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50739774339067

    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不能這麼幹。為什麼呢?因為給藩王封地不僅是歷史的倒退,而且是不明智的,最終導致天下大亂的根源。我們可以看到周朝的分封,造成春秋和戰國。西漢初年,異姓王分封導致劉邦老年出征平亂。同姓王分封導致吳楚七國之亂。後來明朝分封造成靖難之變。所以分封藩王其結果是藩王諸侯要麼割據獨立,要麼爭奪皇位而起兵導致天下大亂。唐朝的滅亡就是分封了大量的節度使。而節度使的權利達到和諸侯一樣的地步,先是安史之亂,後是藩鎮割據架空中央,控制朝廷。最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唐朝就滅亡了。

  • 2 # 唐南郡公

    在歷史上分封諸侯王的弊端是這些諸侯王將來有一天可能會反你,西漢分封劉氏子孫,爆發了七國之亂,西晉分封司馬氏諸侯王,導致了八王之亂。之後大多朝代都不再搞分封諸侯王這一套了,但是為什麼到了明朝朱元璋卻又力排眾議,堅持分封藩王呢。難道他沒有讀過史書嗎?這其中的弊端他不明白嗎?其實老朱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一是他不相信異姓人,不過也確實沒有有能力鎮守邊疆的將領。二是跟朱元璋的平民出身有關,他吃過苦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享福,三是想京師有難時,各地藩王可以進京勤王。

    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在與其謀士們總結歷史上治亂興衰的經驗時,一致認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強”,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於是以前朝為鑑,決定建藩。

    他不相信異姓人,把自己兒子分封在各地能保障江山不被外姓人奪去

    朱元璋多疑的性格為後世所詬病不已,他的手下帥才大將有很多。開國大將接連被他用各種手法給除掉,只留下幾個他認為對他和他的後世沒有威脅的少數幾人。他建立錦衣衛,鎖釦大臣,手下大將被殺的殺,囚的囚。如果讓這些有能力的大將去鎮守四方無異於是放虎歸山,給了他們造反的條件,就算他在位時他們不反,等到他死以後不能保證這些人不反。於是,朱元璋不得不剷除這些有功之臣,將他的兒子們分封各地,鎮邊關內地。防社稷不穩。

    也正是因為他除掉了有能力的大將,到了朱允炆時期,朝中沒有善戰大將,而分封在東,北的兒子們得到了很好的磨練,最後燕亡成功舉起了反旗,雖然不被異姓人奪去,但是卻被同姓的兒子奪取江山。他將各個兒子封王鎮守邊疆的同時,除掉了朝中的大將們,這也等於給接下來的繼位君主埋下隱患。事實證明,朱元璋的決定並不能代表所有後代,之後的明朝歷史中,造反的藩王還是有不少。

    二是跟朱元璋出身有關,他從小吃苦長大,不想再讓子孫後代吃苦,就分封各地養著他們

    當初朱元璋提出分封藩王,臣僚們就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對於臣僚提出的宗室分封過濫會導致類似於七國之亂的時候,朱元璋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認為是漢景帝將七國逼反的,不是七國故意謀反之心,分封制的益處大大優於不分封。

    為此朱元璋還採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即所謂“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宗室藩王僅僅具有部分軍事上的權力(到了朱棣多得江山後就把僅有的軍事權力也給剝奪了),另外還不讓子孫們當官參與政事,總之就什麼事都不用幹,每月領取國家的養老金就行了。皇帝們總是想機關算盡,可是一個人想做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事是不可能的。

    據明史記載:“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

    之後這些子孫後代呈爆發的增長,中後期成了明朝一個重要負擔。也可以理解朱元璋想讓自己的子孫不受苦的想法,可是他不能知道幾百年後是什麼樣,這就是典型的好心做壞事。

    朱元璋本意是京師有難,各地分封的藩王可以進京勤王,可是沒想到到了朱棣時期這些藩王就沒有了兵權

    明初,朱元璋還實行分封制,將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分封到全國各地,以鞏固統治。洪武后期,這些藩王已掌握邊防軍事指揮權,這不僅防止了軍權旁落,又鞏固了邊疆的穩固。

