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4901344156775

    剛果人以木薯、大米、玉米、高梁以及多種野生動物、植物為主要食品。口味喜辛辣,愛吃帶汁的菜。多用燒、燴、熘、燜等方法烹製菜餚。調味品中多用椰子油、香菜、胡椒、辣椒等。習慣吃大塊肉,而不喜歡吃肉片和肉絲。這與他們豪爽的性格相符合。他們還喜歡吃各種豆類、馬鈴薯、西紅柿、捲心菜、蘿蔔、胡蘿蔔等,也吃蘑菇等菌類食物,而討厭雞毛菜和蝦,認為雞毛菜是草,嚇是蟲。

    剛果人喜歡吃花生搗碎做成“花生面包”,還喜歡食用一種用香蕉、花生、木薯面、棕櫚油、辣椒和鹽混合做成的“龍烏馬”食品,這些既是主食又可當菜餚。

    剛果人有大片的森林,所以在剛果有“吃樹”之說。這既由於大量木材出口換來的糧食,又因為有些樹木的果實可以加工成食品,如用油棕果炸油、用柑橘制飲料等。此外,剛果果樹遍地皆是,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油梨等,都是自生自長,人人可以隨意採摘,有些剛果人甚至整年以水果代糧。

    剛果人經常食用用大黃螞蟻製成有蟻醬,有時外出狩獵捉到猴子,將猴肉燻熟後,蘸著蟻醬吃,被他們認為是最好的美味佳餚。

  • 2 # 史座

    摩洛哥是非洲唯一一個白人國家。首先必須要澄清一個概念,非洲54個國家中並不都是以黑人為主體的國家,只是以黑色面板為主體的國家在非洲佔據多數,還有九分之一的國家的國民膚色不是黑色。

    非洲國家摩洛哥國王和王妃

    關於非洲地區人民的膚色是否是黑色,其實有個地域分界線,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為界線,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所有國家,其國民的膚色基本都以黑色為主,這一區域我們稱作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但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區的國家,其國民膚色基本和西亞地區人民的膚色較為相似,這一區域我們稱作北非

    西亞地區絕大部分國家都是以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國家為主,比如沙特、阿聯酋、阿曼等國,其國民的膚色類似淺白色。其實除了西亞地區外,北非地區的國家基本也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國家,比如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蘇丹等國,他們雖然位居非洲地區,但膚色和西亞這些阿拉伯國家人民的膚色基本一致,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人民的膚色有著根本的不同。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人民

    所以,我們一般稱呼這6個北非國家的人民為阿拉伯人,而不是非洲人,非洲人僅代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黑面板人民。比如非洲地區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埃及,當時他與中國建交時,被稱呼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阿拉伯國家。

    這是因為北非地區這6大國家和西亞地區的阿拉伯國家,被統一稱呼為阿拉伯世界,西亞北非地區是阿拉伯人聚集最集中的地區,他們有個共同特點是,都以阿拉伯語作為國家的官方語言,全國絕大部分人民信奉伊斯蘭遜尼派。

    作為北非地區阿拉伯國家之一的摩洛哥自然也不例外,該華人民的膚色肯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膚色不同,而且摩洛哥人民的膚色和歐洲地區的白面板較為相似。

    現在摩洛哥近4000萬人中,阿拉伯人佔有80%,柏柏爾人約佔20%。而且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在祖上都是歐羅巴人種,也就是白色人種。

    其實歐羅巴人在不同地區都有分支,比如阿拉伯人屬於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歐羅巴人按照語言又可劃分為歐洲語言、亞非語系、高加索語系。阿拉伯人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屬於閃米特語族,閃米特語族又是歐羅巴人的亞非語系。摩洛哥柏柏爾人的語言屬於柏柏爾語族,柏柏爾語族同樣是歐羅巴人的亞非語系一部分。

    所以,無論是人種上看,還是從語言劃分來看,摩納哥人民都和白色人種有很大的關聯,這也是摩納哥人民的膚色更傾向於歐洲人膚色的緣故。

  • 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一提到非洲,絕大多數人的腦海中浮現的,無外乎貧窮、戰亂、飢餓等令人心情為之低落的詞語,還有那些除了一口白牙,從上到下遍體漆黑的當地黑人們。

    不過,如果你到過北非的摩洛哥,你就會發現,這裡的大街上到處是歐式風格的建築,生活中瀰漫著濃郁的歐式浪漫氛圍。整個國家安寧祥和,人民生活富裕。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裡不僅盛產美女,而且百分之八十的居民都是白人,幾乎看不到黑人。

    這就讓人奇怪了,既然同屬非洲,為何摩洛哥當地的居民,卻不是以黑人為主呢?

    (牽著駱駝的柏柏爾人)

    一、摩洛哥的柏柏爾土著居民。

    摩洛哥位於非洲的西北角,隔直布羅陀海峽和歐洲的西班牙隔海相望,陸地上與同屬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以及26.6萬平方公里的西撒哈拉沙漠相鄰,總領土面積約45.9萬平方公里。

    摩洛哥是非洲古老的國家之一,早在30-40萬年前,這裡就有卡薩布蘭卡人活動的遺蹟。最早定居在這片土地上的居民是柏柏爾人,他們以原始部落為組織單位,過著遊牧生活。

    公元前16世紀時,腓尼基人成為進入摩洛哥的第一代殖民者。公元10世紀時,他們建立了利克蘇斯、丁吉斯等城市。而當地的柏柏爾人為反對腓尼基人的殖民統治,組合成強大的部落聯盟——茅利塔尼亞。

    從公元2世紀到6世紀,摩洛哥接連受到羅馬人、汪達爾人以及拜占庭王朝的入侵統治。直到7世紀時,阿拉伯人征服摩洛哥,引入伊斯蘭教,並建立起阿拉伯的伊德里斯王朝。

    11世紀中葉,從撒哈拉到尼日河一帶的柏柏爾人倫圖那部落崛起,在馬拉喀什建立阿爾穆位元王朝,在經歷阿爾穆瓦希德和馬林王朝更迭後,摩洛哥一度處於分裂局面。

    (法國入侵摩洛哥)

