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灑脫的前方會更好

    意思是指懵懵懂懂,天真無邪

  • 2 # 樹與阿喵

    這個詞語應該是朦朧。

    意思是指無法看到更加的清晰,有一點模糊不清的感覺。

    1、霧裡看花,霧因花而美麗,花因霧而朦朧,一如詩人的情感。

    2、一彎新月劃過精緻的角樓,給高牆內灑下一片朦朧昏黃的光,故宮裡顯得神秘而安靜。

    3、有人喜歡泰山的壯麗景色,也有人喜歡香山紅葉似火的景色,可我卻喜歡月下朦朧的景色。

    4、我們乘著朦朧的夜色在校園裡散步。

  • 3 # 秉燭讀春秋

    龐統獻連環計的時候,曹操的謀士、也是劉備的前軍師徐庶就識破了他的計謀。不過他曾發誓不為曹操設一謀,原來曹操為了把徐庶從劉備身邊"挖"過來,用綁架他的母親為要挾,徐是孝子無奈才投曹了,從那時起,徐庶發誓不為曹籌謀劃策,這也就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出處。

    你好大膽!黃蓋用苦肉計,闞澤下詐降書,你又來獻連環計:只恐燒不盡絕!你們把出這等毒手來,只好瞞曹操,也須瞞我不得!——引自《三國演義》

    由此可見,不是曹操手下沒能人,只是曹種下了蒺藜紮了自己的腳。第二天徐庶藉機帶兵平韓遂、馬騰的叛亂,離開了是非之地。

    其實對曹操採用龐統連環計最早持反對意見的是揚州刺史劉馥。曹操把戰船連了起來,果然龐大而平穩,在上面騎馬都沒問題。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為一排,或五十為一排,首尾用鐵環連鎖,上鋪闊板,休言人可渡,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風浪潮水上下,復何懼哉?——引自《三國演義》

    曹操心中大悅,乘著月明星稀在江上和文武大臣開個"啪體",曹操詩興大發,豪情滿懷的賦詩一首,此時一群烏鴉飛了過來,曹操問,"啥兆頭"?文武百官(此時程昱和荀攸都在場)皆說,沒事,很正常,烏鴉聽到丞相詩喝彩來了,曹大笑。

    ▲曹操橫戟賦詩

    可是就有不識時務的人,這個人就是揚州刺史劉馥,他烏鴉嘴裡吐不出象牙來,他說:"丞相我總覺得這不是好兆頭。"曹操正在興頭,正在暢想拿下孫權,抓住劉備,統一華夏攬大喬與小喬於身邊。正意淫好夢呢,讓劉馥當頭潑了一盆冷水。

    馥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操大怒曰:“汝安敢敗吾興!”手起一槊,刺死劉馥。眾皆驚駭,遂罷宴。——引自《三國演義》

    曹操當著眾文武百官的面,殺了持不同意見的人,當時荀攸、程昱及眾大臣心裡怎麼想呢?肯定是在想,主公心意已決,以後說話還是小心點吧,這也是以後荀攸和程昱提出看法不敢堅持真理的原因。

    ▲程昱

    接下來曹操聽不進不同意見,一意孤行採用龐統的連環計。在赤壁之戰前,程昱看出了端倪,給曹操提醒,卻被曹操自以為是的駁回了。因為有前車之鑑,程昱也不敢始終堅持自己的看法。昱曰:“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彼若用火攻,難以迴避,不可不防。”操大笑曰:“程仲德雖有遠慮,卻還有見不到處。”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風力。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吾居於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懼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時,吾早已提備矣。”——引自《三國演義》

    從前面這段對話,荀攸和程昱都想到和看到了採用"連環計"的隱患了,但曹操對天氣知識太豐富了,不過曹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想不到還有"萬一"呢?畢竟曹是北方人,長江天氣基本知識也是從書本學來的。要說達到專而精我看未必,他總比不過從小生活在荊州的諸葛亮對長江天氣的瞭解吧。

    ▲諸葛亮借東風

    諸葛亮正是抓住了萬一冬天有東北風這個小機率,以借東風的名義,利用冬天罕見的東北風火燒赤壁。綜上,不是荀攸和程昱沒看出來,而是"領導"自以為是不採納也不提前防備,曹操太自信了,壓根沒想到會失敗。其實想想也不難理解,他是攜滅袁紹之威,想乘勝追擊在他暮年實現他一統中原的宏願。(當時曹54歲)。

    曹操一意孤行,完全鑽入了周瑜和諸葛亮設下的圈套,曹操自負和孤擲一注堵塞了"言路"。自始至終除了程昱和荀攸能提出意見外,其它謀士不敢多言,揚州刺史被殺就是個警示,誰敢違逆領導之意?