    他分封藩王的理由也相當冠冕堂皇:

    “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衛國家,下安民生。今諸子既長,宜各有封爵,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道。”

    朱元璋的目的其實還是比較明確的,用諸子“眾建屏藩以衛京師”。

    一旦京師有變,裂土臨民並手握重兵的藩王們隨時可以起兵勤王。後來“靖難之役”中明成祖打出的旗號“靖難清君側”,其理據就在於此。朝中出現奸臣了,作為藩王,有權利、有義務率師“勤王、清君側”。朱元璋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決定很可能與宋元宗室衰弱有關。宋王朝重文抑武,對於宗室限制得則更加嚴格,親王、郡王不裂土、不臨民,更加沒有兵權。

    可是他一邊讓藩王鎮守各地又打壓他們手中的軍權以及軍隊數量,到了朱棣多得皇位後深知藩王擁有兵權的危害。於是一削到底,乾脆不讓這些藩王擁有屯兵的權力,這就與朱元璋的“眾建屏藩以衛京師”背道而馳,朱元璋沒想到他指望的拱衛京師的藩王們在他死後幾年就喪失了拱衛京師的能力。

    之後的藩王們就徹底成了一群“飯桶”,也很少有人瞭解他們的苦悶,於是有的投身於琴棋書畫中,修身養性。有的則無惡不作,霸佔良田,強搶民女,明朝藩王實在是明朝一大“危害”。到了明朝末年滿清入關後,各地的藩王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哪裡還能進京勤王呢?

    朱元璋力排眾議堅持分封藩王,他主要認為宋元是因為“主弱臣強”,得不到藩王的庇護。同時他也知道分封藩王的弊端,於是他刻意地規定了藩王手中的權力。他在位時這些都是對的,沒有問題,可是當他崩後沒幾年,一切都變了,他以為的拱衛京師的藩王徹底喪失了拱衛京師的能力。

    還是那句話,站在朱元璋一個父親,爺爺的角度來看,朱元璋當初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之後還有很多他沒想到的,一個人不可能做幾代人的事。

  • 3 # 東南史官

    朱元璋是草根出身,但任何一個開國皇帝都不是那麼膚淺。殺功臣比如藍玉等,是在為他的皇太孫鋪路,畢竟太子死得太早了,開國功臣不是一個文臣教出來的文藝青年能駕馭的。一個領土廣袤的大國,是很難有效統治偏遠地區和邊疆的,直到今天,還有英聯邦,美合眾和俄加盟。

    在古代更是交通極不發達,政令難以貫徹,統治效率與距離成反比,於是偏遠地區和邊疆地區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但是交給地方豪強或者委派封疆大吏遠不如皇室近親可靠,畢竟血濃於水,最壞的情況也不過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秦始皇和北宋倒是沒有分封藩王,然後就被一鍋端。

    朱元璋知道藩王可能謀反,朱元璋對藩王的權利做出了嚴格限制,並頒佈了大量訓誡,昭鑑錄御製紀非錄永鑑錄等,最後成書了皇明祖訓,進行制度限制和勸誡。裡面也提到雖親信如骨肉,朝夕相見,猶當警備於心,寧有備而無用,可見他是知道的。

    至於朱元璋為什麼進行分封,洪武三年,朱元璋親自解釋過:昔者,元失其馭,群雄並起,四方鼎沸,民遭塗炭。朕躬率師徒,以靖大難,皇天眷佑,海宇寧謐,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各位開國皇帝大部分都是經過多年逐鹿才定鼎,尤其老朱,絕對知道分封的後果,因為例子太多了,首先王朝初立,外姓手握兵權的開國大將是個不穩定的因素,中央還是需要大力培養宗室,把諸多山頭變成皇室一家獨大。

