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732466430454975
-
2 # 彭照明原創詩歌
這個問題確實如此,也很普遍,也就是說可以分為:焦慮不安和應對自如兩大陣營了……;很顯然,無論是哪一種,從現有的認識程度來看,據相關資料顯示,可能以血型和遺傳有關,但不管怎麼說,以每個人當時所處的事態程度、每個人的人生經歷、每個人各方面的素質有著直接的聯絡,因此,我有以下兩點不成熟和簡單的看法。
首先,心裡有一件事就會焦慮不安的人,其內心世界表現為,心裡有一股子熱情和幹勁,無論遇到什麼事,和手頭有什麼活,總想著儘快完成……;而他們的優點在於,在遇到大事情時,或者說是,特別重大,且面臨著生死考驗時,能夠一改往日常態,顯得非常冷靜,遇事不慌亂,不急躁,有一種大山壓不倒的氣慨,,處理問題也很獨道和果敢……
其次,心裡有多種事,卻能應對自如的人,其內心世界表現為,心裡有著一派沉著穩定,看上去很瀟灑、超然的氣質,有事不緊不慢,不急不躁……;但是,一旦碰到大事情,如上所說……;那麼,他們的表現也一改常態,顯得手足無措,開始狂躁起來,處置起來不加任何思考和拿出確實可行的方案和對策,見子打子……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點不成熟和膚淺的認識,若有不當之處,望各位海涵,因為,我也是其中一份子呵……
-
3 # 窺說
很多人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心裡有一點小事,別管是工作上還是家庭裡的,就會反覆考慮,甚至夜不能寐,而有的人則反之。究其原因,應該有著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是對事前、事中、事後的考慮過於縝密,唯恐發生任何閃失,以至於焦慮不安,給自己太大壓力。這種人一般處事謹慎、心思細膩,對一件將要實施的事情發生之前就要做出應對預案,事情進行中會全程監控,逐個環節盯到位,事後還要做出總結,梳理經驗教訓。這種人做事情講求的是盡善盡美,不留遺憾,就像諸葛亮一樣“事必躬親”,但是他們給自己會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長期以往下去就會使自己健康受到損害。
二是心胸開闊之人,他們做事的原則就是“今日事今日畢”,哪管他明天會出現新問題。他們遵循的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沉浸在一件事情裡。這種人從他們為人處世之道上就可以看出,和他們處事的風格是如出一轍的。凡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心裡不擱事,手裡不留事。所以外人看來,他們是遊刃有餘,應對自如,實則是心寬坦然,灑脫應對。
總之,兩種性格習慣的人,處理事情是各有利弊,取長補短才能使自己不斷提升和進步。
-
4 # 我說精神
為什麼有的人心裡有一件事就會焦慮不安,而有的人心裡有多件事卻能應對自如?這是一個簡單的醫學常識,其實你也說出了答案——焦慮不安。
關於焦慮,我們瞭解多少?焦慮可以是人的主觀情緒,也可以是一種醫學疾病。像題主上面說的一樣,有的人心裡裝多少事情都不會焦慮,應對自如,這樣的人往往是健康的正常人。而心裡裝一件事就焦慮不安的人,不一定是病人,但一定是性格上容易產生焦慮情緒的人。
焦慮是一種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這種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物件和內容。有時候也會表現為對於沒有發生事情的一種預期焦慮,比方說月底要進行一場重要的考試,可能從本月1號就會出現坐立不安,緊張害怕的情緒,甚至一直持續到考試之前。
焦慮其實更是一種個人的性格基礎,就像你說的,總是有一些人一遇到事就會緊張恐懼,過分擔心,自卑、胡思亂想等等,而這樣的情況甚至常常存在於一個人整整一生,很難改變,所以我們說這樣的人是焦慮型人格。不能說是一種疾病,但是焦慮型人格還是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
