以說,沒有他苻堅便不可能統一北方。建元十一年王猛去世,苻堅痛不欲生。王猛死前對苻堅唯一的切諫和苻融所說如出一轍: “東晉雖地處僻陋的吳、越之地,卻是正朔所在。親仁善鄰,是治國之寶。臣死以後,希望陛下不要有討伐東晉的想法。鮮卑、羌虜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他們最終會成為國家的禍患,應該逐步地消滅他們的勢力,以安定社稷。”

    苻融及眾朝臣見無法勸阻苻堅,便想到了五級寺的道安法師。苻堅崇仰佛教,對道安法師一向敬重信任,或許他的勸誡苻堅能聽取也未可知,於是眾朝臣便一同前往五級寺請道安法師出面。道安法師自覺天下事紛擾難安,自己又人微言輕,開始只是一再推辭,他們對道安法師請求說:“當今主上將要起兵討伐江東,法師難道就不能為天下蒼生說句話嗎?”話說到這裡,道安法師也不便推讓,便同意伺機進言勸說。

    過了幾日,苻堅出遊東苑,請道安法師前來同車遊覽。當時在場的僕射權翼見苻堅要讓道安法師和他同車,覺得不符合禮法,便進諫說:“臣聽說天子乘法駕出行,應由侍中陪乘。像道安這樣的毀形之人,怎麼可以讓他坐在陛下的身邊侍駕呢?”

    漢代司馬遷曾說:“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昔衛靈公與雍渠載,孔子適陳;商鞅因景監見,趙良寒心;同子參乘,爰絲變色。自古而恥之。”這是說,受過宮刑的人,不能同正常人相提並論,歷史上一直就是這樣。春秋時衛靈公和宦官雍渠同車,孔子就出走陳國;商鞅靠宦官被秦孝公召見,趙良就感到心寒;宦官趙談陪漢文帝坐車,大臣袁盎就勃然變色。中土自古以來就鄙視宦官,司馬遷也受過宮刑,所以自稱“刑餘之人”。權翼是個恪守儒家禮節的人,儒家一向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沙門剃度出家,在他看來也是毀形之人,所以,他認為苻堅邀請道安法師同乘一車有損天子威儀。

    然而,苻堅哪裡相信這一套,他一向崇信佛法,視道安法師為佛門聖人,一聽權翼如此辱損他心中的神僧,頓時勃然大怒,他訓斥道:“安法師道德隆盛,就是用整個天下也換不來,朕和他同車乘坐這點微末的榮耀根本不足以表彰他的德行。”說罷,苻堅便命令僕射權翼親自攙扶道安法師乘車。權翼雖心中不滿,也沒有辦法,只好照做。

    這件事不禁讓我們想起,當年石虎崇通道安法師的師父佛圖澄,引起大臣王度等人不滿,他們以佛不是華夏本土所出之神為名進諫石虎,要求從此廢止對佛法的信仰,石虎對此很不高興,認為自己本來也出自蠻夷之地,卻能君臨天下,佛既然是戎神,那豈不是更應該敬奉嗎?所以石虎反而下詔正式允許百姓可以出家修行。

    車隊出發不久,苻堅對道安法師和顏悅色地說:“朕打算與大法師南遊吳越之地,到時候,我們整頓討伐大軍巡狩江東,就可以到會稽一帶觀覽一下大海的蒼茫壯觀了,那豈不是很快樂嗎?”

    道安法師知道,苻堅想討伐東晉,先前在朝中提議此事,曾經遭到不少朝臣的反對,這次所以請他一起遊覽東苑,又談及此事,無非想在他這裡得到支援,為堵塞朝臣們的反對意見找點藉口。道安法師當然也不希望苻堅出兵江東,戰事一起,生靈塗炭。他既然接受了朝臣們的懇請,便趁機向苻堅進諫說:“陛下領受天命,君臨華夏,治理百姓,如今已擁有八州朝貢,富足充裕,又居中土而控制著廣大的疆域,應該以無為之道治理國家,那樣便能在德行上與遠古的聖王堯、舜相比,現在怎麼會有興動百萬大軍攻取江東的打算呢?江東一帶土地貧瘠,多是些下下之田,況且東南一帶地勢低下,多有瘴氣,也不是人生存的好地方。古代的時候舜帝和大禹前往遊歷都是去而不返,秦始皇往南方巡狩也是一去不歸。依貧道看,您興兵東晉的事情並非好事。平陽公苻融是您的親人,石越是您信任的重臣,聽說他們也覺得此事不可,都沒能勸住您。貧道人微言輕,又怎麼能打動您呢?只是貧道一向受到陛下厚遇,不能不對您一表忠誠罷了。”

    道安法師的一番話果然沒有說動苻堅,苻堅聽道安法師說自己君臨中土是天命所在,便說:“朕所以想興兵討伐江東,一統天下,並非因為疆域不夠廣闊,人民不夠多,只是想借此證明朕的確是真正的授命天子罷了。過去帝王們巡狩四方也有典籍記錄,江東既然不肯歸順,朕興兵前往巡狩又有什麼不妥呢?”

    道安法師知道已經難以勸阻苻堅,但他仍然希望天下少動干戈,以免生靈塗炭,便又建議說:“如果陛下非要興兵,不妨先在洛陽召集兵馬,耀武揚威,然後向東晉釋出征討檄文,勸他們歸順,如果他們不肯再興兵討伐為時未晚。”然而,這時候的苻堅討伐東晉的決心已定,又哪裡聽得進去任何勸誡?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東晉太元八年)八月,苻堅派平陽公苻融等率精銳部隊二十五萬為前鋒,自己率大軍六十萬隨後,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師七萬從巴蜀順流東下,向建康進軍。近百萬大軍前後千里,旗鼓相望,浩浩蕩蕩,直逼江東,苻堅宣稱:“我這麼多的人馬,就是把馬鞭扔到江中,都能阻斷江水!”