    我還看過一種解釋是,分封諸王確實可能未來會很亂,但諸王勝出者,依舊是太祖的子孫,都是一回事,但是皇室實力太弱,被篡後就是江山改姓,整族被屠。那麼多前朝,有一半兒是這種情況,宗室孱弱,社稷顛覆。

    分封制存在原因就是開國之初,天下疲憊,中央對邊疆鞭長莫及,無法實行有效管理,於是讓邊遠地方形成子公司,暫時半獨立以維持統治,等到經濟復甦,中央有能力管的時候,削藩,轄地收回中央。

    明初分封的原因就是,明朝首都在南京,遠離北部大敵蒙古,軍事重心和政治經濟中心分離,除了在北部設定藩鎮,還有什麼辦法?讓南京直接管理北部邊疆,能行嗎?朱棣能削藩,因為天子守國門,因為他不需要諸侯守國門。

    即使朱允炆削藩成功,也會面臨蒙古的軍事壓力。不設藩鎮,宋徽宗被一鍋端,設定藩鎮不用諸王用武將,唐玄宗丟了長安。

    要知道從朱元璋起兵開始到立國後多次北伐,練出來的精兵強將非常多的,別看史書上記載朱元璋動輒幾萬幾萬的殺,其實那些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武將及其家屬。絕大部分是同他們結黨營私的官吏及家屬,和仗著主家勢力為非作歹的奴僕及家屬,這些攀附的勢力數量是很龐大的。

    朱元璋這樣做的目的是打擊威脅統治的利益集團,而不是消滅支撐國家的武將集團,武將集團本身的精華還是在的,真要是像某些人渲染的那樣亂殺一通,武將早就集體造反了。

    而事實上,朱元璋看到了宋朝文官過度膨脹,和無限制土地兼併對國家根基的嚴重破壞,所以其實是有意抬高武將來制衡文官勢力的,而被文官洗腦的建文帝朱允炆上臺後打破了這種平衡,為了換取一個明君的頭銜無原則地跪舔文官,徹底放縱文官地主肆意損失國力。

    同時像宋朝一樣崇文抑武,學著文官一樣鄙視武將,已經把整個武將階層得罪死了,除了少數愚忠的基本都離心離德,很多人暗中支援朱棣,才是靖難之役被絕對劣勢的朱棣翻盤的根本原因。朱棣奪位的惡劣影響直接導致了諸王哪怕國難也無法順利起兵勤王,一直到南明弘光政權垮臺,諸王才在中央破滅的基礎上起兵反抗。南明抗爭幾十年,藩王同樣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明成祖之後,不再實行藩王駐邊是因為明朝透過遷都北方,把政治中心與軍事中心分離的問題解決了,不用擔心邊防外姓獨大,而不是單純的封藩政策好不好,這只是明初國力不足,朱元璋不能遷都而已。

    歷代開國帝王重用宗室,是因為他們普遍在衡量了日後王族內戰的危險和當下可能被外姓滅絕的危險之後,認為外姓的威脅更大,而做出的選擇。

    有清一代,親王的權力比明朝成祖之後還大,有什麼倒退不倒退的,根據權力的需要而已。從清初到清末,宗室參政、輔政、領兵始終不絕,遠遠超過明朝,而相對於明朝,清代皇權並沒有下滑,也就是說是否分封、重用宗室不能簡單看成皇權上升下降的標誌。帝王的佈局是基於他現實所處的環境,怎麼合適怎麼做。

    朱元璋和劉邦的條件非常相似,包括在封藩的想法上都很像。可是封藩的弊端劉家早已掩飾過了,朱元璋還執意這麼幹。可能劉邦/朱元璋在封藩的時候,站在他們個人的立場上看,確實是覺得只要天下姓劉姓朱就可以了,手心手背都是肉。

    而且開朝立代時,太祖個人能力出眾,權力集中,不存在同姓人對其權力的威脅,最大的威脅來自外姓,或者說最緊迫的是要鞏固剛剛創立的政權。等到傳到下一代時,政權相對穩定,而且,長子的能力就未必敵得過眾多其他宗親,同姓稱王是有天然優勢的,不存在道統上的障礙,所以,只要他們還活著,就是個潛在的威脅,而如果他們手裡還有兵呢?只怕皇帝覺都睡不好。