關於焦慮的本質,我的一點看法日常工作中不管哪一種精神障礙診斷的患者,都會存在一些焦慮情緒,也經常有患者問我“為什麼我會感到焦慮?為什麼同樣的事情你不會焦慮?是你的心理素質好嗎?”。
很好的一個問題,直接指出了焦慮的本質——焦慮是人類對於客觀事物自行賦予的主觀屬性,簡單的說,客觀事物本身不存在焦慮屬性,周圍人看它也沒有感到焦慮,而患者主觀的賦予了客觀事物焦慮的屬性,所以只有患者自己看事物能夠感受到焦慮屬性。
關於焦慮的心理治療焦慮的心理治療主要依靠認知行為治療。認知 - 行為療法是臨床常見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的基本原理是使患者能夠發現自己的錯誤,不合理的認知和不正確的認知過程,認識到這是自身出現不良行為和情緒的根本所在,幫助患者找到這個關鍵點,從而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促使患者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和建立正確思維模式,建立對事物的正確認知,最終緩解焦慮情緒。
-
5 # 愛提問的小天使
我發現我就是這樣一個性格的人,只要心裡有一件事情停留在心裡,那麼我就會心裡不安。以至於我常常處理不好我和自己的關係還有自己和別人的關係。其實有時候這樣的焦慮是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而且在別人身上看來不是一件事而在我身上看來就是一件大事。比如,同一寢室的人有幾個人在說話,可能她們不跟我說話,那我心裡就會有一種不安的情緒,認為我和她們不是一起的,或者是她們忽略了我,而且像我這樣的人,對很多事情和人都是感受在先的。我知道,常常這種坐立不安的感受讓我很焦慮,也會讓我心臟有種緊縮的感覺,而且也會時常懷疑自己不被他人所接受,從而想了很多不利於自己的想法。往往也很壓抑,自卑和痛苦,唯有改變和自信才有可能將我解救出來。
對於這個,往往需要自己在發生這樣的感想之後,要適時地引導自己。然後平常多讀一些書籍,從而讓自己在面臨這樣的心情和情緒的時候,不至於一直陷在死衚衕裡。
焦慮型人格只需要一點點小事情就可以引發人的內在情緒,往往心情也是隨著外界影響而改變的。不僅在於自己也和自己有關的環境。
如果需要不再因此而這樣的話,只能尋求改變。
-
6 # 汐煒醫生
你好,關於為什麼有的人心裡有一件事就焦慮不安,而有的人心裡有多少事卻能應對自如?我認為,簡單概括,通俗的解釋,第一類人群,心眼太小,而另一類人,反而有點“心大”。
開個小玩笑,接下來,我們從專業的精神醫學來解釋。第一種情況,我們高度懷疑他是焦慮障礙的病人。什麼是“焦慮”?簡單的說,就是一種過分的不安,擔心,總感覺有什麼事情要發生。而焦慮分為很多種,包括選擇性緘默、特定恐怖症、社交焦慮症、驚恐障礙、廣場恐怖症、廣泛性焦慮障礙。
選擇性緘默:它是指在社互動動中,遇到人多的時候,選擇性的講不出來話,多見於兒童。
特定恐怖症:他指的是對於特定的事物或情況感覺到害怕,比如說害怕昆蟲,害怕刀槍棍棒,血液,特定的場所等等。
社交焦慮障礙:指的是人多的場合時產生過分的害怕或不安,而且,多伴有主動迴避社交場合,迴避人多的場所。
驚恐障礙:屬於一種急性的焦慮,患者突然出現的害怕,恐懼,多伴有心慌,出汗,肢體感覺異常,患者會有一種“瀕臨死亡”的感覺。
廣場恐怖症:它的基本特徵是,預期的不敢接觸特定的場所,害怕到場所後自己發生意外或者危險,進而不能夠逃生。
廣泛性焦慮:廣泛性焦慮的基本特徵是對於很多事情,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事情或者活動產生過度的焦慮和擔心,甚至嚴重時頻繁想排尿,這種也是平時最常見的焦慮型別。
還有一種焦慮,叫做軀體性焦慮,也就是說,患者會出現不典型的身體不適,比如疼痛,酸癢,灼燒感或忽冷忽熱。 如何來對抗焦慮?