    二、殖民者對摩洛哥的影響。

    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葡萄牙、西班牙幾乎佔領了整個摩洛哥大西洋沿岸地區,並向摩洛哥內陸進逼,直到1525年,來自蘇斯河流域的阿拉伯-薩阿德人,向歐洲殖民者發起進攻,並建立起薩阿德王朝,後來更替為阿拉維王朝。摩洛哥迎來了阿拉伯人統治的強盛時期。

    1830年,法國入侵摩洛哥的鄰國阿爾及利亞,在當地建立起殖民地。而西班牙也跨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從沿海地區向內陸推進,逐漸吞併摩洛哥北方領土。

    法國也越過阿爾及利亞繼續向摩洛哥入侵,最終法西雙方簽訂協議,摩洛哥北部和南部歸西班牙,而中部卡薩布蘭卡與拉巴特歸法國。

    從此,西班牙和法國,就成為摩洛哥的兩大保護國,直到1956年,摩洛哥獨立,法國和西班牙所佔的領地合二為一。西班牙也沒有完全退出,還佔據著摩洛哥北方休達、梅利利亞及地中海沿岸一些島嶼。

    由於長期處於西班牙及法國殖民統治之下,獨立後的摩洛哥,仍然在各個領域和法國與西班牙有著緊密的聯絡。近一半的出口貿易和三成的進口貨物來自西班牙和法國。

    在軍事上,摩洛哥和法國更是關係密切,大多數武器都向法國採購,少量從美國購買。2018年時,法國承建的非洲第一條高鐵,就穿過摩洛哥,分別連線丹吉爾、拉巴特、卡薩布蘭卡三座城市。

    摩洛哥還在和西班牙共同修建一條海底鐵路。該條鐵路將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連線歐洲和非洲。

    (摩洛哥美女)

    三、撒哈拉沙漠的阻隔作用。

    黑人起源於撒哈拉沙漠以南,其體能充沛,繁殖力強,野蠻好鬥,具有侵略性。如果不加以限制,基本上無孔不入,很快就會代替當地土著,成為主導種群。

    比如今天的法國,向非洲黑人敞開移民懷抱,短短几十年,黑人已佔據法華人口的7.5%。甚至新生兒60%多都是黑人。看來用不了多少年,法國將變成歐洲的黑人國度。

    而摩洛哥雖然同屬非洲,其原始土著卻是白種的柏柏爾人,並不是黑人。隨著阿拉伯人的文化入侵,以及後來西班牙和法國殖民影響,其人種經過歐洲血統混血,更加傾向於歐洲白人血統。

    而發源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之所以沒有跨過北迴歸線,進入摩洛哥等北非國家,實行種族入侵和佔領,歸根結底還是撒哈拉大沙漠的功勞。

    由於撒哈拉沙漠面積廣袤,條件惡劣,以當時黑人們的技術裝置條件,他們根本不可能穿越這個地區到達北非。

    同時,由於柏柏爾人受歐洲人影響,較早就掌握了火槍火炮等先進武器的應用。倒是他們穿越沙漠向南擴張,打得黑人們只能繼續向南逃竄,離北非也越來越遠。這樣一來,摩洛哥也就更難以看到黑人了。

    (參考資料:《非洲人的人種分類和語言》等)

  • 4 # 歷來現實

    一提到非洲,就聯想起貧窮、落後、艾滋病和黑人,其實那是由於知識的貧乏。

    就像60年代的時候,我們只知道遙遠的地方有個剛果,剛果跟中國關係很好,當時大家認為剛果就是非洲,把它跟非洲等同起來,當時大家看到村裡誰長得黑乎乎的,就喊他"剛果人",後來才知道自己知識太貧乏了,鬧了個大笑話,剛果只是非洲一個國家。

    喜歡旅遊又有錢有閒的人,對摩洛哥並不陌生,因為摩洛哥是一個對中國免籤的國家,這裡景色優美,讓很多中國遊客樂此不疲。

    可是去過摩洛哥的人,也沒有把它當做傳統意義上的非洲國家,為什麼呢?

    一是因為,摩洛哥非常"富裕",人均GDP是盧安達的5倍,中非共和國的9倍,蒲隆地的10倍,這三個國家都是非洲國家。

    二是因為,非洲是黑人的家園,而我們在摩洛哥卻很少看到黑人的身影,這裡是白種人的天下,準確地說是混血的國度,這裡的混血美女更是隨處可見,叫人賞心悅目。

    摩洛哥雖然是非洲國家,但它在非洲大陸的最西北端,是距離歐洲最近的一個國家,最北面和西班牙隔海相望,在這裡既能看見地中海,還能看到大西洋的美好景觀。

    所以,說這裡是非洲最發達的國家,大家不難理解,因為這裡臨近歐洲,所以經濟也被歐洲國家帶動了。

    但是如何解釋摩洛哥大部分都是白人,幾乎都看不到黑人的現象,難道因為靠近歐洲把他們變白了嗎?