    曹操萬萬沒想到諸葛亮會在大戰的時候,向老天爺借得三天三夜的東北風,這就是曹操和諸葛亮的差距所在。

    亮於臺上作法,借三日三夜東南大風,助都督用兵。——引自《三國演義》

    其實用不了三天三夜,一天一夜就夠燒曹操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講真程昱作為曹操的謀士也算盡心盡責了,曹操後來哭奉孝實沒道理,赤壁之戰失敗逃跑路上,他當著眾謀士大哭奉孝,也就是哭郭嘉,口裡說道:"奉孝不死,吾無今日之敗,"其實曹操是虧著良心羞辱程昱和荀攸的,程昱不止一次的提出連環計的隱患,就在大戰前一小時還提醒曹操呢,可惜曹操仍然沒有留意。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東南風起,宜預提防。”操笑曰:“冬至一陽生。來複之時,安得無東南風?何足為怪。”——引自《三國演義》

    毛主席曾說過:"經驗主義害死人",我覺得說的是曹操吧?曹操憑藉著對天氣知識一知半解,不看實際,照搬經驗。說到底就是太狂妄自大了,太自以為是了,假如現在聽了程昱的話,趕緊佈防,不讓黃蓋的船隻靠近,我估計還是能夠亡羊補牢未為晚矣。可是曹操沒有采取防範措施。

    ▲火燒赤壁

    接下來無論程昱如何識破黃蓋的小船有詐,都為時已晚。

    程昱觀望良久,謂操曰:“來船必詐,且休教近寨。”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糧在船中,船必穩重。今觀來船,輕而且浮。更兼今夜東南風甚緊,倘有詐謀,何以擋之?——引自《三國演義》

    這時曹操如夢方醒,可惜……。火燒赤壁的事相必都知道了吧。

    綜上所述,火燒赤壁的時候,不是程昱和荀攸沒有看出龐統的連環計,而是曹操驕傲自大聽不進不同意見,自古云:"驕兵必敗,此言不虛也!"

  • 4 # 鳳凰西遊

    首先宣告一點:題主的問題,只能完全依據《三國演義》來論述回答;

    其次糾正一點:題主提到的荀彧,應為荀攸之誤。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在赤壁之戰中跟隨曹操獻計獻策的是荀攸,而荀彧並未參戰。

    問題中所說的荀攸、程昱,是否真的被龐統連環計給矇蔽的傻不愣登呢?我們先看一下,荀攸、程昱二人的才能到底如何?

    荀攸

    在《三國志》中對荀攸的描述有一句“公達前後凡畫奇策十二”。什麼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荀攸生平共計給曹操出謀劃策十二條(當然不止12條,此處是說舉足輕重、影響大局的12條),但是這12條並沒有詳盡記載。在三國志以及三國演義中,有跡可循的大概5-6條,比如在曹操南征張秀時荀攸獻計卻不被應允最終失敗,比如在曹操征討劉表張繡之後立即諫言東征呂布,比如在官渡之戰時推薦徐晃截擊袁紹糧草輜重,比如至關重要的獻計奇襲烏巢最終大破袁軍,比如建議曹操假意接收袁潭的請降導致袁譚袁尚兄弟分崩離析,等等。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官渡之戰期間,荀攸完全是曹操的主心骨,他擔當了曹操智囊主謀的角色。

