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幾位老師都是行業的大師,對。她是怎麼跟他們結緣的,自己頭一個老師叫徐麗仙,上海評彈團的,就是“麗調”的創始人,自己小時候就聽她的“麗調”長大的。那為什麼去拜她老師呢,有個故事的。因為她生癌症了,所以自己就趕到上海,她住在上海青年話劇團的對面安福路,自己就去冒昧登門,那麼她可能也知道無錫評彈團有這麼一個小姑娘,那麼她們就認識了,就是一見如故,那麼自己看時間差不多了,自己說我要回去,她說不要走,今天住在這裡。哎呀,自己開心啊,正中自己意。明天自己就陪她到第九人民醫院,那麼自己就在車子上自己說徐老師,我這次來要請你教我幾句的,自己創作了一個開篇“百花盛開”,她說很好,你有我的味道的,她說但是你再改一改,她就含著“大舌頭”在唱給自己聽“百花盛開”,就上中速,這樣一來馬上就把歡快的氣氛製造出來了,以後就常來常往,她的毛病是一天比一天重,自己把她接到無錫來住在自己家,一有空就來、一有空就來,那麼自己就提出自己說我要正式拜你做先生,那麼就在梁溪飯店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儀式。那個時候是物質很貧乏的,自己上臺只有一件旗袍,他們都辦了幾桌酒,真的是不容易啊。的確自己是得到了她的嫡傳,內行的話講起來就是“趙麗芳吃徐麗仙的奶水最最足”,因為她也拼命的教自己。徐麗仙的演唱的特點她的鼻音,鼻音特別好聽,好比是《黛玉焚稿》裡“隔牆兒弦管”、“隱隱傳”,“隱隱”兩個字、“隱隱傳”,那麼自己還跟老師創作了一個過門,自己說老師,我有一個過門你聽一下,你的“麗調”是以半音為核心的,它是“xi fa”,“常用香爐陪”,“mi re mi so xi la fa mi re”再唱,自己說怎麼樣,自己老師說再來一遍、再來一遍,自己再彈、彈了三遍,她說這個過門配我的唱腔是最好的了,那麼後來自己的“麗調”中間就是經常用了。
聽彈唱,聲情傳韻;創新曲,芳音繞樑。評彈,盡顯江南人的性情和習性,身為藝人、會融入更多自己的生活感受,去說之、唱之,也就多了份自在和享受。趙麗芳老師,1944年生人,無錫人,著名評彈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她彈唱的作品獲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全國曲藝優秀節目觀摩演出一等獎,錄製了一大批唱片和影像節目,而參與創作並表演的長篇彈詞《同光遺恨》、《北漢春秋》、《上海三大亨》在海內外皆有影響,她說表清晰、為配合演唱而改琵琶的四弦為五絃,在評彈界被人稱道。
當時她也好久沒回無錫了,很多無錫的老聽眾特別的牽掛她,當時的最近她是在長期在加拿大,最近自己應該說長期定居在上海,因為吳迪君已經80歲了嘛(當時),所以他已經不太去了,在1998年的時候是他們兩個人一起去的,開闢了一個新天地,溫哥華的評彈的局面是打的蠻好的,我們開了書場,自己成立了一個迪麗藝術中心,他們也收了外國徒弟、中國徒弟,都是小孩子,但是大人也來報名的,學好了也出去唱評彈,我們也賣票、加拿大那個時候賣票是很貴的,我們中國賣票那個時候好比是幾塊錢一張書票,加拿大要賣二十五塊到三十塊(加拿大元),就是要一百塊到兩百塊人民幣。在加拿大的演出一般她都會說一些什麼樣的書,她在加拿大演出的是《三大亨》。有一天他們在演出,加拿大有個電臺華僑之聲,那個總監到他們後臺來,趙老師、吳老師你們不要怕,今天上臺。為什麼,那麼他們就上臺了,一看真的嚇一跳,怎麼會嚇一跳呢,看見“杜月笙”坐在頭一排,兩個招風耳朵,這個臉跟杜月笙一樣的、尖尖的,畢恭畢敬坐在那跟他們打招呼,這肯定是杜月笙的兒子吧,杜維善跟他的太太來聽他們的書了,下臺以後他就跟他們交朋友了,把吳迪君叫到另外一個會客室跟他講了,你還要加什麼什麼,我爸爸那個時候什麼什麼,豐富了他們很多的題材。當時這個《三大亨》等於是吳老師寫的,他們兩個人一起寫的,就是他寫他的說、自己寫自己的說,但是一個大框框他們敲定了,就是劇本沒有的,就是吳迪君你這樣這樣,趙麗芳你這樣這樣,一定要兩個小時,曉得了。兩個人就在臺上創作的,就是活的不得了。即興的成分更多一點,即興的反而好,那麼後來要去錄影了,他們自己寫了,要字斟句酌,吳迪君的才氣很好的,所以有人說吳迪君的才氣加趙麗芳的傲氣,自己呢蠻傲的,自己的傲是誰教的呢,楊振雄先生,他到無錫來看自己,他說麗芳啊,驕傲不好驕傲的,傲氣不能沒有的,沒有傲氣不會上進。所以自己很傲,有的事情做的不好,所以他們說他們兩個人的“兩氣”笑傲江湖。