如果是輕度的焦慮,自己可以調整,比如運動,旅遊,適當的飲酒。
如果是中度以上的焦慮就要到精神專科醫院找專業的醫生來治療,治療通常採用藥物與心理治療並重的治療方案。心理治療師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設計治療計劃;藥物選擇的話,可以選擇帕羅西汀等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同時搭配坦度螺酮等,而急性的焦慮可以短期應用苯二氮䓬類快速緩解。
其實,適度的焦慮有助於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使我們保持備戰狀態。尤其當今的社會,工作壓力大,在接受考試,考核,檢查等應激狀態前保持適當的預期焦慮,可以使我們更好的完成工作。與焦慮絕緣是不現實的,所以我才說,上面提到的第二種人是“心太大”。
-
7 # 了凡心療愈
有些行為並不如我們看到的那樣,所以從心理學揭示焦慮
從行為方式主觀的臆斷心理模式,這實際上是不太客觀的,心理學揭示的是心理規律,這種規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成立的不存在很大的差別,即便根據巴甫洛夫的神經學說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好一點,但並不是完全不受這種心理模式的影響。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對一件事情會感到焦慮,而有的人對很多事情他們應付自如反而不感到焦慮呢?這要從這種心理模式入手來解讀。
如果沒有這種限制信念的人就不會表現出那麼焦慮,我的一個來訪者,在過去一年時間向十幾個平臺都借了錢,但他絲毫不感到焦慮,以一己之力周旋在十幾個平臺之間,別人眼中他是大神級別的人物,他甚至洋洋自得。
焦慮未必是焦慮症,一旦形成焦慮症,可能連一件事也應付不過來當一個人處在壓力焦慮對未來不安的這種環境下,它就會形成不安全的思維模式,一般應急性焦慮症的話,當外界的壓力消失以後,那人就不會再次感到焦慮,比如說明天有一場高考,那麼很多人就會感到焦慮,等高考過後以後人又開始變得放鬆起來。但有的人沒有處理好這件事情它就形成了不安全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開始泛化開來,他對什麼都會感到不安全,那麼這就是一種廣泛性焦慮症,持續的時間會非常的長,同時引發出諸如驚恐症強迫症等一系列其它的神經症。有的甚至可能會伴隨終生。
焦慮實際上是人類進化以來面對外界危險的一種自我心理防禦機制,它會讓人表現出非常的警惕,警覺跟緊張。有人會透過抽菸,透過喝酒來緩解這種緊張,所以看起來不那麼焦慮。所以每個人體驗到的焦慮都是不一樣的,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你看到的不那麼焦慮的人,實際上他可能在壓抑自己的這種焦慮情緒。這可能出於他的自尊,出於他對外在形象的在乎。焦慮未必是焦慮症,一旦形成焦慮症,可能連一件事也應付不過來
焦慮症是一種不安全的思維模式會過度依賴頭腦而鑽牛角尖此外所有神經症患者有個特點就是會過度相信頭腦思維,所以就會給人一種鑽牛角尖的印象。所以他會對某一個特定的事件會感到非常的焦慮,難以應付,招架不了。比如社交恐懼症患者,他只要遇到社交場合,公眾場合,他就應付不來,就感到非常的焦慮。他越是在頭腦層面想去解決這個問題,就發現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棘手,越來越焦慮。
然後他們會給自己貼上各種各樣的負向標籤,當你形成了這樣的心理,總是把自己的缺點跟別人的長處相比較,就會越放大自己的缺點跟不足,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認為自己連最簡單的事情都處理不過來。因為它的意思浪費在頭腦裡面了,他一直在頭腦裡面產生了內耗,浪費在一些無足輕重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沒有辦法將他的精力跟意識放在當下手上的每一件事情上,所以做什麼都是三心二意。
如何讓自己不那麼焦慮, 並且能夠同時應付很多事,就是覺知那些同時可以處理很多件事的人,它是一種覺知的狀態,在意識療法裡面所謂的覺知就是說能看清楚所有事情的本質,能夠抽絲剝繭將情緒從事情當中剝離出來還原成事件。能夠超越一切的二元對立跟衝突。
有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賣雨傘的,小兒子是賣草帽的,老太太每天都唉聲嘆氣,感到無比的焦慮,鄰居見了就問他為什麼,她說一旦下雨的時候,就會擔心小兒子家的生計,一旦出太陽的時候,她就擔心大兒子家的收入,所以無比的焦慮,鄰居見了笑哈哈的說:你為什麼不在下雨的天想到你的大兒子,而在出太陽的天想到你的小兒子呢?所以老太太就變得高興起來,實際上這個鄰居就是覺知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能夠同時處理很多事情。
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讓自己儘早達成覺知,你就會明白有些事情實際上是庸人自擾,天下本無事。當你出離頭腦活在當下,你就可以看破頭腦的幻象,一下子抓住事情的輕重緩急, 而不將自己桎梏在頭腦思維中坐困愁城。你就可以在很多事情當中遊刃有餘。
-
8 # 畢懂護膚知識
我認為主要因素還是個人性格,影響性格的往往是從小的生活環境。
內心脆弱的人,往往會遇到事情就焦慮不安,這個人的性格一般會是低沉,我喜歡用低沉來形容,因為低沉的人心裡會有很多事情,他在乎身邊乃至別人身邊發生的每件事,往往會把這些事情情不自禁的往自己身上聯想。其實低沉的人在小的時候就收到了父母的影響,不是說父母的低沉遺傳給了孩子,是父母的為人處事給孩子帶來了低沉的影響,一般這樣的父母在外面會比較愛面子,無論什麼事情都在想做到讓自己臉上添彩,往往很多事情都會去參與,在外很積極,甚至是很熱情,但是當回到自己孩子身邊的時候,往往會讓自己的孩子處處小心,處處做到博人眼球,處處做到很有教養。孩子受到的影響往往就是言聽計從,低沉處事,在哪都做到唯唯諾諾。從而遇事都會想著自己做的是不是讓別人滿意。同時周圍有不好的事情他都會在想這是不是關乎到自己。這樣的性格在以後的生活中是比較難改變的,除非他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那些心裡有多少事情都能應對自如的,估計從小父母就很少對他指手畫腳,從小就培養了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這些人的父母估計生活中非常的隨便,甚至生活中會非常喜歡打牌,打麻將之類的活動,從小就給孩子一個萬事都是娛樂的心態。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在生活中遇到事情都不會是多大的事情,這些人往往也很少去在乎別人是不是給他冷眼,他們不是不要面子,他們是認為面子不是第一位的。內心強大了,遇到事情也就不會當成事情了。這樣的人,成功的機率也比較高。
-
9 # 霍體清
為什麼有的人心裡有一件事就會焦慮不安,而有的人心裡有多件事卻能應對自如?