    程昱

    程昱跟隨曹操多年,出奇謀、立大功,是曹操集團資深謀士,深得曹操的信任。他的主要功勞有:1.曹操征討徐州時,險些被呂布端了後窩,幸虧程昱力保鄄城(作者本人就是鄄城人)、範縣、東阿三成不失。曹操歸還後,親自執程昱之手說道“若非程卿之力,吾無所歸矣”;2.及時規勸曹操不要與袁紹結盟而屈居其下;3.及時力薦曹操殺死劉備以絕後患,曹操不聽並且最終追悔莫及;4.向曹操推薦關羽斬殺顏良,借袁紹刀殺劉備而留關羽;5.膽識過人,曾以不到千人震懾袁紹大軍南下之勢,被曹操贊為“程昱之膽,過於賁、育”;6.聖手書生,以徐庶母親手札賺取徐庶投奔曹營,害的玄德哭的鼻子一把淚一把的;等等。

    在曹操智囊陣營中,荀彧、郭嘉、賈詡,如果他們三個的排名暫且不論先後,那麼排在前三位應該沒什麼異議吧?接下來,程昱、荀攸兩人,應該就是第四、五的位次了吧,至於滿寵、許攸等,應該還要往後排。所以,程昱、荀攸完全有能力資本躋身曹操集團的“智囊五虎將”。(荀彧、郭嘉、賈詡、程昱、荀攸)

    那麼好了,前三都沒來(鬼才郭嘉已死),荀攸、程昱就真的被龐統耍的團團轉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徐庶能看出來龐統的連環計,荀攸、程昱二人當然也能看出來!有人說,徐庶比他倆強,此言大錯特錯。在作者看來,從徐庶母親和司馬徽對徐庶投奔曹營的批判來看,徐庶就已經低了三分。退一步講,作者羅貫中安排徐庶跳出來拽住龐統揭穿他的陰謀,除了彰顯徐庶的機謀外,最主要的還是給徐庶安排一個去處和交代,因為此後徐庶在書中就消失了。

    那麼,荀攸、程昱二人對龐統的連環計,到底是一個什麼態度呢?大概是兩種情況,我們分別來看:

    第一種情況:二人認定了龐統是詐降,連環計更是陰謀,但是不敢貿然撕破臉皮。

    荀攸、程昱為什麼不敢與龐統撕破臉皮、三頭對證呢?或者是背地裡在曹操面前揭穿龐統的真面孔也行啊!最根本的原因是,曹操對龐統深信不疑。

    龐統演技高超,詐降簡直天衣無縫。1.龐統的藉口是周瑜嫉賢妒能,這是眾所周知的:周瑜容不下臥龍諸葛亮,當然容不下鳳雛龐統;2.龐統觀看了曹操的水寨之後,不但對曹操大加恭維,而且對周瑜謾罵和詛咒,這讓曹操很受用;3.龐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北軍的弊端,又設身處地的為北軍作戰著想;4.龐統以家屬老小的性命安全相托付,拜求榜文以安宗族,這一點讓曹操徹底吃了定心丸。出於以上幾點,曹操對龐統是深信不疑。

    老闆深信不疑了,荀攸、程昱作為員工也就不好多說什麼了,否則就太不識趣了。大家還記得嗎?劉備入川前,懵懂闇弱的劉璋欣然同意,其手下的忠臣死士諸如黃權、李恢、王累等,以死相諫,哪一個討到好果子吃了?況且,在幾天後曹操橫槊賦詩時,因為劉馥說了句刺耳的話,就被曹操一槊刺死了!所以,荀攸、程昱二人深得為官做人之道,還是別引火上身吧。

    第二種情況:二人對龐統投降的性質真偽難以辨清,但是認為龐統的連環計有水分和風險,但是不敢據理力爭。

    荀攸、程昱二人對連環計是深深憂慮的,而且提出了質疑。

    1.在曹操鎖戰船置辦齊備後,程昱首先提出“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彼若用火攻,難以迴避,不可不防”,荀攸也連連贊同支援。

    2.東南風一起,程昱就趕緊入帳告訴曹操“今日東南風起,宜預提防”。

    3.黃蓋從江面上衝出來,程昱觀察之後立即提醒曹操“今觀來船,輕而且浮。更兼今夜東南風甚緊,倘有詐謀,何以當之?”