    不光皇帝睡不好,藩王也失眠:憑啥他當皇帝,憑啥我不能?這時,藩封的弊端就凸顯出來。說來說去,都是因為人性的自私,考慮問題時很難跳出“家天下”框框。

  • 4 # 未濟

    這是當時形勢所迫,分藩王是比較不錯的辦法,並且老朱是有私心的。

    朱元璋無論是經歷,出身,和劉邦都很像,朱元璋也很喜歡劉邦,向劉邦學習。而劉邦就是採取了郡國並行制,分封藩王。當然,朱元璋不是單純地模仿,而是這個體制確實有好處。至少藩王有兵可以守衛老朱家的江山,就算換皇帝,也是自家人。朱元璋自己給出的理由是:天下之大,必建屏藩,上衛國家,下安民生。今諸子既長,宜各有封爵,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道。

    明朝初期定都南京,這是當時的環境決定的。朱元璋的文臣武將大多是江淮人,南方又富庶。而且朱元璋稱帝初期還沒把元順帝趕走,稱帝后進行北伐,國都當然定在南面。之後也遷都。直到朱棣奪位後,為了鞏固他的統治,遷都到了北京,同時也是為了防禦。因為南京離北方前線太遠,北元的勢力還在,北邊還要打仗,必須有重兵把守。把兵交給自己的兒子,至少比交給將領要安全吧。就算後來朱棣奪位了,那也照樣是老朱家的江山。所以,讓藩王守邊疆對於老朱家來說是比較不錯的辦法。

    明朝的藩王其實應該叫塞王,他們的任務就是守邊疆。和西漢西晉的藩王不一樣。朱元璋也知道西漢西晉的藩王有多大的弊端。所以他對明朝的藩王是有限制的。明朝藩王只是統兵打仗,並不是管理封地。他們只是在某一大城市內駐紮,並不是管理整個省。財政,人事大權都是朝廷管理,權力並沒有西漢和西晉的藩王權力大。明朝藩王說白了就是統兵的將領。

    朱元璋為了管理約束藩王,寫了很多,高所他們能做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眾建屏藩以衛京師,朝中出現奸臣了,作為藩王,有權利、有義務率師“勤王、清君側”。這就是給了朱棣奪位的口號了。不能私自離開封地,進京時間也要錯開,對藩王還是有很多限制。朱元璋多疑,屠戮功臣,他只願意相信自己的子孫,就算朱棣整事,好歹都是自家人。

    明朝初年,遷都時機不成熟,家底薄,遷都會勞民傷財,勳貴又都是江淮人,不願意走,遷都有阻力。但是北方是軍事中心,必須安排重兵。相比之下,分封塞王手邊比遷都要更合適。等到朱棣遷都的時候,可謂是大勢所趨,無論是為了他自己還是為了守邊,實際都成熟了,老一輩的勳貴基本都沒了。北京又是他的大本營,還能戍邊。明朝國力也增強了,遷都花費也承擔得起。

    朱棣奪位後,進一步限制藩王權力,遷都北京後,塞王基本就完成了歷史的使命。明朝中後期的藩王就是過著豬一般的生活,啥也不用幹,沒有任何實力和朝廷對抗。明朝初期的藩王是帶著歷史任務的,當完成了遷都北京後,藩王的歷史任務就算完成了。算是過度時期的產物。

  • 5 # 普天藍

    朱元璋分封藩王其實是跟劉邦學的,內鬥方面不管哪個藩王勝出,大明王朝都永遠姓朱。外斗方面一旦京師有難,各地多個藩王可以聯手保衛京師。朱元璋對這樣的規劃顯然過於自信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優秀,優秀到幾百年也很難出一個像他這樣牛逼的人。他更不知道自己的後代子孫是多麼的無能。無能到藩王們都成了擺設,對內無力鎮壓起義軍,對外打不過野豬皮!這樣的情形下,朱元璋怎麼規劃都是沒有用的。

    所以朱元璋並沒有思考周全,他根本就沒有想明白他自己為什麼這麼牛逼這麼優秀,而他的後世子孫會變得那麼無能墮落!因為他的後代根本沒有朱元璋從小那樣的艱苦經歷。長在溫室的花朵生命力是無法跟野外的野草相抗衡的,而這一點正是朱元璋活著時無法預料到的!

