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樑思成,金嶽霖的愛情觀?徐志摩的愛情觀可取嗎?

268
回覆列表
  • 1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徐志摩的詩向來給人的觀感多是浪漫二字,《再別康橋》、《偶然》是如此,《雪花的快樂》、《寂寞人心》等也是沿襲一貫的調調。雖沒有娥眉淡掃,蘭花指起,軟語呢儂小鳥依人,卻也不見走石飛沙,僅是些風吹晚霞。

    筆下細膩的愛情,成了現實中的追求。於是乎,追逐浪漫愛情成了詩人喜新厭舊堂而皇之的藉口。正如他的《寂寞人心》,“聰明的人,喜歡猜心,也許猜對別人的心,卻也失去自己的。”

    傳統的愛情觀,深受周禮和儒家思想的影響。發乎情、止乎禮。從相識、相知到相許。有純淨如水,優雅如詩般的不逾矩;也有忠貞不二的矢志不渝。這角度看,徐志摩的愛情觀,顯然並不可取。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1924年,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來到北京。 5月8日是泰戈爾64歲生日,北京學界特意在協和醫學院的禮堂為他開了一場祝壽會。

    殊不知,寫出“你以為我刀槍不入,我以為你百毒不侵”,一廂情願的徐志摩終未獲林徽因垂青,卻與同窗的妻子陸小曼在真光戲園真實地上演了一幕“紅杏出牆”。(徐志摩與陸小曼的丈夫王賡同是梁啟超的學生)

    1922年3月,沒躲過“七年之癢”的徐志摩和元配張幼儀在德國柏林離婚。這時的徐志摩寫了一首詩給張幼儀,聯同《徐志摩、張幼儀離婚通告》 同時發表在了《新浙江·新朋友》上。

    由於是包辦婚姻,當徐志摩首次見到張幼儀的照片時,嘴上僅輕蔑地吐出了句: “鄉下土包子”。在嫁給徐志摩三年後,雖誕下了長子徐積鍇,可並沒拴住徐志摩的心。

    當時的林徽因僅有十六歲,在收到徐志摩的情書後,一時手足無措。無奈之下,林徽因只好將信交給了父親,由父親林長民代為回信: “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

    徐志摩在得知張幼儀懷孕後,不僅要求把孩子打掉,還提出馬上離婚。眼見張幼儀不答應,徐志摩乾脆一走了之離家出走。產期臨近時, 身在異鄉孤身一人的張幼儀只好寫信向二哥張君勵求救。

    隨後,隻身去了法國巴黎作短暫停留後,輾轉到了德國柏林生下了次子彼得。徐志摩雖一直知道張幼儀的去向,可直到兒子降生後才姍姍來遲。不過,這次出現並非為了看望產後的妻子,而是再次逼迫離婚。同年,不堪困擾的張幼儀被迫同意離婚。

    事業上的巨大成功並沒妨礙張幼儀仍一如往常地侍奉徐志摩的雙親,養育孩子、照顧公婆、打理公司成了她的日常。沒感受過丈夫半分的浪漫,卻堅守著禮教的傳統。

    多年後,為了讓世人瞭解徐志摩的著作,一手策劃出版了《徐志摩全集》(臺灣版)。晚年的張幼儀曾說過一句話:“ 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欠下大堆風流債的徐志摩,一直花邊無盡,林徽因、陸小曼、凌淑華、俞珊、韓湘眉、賽珍珠…等,道不清扯不完的曖昧,委實夠得上“渣男”二字。

    孫子徐善曾耶魯大學畢業,任職美國原子能委員會;長孫女徐稘是美國航空公司的高管;二孫女擔任新加坡某基金會董事長;小孫女在大學教書。

    離婚後的徐志摩與名媛陸小曼的婚姻,更像是一出“狗血”大戲,就連老師梁啟超也在二人的婚禮上,“不合時宜”地進行呵責。有說徐志摩一生敢愛敢恨,至少周遭的紅顏沒說過他的壞話。

    對於早早死於非命的徐志摩而言,傳統上有死人背後不說壞話,何況有的還曾一夜夫妻百日恩。正如張幼儀的八弟張禹九,臨終前得知孫女要寫一本關於徐志摩的傳記,就曾再三叮囑,在書中“要對他忠厚些”。