    荀攸、程昱二人自始至終對連環計持有保留意見、耿耿於懷,為什麼就不敢在曹操面前據理力爭呢?有以下原因:

    1.曹操給他們倆上過課,主要是講冬季的天氣和風向情況,而且曹操對自己這堂課甚是滿意;

    2.曹操對鎖戰船這個專案已經拍板了,荀攸、程昱二人作為員工不會非得對著幹,否則你讓老闆多沒面子啊,日後會不會給你穿小鞋啊。反正我們已經提醒過了,專案又是你執意定下的,到時候出了問題我們也沒責任!

    3.龐統才氣、名氣太大,方案又似乎合情合理,如果荀攸、程昱二人據理力爭,說不定多疑的曹操還會懷疑是不是你倆排外,怕別人搶了你們的功勞和名頭?所以荀攸、程昱二人才不會自討沒趣。

  • 5 # 潯陽鹹魚

    先談歷史。

    在《三國志》中,是沒有龐統獻“連環計”的(艦船首尾以鐵環相連),曹操軍的艦船首尾相連倒是真有的,只不過不知道是誰出的主意,很可能是曹操水軍的常規配置。

    針對曹操水軍情況,是黃蓋提出用火攻的計劃。

    《三國志·周瑜傳》:(周)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曹)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荀彧當時坐鎮許都,並沒有隨軍前往荊州,程昱倒是跟曹操去了。

    在赤壁前夕,曹操的幕僚們認為孫權必然會投降,或者不敢收留劉備,會殺掉劉備獻給曹操,唯獨程昱認為:孫權和劉備必然會聯合起來。

    ——後事果然如程昱所料。

    再說演義。

    在《三國演義》裡,赤壁之戰前的計謀百出,確實是此書中最精彩的一段故事,筆者羅列計謀如下:

    諸葛亮、周瑜定下火攻之計。

    周瑜詐蔣幹,除掉張允、蔡瑁。

    周瑜、黃蓋用苦肉計。

    闞澤獻降書哄騙曹操。

    闞澤、甘寧演雙簧,哄騙蔡中、蔡和兄弟。

    龐統獻連環計,讓曹操把船艦首尾相接。

    諸葛亮借東風。

    黃蓋詐降騙得曹操信任,在江中放火燒船。

    如此,在《三國演義》裡,臥龍諸葛亮借東風,鳳雛龐統獻連環計,周瑜和黃蓋用苦肉計、詐降計、火攻計等等,環環相扣,最終扭轉戰局,擊敗人數佔絕對優勢的曹操軍。

    其中,龐統為了協助火攻計能成功,隻身入曹操軍營,向曹操獻連環計,哄騙說辭滴水不漏,曹操採納後,龐統又全身而退。但是曹操軍營中仍然是有人看穿了龐統的計謀的,這個人就是徐庶。

    當時龐統從曹操軍營離開後,渡江返回後剛下船上岸,被一旁出現的徐庶從後面拉住,徐庶嚇唬道:“你好大膽。黃蓋用苦肉計,闞澤下詐降書,你又來獻連環計,只恐燒不盡絕。你們把出這等毒手來,只好瞞曹操,也須瞞我不得!”

    當時,龐統嚇得魂飛魄散,轉頭一看,才認得是徐庶。

    徐庶之前是效忠劉備的,曹操則用偽造徐庶母親書信的計謀把徐庶騙離開劉備,徐庶之母得知後,氣得自殺,徐庶也因此發誓絕不為曹操獻一計。於是民間就有“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歇後語。

    所以,徐庶找龐統見面,也只是嚇一下龐統而已,他絕不會去告訴曹操真相的,隨後,龐統報答徐庶看穿而不去揭發的恩情,教了徐庶如何脫身曹操的計謀。

    ——上述劇情,都是羅貫中編出來,增加戲劇效果的故事。

    既然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編出來的故事,那麼在演義裡,荀彧、程昱無法看穿龐統的連環計,也是正常的事。不然,如果周瑜火攻失敗,曹操勝利,後面的故事怎麼寫?

    補充細節

    在演義裡,荀彧也沒有隨軍去荊州。

    在《三國志·郭嘉傳》裡寫了,曹操赤壁戰敗後,曾感慨:“如果郭嘉還在我身邊,我絕對不會失敗的。”這個段子也被錄入演義裡。

    所以後人也根據郭嘉的這段記載產生遐想:如果郭嘉沒死,是不是他能夠看穿周瑜和黃蓋等人的計謀呢?