我們所有的人,都沒生活在真空中,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突如其來的困難,自我評價低,覺得自己不行,沒有安全感的人,遇到問題就會焦慮,在焦慮情緒推動下,進一步覺得自己不行,進一步放大困難程度,造成寢食難安,嚴重的可能形成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等心理問題,常見的事抑鬱症。經歷的事情多,自我評價客觀,安全感好的人,在遇到問題之後,不容易焦慮,人在心情平靜的時候,對自己的評價和困難的評價是客觀的,會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經歷的事情越多,能力越得到提升,內心也不斷強大,處理問題的能力越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越得心應手。
這主要取決於從小的成長環境,如果父母懂得怎麼培養孩子,怎麼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在平時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參與日常事務,長大以後就比較自信,安全感比較好,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會比較強。
-
10 # 心領守候者
你好,我是心理學愛好者,今天由我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一個人心裡有件事焦慮不安,其實是一種焦慮症一種表現,對這件事情胡亂猜想,總是毫無根據的擔心、恐懼,向事情不好的方向發展猜想,從而引起內心的不安。其實說明你這時心理已經失衡,透過自身控制力調解失敗,不能自我控制。
生活中焦慮狀態有兩種,一是有現實事件引起焦慮,對事件狀態的發展,經過周密的思索以後,對事態的發展有預測性,有種擔心和焦慮,其實這種焦慮是正常的,有利於我們個人的發展。但另一種焦慮是毫無根據的緊張、不安、恐懼,文章一開頭已做闡述,不再做介紹。但這種焦慮狀態,長期發展下去,有出現心理障礙的可能性,嚴重時,心理焦慮同時引起軀體疾病的發生,所以一旦有這種異樣,不容小覷,引起注意,及時做出心理輔導,讓自己心理趨向平衡。
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有的好的一面,就有壞的一面,自然,人的心理狀態也不例外。人能正確處理工作、生活瑣事,做到正確的對待和井井有條,分清主次,一般人看來,這人心寬,大度。心理裝事情的人,都是能擔事情的,也是能幹大事的,能做到主次之分,無需為毫無根據事由枝節擔憂,應對自如。
人的心理狀態其實多面性,處於不同生活環境,人難免會磨練成面對事情不同態度表現,但人從正常焦慮到心理障礙導致的心理焦慮,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所以人一旦發現心理狀態不好,及時做出心理健康輔導,讓自己儘快從焦慮的環境中走出。
-
11 # 蘇馬花開
遇到事情,有的人焦慮不安,有的人卻能應對自如。這不同的面對問題的方式,可以用“境由心生“這個詞語來概括。
先來說說什麼是“境由心生“。這是一個成語,表示心情好壞,影響人們看事物的美醜。它的出處是: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心生。
推及到看待事物的這個層面上也是如此,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和感覺,是隨著心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其實當時的處境根本沒有改變,只是個人的心情變化了,覺得處境也就隨之不同了。
其實,一件事情嚴重與否,都是取決於自己心裡怎麼想。你認為嚴重就嚴重,認為平常就平常,心理暗示起了決定性作用。
我們把一件事情想得很複雜很嚴重的時候,那麼我們的心裡就會十分的焦慮不安,患得患失。相反,把一件事情看得很平常,覺得這是自己必須要經歷,要面對的時候,往往就能從容面對,著眼於解決問題。
那些遇到再大的事情都能處之淡然,從容面對的人,其實他們並不是覺得事情影響不大,不重要,而是因為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調節自我的情緒,凡事想得很明白,所以看起來才會無憂無慮。
而焦慮的情緒總會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困擾,所以,這應該是我們要好好解決的問題。現在,我就從焦慮的層面進行細緻的分析,希望你能走出不良情緒。
焦慮的本質其實,焦慮是人類對於客觀事物自行賦予的主觀屬性,簡單的說,客觀的事物本身並不存在焦慮的屬性,周圍的人看他也沒感到焦慮,只是你自己無限制的把事件放大,所以才會產生焦慮。
