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83719137494856
-
2 # 使用者2747686578367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
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
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而臘八的形成與演變更是源遠流長。自上古至商周,再到先秦,臘八這個傳統節日還真不來虛的,經歷了千年的更迭,可謂古老。
-
3 # 使用者2867792453194
傳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便在臘月初八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臘八節的風俗有喝臘八粥、吃冰、泡製臘八蒜、制臘八豆腐、吃臘八面等。
釋迦牟尼佛未成道前,是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十九歲出家,四處拜師後六年之中專修苦行,雖證四禪境界,仍覺不究竟。由於苦行中日食一麻一麥,導致身體虛弱,骨瘦如柴,他認識到苦修不能證道,便決定乞食,增加體力,悟證佛道。 所以,太子出山到尼連禪河沐浴,然後攀樹上岸,接受牧牛女的九轉乳麋供養,太子食用後,身體復原,相好圓滿,緊接著去菩提樹下,端坐思惟,斷盡煩惱,在十二月八日明星出時,睹明星,豁然大悟,心鏡開朗,得正等覺(成佛)。從此,每年農曆臘月初八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成道紀念日和慶祝日,佛教信徒,都會前往大小寺院煮粥供佛與僧,這就是民間廣泛流傳的臘八粥、臘八節的來歷。中國漢族地區佛教寺院煮以供佛的粥,叫“臘八粥”。 吳自牧《夢粱錄》卷六“十二月”:“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按臘八粥又名“七寶老百姓在華巖寺喝臘八粥時的熱鬧情景粥”,十二月初八日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實等造粥以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