  • 6 # 夏目歷史君

    在正史上沒有龐統連環計,當時的龐統雖然已是周瑜手下功曹,但在赤壁之戰中作用不大,而且曹操的戰船相連也不是受龐統連環計影響,而是自己做出的決定。

    當然荀彧也沒去參加赤壁之戰,他是鎮守許昌,而程昱參沒參加這個還未知。故事出自演義,我姑且用演義來分析。

    當時在闞澤獻詐降書後,周瑜請龐統去曹營獻連環計,目的是使曹操讓戰船接在一起,這樣施展火攻時更為方便。於是周瑜特意安排蔣幹見到僻居於小庵內的龐統,而龐統則向蔣幹哭訴自己如何不受周瑜待見,不得不隱居於茅草屋,讓蔣幹深信自己對周瑜不滿,已有離棄東吳之心。

    之後蔣幹帶著龐統去了曹營,龐統到了曹操這,見到曹軍軍容,馬屁一頓亂拍,什麼孫吳再生、穰苴復出…要多誇張有多誇張,把曹操誇的眉開眼笑之餘,還不忘數落下週瑜,遙指東吳罵道:“周郎,周郎!剋期必亡!”

    曹操在與龐統這一番交談後甚是欣喜,於是請龐統入營喝酒。酒喝一半後,龐統佯裝喝醉問曹操“軍中是否有良醫”,曹操不解何故,於是龐統乘機說道其水軍有疾,並進獻了連環計,然後向曹操詳細解說了一番連環計的好處,令曹操大喜。在獻完計之後,又以借招降東吳其他人來投降跑路,跑路之前還不忘奉承一下曹操說“丞相拿下江東後,切勿濫殺無辜。”

    龐統聲行並茂的一番獻策,做的可以說是滴水不漏,每個細節都把握的很好,演的更好,一切似乎都是那麼順其自然,讓曹操大致相信了龐統。

    不過龐統之策,隨後就被一人給徹底識破了,那就是徐庶,不過徐庶當時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也就一言不發了。

    在曹操利用連環計連線戰船,並將其展現在眾將之前時,自此確實沒人徹底識破,但依舊還是有人懷疑,有所顧忌。題主說的荀彧在演義裡也是不在的,這裡就不講了。懷疑的人一個是題主說的程昱,另一個就是荀彧之侄荀攸。他們兩認為若孫劉用火攻,不得不防。

    而曹操一番話則打破了他們兩人的顧忌,曹操向眾人說道,用火攻需要風力,要燒我們這,需要東南風,而如今是隆冬,盛行西北風,用火攻只會吹到他們自己那去,所以不用擔心。曹操說出這番話後,眾人都拜服,大家都沒了顧忌。

    所以為何不能識破呢?首先曹操被龐統影帝般的表現折服,對龐統已經比較相信了,這為計策成功奠定了基礎;接著就是曹操太急了,這是他最有希望統一的一戰,迫切成功的心理讓他看待一些事物變得比較盲目、片面;這兩點都讓曹操容不下讓自己不順的建議,因此看到曹操這樣,程昱他們也不必強說了,畢竟多說無益,曹操心意已決。

    其實在曹操說出隆冬沒東風之後,程昱等人也是覺得說的在理的,認為曹操的判斷是沒有錯誤的,顧忌也就差不多是消除了,但誰能想到諸葛亮硬是在隆冬之際借到了東風呢?諸葛亮在演義內就是bug一樣的存在,沒人斗的過。

  • 7 # 品點歷史

    其實這都是三國演義中虛構出來的情節,歷史上,赤壁之戰開戰之前,龐統根本就沒有去過曹營,何來獻計之說。但是,曹操用鐵索把船都連起來,最後被東吳一把火燒乾淨確是事實。那麼,為什麼曹操會犯如此低階的錯誤,而曹操手下的謀士荀彧、程昱等為什麼沒看出問題呢?