她和吳老師是怎麼認識的、當時,她跟吳迪君是她15歲的時候就認識他了,到後來七十年代大家藝術上都越來越成熟了,他來找自己拼檔了,他找自己的在上海。自己拼檔有個條件,一定要三絃好,然後吳迪君跟自己一合,哇、飛的起來(技術好)這個三絃,頭一個好感,後來拼了檔以後,他們的生意爆棚,那麼日久生情了,所以這樣就是藝術上的結合。他二位的演出其實跟其他的一些傳統演出還有不同的地方呢,不同。經常有很多肢體的動作,對,他們有自己的東西的,因為他們說的書不是坐在那裡不動的書,像《北漢春秋》那個主角是大花臉,我華雲龍,兩個人站起來造型,站起來渾身就要有戲、背後也要有戲,還有他們說《三大亨》各地的方言,廣東人、什麼四川人、無錫人、常熟人、揚州人丶山東人,你都要,他們都會,拿出來又另一種風格了。他們屬於是“活口”,他們是說“活書”。
她的幾位老師都是行業的大師,對。她是怎麼跟他們結緣的,自己頭一個老師叫徐麗仙,上海評彈團的,就是“麗調”的創始人,自己小時候就聽她的“麗調”長大的。那為什麼去拜她老師呢,有個故事的。因為她生癌症了,所以自己就趕到上海,她住在上海青年話劇團的對面安福路,自己就去冒昧登門,那麼她可能也知道無錫評彈團有這麼一個小姑娘,那麼她們就認識了,就是一見如故,那麼自己看時間差不多了,自己說我要回去,她說不要走,今天住在這裡。哎呀,自己開心啊,正中自己意。明天自己就陪她到第九人民醫院,那麼自己就在車子上自己說徐老師,我這次來要請你教我幾句的,自己創作了一個開篇“百花盛開”,她說很好,你有我的味道的,她說但是你再改一改,她就含著“大舌頭”在唱給自己聽“百花盛開”,就上中速,這樣一來馬上就把歡快的氣氛製造出來了,以後就常來常往,她的毛病是一天比一天重,自己把她接到無錫來住在自己家,一有空就來、一有空就來,那麼自己就提出自己說我要正式拜你做先生,那麼就在梁溪飯店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儀式。那個時候是物質很貧乏的,自己上臺只有一件旗袍,他們都辦了幾桌酒,真的是不容易啊。的確自己是得到了她的嫡傳,內行的話講起來就是“趙麗芳吃徐麗仙的奶水最最足”,因為她也拼命的教自己。徐麗仙的演唱的特點她的鼻音,鼻音特別好聽,好比是《黛玉焚稿》裡“隔牆兒弦管”、“隱隱傳”,“隱隱”兩個字、“隱隱傳”,那麼自己還跟老師創作了一個過門,自己說老師,我有一個過門你聽一下,你的“麗調”是以半音為核心的,它是“xi fa”,“常用香爐陪”,“mi re mi so xi la fa mi re”再唱,自己說怎麼樣,自己老師說再來一遍、再來一遍,自己再彈、彈了三遍,她說這個過門配我的唱腔是最好的了,那麼後來自己的“麗調”中間就是經常用了。
她的這個琵琶很有特色,她的琵琶是五根弦。1962年的時候,自己人又瘦又要出去跑碼頭,背了兩副琵琶背不動,那自己想自己能不能變一個琵琶呢,自己就試了、她自己練,練下來自己覺得音量不夠,自己要根據自己評彈的需要,她突然就想起來自己加一根弦,加在哪裡呢,花了好多時間,後來換了好多地方,後來這個琵琶彈出來人家都說,趙麗芳的這個琵琶是電子琵琶,她的琵琶裡一定有電容器,自己就放在臺上讓他們看,沒有啊、搖一搖也沒有,後來自己就再彈給他們聽,哦、這是彈撥的功夫。加上自己第五根弦是貝斯,是大提琴的弦,人家都沒有的最低音在她琵琶上可以彈出來。她這個當時的藝術觀點也好、或者是她走的這個藝術道路也好,跟當時傳承為主的主流還是有一點點的小出入,對。會不會有一些壓力、會不會有一些評論到她的耳朵裡,說你好、說你壞,自己覺得很正常,而且自己特別感謝那些提自己不足的人,使自己更進一步了。好比他說,她琵琶是彈的好的、太響了一點,自己收斂一點,該響的響,該不響的自己就不響,所以自己很感謝說自己不好的人,你使自己進步,自己非常感激。有些過分的話,自己也有點看法的,但是自己想不辯比辯還要好,不響比響還要好。
趙麗芳,是一位有追求和想法的評彈名家,她的博採眾長、相容幷蓄,她的不畏艱難、勇於創新,源自於自我的個性,也源自於她對藝術的一往深情。她在觀眾中很有人緣,她說過奪人先奪心。是啊,以心交心,用心說書,就是趙麗芳的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