  • 2 # Hi8605

    徐志摩:一個不甘寂寞,且永遠地在追尋新的興奮熱點和新奇活法的人。他的愛情觀: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的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試問,誰人能及?可不可取,要看是否區別于徐志摩這個人……

    一個人的忠誠加上另一個人的欺騙,

    一個人的付出加上另一個人的掠奪,

    一個人的篤信加上另一個人的敷衍。

    愛情是一個人加上另一個人,

    就像你加上我,可是並不等於我們。

    人生就是經歷,愛過了,痛過了,才不枉此生,才是完整的人生。面對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應對方法。例如在愛情上,有的人選擇了退卻,有的人選擇了爭取。而結果也是不同的,退卻的人,可能就此失去一生的愛,也可能就此得到解脫,得到下一段美好感情;而選擇爭取的人,可能爭取到了幸福,也可能碰的頭破血流甚至想不開的連命都送掉了。

  • 3 # 蘇記Plus

    按照你對這個問題的補充內容來看,這裡面感情線的關係的確有點亂,或者說徐志摩真能折騰。

    這幾個人的感情,如果站在他們個人的角度來說,他們的愛情觀就是那樣,無所謂“可不可取”之說。當然,如果我們這樣想,當然也就沒有了談論的必要。

    我們抽身出來思考一下,這三個男的痴情才女林徽因,最終林與樑結婚,徐與陸結婚,金痴守一輩子,這裡面的故事在後輩看來也著實只能用“痴情”來感慨了。

    1.從人的自由意志來看,他們的這愛情觀沒問題。

    ①徐志摩vs張幼儀

    大家都知道,詩人大多都是多情和痴情的,不多情就沒有那麼多的詩了,徐志摩也是,面對家庭給的媒妁之妻張幼儀,即使人家背景也不容小覷,但是不愛就是不愛,徐就是一直在嫌棄張幼儀是“土包子”,雖然行夫妻之事,但無夫妻之情,一個真心,一個只是為了完成家庭給的任務,生了孩子,徐就直接跑到海外留學去了。更是在歐洲那裡瘋狂追求林徽因,即使張幼儀也跑到身邊,還是被“逼迫”離婚,最終孩子還夭折了。

    可誰能想到,前半生一紙婚約,經歷過不幸的婚姻的張幼儀,後來卻成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女士服裝公司總經理和女子商業銀行Quattroporte。你說這時候,徐志摩有沒有後悔,應該會,因為張幼儀真的靠著自己的能力完成了逆襲。應該也不會,因為徐志摩就是徐志摩,瞧不起一個人,可能就是在第一眼開始就被打上了標籤的。

    ②徐志摩vs林徽因

    徐在苦追林徽因的時候,可以說,如果兩個人沒有互相欣賞、互相曖昧的感情在上面,徐志摩也不會那麼深情款款地長期追求,還三番冷落髮妻張幼儀。當然,就像大家說的一樣,林徽因也知道徐志摩是一個浪漫的戀人,但絕對不是一個好丈夫一樣,即使相聚於劍橋,浪漫而溫馨,但最終還是嫁給了梁啟超之子樑思成,二人在很多領域也在歷史的大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多人也只能望其項背。

    而且,林徽因、樑思成這夫妻對徐志摩的這種關係還真的大度,按照我們現在看到的現實版愛情關係來說,做不了戀人,可能後面連朋友都難做。但是這兩個偏不!徐志摩死後,樑思成還真心上心地趕去幫忙處理後事,而且特意給林微茵帶了一塊失事飛機上燒焦了的殘片,這塊殘片直到林微茵去世前都掛在她們家的牆上。放在現在,一個丈夫還能如此大度地把妻子的“前任”珍貴物件送給妻子當作懷念的物件?如此大度、信賴、開明,吾輩只能感動了。

    而我們再看林徽因《悼徐志摩》一文中,字句之間都是深情款款,充滿著無限的緬懷之情,就像是一位親人去世一般,情切至真,我們現在看著都無不動容。

    而徐志摩與陸小曼擺脫世俗的壓力結為連理,在當時可謂是弄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陸小曼還與父母鬧僵,身敗名裂,家人、友人不認同。於是二人前往上海生活。雖然後面結局不算圓滿,但二人也真真切切在追求著心裡面想要的幸福。

    因此,從個人的自由意志來說,這樣的愛情觀真實,而且都是跟著各自的內心所需而走的,我們又怎敢去說可不可取呢?