    其實,這只是現在的人開的上帝視角,如果真的讓你去指揮赤壁之戰,我相信不會比曹操做的更好。曹操的做法,雖然不是最優解,當也是當時所能採取的比較合理的選擇。

    一、北方士兵不習水性,暈船成為常態

    我們坐過車,坐過船,知道暈車暈船有多難受,整個人彷彿被掏空,胃裡是翻江倒海,渾身乏力。而曹軍當時就是面臨這種情況,不說交戰了,恐怕連拿刀都費事。而東吳士兵在江南水鄉長大,對坐船已經非常適應了。曹操將大船連起來,也是非常合理的選擇。

    三、曹操對南方天氣不熟悉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東風是很精彩的一段,正是因為諸葛亮借到了東風,才將火攻計劃由不可能變為了可能。當然,這是虛構的。不過,赤壁之戰那一天,確實颳起了東南風,這是出乎曹操意料的。曹操是北方人,在他的認知中,冬天是刮北風的,很少會刮東風。但是,在洞庭湖一帶,因為地形風的原因,當天氣放晴時,可能會逆吹東南風。這一點是北方長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最後讓孫劉聯軍的火燒赤壁計劃得以實施。

  • 8 # 蕭班遷

    解這個問,需回到《三國演義》之中。

    龐統剛獻完連環計,臨走前便被曹操手下的徐庶識破。

    拜別,至江邊正欲下船,忽見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統曰:“你好大膽!黃蓋用苦肉計,闞澤下詐降書,你又來獻連環計,只恐燒不盡絕!你們把出這等毒手來,只好瞞曹操,也須瞞我不得。”諕得龐統魂飛魄散。

    這是徐庶是龐統的故人,又受劉備恩德,不肯為曹操點破,而是要求龐統教他從曹營脫身之際。

    徐庶看出了不點破,程昱、荀攸等人可也是大謀士自然也瞞不過他們。

    《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中寫道:

    操升帳謂眾謀士曰:“若非天命助吾,安得鳳雛妙計?鐵索連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程昱曰:“船皆連鎖,固是平穩;但彼若用火攻,難以迴避。不可不防。”

    程昱的眼光很毒,一眼看出連鎖戰船的軟肋是火攻。

    操大笑曰:“程仲德雖有遠慮,卻還有見不到處。”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

    聽到程昱的話,曹操大笑,另一個謀士荀攸也表示認同程昱的看法,提醒曹操注意。

    在程昱和荀攸的話下,毛宗崗批註道:

    北軍未嘗無人。

    李漁也批道:

    寫程昱精細以形操不是一味朦瞳。

    曹操自然不蠢,他也知道火攻是連鎖戰船的致命傷。

    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風力。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吾居於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懼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時,吾早已提備矣。”

    曹操的這一番解釋,大有道理,毛宗崗在此批註道:

    老賊未嘗不奸猾。

    鍾伯敬也批註道:

    操言大是,但云天時獨不可以人力為。

    聽了曹操的解釋,諸將皆拜伏曰:“丞相高見,眾人不及。”程昱荀攸也是無法辯駁。

    由此可見,不僅曹操的謀士荀攸程昱看出了火攻的危險,曹操也是知道的。只是火攻需要東南風才可以見效,而現在是隆冬之際,何來東南風呢?

    毛宗崗在第四十八回總評道:

    火攻之策,不但孔明、公瑾、龐統、黃蓋所知,而徐庶、程昱、荀攸之所知也。徐庶不為操言之,而攸與昱則為操言矣;為操言之,而操未嘗不知矣;知之而終不免於犯之,其故何哉?蓋操知風之不東,而不知風之可借;知火之不利於南,而不知火之可轉於北。

    這一回故事其實是為接下來的諸葛亮借東風做了鋪墊,更突出孔明的厲害。

  • 9 # 歸樵

    龐統的連環計沒有被曹營識破,有多種可能,一是當時正值冬季,不可能有大的東風吹向長江北岸,就連周瑜後來都感到燒船無望。二是當時曹,孫雙方兵力懸殊,曹操根本沒把孫權放在眼裡,曹操正躊躇滿志,認為江東遲早是囊中之物。橫槊賦詩可見一斑。三是曹營的謀士看當時看破了沒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會說,看到曹操殺蔡瑁,張允如殺雞一樣,他們當時一個噤若寒蟬,以免引火燒身。比如,徐庶已知龐統計謀,料定曹操必敗無疑,而早早躲開。最主要的是,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回事,只是羅中的筆下生花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為什麼重新啟動後就找不到硬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