    眾所周知,非洲面積很大,總面積為30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歐洲的面積,所以人種也比較複雜,不可能全都是一色的黑人。

    比如埃及屬於北非,埃及人的膚色相對於非洲其他地區的本土居民來說要淺很多,因為埃及人屬於歐羅巴人種,而歐羅巴人種就是白色人種,埃及是阿拉伯國家, 摩洛哥也是阿拉伯國家,阿拉伯人佔全國總人口的八成左右,剩下的兩成人為柏柏爾人他們屬歐羅巴人的地中海人種,也是白人。

    摩洛哥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是柏柏爾人,直到公元7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來到了這裡,他們後來居上,反客為主,在8世紀建立了阿拉伯王國,成為摩洛哥的統治者。

    其次摩洛哥歷史上曾經遭到過歐洲列強的入侵,腓尼基、羅馬、拜占庭先後統治過摩洛哥。

    從15世紀開始,法國、西班牙等殖民者入侵非洲,對摩洛哥進行了瓜分,經過幾個世紀的融合,摩洛哥的宗教多元化,有伊斯蘭教,也有基督教和猶太教徒,但是人種卻沒有什麼根本改變,始終以白人為主,黑人身影就難以見到了。

    摩洛哥白人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因為它地處北非,離赤道較遠,受太陽照射時間短,所以原住民的人種膚色較淺。同為北非國家的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也是以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為主;北非國家突尼西亞,人種則主要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他們從來就不是黑色面板。

  • 5 # 寒江雪雨

    說到非洲,我們腦際裡就會閃現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以及長著黑黑的面板的當地居民---黑人。

    這裡大約有一半以上的地方會處於全年都比較炎熱的狀態,太陽可垂直照射的土地面積更是達到了四分之三左右。所以,被赤道橫貫中部的非洲,才有了希臘文中寓意Sunny灼熱的阿非利加這一名稱。

    但是在摩洛哥這個非洲國家,卻極少見到黑人的身影,一眼望去,都是高鼻樑的金髮美女。

    同在非洲,為什麼摩洛哥人不是黑色面板?

    非洲人不全是黑人,按照地理劃分,非洲是分為兩大塊兒,一大塊兒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塊兒是北非。

    而真正的黑人地區就要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這個區域有很多的國家,面積也非常大。

    最南端的是南非,還有非洲人口大國奈及利亞和衣索比亞,以及比較出名的網紅國家甘比亞和盛產海盜的索馬利亞,都是黑人國家。

    而北非的幾個國家,如摩洛哥、埃及、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等國,都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在人種上屬於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是地道的白種人。

    摩洛哥簡介

    摩洛哥位於非洲的西北角的一個阿拉伯國家,面積45.9萬平方公里,有3000多萬人口,

    人口有75%是阿拉伯人,20%是柏柏爾人,另外還有5%是屬於其他民族。

    公元7世紀,摩洛哥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入侵,隨後阿拉伯人在摩洛哥建立了阿拉伯國家。

    200年後,摩洛哥的土著柏柏爾人重新掌握了權利,但是阿拉伯人已經在宗教上同化了柏柏爾人。

    公元15世紀,摩洛哥又遭到了法國、西班牙等國的殖民入侵,成為了西方列國的保護國。

    二次世界大戰後,摩洛哥民主運動空前發展,經過努力,上世紀50年代,摩洛哥終於宣佈獨立,成為了阿拉伯國家聯盟中的一員。

    摩洛哥成為白人的原因

    不論是摩洛哥的土著居民柏柏爾人,還是入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或者是歐洲的殖民者,從人種上來分類,這些人都是白種人。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摩洛克的南部是撒哈拉沙漠,是一條天然的屏障,有效隔離摩洛哥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之間的人口流動。

    這也是北非很多國家都是白種人的原因。

    在文化上,因為摩洛哥被歐洲殖民多年的原因,深受歐洲文化的影響,在地理上與歐洲西南角的西班牙,僅僅只隔了一個直布羅陀海峽。

    因此說摩洛哥是個非洲國家,倒不如說更像一個歐洲國家更貼切。

    摩洛哥旅遊業發達,政局穩定

    摩洛哥雖身在非洲,但他沒有其他非洲國家普遍存在的內亂,宗教派別之間的戰爭,摩洛哥人以阿拉伯人為主,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國內政治局勢穩定。

    摩洛哥的旅遊業發達,2007年,其與歐盟簽署的“天空開放”協議正式生效,摩旅遊業持續發展。摩洛哥每年接待境外旅遊者770萬人次,每年旅遊收入73億美元,主要旅遊城市有:拉巴特、馬拉喀什、卡薩布蘭卡、非斯、阿加迪爾、丹吉爾等。

    女性顏值高

    說到女性顏值高漂亮,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俄羅斯和烏克蘭,畢竟這兩個國家是公認的美女國。但其實在歐洲,摩洛哥也是非洲女性顏值最高的國家,遍地都是混血美女。

    當地的許多混血美女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旅遊觀光,更是被人們親切稱之為男人的天堂,可見摩洛哥的混血女人,有多麼的吸引人了。

    為什麼摩洛哥的混血美女那麼多呢?其實這與摩洛哥的地理位置有關聯,他雖然位於非洲,但與歐洲大陸是緊密相連,所以人口更加多樣化,才有瞭如今令人驚豔的混血外表,坐在摩洛哥的街頭可以說是幸福的事,高顏值的美女看得你眼花繚亂。

    風俗習慣01:食物

    摩洛哥的食物非常有特色,世界各地的的許多人去旅遊的原因,也是非常喜歡這個國家的美食。

    摩洛哥的女性也是很好的廚師,特別是在自己的家常菜方面,對於外出的丈夫而言,一天結束時回到家摩洛哥美女,就會準備一桌子的美味佳餚。

    02:喝茶

    摩洛哥人有一個特別的喜好,那就是與我們大部分華人一樣都喜歡喝茶,他們對茶的熱愛,只要你踏進家門口就能聞到濃濃的茶香的味道。

    03:女性穿著

    當你走在摩洛哥的大街上,會發現這裡的婦女都有戴面紗的習慣。

    從頭到腳連線在一起的連帽白長袍,彰顯著黑色流蘇的紅絨硬頂帽子,以及將生羊皮作為原材料製成的箭頭拖鞋,是摩洛哥人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服裝。

    04:禮節

    摩洛哥的民族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在招待客人上傾其所有,把家裡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招待客人。

    在他們的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也存在明顯的階級差異,摩洛哥人將一個人歸類於哪個階層,如果一個人愛發怒,情緒激動,或者是隻顧自己高談闊論,都會被他們當作是沒有教養的下層人。

    結束語:

    摩洛哥是非洲白人數量如此多的一個國家,而且摩洛哥的高顏值女性那麼多,美食也讓人饞涎欲滴,旅遊業也很發達,經常喜歡旅遊的人們,下一步是不是考慮去那裡領悟摩洛哥的異國風情呢?