我們在工作中被領導罵過,但是焦慮的人被領導批評過後往往會處於深深的自責和極度的不安之中,他們會由這件事浮想聯翩,往多方面想開去。
他們會認為領導會因為這事對自己的印象不好,在以後的工作中,領導會不再信任自己,還會認為領導會扣發自己的年終獎,或是乾脆認為領導要炒自己的魷魚。
就這樣想著想著,自己的這種焦慮不安的情緒就會無限制的放大,造成寢食難安,甚至崩潰失常。
總之,焦慮的本質是看待事物,總往最壞的地方想,從而導致自己惶恐不安。
焦慮的演變像這種時常處在焦慮之中的人,如果不及時的調整自己的心態,那麼他的焦慮就會越來越嚴重,焦慮的範圍也會越來越廣。
以前可能是因為工作上的事情焦慮,後來可能就會發展到對生活的焦慮,對家庭的焦慮,對經濟的焦慮,對子女的焦慮等,這樣的話,就可能在心理上出現問題。
當焦慮的情緒變為了焦慮的心理,這樣的話就會很麻煩了,嚴重時就會演變為焦慮症,或者是狂躁症,抑鬱症等等,真正成為一種精神上的疾病。
科學調節焦慮的情緒要調節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調解、自我控制。每當自己感覺要產生焦慮的心理的時候,一定要告訴自己,事情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複雜和嚴重,一切都會解決的。如果再焦慮下去,對自己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害了自己。
還有,消極情緒是互相感染的,我們要想盡辦法的離開這些感染源,融進到有活力、有朝氣的人群中,讓他們積極的心態感染我們。這樣,我們就會順理成章的感受到他們的樂觀、豁達,那些消極情緒也會漸漸地消退於無形中。
要注意的是,如果因為長期焦慮,導致自己已經出現經常性的心悸、失眠、頭痛等症狀,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時,就必須積極主動的去找醫生進行調養。
在醫治方案上建議進行中藥治療,中醫會用益氣活血、養心安神、通竅醒神、健脾保肝,活血化淤等方式來調養人體血氣、五臟六腑等,還可以用中醫針灸的方式調養腦神經和十二經絡,讓自己的身體在醫生的調養中,在積極色心理暗示中,不斷放鬆自我,逐漸遠離焦慮慮。
所以只有自己從心理上根本的認識到焦慮的嚴重性,才可能改掉焦慮的性格和焦慮的毛病。不過也不必緊張,因為喜怒哀樂是人類最正常的情緒,適當的焦慮不僅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反而能夠刺激我們的大腦,讓我們把事情做得更加的盡善盡美。
但是凡事都講究一個度,如果覺得事情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就應該積極地與人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應該把它憋在心裡,最終演變成一種病態。
-
12 # 遙山清風明月
我有一個朋友,經營一個小企業,因產品積壓造成資金緊張,他向親戚借了四萬塊錢,沒想到卻失盜了。聽到這件事情之後,我去看他,只見他談笑自若,井井有條地安排廠裡事務。我懷疑自己聽到假訊息了,就問:聽說你的錢被人偷了?他說:是啊,也怪我粗心,把剛提來的現金忘在辦公室裡,夜裡被人偷去了。我問:你報警了嗎?他說:報了,希望很渺茫。我不解地問:好不容易籌點錢,又被人偷去了,廠裡產品又積壓,你怎麼還能笑得出來呢?他說:我見到人就哭,這錢能找回來嗎?我說:理是這個理,可是,當前困難怎麼辦?他說:本來就困難,需要我冷靜下來想辦法,如果我心急如焚,整天焦慮不安,不更壞事嗎。
他接著給我講了一件事,他說:我有個鄰居,兒子倒車時,不小心撞死了一個小孩,他父母聽到訊息之後,騎著一輛三輪車去探望,由於心慌意亂,一頭栽在路邊溝裡,摔成了重傷,萬幸地是,被人發現早,送到醫院之後,才保住了一條命。不但幫不上兒子的忙,反而造成了更大的麻煩。還有一個鄰居,老兩口在家,被人騙去幾百塊錢,老倆口疼的幾天幾夜吃不下去飯,睡不著覺,結果,大病一場,花了幾千塊錢。
說到這裡,他說:俗話說,禍不單行,為什麼呢?當一件壞事出現的時候,就會引起內心的焦慮和恐慌,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慌不擇路飢不擇食,結果就會起到連鎖反應,不但解決不了已經發生的事,反而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我說:這些道理我都懂,勸人也是這樣勸的,可是事到臨頭,不由人就會焦慮,甚至夜裡睡不著。
他說:晉朝有個名將叫羊祜,他曾說過一句話,叫“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不順心的事這麼多,所以人就會焦慮,焦慮的目的是想改變不順,但其結果,不但改變不了,反而會更糟,這就進入了惡性迴圈,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我說:道理講得通,可是怎樣才能不焦慮呢?