    東晉見苻堅大軍來侵,便派徵虜將軍謝石、徐州刺史謝玄抵抗,東晉最強的兵力不過八萬北府兵而已。

    十月中,已經攻佔壽陽的苻融抓獲了晉軍的報信士兵,得知東晉兵少糧缺,便通知苻堅希望迅速起兵。苻堅到壽陽後立刻派原東晉襄陽守將朱序到晉軍大營去勸降,可誰知這個朱序不但沒有勸降,還向謝石提供了前秦軍隊的情況。他認為前秦百萬大軍還在調動中,一旦兵力集中起來,晉軍就難以抵禦。他建議東晉趁前秦軍隊尚未立穩腳跟,迅速發動進攻,挫敗他們的前鋒部隊,便能取勝。

    東晉採取了朱序的意見,從十一月開始對前秦發動了攻擊。兩軍對峙淝水,晉軍無法渡河,謝玄寫信給苻融要求對方先退讓,讓他們渡河,以便決戰,苻堅、苻融都認為可以趁敵軍渡河一半的時候偷襲,便同意暫時退避,誰知道前秦眾將領此次征討東晉本來就沒有多少鬥志,後撤的命令一下,就渙散得不像樣子了。這時候朱序又從中製造混亂,在前秦陣營後方大叫:“秦兵敗啦!秦兵敗啦!”前秦眾將士不知真假,頓時潰不成軍,東晉謝玄率領八千騎兵趁勢渡過淝水,向前秦發動猛攻,前秦大敗。前秦軍隊逃跑的將士們被嚇破了膽,沿路聽到風聲鶴唳,晚上看到樹木的影子搖動,都以為是晉軍追來了,這可真是草木皆兵啊!當苻堅帶著箭傷逃回至洛陽的時候,就只剩下十萬多人馬了。

    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後,國力大大衰弱,先前被征服的鮮卑、羌等部族酋豪紛紛舉兵反叛。前秦建元二十年,慕容衝起兵反叛,九月兵臨長安城,第二年六月便攻入了長安。

    道安法師勸誡苻堅失敗後,知道前秦的命運也快走到終點,他感到自己在世的時間也不會太久了,此後他仍然在五級寺繼續主持譯經道場,如前面所述,當時的很多佛經翻譯,都是在慕容衝攻打長安的戰鼓聲中完成的,這也是道安法師在生命的盡頭為佛法事業所作的最後的努力。他孜孜不倦的弘法精神的確令人感動!

    摘自崔濤《道安》

  • 4 # 靈石蘊

    普通人讀書讀傻了,頂多叫酸儒,但皇帝讀書讀傻了,那就不可描述了。苻堅就是這麼一個帝王,讀書讀傻了,不僅自己讀書,還以傳播儒家思想為己任,積極新辦學校,發展教育,史書記錄,一月三臨太學。時人更是讚美說,開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風……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透過苻堅的努力,關、隴清晏,百姓豐樂,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貿販於道

    普通儒生都有達則兼濟天下信念,何況讀了書種了毒的苻堅?不知從何時起,苻堅心中有了目標,混六合為一家,不分民族種族,接受中原教化,都是一家人,都要享受百姓豐樂之美!可前秦國短,中原正統畢竟在東晉,前秦以中原之稱教化天下,有一些名不正之感,名不正則言不順,掃平東南,讓東晉歸入王化,就成為必做之事,除非苻堅熄了他那混六合為一家思想,這是其一

    其二,苻堅二十年間縱橫,並國無數,統一北地,極大增強了攻必克信心。東晉對他來說,也就像曾經的前燕代國一樣,終歸是要併入前秦的

    其三,眾多大臣支援,比如慕容支援的就很有誘惑力,陛下德侔軒、唐,功高湯、武,威澤被於八表,遠夷重譯而歸昔……晉武之平吳也,言可者張、杜數賢而已,若採群臣之言,豈能建不世之功!諺雲憑天俟時,時已至矣,其可已乎

    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率從,是每代帝王至高追求,綜上三點,討伐東晉,勢在必行

  • 5 # Juff2

    第一、因為前秦當時的國土非常的遼闊 第二、就是因為苻堅基本上沒有失敗 第三、前秦兵力是晉國的幾倍之多 第四、王雄死了之後,慕容垂等名將攛掇苻堅 最後就是因為晉國多次的發生了內亂還有就是看不上謝玄等晉國將領

  • 6 # 林城—布衣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滅六國一統天下稱皇帝以來,人們逐漸形成了天下一統的思想觀念。歷代的帝王、割據的英雄和梟雄都把統一天下,做為最高的政治理想。

    東晉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政權並立紛爭的時期。西晉滅亡後,東晉退守江南,北方氐族建立的前秦統一了中國北方,與東晉隔江對峙。

    隨著前秦國勢的不斷強盛,皇帝符堅有了南下攻東晉一統天下的的理想。符堅的想法受到了前秦重要謀臣王猛等人的反對。符堅十分敬重王猛,王猛臨死前曾留下遺言,勸諫符堅不要攻東晉。

    王猛死後,符堅不顧眾人反對執意南下攻東晉,於淝水之戰中被東晉擊敗。由多民族統一併不穩固的前秦政權土崩瓦解。符堅也在兵敗後為部將殺死。

    符堅一意孤行的南下攻晉,是在對自身危機認識不足的情況下,急於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終至兵敗身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草原策馬奔騰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