    2.從傳統道德禮俗的婚姻觀來說,徐無疑是大家心目中的“渣男”。

    ①徐志摩vs張幼儀

    有妻之夫還在外面明目張膽地追求其他女性,還大言不慚地脅迫妻子離婚,不離婚就冷落;甚至有孩子了也不管不顧,只是追求自我的想法與價值,享受著張幼儀帶來的照顧與愛意,自己又追求著另外的一個女人。

    誰看得過去?誰忍得了?明顯違背了世俗的婚姻觀。

    ②徐志摩vs林徽因

    可以說,徐志摩這是明目張膽地找“小三”了。而且林徽因也不可能不知道徐志摩已經結婚且已有孩子這件事,因為他們都互相熟悉,彼此知根知底的。雖說兩個互相傾慕,但是卻不知道適可而止,可以說徐志摩與林徽因的感情是一直都有的,只是後面因為林徽因嫁給樑思成之後,徐志摩才放手。

    退一步說,說說林徽因,如果一開始她就果斷地拒絕徐志摩,這估計又少了這麼混亂的一個情節,當然,沒有了這個林徽因可能還有另一個林徽因,而陸小曼就是。

    ②徐志摩vs陸小曼

    這對如果放在現在就更加地離譜了,這瓜絕對佔各大平臺的熱搜榜。為什麼?因為陸小曼是徐志摩的好朋友王賡的妻子!所謂“朋友之妻不可欺”,陸小曼和徐志摩是在一舞會上偶遇的,二人一曲過後就迸發出了愛情的火花。於是一發不可收拾的,陸小曼與王賡離婚,在家人和朋友不祝福的情況下,毅然與徐志摩結婚,雖說兩人都是自由身之後才結合在一起,但不得不說,徐志摩破壞他人家庭在先,徐志摩可能就是陸小曼離婚的導火索。

    據說陸小曼姿容妙曼、名傾一時,徐看到朋友妻那麼美,就用浪子之心覬覦朋友的妻子,而且不是一時的衝動,最終還讓他們離婚了,變成了自己的妻子。很顯然,這是有悖常理,有違人道,更不是君子所為,兄弟所為的,這種行為也是令人所不齒的。

    再好的兄弟,什麼都可以分享,妻子是不能夠分享的,作為兄弟也不能夠欺負他們的妻子。這是我們的基本道德意識。

    因此,從現實的世俗婚姻觀來看,徐志摩的愛情觀不可取。

    綜上,想用金嶽霖對林徽因的一句話送給徐志摩:“我是因為愛你,所以不能傷害了另外一個愛你的男人”,徐志摩是既傷害了男人,又傷害了女人,專情點好。

    現實中,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像金嶽霖一樣專情與專一的男人。你們覺得呢?

