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30098380200

    紅線一:帳實虛假線


    紅線二:稅負合理線


    紅線三:風險應對線


    一、企業會計紅線說明


    1、紅線不是一個精確標準線,而是一個合理的區間線。


    2、合理區間的上線與下線一般由利益敏感方的承受能力所設定。


    3、紅線的上、下線標準是由社會博奕共同作用形成的結果。


    4、標準的把握和運用與會計的職業能力與經驗相關。


    二、合理區間說明:


    1、會計理論屬於人為合理假設理論,對於具體的業務點只能在假設標準線周圍分佈,就可以認定屬於符合會計規範;如2016年12月28日的出差業務報銷在2016年12月份必須入帳,但在2017年1月份入帳也在合理期間之內。


    2、會計業務的判斷是業務過程一系列人為判斷的集合,而且前面的判斷成了後面判斷的客觀基礎。如存貨跌價準備是否計提取決於存貨的價值判斷,既有市場客觀因素也有判斷人的主觀因素。再如採購運費是否直接進入採購成本等,最後都會形成利潤的正負或大小。


    3、合理的區間以規範的邊界為條件,會計工作的任何概念都有其內含與邊界,內含為業務判斷定性,邊界為業務劃分有效判斷範圍。如果超越了這個範圍,那就不再有效,表現出違規的跡象。這部分業務最考驗會計人的職業判斷。


    4、合理區間不排除特定業務線型標準,如指定標準、禁止標準等;指定標準常用會計概念如稅率的大小計算,報稅操作的步驟等;禁止標準常用會計概念如沒有發票的成本費用不得所得稅扣除,官方罰款不得抵扣所得稅等。


    三、利益敏感方說明


    1、代表國家利益的稅務機關,稅務機關執行的代表國家意志的會計法、會計準則及稅法標準,它維護的是國家利益。在執行過程中能否有效慣徹關鍵是看政策的變化。財稅政策才是會計人所要掌握的真實尺度。


    2、業務利益方的單位或個人,無論是企業單位、企業股東還是與企業有業務關係的債權方債務方,若官方執行的會計政策超越了他們利益的底線,他們就不會再開展業務。這個底線標準就是業務利益方的會計操作政策。


    3、利益敏感方的博奕均衡,稅務機關的法定標準與業務單位的最佳標準超越了合理區間上下線之外,永遠沒有交集;若不相互退讓,會計職業人無法操作,稅務機關和業務單位均無利可圖,是雙方不願所要的結果。這時國家的稅務政策包括稅務慣例等調整到企業業務單位或個人達到利益動態均衡的層面。


    4、與職業生存相關的操作人員,會計職業人面對官方與企業業務單或個人在理想狀態中不要調和,如何有效把控財務、稅務實際操作政策,同時維護企業的利益和自身的合理權益。會計職業人必須綜合權衡,有效把控財稅政策的動態層面(會計域規則層面)。


    四、財稅利益博奕三大形態


    1、國家政策的不斷調整,政策總是在法律法規的周圍調來調去,有時自身政策超出法律法規之外。


    2、社會資本參與程度調整,當國家政策使得社會資本無利可圖時,企業不再增加投資甚至選擇破產。


    3、雙方的策略調整應對,當雙方無法接受對方的博奕條件時,一般選擇形式合法或預設低規則標準。


    五、會計職業能力與經驗說明


    1、專業概念與技術:概念的理論規範及具體的日常形態或表現形式;專業技術操作的現實條件與有效手段。


    2、業務判斷能力:現實中的業務一般具有模糊、瑕疵、條件預設等原因,如何找出業務的關鍵並且符合業務的目標。


    3、滿意方案與經驗運用:現實業務在複雜條件下,可能有多種方案或無法形成方案。如何利用經驗創造條件形成有利方案或從多個方案中找出最適合操作的方案。


    六、紅線一:帳實虛假線


    1、帳實資料的理解:帳面資料一般指會計作業系統所形成的資料,以金額為主,以數量和單價為輔。實際資料一般指可驗證或查證認可的資料,如倉庫存貨、銀行對帳單、債權債務對帳單等。此外還有帳帳之間、帳表之間,帳稅之間等。


    2、趨於一致的理解:


    1)完全一致:不得有一分一毫之差,如銀行存款、報稅收入、銷項稅、進項稅計算及稅金等。


    2)單一的基本一致:重要的債權債務或存貨可能存在暫時的小差額,但不影響資料的整體判斷。


    3)混和的基本一致:在業務處理不當造成少量金額錯位,但總體結果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如存貨。


    3、超出合理區間的不一致理解:


    1)虛構資料無法消除:如存貨的明細專案下列出無實物數量或名稱的大額結存金額,或根本不存在的債權或債務。


    2)無法解釋本應精確的資料:銀行帳與對帳單有差額找不出原因,應交稅金帳實不符,應收票據有餘額無票據等。


    3)資料的不合理估計影響到業務實質判斷:應付工資有大額結存而無實質欠薪,長期未盤點或往來對帳造成帳實嚴重不符等。


    4)資料的內容發生的質變:因存貨變質或無法變現未計提跌價準備,因債權存在重要不可回收風險,既未披露又未計提壞帳準備,從而形成資料實質的不真實。這種不真實足以影響經營判斷。


    七、紅線二:稅負合理線


    1、影響企業實際稅負的因素:


    1)企業銷項與進項之間增值幅度:根據增值稅的原理,增值稅負的大小取決於價值增值的比例。如增值五成,稅負為8.5%.


    2)有效降低增值幅度的能力:與處理增值過程中的成本損耗計算方法有關。


    3)企業偷稅程度的大小:申報收入佔實際收入的比重越小,企業的綜合稅負就越低。


    4)企業公眾化程度大小:一般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的公眾化程度高,只能一套帳,實際稅負接近理論稅負。民營企業很多兩套帳,實際稅負就低。


    2、社會稅負水平的官方操作:


    1)確定官方保底行業稅負率:每個大區的省市稅務機關針對每個行業(製造業、商業、服務業等)設定一個不公開的稅負率底線區間.(變相對企業稅務操作真實性的否定)


    2)根據經濟的景氣程度修正:經濟形勢好,稅負率可能修正提高;否則修正調低。


    3)根據財政預算的緊張程度修正:當稅收不足嚴重影響到財政支出時,稅務機關透過提升執行標準來增加企業稅負。


    4)企業實際規範水平修正:當企業科務操作相當規範,幾乎找不到查補的漏洞,這時企業稅負不會隨執行標準的提高而提高。


    八、紅線三:風險應對線


    1、重大風險或損失的理解:


    1)可能對經營有重大不利影響:會計職業人在關注財務工作的每個細節中必須掌握重點內容,尤其是可能有重大不利的環節。


    2)風險或損失有潛在性或滯後性:真實重大的風險和損失不會眼前直接呈現,而是間接隱藏,會在後期某個環節暴發出來。


    3)與判斷人的價值觀相關聯:當判斷人的風險偏好對重大風險視而不見時,會對判斷人的後期工作形成潛在危害。


    4)與判斷人的職業經歷相關:因職業經歷的敏感性,會對與曾經的風險傷害相同的風險格外重視,反映迅速。


    2、預判與預案的理解:


    1)如何預判準確:預判是以專業理論為基礎,以社會邏輯與職業經驗為重點。純專業理論的預判在工作中沒有實用價值。


    2)預案如何針對有效:對現實的全面分析,而不是理論的邏輯分析;“現實的預判”可以找到“現實的預案”;


    3)有預判無預案:無法抑制重大風險或損失,沒有實際工作工作。 若預判失誤,再好的預案也是負面價值。


    4)無預判無預案:這是當前民營企業會計工作最重要的特徵。會計人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業主是矇在鼓裡做著發財夢。


    3、常見會計重大風險:


    1)經營風險:持續虧損無法盈利風險、物資週轉迴圈不暢風險、毛利空間太小成本無法壓縮的風險、行業不景氣且固定成本偏重的風險。重大債權的信用風險。


    2)稅務風險:嚴重的帳實脫節風險、業務方案有重大稅務缺陷風險、虛假髮票風險、帳外偷稅風險、舉報稽查風險、報稅及繳稅風險 。


    3)財務管理風險:資金鍊斷裂風險、債權債務認定的重大差錯風險、成本核算不能如實反映經營過程的風險,存貨損失或債權的壞帳未及時阻止或報告的風險,資產或資金的掌控權由主動變為被動的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支付寶健康碼載入慢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