他說:一個人從不知道焦慮是很難的,比如高考學生,在分數出來之前,是家長和孩子最焦慮的時刻,我問你,這種焦慮有用嗎?
我說:誰都知道沒有用,可是誰都會焦慮。
他說:我孩子高考之後也是這樣,我說,你平時不是沒有時間看小說,看電視劇嗎?現在閒下來了,為什麼不看看呢?他喜歡看名人傳記,結果他被那本“拿破崙傳”迷住了,連公佈分數時間都忘了。查完分數以後,他對我說:爸,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有好多盲區,當你進入盲區之後,需要的不是焦慮,而是給自己找一個前進的方向。
有人說:焦慮,是心中無底的表現,煩躁,是頭惱混亂的結果。
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這位朋友說:心不隨境轉,便能轉境!
當你焦慮的時候,不要急著去解決問題,也不要讓消極的情緒控制你,轉移一下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放鬆下來,或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
13 # 好想回到18歲
我覺得這純粹是性格使然。
我就是一個有一點事就焦慮不安的人。這樣的人睡眠大多不好,遇事愁眉不展,鬱鬱寡歡!這類人易得憂鬱症,而且焦慮過程中很容易做錯事!
我說一下我最近經歷的事吧!
我有一個開了三年多的淘寶店!前三年是兼職,只有晚上弄一下,所以三年下來不僅沒賺還虧。但我一直沒放棄,就想著哪一天不打工了,就專職做淘寶。
今年我沒出去打工,專職在家做淘寶。慢慢的有收益了,收益從三月份的1000元增加到九月份的7000元,平均下來一個月3500元。
就在我期盼著淘店生意進一步向好的時候,我接到售假處罰通知。做過淘寶的人都知道,這個售假,是被售假。並不是真的賣假貨。有的是產品上有某品牌的字母(比如adidas),有的是產品上有某品牌圖案(比如小豬佩奇)……我們是代銷,廠家直接發貨。真的是假貨,又關我們什麼事?應當找製造這種商品的源頭廠家,對吧?可偏偏找的就是我們這些小賣家,而且處罰相當重。訂單能從一天幾十單,直接掉到每天0-3單。
接到處罰那天下午,我正在外出旅遊的路上,當是就感覺到天塌下來了一樣,全身冒冷汗,“哇”的一聲,把中午吃的全吐了。那天晚上一晚沒睡,腦子裡想的全是兩個字:麼辦?麼辦?麼辦?第二天一大早就趕了回來。
回來後,飯也不吃,澡也不洗,就坐在電腦前找供貨商要發票,要授權書。供貨商概不提供。沒辦法我只好這個群那個群裡問有沒有人能處理?終於有人接單了,2000元,先付一半,成功後付另一半,說是有經常聯絡的小二。有同行提醒我是騙人的,可我還是信了他,轉了1000元給他。然後,我就期盼著我的店能轉危為安。
這個人並沒有把我拉黑,一直和我周旋,到了兌現承諾那天,怎麼呼也不回我。我這才知道這個人真的是騙子。
這就是焦慮,遇事不冷靜,病疾亂投醫的後果。不僅店挽不回來了,還搭進去1000塊。如果我夠冷靜,就是用腳趾頭想想,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淘寶員工工資那麼高,廉正抓的那麼嚴,哪個敢以身試法?
昨天又有人找我,說願意幫我做假憑證。先打款後行事!我果斷拒絕。提供假憑證,那就是罪加一等,處罰更重!