  • 4 # 72投

    不可取

    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

    用現在的眼光衡量以前人的觀念沒多少參考意義

    吃不起肉的海瑞一生清廉,卻娶了3個老婆3個小妾,其中2個妻妾自殺死了

    而明代奸雄嚴嵩卻只有一位老婆

    在古代人眼中三妻四妾很正常,這對我們現在來看是不可思議的

    而徐志摩在那個年代,尤其是他那個文學圈子裡

    風流與多情是他們創作上的“繆斯”吧

    在他們的圈子裡相比來看算不上什麼

    所以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有什麼參考意義呢

    其實最重要的是路是自己選的

    有時候就想你學要學別人的愛情觀

    還不一定能走到這步上

    人的想法是一回事

    最後怎麼做才是觀念的最終體現

    無論怎麼選都要有承擔風險的本事

    當時徐志摩要去參加林徽因的演講會

    而陸小曼遲遲不肯答應北上

    然後要熊掌也要魚的徐志摩選了一個不幸的日子搭飛機,最後飛機出事死了

    自己選的路 就要有承擔風險的準備

    就算不是不可抗拒因素 徘徊在兩個有頭腦的女人之間 總得出些事

    這樣的愛情

    或者說這樣的場面

    是你能應付的嗎

  • 5 # Shirley滄海1

    說實話,本宮從來不覺得徐志摩之流懂得愛情——在文人世界,只有登徒子,何來愛情?而建功立業、經營治世的主流世界,能夠容忍他們的人與事的存在,甚至欣賞,不過是多了休閒時候的一種調劑方式與工具,而且也是真正的影響不了事情。

    不是筆者偏執而刻薄,以眾所周知的陸小曼為例。陸小曼本是將軍夫人,地位尊崇,衣食無憂,不過有點小女人的傷春悲秋的寂寞。徐志摩對其發起愛情攻勢,好聽的說,是一種人心的綻放,不好聽的說,就是對社會道德倫理的踐踏,是對不加剋制的慾望的放縱。結局也證明了:陸小曼走向了為衣食著忙的生活,大眾語言就是淪落風塵。

    當今也有這樣的文人,不妨去問問他們:女孩淪落風塵是幸福還是悲哀?看看他們會怎麼回答?不用懷疑,他們都是立即義正辭嚴的先批評你的糊塗——居然還在這樣的問題上分不清,然後理直氣壯的告訴你:風塵世界,是最低階最悲慘最骯髒的世界。可是,就是這些人,名氣越大,成就越高,越在見到一個讓他心動的女孩時,恨不得真的一根棒棒糖就勾引走。而在其人老色衰的時候,又毫無人性的拋棄。

    他們還會用最嚴密的邏輯,最優美的詞彙,將自己的行為描述為對人性的尊重!

    真正尊重人性,就是不對人造成傷害,更能夠收斂自己的慾望——就像動物可以再光天化日之下完成交配,而人不能這樣做。人,必須在大社會的規則下存在。

    所以,徐志摩之流,是沒有愛情觀的,有的,只有無限滿足自己慾望的信仰與追求!

  • 6 # 聽王叔叔講故事

    我是兒童故事撰稿人王叔,我來回答一下。

    徐志摩的愛情觀可謂是三無產品:無責任,無道德,無祝福,實不可取!其結果也就早已註定,不可避免地以悲劇結尾!悲乎?!惜乎?!

    王叔上學時很喜歡徐志摩的詩歌,但對他的感情問題實在不感冒。原因就在於其多情而傷人,縱情而害己。

    再來說林徽因。林是徐志摩在國外求學時相識的,林開始並不知道徐已經結婚。兩人結識後,經常約會、見面,還互通情書,在這段時間,徐對林付出了自己的真情,可以說將一顆心毫無保留地獻給了她。

    徐與林的這段感情,雖然也算髮乎情,止乎禮。但無論放在民國,還是今天,都很難受到祝福。畢竟,後面兩人都已各自成婚,有了各自的家庭。

    至於徐志摩最後的一個女人:陸小曼,那隻不過是激情下的結合而已。

    陸小曼在與徐志摩相識之前,是王庚的妻子。而王庚又是徐志摩的好友。陸小曼與徐志摩在舞會上相識並且相戀,期間互贈情詩,愛得好不纏綿緋惻。但要知道,徐志摩這是在挖好友的牆角,本身就不道德。

    徐與陸婚後,一段時間裡確實如膠似漆,恩愛無比。但新鮮勁過後,就剩下了爭吵和厭倦。陸開始變得奢華無度,甚至墮落到吸大煙。徐努力寫稿和兼職賺錢,卻還是入不敷出。無力承受之下,徐志摩只能選擇黯然離開——這場無人祝福的婚姻也最終以慘淡收場。

    縱觀徐志摩與三個女人的故事,可謂是張愛玲筆下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的現實版。張愛玲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也許,林徽因就是徐志摩的白玫瑰,陸小曼則是紅玫瑰。而張幼儀呢?連玫瑰都不算,只能說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而徐志摩這樣的愛情觀,太過於放縱自己的感情,就像不受控制的大火,最終毀了自己和所愛的人。

    綜上,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啟發,謝謝!