    朋友們,你是怎樣認為的呢?

  • 6 # 夢話春秋

    我們對於非洲的第一印象,就是非洲大草原上各種野生動物在相互追逐,還有一個就是非洲遍佈黑人。其實並不是所有非洲人都是黑色的面板,比如摩洛哥這個國家,他們膚色都是白人。摩洛哥是非洲西部的一沿海阿拉伯國家,東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南部緊鄰西撒哈拉,西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

    這裡居住著大部分人都是白人,並且這裡還一個盛 產混血美女的國家,由於西方白人的基因,所以這裡的女孩都個個身姿挺拔,金髮碧眼,十分的性感迷人。她們的性格非常的開放,對待陌生人一點也不會害羞,大家可去旅遊看看。

    為什麼摩洛哥人面板不是黑色的呢?

    一,多種基因組合。

    摩洛哥現在人口約3600萬,阿拉伯人佔百分之十,柏柏爾人佔百分之二十。摩洛哥最早的居就是柏柏爾人,而柏柏爾的祖先就是來自歐洲的白人和撒哈拉土著居民組成,正因此原住民膚色就比較白。摩洛哥是公元788年建立第一個阿拉伯國家,從15世紀末到20世紀初,摩洛哥先後遭到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列強的入侵。

    1912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56年,摩洛哥宣佈獨立。在西方列強入侵摩洛哥後,大量的歐洲人開始向北非移民,因為這裡氣候宜人,夏季炎熱,冬季溫暖,比起歐洲的寒冷來,這裡可是一個花園國家。隨著大量的歐洲人和阿拉伯人在此定居,那麼此地的人口開始進行多民族的的融合,歐洲人與阿拉伯人的膚色相類似,那麼他們後代面板也不會出現黑色。

    二,地理原因。

    我們都知道,非洲黑人的基因的強大,無論何種人與非洲人結合,生出的小孩面板都是黑的。而非洲的國家摩洛哥為什麼沒有被黑人同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撒哈拉大沙漠的存存在。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南北寬度為1800公里,形成250萬年以前。

    我們都知道非洲黑人都存在於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地方。而摩洛哥恰恰坐落在撒哈拉沙漠以北。非洲黑人想要去摩洛哥必須要穿越整個撒哈拉沙漠,在古代科技並不發達,這根本不可能事情。所以很少有非洲黑人到達摩洛哥。而摩洛哥與西班牙只隔著的直布羅陀活動峽,駕駛船就能到達。所以摩洛哥就是歐洲人的後花園。

    在文化上,因為摩洛哥被歐洲殖民多年,所以深受歐洲文化影響,同時阿拉伯人最早在摩洛哥建立國家,在宗教信仰又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只有在地理屬於非洲大陸,與其說摩洛哥是非洲國家,我看更像一個信伊斯蘭教的歐洲國家。

  • 7 # 八零後老夫子

    在非洲,還是有幾個國家有大量白種人的,像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等,比如著名的卡扎菲就是白種人。

    其中,摩洛哥的白種人比例超過80%以上,主要是由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組成,大致八二開。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現在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區分,如果追本溯源的話,其實也不準確,不過是各民族血統交融後的結果。摩洛哥為什麼白種人多?這跟其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歷史人文的碰撞、融合是分不開的。

    地理環境因素

    摩洛哥西鄰浩瀚大西洋,北面隔著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峻峭阿特拉斯山脈斜貫中部至本部,東面和南面則是撒哈拉沙漠。

    這樣就很有趣了,小小的摩洛哥就有了好幾種氣候,北部是地中海氣候,中部屬副熱帶山地氣候,東部、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由於阿特拉斯山擋住了撒哈拉沙漠的熱浪,北部有著強烈的日光,又有著海風吹來的清涼。摩洛哥是頂級的旅遊勝地,當然也美女如雲。

    那裡花木鬱鬱蔥蔥,風景如畫,被稱作“北非花園”。我最早對摩洛哥的認識,是從老師放的電影《卡薩布蘭卡》開始,聽著"A kiss is not a kiss without your sigh",看著裡克目送初戀和她的丈夫奔向自由。

    撒哈拉沙漠比美國的面積還大,北部的直布羅陀海峽,最窄處在西班牙馬羅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間,寬僅14千米。因此,摩洛哥的人種血脈融合和文化交流,與歐洲最多;在以前,由於撒哈拉沙漠的隔絕,非洲的黑色人種較少涉足摩洛哥。這就是摩洛哥白色人種居多,地理環境的因素。

    歷史人文的碰撞、融合

    摩洛哥的原住民,是柏柏爾人,屬尼格羅-歐羅巴混血人種,當然也是白種人。公元前202年柏柏爾人建立努米底亞王國。公元前46年,羅馬又顛覆了努米底亞王國,羅馬文化進入摩洛哥。

    7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又入侵過來了,後來就建立了阿拉伯王國,到處建立清真寺,傳播伊斯蘭和穆斯林文化。

    與往不同的是,以前的文化是影響,阿拉伯的伊斯蘭文化則滲透了摩洛哥社會的各個層面。並且大量阿拉伯人進駐摩洛哥。大部分柏柏爾人被同化,一部分拒絕同化的柏柏爾人儲存了他們的語言和傳統,比如退入的卡拜利和摩洛哥高地地區。

    15世紀,法國,西班牙等又進行了殖民入侵,將其變成保護國,人文又進行了融合與交流。1957年,摩洛哥王國正式成立。

    在摩洛哥歷史上,以上僅是主要方向的人文融合節點,還有其他一些短期的融合。但是,縱觀摩洛哥的歷史,基本是白種人的各個民族,進行和平的交流或者強行的碰撞,因此摩洛哥人大部分上混血白種人。雖地緣上歸屬非洲,摩洛哥其實很像一個歐洲國家,儘管它的人文也糅雜著非洲的元素。

