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58795617811255

    涉江採芙蓉 《古詩十九首》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 2 # 實現願望的一朵七色花

    讀史慨嘆男尊女卑

    青史一部累陳陳,

    紅粉幾言難為尊。

    笑罷男兒英雄志,

    堪嘆佳人幾多新?

    周興八百基三太,

    儒行兩千出顏門。

    可憐自古輕巾幗,

    君不容女女容君。

  • 3 # 我愛我家——路

    李白關於男權的詩比較多,《感興六首》《玉壺吟》《玉闐採花》《陽春歌》《怨歌行》《思邊》《玉階怨》《久別離》《子夜吳歌》《長幹行》

  • 4 # 彬彬吶.

    古代弘揚男權的詩詞如下

    杜牧《泊秦淮》


    不由想起晚唐詩人—官三代—真風流才子—杜牧的《泊秦淮》,這首詩還曾入選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原文如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教材中是這樣解讀這首詩的:“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麼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後庭花。此詩借陳後主(陳叔寶)因追求荒淫享樂終至亡國的歷史,諷刺那些不從中汲取教訓而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


    主流觀點認為《泊秦淮》創作於公元846年,杜牧由池州刺史轉任睦州刺史,秋冬之際途經金陵, 泊舟秦淮而賦此名篇。


    另一種觀點認為,《泊秦淮》創作於公元833—835年,他任監察御史,分司東都。這個時間段,他是居住在揚州的。而我們所說的“秦淮”實際上是在南京,古代的交通不像現在這麼便利,官員的考勤制度也比較嚴格,所以杜牧詩中的“秦淮”,實際上並不是南京地區的秦淮河,不是我們理解中的“十里秦淮”,而是揚州的“小秦淮河”。

    雙標


    對詩歌認知,無法脫離作者所處的時代、人生經歷。所以對於《泊秦淮》的理解,就不得不提同一時期(杜牧任黃州刺史842年-844年)的另一篇名作《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此詩是作者為追憶十年前的揚州歲月而作。杜牧於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年)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轉掌書記,居揚州。當時他三十一、二歲,頗好宴遊。他在揚州期間,與青樓女子多有來往,詩酒風流,放浪形骸。故日後追憶,乃有如夢如幻、一事無成之嘆。


    如果《泊秦淮》創作於主流觀點認為的公元846年,那《泊秦淮》和《遣懷》的立意有相通之處:都是對晚唐社會風氣的抨擊和諷刺,儘管《泊秦淮》的批評物件是李牧自身。


    但如果《泊秦淮》創作於公元833—835年,那個時間正是《遣懷》裡所說的“十年一覺揚州夢”。我們便不得不重新考量《泊秦淮》的整體觀感,一個正在“楚腰纖細掌中輕”的詩人,卻大言不慚的講“商女不知亡國恨”。我們更無法想象一個在溫香軟玉中沉迷的憂國詩人形象。


    不管《泊秦淮》究竟創作於哪個時間,可以確定的是,當兩首詩放在一起,我們便得到了一個“真薄倖”的杜牧形象。十年前楚腰懷中樂,十年後隱喻“商女”亡國。


    儘管在兩首詩中,我們看到了杜牧的憂國、看到了杜牧的坦誠。但我們還是要堅持的說,用“商女”形象作為諷刺晚唐統治者的喻體是不公平的。


    從歷史角度講,晚唐的落寞,“商女”形象是表和果,統治者的昏庸無能才是裡和因;從個人角度講,十年前春風得意時尋歡作樂,十年後失意時又罵人家不愛國,這很雙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漸層變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