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流兮2

    詩詞是最能表現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比如說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其悠然與豁達一覽無餘,更有幾分禪意。蘇軾和作為“詩佛”的王維,在這點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個人的人生都是充滿坎坷,看慣了潮漲潮落,也就無所謂潮漲潮落,漲與落之間只是自己的想法和態度變化而已,心中沒有波瀾漣漪才是真的平靜。

    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經歷了風雨,見了彩虹,也就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彩虹。這或許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個很容易理解,就像今天的大白話“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是傻蛋”,表面意思沒什麼大區別,只是俗一點,文藝一點的區別。但如果上升到人生和禪的角度,還真不一樣,是一種人生經歷和態度歷練後的感悟。這或許也是偉大的詩人都有苦難的磨礪,“少達而多窮”的原因,體驗體會了更多的生活心酸,從而能將這種感覺徹底地表現表述出來,人生態度也得到了昇華。

    這種情感和今天爬長城還真是一模一樣的,在沒去之前,修了幾千年的聖物不管是在教科書還是在國歌中都是神聖的存在,是華夏精神的象徵,但你真的爬上去之後,也就那樣了。因為你之前心中想到的是她承載的精神與使命,而你看到的只是磚頭石頭建築而已。在現代社會,比這個壯麗很多的建築小縣城都有,所以覺得沒什麼。但是當你離開後,靜下心細想,又會有另外一番體悟,可能是古時的艱辛,長城的作用,孟姜女或者家國情懷,你只要還回望過一眼,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和你把她踩在腳下時甚至完全不同。當然,如果有幸還能在夢裡相見,更有不同。彥曰去了長城四十多次,每次爬的時候感覺都差不多,回來的感覺則幾乎沒有相同的。

    所謂“廬山煙雨浙江潮”就是這麼一種感覺,隨著你的渴望,靠近,離開,思索而完全不一樣。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確切說就是這樣!有點像初戀,每過幾年回望,都是不一樣的感覺和感情。留戀、逝去、珍惜、徘徊?說不清楚道不明,就是不知道怎麼說出來。

    再看看蘇軾的另一首詞,《臨江仙 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送別友人,“兒女共沾巾”的比較多,像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開闊的比較少,王勃是初唐時的豪邁和真情,只有盛世才能見到,蘇軾的是另外一種情調,貌似“佛系”的豁達。“天涯踏盡紅塵”,人這輩子經歷了很多,看透了,紅塵和天涯似是兩物,實則相同,只是匆匆一過客而已。枯井也好,秋筠也好,都是一種心境,只是這種心境即便在孤帆下,在淡月中,也沒有什麼區別,重要的還是心境的區別。

    李白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蘇軾這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一樣的,大家都只是匆匆過客,重要的是如何生活。不管是小確幸,還是為社會貢獻,其實,都是一種人生態度和追求,可以像蘇軾一樣來回切換,然後找回生活中的自己。這不是佛系,而是豁達,是一種透亮的人生,一種自如的慷慨、明亮。

  • 2 # 回憶的碎片1218125313

    蘇軾的人生觀

      蘇軾是位儒釋道相容的大文豪,是儒家思想培養了蘇軾,塑造了一個積極入世的蘇軾。從蘇軾的詞中,可以看出蘇軾的人生態度是複雜的,然而其最終的走向卻是明確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軾的人生觀,歡迎大家分享。

      蘇軾的人生觀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三蘇”,位於“唐宋八大家”之列。其一生仕途坎坷,三次離鄉,六出汴梁,九年三謫,一年三遷又三貶,六喪親者,六朝皇家。縱觀蘇軾跌宕起伏的一生,始終交織著入世與出世的矛盾,又時時體現出樂觀與曠達的人生境界,這在他的詞中有充分的體現。

      一、入世與出世的交織

      蘇軾一生寫了大量的詞,在這些詞中,既有入世的進取之心,又有出世的人生取向。

      現實生活中的蘇軾,也時時在履行著自己的人生追求。儘管蘇軾積極入世,但仕途的坎坷,宦海的沉浮還是讓他產生了“出世的思想傾向”《臨江仙》便是詞人出世情懷的完全坦露: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此外,象“歸心正似三春草”(《虞美人》),“宦遊處,青山白浪,萬重千疊。孤負當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滿江紅》)。“浮名浮利,虛苦勞神。”(《行香子?述懷》)等詞句無不體現著他乘時歸化返樸任天的出世態度。

      二、樂觀與曠達的昇華

      儘管蘇軾一生輾轉流離,但從他的詞中可以看出他始終以樂觀與曠達的心態直麵人生的磨難,看待人生的遺憾。在他的《望江南?超然臺作》中這種超然的心態更是一表無餘: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暮春,蘇軾登超然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思,寫下了這首詞。透過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態的複雜變化,表達了詞人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度。