  • 6 # 目標就是動力645

    首先你要了解朱元璋這個人他是靠什麼起的家,他是靠義兄,義弟,義侄起的家,在他心裡,自家兄弟齊心,沒有幹不成的事,所以當他坐穩皇位後,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我大明到處都有我朱家的人,也不怕別人造反,這樣可永保我朱家江山,這裡他又忽略了一個問題,人都會老去,不可能後代子孫都有自己這麼雄才大略,能讓這些番王心服口服,所以大明政權的垮臺也就是這個時候封番王留下了禍根,最後的結局是,眾王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各自為政,這就導致了清兵入關的結局

  • 7 # 那些年的歷史事兒

    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因為要加強邊防的軍事力量,尤其是防禦北方的遊牧民族,當時主要是蒙古的瓦剌和韃靼。燕王朱棣就是當時北部邊防的主要力量,也是所有藩王中軍隊最多,戰鬥力最強的藩王。

    第二個原因:如果朝中有奸臣禍亂朝政,藩王可以起兵勤王,為皇帝清君側。

  • 8 # 俞遠通

    朱元璋雖布衣出身,但深知漢朝以來,諸朝皇子,為了謀爭大位,手足相殘的前朝故事,這是血的教訓。

    朱元璋力排眾議,堅持分封藩王,主要是,為了保護諸皇子的安全。

    讓皇子們,遠離京師,不對太子有威脅,一旦自己歸天后,諸皇子天南地北,主持地方政事,山高皇帝遠,免生內鬥禍起蕭牆,朱氏一脈,庶及保福運綿長也!

  • 9 # 球狀閃電思維

    朱元璋分封藩王,很多皇家子孫還鎮守邊關。表面上看是為了國家的穩定,朱家王朝能千秋萬代的傳下去,實際上和朱元璋幼時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朱元璋出生在一個窮苦農民家庭,爹孃以及幾個親人都相繼餓死,對當時的他來說,打擊很大。能吃飽飯就是他當時最大的幸福,他是從苦日子裡走出來的,雖然當了皇帝,但那些艱苦的歲月一直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裡。於是他發誓,以後絕不會讓自己的子孫後代過那種忍飢挨餓的日子,凡是他老朱家的後代,都封王封地,由國家來供養,坐享其成,享受榮華富貴,一直到明朝滅亡。

  • 10 # 東海尋人

      千古一帝秦始皇消滅了分封制,豈料後世兩千年卻倒退了。在歷朝歷代改革掙扎的過程中,明太祖朱元璋仍然力排眾議,大行分封制,分封諸多子孫為藩王,孰對孰錯呢?我認為錯了,而且錯得離譜。

      分封制的危害

      秦始皇消滅分封制是有政治基礎的,是秦國長期實行商鞅變法的結果。商鞅變法對分封制的取消主要有兩方面貢獻,其一是取消貴族士大夫階層的很多世襲的特權,使其必須透過建功立業來維持勳爵或者屬籍,為後來秦始皇徹底消滅分封制減少了絕大多數阻力;其二是讓底層的百姓能透過戰功公平地獲得勳爵,使得階層流動獲得提升,為消滅分封制提供了群眾基礎。

      但是經過秦末農民起義一折騰,又被項羽給恢復了。而之後統一天下的漢高祖劉邦,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廢除分封制,也只能暫時妥協的辦法。然後拉開了兩千多年的分封制改革運動,過程十分漫長且複雜。改革的過程依次從消滅異姓王、立同姓王,到到削弱同姓王,再到後世限制非宗室勳爵的世襲問題等等。但唯一的問題就是宗室分封與勳爵世襲,一直尾大不掉。