    【如有疏漏,敬請斧正!

  • 7 # 芙蓉

    徐志摩的愛情觀不可取,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他一直都在追求浪漫的愛情,卻不顧親情,是一個無情的人,不顧前妻兒子和父母,這樣的人也註定了他的結局。

  • 8 # 出於幽谷

    回答這個問題,從徐短暫的人生軌跡,即家庭求學心路,崇拜偶像文學理想,詩歌創作與現實生活來探尋,或許更能接近本題所說的愛情觀。

    第一,家庭背景求學心路。徐志摩(1896—1931)。是中國著名的詩人,《新月社》的發起人和主將。他出生於浙江海寧的一個富商家庭,富足的家庭背景,使他有能力於1918年去美學銀行學,1921年去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政治經濟學。

    但是,其興趣卻在求學中轉向文學,開始詩歌創作。不難看出,其心路由經濟轉向文學。從1922回國,到1931從寧飛京飛機墜毀去世,其十年間,在京滬寧大學任教授,主要從事文學活動。其詩歌創作貫穿於情感與現實生活,換句話說,他的愛情觀與其創作的詩歌密不可分。

    第二,崇拜偶像與文學理想。1923年,徐志摩參與發起成立“新月社”,就取名於崇拜偶像泰戈爾的詩集《新月集》,而“新月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子之愛,唱出的一曲感動心靈的頌歌,謳歌了母愛的偉大無私,別有一股清新自然之氣,洋溢著人與自然的一種真、善、美的和諧的一致的,生命的韻律之美。而徐志摩在詩歌創作中追求的韻律之美,其詩歌創作的前期貫穿著愛情至上,唯美主義,就是他的文學理想的實踐。

    一新月集的影響。泰戈爾的“新月集”於1913年以英文散文詩出版的。對徐志摩詩歌創作的影響也是唯美主義的,許多版本的現代文學史,現代文學作品都在精讀和泛讀選刊了“再別康橋”。這首詩的書寫時間正是徐志摩在歐美留學期間與林徽因相識的時間段。表達了詩人對愛、自由、美的追求。這首詩具有音樂美,情景交融,感情體驗獨特,算是詩人愛情觀的詩歌體現吧;

    二社會生活的關照。如“先生先生”。全詩有八個詩節,一到四節寫小女孩向過路人,即坐車先生乞討情景,五六七三個詩節,寫小女孩邊追趕人力車,邊苦苦哀求坐車先生情景,最後一個詩節寫坐車先生逃之夭夭和小女孩拼命追喊。這首詩截取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片段,描寫了社會下層人民生活的苦難,表達了詩者人道主義情感世界。

    三現實世界的誘惑。為討父母歡心,與媒妁之言的張幼儀結婚後,視髮妻張幼儀為鄉下土包子,從不正眼瞧髮妻;留學歐美遇林徽因,二人過往雖密,也是徐詩歌高產期,“再別康橋”正是認識林徽因之後的愛情觀詩歌化的作品。記住,這是徐志摩愛情觀的詩歌化。有林徽因為證,她與徐不辭而別,和樑思成結婚生兒育女,對子女說:徐志摩當初的愛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與陸小曼結婚,徐父母不認可陸小曼,也不給供養,但為了陸小曼,既做教授又兼之寫作,每年掙幾百大洋供養陸,應視為徐愛情觀詩歌化的現實版吧。

    至於其愛情觀,存在決定意識。人的情感源於對現實世界的關照和反映。畢竟,徐與陸小曼的婚姻是相對穩定的。是否可取,沒有一定之規。可取者,有可取理由,反之,亦自有其道理。(本文素材取自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泰戈爾散文詩及網路)。