  • 8 # 傅洛佑

    如今的摩洛哥,與其說是非洲的國家,倒不如說是歐洲人在非洲的家。

    欣賞完下方圖片後,且繼續聽我說。

    首先,摩洛哥雖然地處非洲,但從地理上看,卻是偏西北部,與歐洲更為接近。其東部以及東南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南部緊鄰西撒哈拉,西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

    其次,從其國家性制來說,是被公認的阿拉伯國家,屬於阿拉伯世界非洲十國之一。當前摩洛哥人主要更是以融合了柏柏爾人之後的摩洛哥阿拉伯人為主,總人口約摩3650萬。而阿拉伯人,除少數有色人種外,多數為白種人,屬地中海型別的歐羅巴人種。

    原本,摩洛哥最早的源住居民是柏柏爾人,柏柏爾人屬尼格羅-歐羅巴混血人種,其明確的起源尚無定論。一般認為,柏柏爾人的祖先一支來自歐洲,一支來自撒哈拉。柏柏爾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地區有不同名稱。

    但在公元647年,也就是七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進入摩洛哥,並於788年建立阿里王朝。耗費了半個多世紀的戰爭,最終平息了柏柏爾人的抵抗,迫使他們信奉伊斯蘭教。

    至12世紀,阿爾摩哈德王朝的哈里發阿布德·阿里·穆明又將11世紀進入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東部的阿拉伯部落希拉爾人移居到摩洛哥,使摩洛哥的柏柏爾人進一步與阿拉伯人發生融合。

    之後又不斷吸收外來成分,逐漸形成後來的摩洛哥阿拉伯人。

    而到了20世紀初,法國和西班牙分別佔領了摩洛哥的部分領土,並分別於1912年4月28日和11月27日與摩洛哥簽訂了保護國條約,直至1956年3月2日和4月7日兩個條約才先後被廢除,摩洛哥宣告獨立。

    摩洛哥在被法國和西班牙侵略佔領的時期,這兩個國家有大量人口湧入摩洛哥,最終生活在此。

    因此,摩洛哥雖然地理上屬於非洲國家,但在文化、經濟、人種等方面,都迥然不同與其他非洲國家,更接近於歐洲國家。

    如果不瞭解的話,很多人可能會一聽到說摩洛哥是非洲國家,都會下意識地認為,摩洛哥這個國家也是貧窮、炎熱、黑面板、原始部落等,實際上不是。看看下面這位摩洛哥王子,你就知道了。

    圖為摩納哥王子安德烈,歐美相貌有木有?

    名義上,摩洛哥雖然是非洲國家,但經濟相對發達,是非洲第五、北非第三大經濟體。據相關資料顯示,非洲最具投資吸引力國家,摩洛哥位列第三。

    其國內旅遊業非常成熟,治安相對好。 並且,因為摩洛哥與歐洲接壤,面朝大西洋,天氣也不是那麼炎熱。非常適合旅行。

    所以,儘管同為非洲國家,但摩洛哥人不是黑色面板,也沒有明顯的非洲文化特徵,如今的摩洛哥,與其說是非洲的國家,倒不如說是歐洲人在非洲的“後花園”。

    對此,你認同麼?

  • 9 # 千佛山車神

    在很多人印象中歐洲是白種人的世界,亞洲是黃種人的世界,而非洲則是黑種人的世界,但這種說法是完全不正確的。

    實際上黃種人主要分佈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西亞和南亞都是白種人為主,中亞則是屬於黃白混血地帶,北亞基本上沒有多少人,主要是以來自歐洲的俄羅斯人為主。如果論分佈面積,黃種人在亞洲的地盤並不佔優勢。

    (白人佔據了亞洲半壁江山)

    非洲作為黑種人的發源地,黑人是非洲分佈最廣泛的種族,但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北非地區則是白種人的世界。

    目前阿拉伯人是北非地區第一大民族,北非的埃及、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利比亞、摩洛哥都是阿拉伯人建立的國家。

    摩洛哥地處非洲最西北角,這裡與西班牙隔海相望,是非洲最靠近歐洲大陸的國家,面積45.9萬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人口3650 萬。

    (摩洛哥地圖)

    摩洛哥早在40萬年前就出現了人類活動的遺蹟, 到公元前三世紀時這裡被來自南方的茅利塔尼亞王國征服。

    到公元40年時羅馬軍隊佔領了摩洛哥,在此後的700多年中這裡一直都是歐洲文化的勢力範圍。

    到是公元六世紀時,來自西亞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人進入北非,對此地進行了伊斯蘭化和阿拉伯化,當地民族基本上都被同化,只有柏柏爾人還維持著自己的民族獨立性,但是其語言和信仰已與阿拉伯人無異。

    時至今日,阿拉伯人仍然是摩洛哥的主體民族,佔到了總人口數75%,柏柏爾人是第二大民族,人口占比約為25%,這兩個民族都是白種人。

    (摩洛哥美女)

    不過雖然同為白種人,但摩洛哥人與歐洲白人在外貌上的差異還是很大的,摩洛哥人屬於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相比於西歐白人,摩洛哥的膚色更暗一些,頭髮和眼睛也以黑色為主,且身材中等,不及歐美白人高大。

    如今歐美人類學家已經不再將白人進行細分,但是在社會中歐美人將包括摩洛哥人在內的西亞北非白人稱之為中東人或中東面孔,以示和歐美白人的區別。

    當然對於國內很多球迷而言,他們對摩洛哥的印象還是來自於徐陽的那句“我去過摩洛哥”。

    (徐指導:我去過摩洛哥!)