      此外,“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既然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此身非我有”,那麼便藉著美酒與愜意的大自然,駕一葉扁舟隨波逐流,內心看透外物便也不再執著於外物。當然其中的關鍵之處是蘇軾承認了人生有缺憾,就如自己的仕途坎坷一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沒有什麼比正視現實更可貴的了,蘇軾就是將自己的悲歡置於宇宙人生的闊達空間去觀照,認識到人生的有限,進而體悟到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的合理性,從而正確地面對人生苦境。

      三、儒釋道三家思想對蘇軾人生觀的塑造

      蘇軾的一生始終交織著入世與出世的矛盾,在矛盾痛苦中樂觀曠達,這就要看儒釋道三家思想對蘇軾人生觀的塑造了。

      蘇軾自幼受到“齊家治國”、“兼濟天下”的儒家進取精神的濡染,尤其是其母程氏早期的家庭教育對他影響極深。《江城子?密州出獵》將他志於為國盡忠、掃蕩胡虜的英雄氣概與高尚人格完美地展現了出來,他心目中最為崇拜的對像是范仲淹、韓琦、歐陽修、梅堯臣等政界文壇上的宿儒名流。

      儒家的“經世濟民”理想讓蘇軾走出大山,但仕途的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使他不得不尋找解脫,於是坎坷路上他所接受的佛道思想精髓便成了他思想上的出路。

      道家哲學強調人格的獨立和精神的自由,做到這樣只有淡泊名利,淡化死生,只有無所求,順其自然,心才會遊於物之外。這種思想正好切合蘇軾的境遇和精神需求,從而為經世濟民不通,棄世又不甘的蘇軾的受磨難的心靈提供了精神上的解脫。蘇軾認為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有慾望而不能得到滿足,減少慾望就減少了痛苦,追求慾望則只會徒增煩惱,“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

      儒家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正是儒道的切合點。蘇軾無論處於多麼殘酷的處境,總能隨時隨地地去尋找並進而確立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快樂之源,從而達到“無往而不樂”的最高境界。可見,蘇軾的思想不是一家思想的簡單繼承,而是以儒家為本,又博採道家之長,他奉儒而不迂執,好道而不厭世,參禪而不虛妄,於是便形成了他儒釋道兼收的外儒內道的作風。

      總之,綜觀蘇軾的一生,得與失,功與敗,逆和順,榮和辱如影相隨。順境中,蘇軾積極用世,心繫天下;逆境中,蘇軾曠達樂觀,坦然面對。今天,我們欣賞蘇軾的同時,更欣賞他於詞中所蘊蓄的入世與出世的人生態度,欣賞他樂觀與曠達的人生境界

  • 3 # 一夢

    蘇軾的人生價值觀,蘇軾的是另外一種情調,貌似“佛系”的豁達。“天涯踏盡紅塵”,人這輩子經歷了很多,看透了,紅塵和天涯似是兩物,實則相同,只是匆匆一過客而已。枯井也好,秋筠也好,都是一種心境,只是這種心境即便在孤帆下,在淡月中,也沒有什麼區別,重要的還是心境的區別

  • 4 # 靜輕怡安

    蘇軾的人生價值觀主要受儒家思想“經世濟民”的影響。

    順境時“齊家治國”“兼濟天下”,兢兢業業的進取向上。逆境時,皆宜道家“無往而不樂”,所以他又能曠達樂觀,坦然面對。

    儒家於業,道家於神。他很多不同階段的詩詞。都能充分的反應他處世哲學,人生感悟。蘇軾的一生,在某種意義上,反應了文人的氣質與足限。

  • 5 # 小鄧哥3o1w

    和諧,是中國古人在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漸意識到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一種理想狀態,是萬物生生不息、繁榮發展的內在依據。


    中國文化中,以“和”為本的宇宙觀,以“和”為善的倫理觀,以“和”為美的藝術觀,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以“和”為本的宇宙觀中華文化的和諧理念濫觴於堯舜時代。


    《尚書》就有“協和萬邦”、“燮和天下”的記述,《周易》中也貫穿著“天下和平”的政治理念。先哲的目光遍及萬邦,所向天下,反映著中國上古時期人們對普天之下芸芸眾生“協和”、“和平”生活的美好憧憬,對國家社稷安定繁榮的無限期望和對萬邦歸順、諸侯稱臣的和諧天下的嚮往。


    時至春秋初期,管仲明確提出“和合故能諧”的和諧觀念。他認為只有協調、合作才能達到和順、和睦、和諧,反之則會失度、失衡、失敗。作為農業文明時代的思想家,管仲特別強調“四者俱犯,則陰陽不和,風雨不時”,災害橫生。管仲在對自然界客觀規律的認識與把握的基礎上,提出他的“察和之道”。


    他把君臣之間、上下之間、百姓之間的和睦相處看作是國家政令通暢、政治昌明的文化標誌。在法律制度並沒有建立的古代社會,《管子》提出的和諧之道不僅具有引導國家政治的社會意義,這種推及家庭倫理,倡導父母、夫婦“不失其常”、“中和慎敬”的和諧思想,在客觀上也為中華民族的和諧文化價值觀的實現,敷設一條從個人、到家庭、直至社會的基本架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南辰王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