  • 9 # 早安奮鬥君

    平民老百姓就看看而已, 我是她也選樑思成結婚。林徽因值了,都給他碰上了。其實每個優秀的女人都有這三個人,最後的理性的選擇都是一樣的。

    徐志摩(有才有錢,瘋狂型)瘋狂追求林徽因(美女),和他談戀愛不錯,樑思成(有才有錢有家世,實力型)是林徽因的丈夫,金嶽霖(暗戀型別)是林徽因的藍顏知己

    樑思成家世, 他有一個無比厲害的老爸:梁啟超。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這樣的老爸,現在也沒有幾個。長相 儒雅而質樸 性格 當時非常新潮,也非常時尚

      

    林徽因

    林徽因是才貌雙全的女子,被譽為“人間四月天”。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 1921年,16歲的林徽因去歐洲遊歷,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 徐志摩 ,是《中國近現代文學史》繞不過去的大詩人,《再別康橋》等代表作你肯定聽過。人認識的時候,徐志摩已經有了老婆張幼儀,而且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 但,才子當然要風流,他對林徽因一見鍾情,再見更鐘情,於是拋妻棄子(後來離了婚)去追求“真愛”。

    偏偏林徽因就是不接受徐志摩,估計她是很理性的人,知道愛情不是一切。於是最後選了老實穩重的樑思成. 林徽因、樑思成夫婦家裡幾乎每週都有沙龍聚會,金嶽霖始終是樑家沙龍座上常客。他們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甚至樑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嶽霖仲裁。

    林徽因、樑思成

     金嶽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他終生未娶,愛了林徽因一生。林徽因死後,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飯店請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納悶:老金為什麼請客?到了之後,金先生才宣佈:“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林徽因病逝七年之後,樑思成娶了比自己小27歲的林洙(程應銓前妻)。

      "愛人結婚了,新郎不是我”,苦戀無果的徐志摩,流連於交際場所傷春悲秋,頗有宋朝柳三變的風采。他的“憂鬱氣質”傾倒了無數文學愛好者,其中有個人妻陸小曼。陸小曼,也是個美女,胡適說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十九歲就奉父母之命與王庚結婚,但與丈夫感情淡漠,於是喜歡跑到外面。由於王賡專注於工作和前途,陸小曼想去玩時,他就說:“我沒空,叫志摩陪你玩吧。”什麼叫送羊入虎口?這就是了。於是,徐志摩與陸小曼在王賡首肯的大好形勢下一起玩耍。朝夕相處,日久生情。終於1925年與王賡離婚。1926年與徐志摩結婚,成為徐志摩的第二任老婆。王子公主從此過上幸福生活?可惜那是童話。徐、陸婚後,陸小曼生活揮霍無度,徐志摩同時到三所大學任教,疲於奔命,課餘還得趕寫詩文賺稿費。

    徐志摩與陸小曼

  • 10 # 魚漁有與

    徐志摩的年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滅亡,民主思潮風起雲湧的年代。

    原配夫人張幼儀,大家閨秀,二人的聯姻更多是門當戶對、政治經濟的最佳選擇,在這一樁婚約中,徐志摩和張幼儀沒有選擇的權力。

    當在西方開放的環境中,遇到豆蔻年華、才情滿腹的林徽因,徐志摩一方面是真的春心萌動,一方面是對被壓抑的婚姻選擇的反抗,縱觀後來二人的感情糾葛,徐志摩,一直不願意在感情上成長,哪怕後來跟陸小曼的婚姻,也是在一片反對聲中二人成婚。

    徐志摩和陸小曼,這兩個在感情上一直不願意長大的人,碰到一起,不知有多少是真愛情?還是為了愛情去愛情?

    林徽因的出身與成長經歷,決定了她不可能嫁徐志摩,因為前面有張幼儀。

    林徽因,她的媽媽的經歷,讓她只會選擇做原配。所以一開始,這段感情就是無果。

    樑思成,在精神上足夠強大,足夠成熟,他可以撐起林徽因的那些夢想,且給他一個現實安穩的家園。

    林徽因,只有在樑思成的包容下,才會舉辦太太客廳。別人,不成。

    對於徐志摩的愛情觀,真是不敢苟同。

    好的愛情是彼此成長,彼此成就。

    同時代的錢鍾書和楊絳先生,他們的相濡以沫、比翼齊飛、白頭到老,這是最美也是最讓人嚮往的愛情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為什麼美軍沒有火箭軍這一軍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