  • 10 # 不吃香菜的宸哥

    主要原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地理原因;二是歷史原因。

    一:地理原因

    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端,東接阿爾及利亞,南部為撒哈拉沙漠,西瀕浩瀚的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門戶。

    尼格羅地理人種(黑人)主要分佈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整個非洲在內的若干地域人種,.其特徵是面板黑至深褐色,頭髮短而捲曲,嘴唇厚而外翻,鼻子短寬,頜部明顯突出,體毛稀少,在Rn血型系列中,R0型頻率高,體內常具有對瘧疾有相對免疫力的鐮刀形血球。

    而摩洛哥處於撒哈拉沙漠以南,撒哈拉沙漠作為一道天然的屏障,有效地隔絕了摩洛哥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之間的人口流動,從而避免了整個國家人種被“黑化”,北非國家還有很多處於沙哈拉沙漠以北的國家黑人也是很少的。

    這樣就將非洲一分為二了,北非更接近於歐洲,同時歐洲的歷史人文、文化素質、科學技術等水平均高於非洲,處於北非的土著居民柏柏爾人以及後來的入侵者阿拉伯人,更傾向於歐洲的先進科學文化,憑藉啥哈里沙漠的物理保護,也不願意南非國家的黑人大量長期的入駐摩洛哥,就算是有一部分,那麼也是需要經歷一些困難才能到達,並且道摩洛哥也就是去務工而已,並不會對摩洛哥人口造成決定性影響。

    二、歷史原因

    距今40萬年前便有古人類在摩洛哥活動。

    約公元前3世紀起,茅利塔尼亞王國統治摩洛哥。

    公元40年,羅馬帝國吞併茅利塔尼亞王國,摩洛哥歸屬於羅馬的廷吉塔納茅利塔尼亞行省。

    429年,汪達爾人橫渡直布羅陀海峽征服北非,佔據了摩洛哥的部分地區。摩洛哥的不少地區仍被柏柏爾人的部落所控制。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進入,並於8世紀建立第一個阿拉伯王國。

    阿拉維王朝建立於1660年,穆罕默德六世國王是該王朝的第23位君主。

    從15世紀起,西方列強先後入侵。

    1904年10月法國和西班牙籤訂瓜分在摩勢力範圍的協定。1912年3月30日淪為法國保護國。同年,法國同西班牙籤訂《馬德里條約》,摩北部地帶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劃為西班牙保護地。1956年3月2日獲得獨立。

    1957年8月14日定國名為摩洛哥王國,蘇丹改稱國王。1961年2月穆罕默德五世國王逝世。3月,哈桑二世國王登基。

    1999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國王因病逝世,王儲西迪·穆罕默德於同日即位,7月30日正式登基,稱穆罕默德六世。

    2018年8月,摩洛哥人口總量為3624萬人。阿拉伯人約佔80%,柏柏爾人約佔20%。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法語。摩洛哥人口中,75%為阿拉伯人,20%為柏柏爾人,5%為其他民族。

    從始至終,摩洛哥更多的是受到歐洲國家的影響絕大部分的人口為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都並非黑人。

    就算是名義上同在一個大陸板塊,我相信直到現在也沒有那個國家願意有大量的黑人來同化自身,雖說種族歧視一直是被大家所詬病,但骨子裡很多人還是將黑人視作貧窮、落後、懶惰、貪婪等等的代名詞。

    摩洛哥作為非洲的一個國家,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白人國家,很多華人旅遊也會考慮道摩洛哥,因為那裡風景優美、美女如雲。

  • 11 # 我要解除鍵盤鎖

    不光摩洛哥人,實際上埃及、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人這些北非國家的人都不黑。

    公元639年,此時的阿拉伯帝國正處在強盛期,對於領土的渴望,讓阿拉伯士兵血脈噴張。當時的埃及已經被拜占庭帝國統治了幾百年,埃及由於擁有尼羅河三角洲,這裡物產豐富,土地肥沃,號稱是拜占庭的糧倉,正因如此,阿拉伯帝國急於征服埃及。

    在阿拉伯將軍阿慕爾的帶領下,4000阿拉伯軍隊兵臨埃及城下,此時的拜占庭守軍早已經腐朽不堪。而埃及原來被拜占庭帝國壓迫的土著科普特人,直接倒戈阿拉伯軍隊,在看到突圍無望後,拜占庭帝國軍隊投降阿拉伯。埃及是北非的門戶,打開了埃及之後,阿拉伯人繼續向西進軍,並在647年攻佔了的黎波里,成功控制利比亞。

    阿拉伯帝國的腳步並沒有停下,而是以埃及和利比亞為跳板,先後征服了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7世紀中期,阿拉伯人開始進入摩洛哥,經過半個世紀的征伐,阿拉伯帝國最終在8世紀初佔領了摩洛哥。

    阿拉伯帝國在佔領摩洛哥後,大量的阿拉伯遠征軍留在了當地,這導致目前摩洛哥的人口中有75%的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膚色較白,自然能夠影響摩洛哥人的整體膚色,這一點不同與非洲黑人。

    除了主體的阿拉伯人以外,摩洛哥還有20%的柏柏爾人,這也是一個古老的種族,他們來自歐洲和西亞地區。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柏柏爾人統治著北非,包括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拉及利亞等地,建立了努米底亞王國。

    後來羅馬帝國逐漸強大,在公元前146年,羅馬帝國擊敗了努米底亞王國,開始統治柏柏爾人控制的北非地區。此後八百年的時間裡,歐洲人來到北非,跟古老的柏柏爾人進行通婚混血,這讓現代的柏柏爾人在血統上更接近白人。

    在阿拉伯人統治摩洛哥後,摩洛哥的人口結構趨於穩定,直到近代以來被歐洲列強國家殖民,但是摩洛哥再沒發生過大規模的移民和人口變遷。

    除了歷史上被各種外來國家征服,導致主體民族被置換以外,自然條件的限制,也使得摩洛哥等北非國家跟南部的非洲國家有了自然的隔閡。撒哈拉沙漠把非洲分割成了摩洛哥和埃及這樣的北非國家,以及眾多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在條件限制的古時候,雙方因為地理原因,導致南部的黑人很難進入到北非地區。