      一般情況下,在王朝建立初期宗室人口較少,勳爵世襲問題表現得不明顯。但到了中後期宗室人口增加,分封佔去很多土地,很容易引發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而爵祿需要消耗非常多財政支出,對國家的安定十分不利。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分封的王侯,在某些朝代還有用兵權、賦稅權、官員任免的權力,往往也會對中央集權不利。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及明朝的靖難之役,都很能反映這一問題。

      朱元璋分封藩王的理由

      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靠農民起義起家的,親手打下的江山。與前面兩個朝代略有不同,唐高祖李淵或者唐太宗李世民是靠關隴集團(門閥世家)起家的,宋太祖趙匡胤是靠藩鎮起家的。很有意思的是唐朝是出身於門閥,但又完成了消滅門閥的歷史使命;宋朝出身於藩鎮,也消滅了藩鎮的歷史使命。

      那麼問題來了,明太祖朱元璋完成了什麼歷史使命呢?

      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還是在解決前朝的問題。宋朝消滅藩鎮的手段,靠的是重文抑武的手段,但是副作用是軍事孱弱,文官壓制武官導致的是主和派掌權的局面,使得整個宋朝一直忙於應付外患,且最終亡於外患。所以對於明太祖朱元璋來說,既要將軍事重視起來,又要進行文武平衡,同時又要防止出現唐朝的藩鎮問題。

      於是誕生了如下三條解決辦法:

      第一,殺開國功臣,防止非宗室勢力世襲影響中央集權,同時能防止出現藩鎮問題;

      第二,將內政交給士大夫階層,腹地軍事防禦也交給親信,算是進行了文武平衡;

      第三,分封子孫為藩王到帝國外圍,防禦外患,保障軍事戰略安全。

      第一點跟第三點不難理解,明太祖朱元璋走的不是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和平模式,而是漢高祖劉邦“滅異姓王、立同姓王”的武力模式;第二點引導著明朝在後世進行內閣制度改革,走的是宋朝士大夫共治天下模式,但又不壓制武官。

      很顯然明太祖朱元璋跟漢高祖劉邦同樣認為,宗室要比非宗室可靠,所以分封子孫為藩王,成為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三大國策之一。

      分封藩王導致的後果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分封藩王,甚至立下祖訓說: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他給這些子孫藩王很多權力,比如兵權護衛一般三千到兩萬不等、統兵幾萬到十萬不等,並擁有相對自由的軍事指揮權;除此之外,他還給了藩王一項更大的權力——

      《皇明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這個為日後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謀朝篡位提供了理論依據,這就是朱元璋過於相信宗室力量的結果。

      這些藩王分封了土地,還可以自設官屬,爵祿一般一萬石,自行屯田,相對獨立的財政權等等。正如前面所說的,由於分封世襲的緣故,宗室人口越來越多,國家財政支出在爵祿方面要佔去很大比例,分封出去的土地越來越多,導致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所以明朝亡於農民起義不是沒有原因的,一來農民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二來國家要彌補財政缺口提高賦稅農民負擔越來越重,不大規模造反才怪。

      有個官員叫葉伯巨地看出了藩王隱患,建議朱元璋加以限制。豈料朱元璋對自己的這一項國策十分滿意且有信心,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反對意見。反而認為葉伯巨在挑撥自己跟子孫的關係,直接將葉伯巨關起來,最終死在獄中。

      結果朱元璋一駕崩,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的第一年靖難之役就爆發了,經歷了4年內亂,生靈塗炭,洪武之治的努力都白費了;而朱棣登基後,殺了無數建文帝舊臣,更是造成的人才損失更是不可估量。

      不過好在明成祖朱棣也認為他的父親明太祖朱元璋錯得離譜,登基後還是分步驟地進行了削藩,不然明朝得短命一百年了。

    所以啊,朱元璋分封子孫藩王這件事是開了歷史倒車,肯定是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鐵龍c4l壓縮機不工作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