這段時間,因為這個售假,吃不好睡不好,一直處在焦慮不安中……但我在慢慢克服我自己,去尋找新的賺錢方法。
我今天之所以自爆糗事,一是想對和我一樣遇事愛焦慮的人說,雖然是性格使然,但還是要想辦法剋制自己。不然,自己難過,做事易出錯外,還影響家人情緒。二是,提醒淘寶同行,在接到處罰通知後,不要劍走偏鋒。正規去申訴,實在申訴不了,只有接受處罰,重新尋找賺錢機會或者開新店。
-
14 # 心之悅心靈成長
遇事容易焦慮的人,多半是內心不夠強大和缺乏自信的人。因為害怕自己處理不好將要發生的事,所以心生恐懼,使自己變得焦慮不安。
有的人能夠應對自如,是因為在他覺得,憑自己的能力能夠掌控這件事,或者他能承受的了事情最壞的結果。這跟一個人的性格與閱歷有關係。
這兩種人的區別:有的人從小就膽小,總是害怕自己做錯事。當哪那一天他沒有做好一件事而受到別人的指責的時候,內心就更缺乏安全感,也更加不信任自己。如果他沒有走出自己不自信、恐懼的心理,長大後他依然會對未知的事情感到恐懼和焦慮。
而有的人是越挫越勇的。在他第一次經歷挫敗後,會在這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訓,從而使自己變得更加勇敢。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有的人把經歷當做自己成長的方式,而有的人把經歷當做捆綁自己的繩子。
我們會發現,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我們的領導特別是總經理級別的人,他們遇事總是非常地淡然,處理事情也是先後有序;而對一個普通的員工來說,如果讓他去做總經理做的事情,那肯定會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有個詞叫做厚德載物。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理解為,當你的內心能承載的事情越來越多的時候,你外在顯現的物質也會越來越多。當你堅信自己不會被任何事情打敗的時候,你就能從容不迫地面對任何事。
第三種人:在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另一種人,他雖然沒有多大的能力,但是無論她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放在心上,該幹嘛還是會幹嘛。
這種人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大大咧咧,看起來沒心沒肺的人,他們也是最積極樂觀的人。你會發現,他們不在意明天會發生什麼,只在乎當下讓自己過得踏實。面對逆境、坎坷,他們照樣能讓自己快樂。但那些看似的難題往往都會迎刃而解。我們也經常羨慕這些人怎麼有這麼好的運氣。
這就是吸引力法則裡說的你關注什麼,就會吸引什麼。當你一直關注自己的焦慮和不安的時候,焦慮不安就跟你形影不離,經常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但如果你一直關注美好的事情,一直活在開心喜悅的狀態,那麼越來越多開心喜悅的事情也會出現在你的 生活中。
如何從一個不安的人,慢慢改變為一個淡定自如的人呢?
1、只去做好當下該做的事,其他的事什麼也不管。認真工作,全心全意地陪伴家人,都是我們該做的事情。當你有覺知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是不會感到焦慮的。
2、看到自己的焦慮。有時候我們手上正做著事情,突然因想到某事而感到焦慮。這時候你可以告訴自己“我看到我在焦慮,我決定放下焦慮,我相信那件事情會有一個好的結果。”當你一次次決定放下的時候,內心的焦慮感也會減少。當心裡不再惦記時,事情進展會比你想像中要好。
3、平時多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看喜劇片是很好的建議。快樂能驅趕焦慮。你的內心快樂多的時候,焦慮就會變小。
4、最重要的還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把每一次的挫折都當成一次自我成長,突破對自己的限制,擴大自己內心的容量。
“信”永遠比“做”重要。自信能給我們內心帶來力量。而這種力量足以驅趕焦慮。
-
15 # 蜜絲薔薇
我有一個朋友,企業女高管,前段時間父親剛去世,又碰上公司裁員,還在跟丈夫協議離婚,這個時候,孩子又病了。
這一連串足夠令人崩潰的事情,到了她這兒,波瀾不驚地一件一件處理得井井有條。
妥帖地為父親操辦了葬禮;
與公司協商拿到了不錯的補償,同時也拿到了另一家世界500強的offer;
與丈夫和平分手,並且得到了丈夫財產分配方面的支援;
孩子的病也一天天好起來。
她是有什麼非凡的能力麼?