    其實我們提到非洲時,並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非洲面積高達3020萬平方公里,是僅次於亞洲的第二大洲,非洲從南到北有8000公里。正是因為地緣廣闊,所以非洲的人種分佈有很大的區別,尤其被地理阻隔的北非地區,曾經深受歐洲和西亞國家影響。

    正是因為先後被歐洲的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征服統治,導致地處北非的摩洛哥人攜帶了很多白種人的基因,再加上南部的非洲黑人北上困難,這才讓摩洛哥人在長相上更加偏向白人。

  • 12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在我們有些人的傳統印象中亞洲人是黃種人、歐洲人是白人、非洲人是黑人,而美洲人則是世界各地移民的混血後代。不過這其實是一種大致的劃分方法,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亞洲人都是黃種人,而歐洲人同樣也並非全都是白人,同樣非洲人也不一定就全都是黑人。在世界各大洲中歐洲的人種差異性是相對較小的:高鼻子、卷頭髮的高加索人種(白色人種)在歐洲佔據著絕對的主流地位。

    亞洲在人種構成方面就有比歐洲大得多的差異性:中國、北韓、南韓、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絕大多數人口屬於蒙古利亞人種(黃色人種);西亞地區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屬於高加索人種(白色人種);生活在中國新疆以及鄰近的中亞地區的維吾爾、哈薩克、烏茲別克等民族屬於白種人與黃種人之間的混合型;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國還生活著大約2.17億達羅毗荼人。

    相比之下非洲的人種結構比歐洲略微複雜,但又沒亞洲那麼大的差異性: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北非地中海國家和歐洲一樣以白色人種為主,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則被稱為“黑非洲”。事實上在古代北非同歐洲、亞洲的地緣聯絡遠比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更為密切,因為在那個年代要穿越撒哈拉沙漠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面積與美國的國土面積大致相當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東起紅海,西至大西洋,南達薩赫勒。撒哈拉沙漠的長度高達5000多公里、寬度也有1800公里。在當時的條件下要穿越如此浩瀚無垠的沙漠是相當困難的。這點我們可以用玄奘西行求法時穿越沙漠的經歷進行對比:玄奘曾穿越過位於羅布泊和玉門關之間八百餘里的莫賀延磧。那裡死寂一片,“上無飛鳥,下無走獸”。

    小說《西遊記》裡收沙僧的流沙河——“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就是據此想象生髮而出。孤身行走在沙漠中的玄奘眼前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幻覺,他看見無數妖魔鬼怪襲來,一會兒又見一支軍隊,還有隨風飄揚的旌旗。今天我們知道這就是海市蜃樓。 白天沙漠中的熱風,裹挾著黃沙,悶熱難耐;黑夜中的莫賀延磧,只有死人的白骨閃爍著磷光。

    玄奘要穿越八百餘里的莫賀延磧都如此艱難,而穿越撒哈拉沙漠至少需要跨過1800公里(3600裡)的距離,事實上直到公元11世紀從北非前往的迦納阿拉伯商隊仍常在沙漠中神秘消失,而在此之前撒哈拉沙漠幾乎就是一道無法跨越的天塹。在古代的交通條件下要穿越撒哈拉沙漠很不現實,如果要繞過撒哈拉沙漠就只有透過走海運了,可這在航海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同樣是不現實的。

    相比之下從北非到歐洲儘管也需要跨越地中海,然而地中海作為被歐、亞、非三大洲環抱的內海是相對風平浪靜的。跨越地中海的難度遠遠低於穿越撒哈拉沙漠,也低於穿越大西洋或紅海。處於陸地環抱中的地中海上的風暴不像遼闊的大西洋中的風暴那樣兇猛,而那些穿越地中海的人們可以在幾乎始終能看到陸地的情況下航行到地中海沿岸的所有國家。

    在古代北非同歐洲、亞洲的地緣聯絡遠比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更為密切:古埃及人與亞洲的波斯人、歐洲的希臘人的交流遠比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要多得多;北非古國迦太基曾與古羅馬先後爆發過三次布匿戰爭;在羅馬帝國時代幾乎整個北非都處於羅馬人的統治之下......位於北非的摩洛哥與位於歐洲西南部的西班牙隔直布羅陀海峽相望:摩洛哥的西雷斯角和西班牙的馬羅基角之間只有14千米的距離。

    要跨越14千米的海面顯然遠比跨越1800公里的沙漠要容易得多,所以摩洛哥在古代與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地緣聯絡遠遠大於同南部非洲的地緣聯絡。距今40萬年前摩洛哥境內已有古人類活動的痕跡:這些摩洛哥最早的原住民是屬於白色人種的柏柏爾人。公元40年摩洛哥被歸併羅馬的廷吉塔納茅利塔尼亞行省,在此後的四百餘年間摩洛哥一直處於羅馬人的統治之下。

    從公元4世紀起散居羅馬帝國境外的日耳曼人各部族開始如潮水般湧入羅馬帝國境內:公元406年汪達爾人、蘇維匯人和阿蘭人一道湧入高盧,經過數年的劫掠後又進入西班牙。蘇維匯人佔據了今天的葡萄牙以及西班牙西北部;汪達爾人則和阿蘭人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北非。公元439年汪達爾人以羅馬帝國在北非的首府迦太基為首都建立了自己的汪達爾王國。

    汪達爾王國統治著摩洛哥的部分地區,同時也有不少地區仍被柏柏爾人控制著。汪達爾人是古代日耳曼人的分支,所以在種族上也屬於歐羅巴人種(白色人種)。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征服了包括摩洛哥在內的北非地區。時至今日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仍是北非兩大主要族群,而這兩大族群在人種上都屬於白色人種。作為北非五國之一的摩洛哥如今3650萬人口中75%是阿拉伯人、20%是柏柏爾人。

    公元711年阿拉伯人以摩洛哥為基地發動了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的戰爭:阿拉伯人輕而易舉就渡過直布羅陀海峽,不到半年時間就控制了西班牙大部分地區。公元713年阿拉伯人已幾乎征服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9世紀中葉以後阿拉伯帝國走向分裂瓦解:西班牙、波斯、埃及等地紛紛獨立,而摩洛哥也在這一過程中建立了什葉派的伊德里斯王朝。公元974年伊德里斯王朝被西班牙後倭馬亞王朝所滅。

    11世紀柏柏爾人建立起了統治著如今的摩洛哥、西撒哈拉、茅利塔尼亞、直布羅陀等地的穆拉位元王朝。這個王朝的鼎盛時期勢力範圍向南延伸到了塞內加爾及馬裡,向北則延伸到西班牙及葡萄牙大部分地區。1147年穆拉位元王朝被同樣由柏柏爾人建立的阿爾摩哈德王朝取代。1269年柏柏爾人中的巴尼-馬林部落推翻了阿爾摩哈德王朝,建立了自己的馬林王朝。

    1549年馬林王朝被阿拉伯薩阿德人建立的薩阿德王朝推翻,1668年薩阿德王朝又被摩洛哥阿拉伯人建立的阿拉維王朝所滅。從11世紀起摩洛哥先後歷經穆拉位元王朝、阿爾摩哈德王朝、馬林王朝、薩阿德王朝、阿拉維王朝五個王朝的統治:前三個王朝是由北非土著柏柏爾人建立的,後面兩個王朝則是由進入北非的阿拉伯人建立的。這奠定了如今摩洛哥以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為主的人口結構。

    摩洛哥歷史上最早的土著居民就是屬於白色人種的柏柏爾人。在古代撒哈拉沙漠作為一道天然的屏障將摩洛哥與南部非洲地區隔絕開來,以致於歷史上摩洛哥與地中海對岸的伊比利亞半島打交道的時候遠比與南部非洲打交道的時候多。羅馬人、日耳曼人、阿拉伯人相繼統治過摩洛哥,而這些人在人種上都屬於白種人。儘管摩洛哥一直在被外族同化,但這也只是不同白人族群之間的內部同化。

    阿拉伯人統治時期摩洛哥在語言、文字、宗教等各方面都被阿拉伯人所逐漸同化。阿拉伯帝國分裂瓦解之後當地的柏柏爾人曾先後建立過三個王朝,而阿拉伯人也先後建立了兩個王朝。這一時期奠定了摩洛哥以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為主的人口結構,而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這兩大族群都屬於白色人種。摩洛哥不僅在人種膚色上與南部非洲國家截然不同,而且摩洛哥在文化上也首先被定位為一個阿拉伯國家。

    在75%的人口都是阿拉伯人的摩洛哥是以阿拉伯語作為官方語言的,作為土著居民的柏柏爾人儘管有自己的民族語言,不過他們也大多會說阿拉伯語,同時他們也信奉由阿拉伯人傳入的伊斯蘭教,所以摩洛哥人在自己的身份定位上首先認同的是阿拉伯國家。即使不考慮阿拉伯文化對摩洛哥的影響,那麼其實摩洛哥與歐洲的地緣文化聯絡都大於同南部非洲國家的聯絡。

    1996年摩洛哥與歐盟簽署了聯絡國協議。2008年摩洛哥獲得歐盟給予的優先地位。摩洛哥與地處歐洲西南角的西班牙僅僅只隔了一個直布羅陀海峽:古代摩洛哥在被阿拉伯人統治之前曾長期被羅馬人統治,近代的摩洛哥一度淪為法國和西班牙的殖民地。歐洲文化儘管無法取代阿拉伯文化在摩洛哥的地位,但摩洛哥與歐洲的聯絡實際上遠遠大於同南部非洲的聯絡。事實上摩洛哥可能是最不像非洲的非洲國家。

  • 13 # 地理有意思

    因為我們是亞洲人,所以對非洲的人口種族不是特別瞭解,再加上非洲代表性的膚色是黑色,所以很多人都誤以為非洲全部都是黑人,其實這大錯特錯,非洲除了黑種人以為,棕面板、白面板的人也有很多。其實這就像是我們亞洲,雖然中亞、北亞、東亞方向,大部分是黃種人,典型的像中國、南韓、日本,但像印度、菲律賓等國家,人種的膚色卻明顯要比我們黝黑,因此我們不能說亞洲全是黃種人。

    非洲大陸是一塊整體,但實際上非洲大陸從人文地理上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北非洲,一個是南非洲,兩者以撒哈拉沙漠為分界,南北非洲的文化、風俗、膚色有很大的區別,其中北非洲最為典型的代表文化當屬阿拉伯文化,這一點南部非洲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學會,因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屏障”。摩洛哥位於非洲最北部,就好比是亞洲的印度,膚色介於黑色與棕色之間,也可以看成是歐羅巴人種與非洲人種的混合體。

    此外,摩洛哥除了位於非洲大陸以外,更位於地中海沿岸,透過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隔海相望,歷史上圍繞地中海的戰爭,經常波及到摩洛哥,以及摩洛哥東部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等國家,所以摩洛哥實際上一直處於歐洲人種以及文化的波及範圍,這最終造就了摩洛哥人的膚色。準確地講摩洛哥主要民族是摩爾人,人類科學上將摩爾人定義為尼格羅人種與歐羅巴人種的混合體,歐羅巴人就是歐洲白人,尼格羅人種則是非洲黑人,兩者的結合體最終呈現當前說白不白、說黑不黑的膚色。

    最後,摩洛哥人種與傳統上的人種入侵不同,像我們比較熟悉的印度,最初並沒有白膚色的人種,大部分與南亞國家一樣,面板略顯黝黑,但後來歐洲人入侵後,增加了印度人的膚色。為什麼說增加,而不說改變呢,這是因為印度不同膚色間基本代表了種姓階級,所以不同膚色之間不會通婚,最終顯示為當前黑白分明。摩洛哥則不同,摩洛哥完全是黑人與白人的結合膚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半畝魚塘可以養多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