說沒有也沒有,因為她也是個普通人,有著七情六慾,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曾痛苦大哭;
說有也有,她的“超能力”就是:擅長處理情緒,擅長忍耐“褶皺”。
擅長處理情緒在經歷負面事件時,會產生複雜、劇烈的情緒。如果不及時處理情緒,那麼就會卡在情緒裡,無力再關注和解決事情本身。
比如提問者說到的“焦慮不安”,這就是一種被情緒淹沒的狀態。
而我的朋友她有一系列處理情緒的方法:
①自我宣洩
比如她在深夜四下無人的時候,放聲大哭,就是一種很好的宣洩方式。除此之外,她還會抽時間畫畫和寫字,將潛意識的情緒表達為意識層面的創作內容。
當情緒得以宣洩之後,心理空間就被營造出來了,才有可能重新專注處理事情。
②找人支援
她在遇到這些糟心的事情時,沒有全部憋在心裡,而是會主動尋求支援系統的幫助,比如朋友、親人,從穩固的後方汲取力量和資源,而不是一個人單兵作戰。
婚姻出現問題時,她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諮詢。這段經歷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她說,心理諮詢師就像一個容器,裝下了很多她消化不了的情緒,“解毒”之後再還給她,讓她能夠更清楚地瞭解自己,也更有自信面對生活。
擅長忍耐“褶皺”“褶皺”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各種疑難、困惑、不順心。
有時候,生活就像一塊皺了的布,非要跟褶皺較勁,可能會越來越皺。但是把其他地方扯平了,褶皺也就自然平了。
這其實是遇到“多件事情”時的一個處理技巧:先解決能解決的事情,掌控好能掌控的部分,不能解決的先放在一邊,帶著問題生活。
所以,不用著急,不用焦慮,那些暫時“無解”的問題,也有它的內在規律,在經歷一些等待之後,總是會迎刃而解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小孩子一般處理事情的思維和能力比較固化單一,一次只能處理一個問題,心裡也放不下太多心事;但是越長大,似乎處理複雜局面的能力也在增長。
這是因為,在生活的成長和歷練中,心智化水平在提升。
如果感覺自己“三頭六臂”的能力還不夠,可以試試用上面的方法,同時敞開自己,充分接受生活的考驗。
在一點點的成長和蛻變中,你也會變成一個“心裡有多件事卻能應對自如的人”。
-
16 # 麥小茜講百姓故事
這取決於個人應對不同事件的態度和能力。
我身邊有個朋友,特別害怕別人去她家做客。一旦聽說某個人哪天要來看她,她就焦慮不已。總是在心裡盤算著該買什麼菜,該穿什麼衣服。家裡這麼亂,要多久才能收拾好。只要那天還沒到來,她就在心裡一直緊張焦慮。甚至睡不好覺。
更過分的是,她有時候聽了別人的某句話,回家後還要想半天,總想著別人的話裡有沒有什麼意圖。我們也經常說她,你這樣活得太累了。但她就是放鬆不下來。
我覺得,一個人心裡有件事就焦慮不安,這是因為她不擅長處理這樣的事情,同時對自己也沒有自信。
相反,如果一個人自信,態度積極,相信自己,那他即使面對多件事情,也能夠應付自如。這其實還是跟一個人的心態和能力有關的。比如,一個厲害的生意人,哪怕生意失敗了,欠債幾百萬,但他也是沒那麼容易被壓垮。他相信自己可以東山再起。這是對自己能力的自信。生活中有很多這樣舉重若輕的人,他們可以扛起生活中的所有重擔。
另外,也和一個人的時間管理能力有關。有的人同一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情,事情多了,他就手忙腳亂,忙不過來,從而特別焦慮,而有的人,同一時間卻可以處理多件事情,這跟他平時的做事風格和習慣有關。
所以,要想遇到事情時不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的態度,提升自己的能力。 -
17 # 大自然一員
其實這就是在現實社會中俗稱有的人怕麻煩,有的人不怕麻煩。
很多人從社會學去解釋這種現象,如認知,經歷,社會磨練等。這雖然有些道理,但並非主要的,主要的要從生物學上去找原因。哲學上講外因要透過內因而起作用,內因是主要的。所以只有有強大的心理力量的人才能做到不怕麻煩。而這個強大心理力量是可遇不可求的,也就是說是天生的,是爹媽給的,用現在時尚用語就是高情商。
可以肯定的說怕麻煩和不怕麻煩是一個人能力的分水嶺。前者基本屬於沒什麼用處的人,後者如智商能跟上必大有可為。
回覆列表
多體諒一下她,她不理你你可以給她留言或者簡訊關心她,待她心情好的時候再多關心她一下,給她點驚喜和溫暖,讓她開心,也多給她點意見讓她能正確處理和麵對家裡發生的事情,說看她不高興的時候你心裡也不舒服,你不希望看到她不開心的樣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