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清萬壑

    兩京制,就是兩套行政機構、兩套後勤物流保障體系。

    適應於古代的落後交通,提高了行政和物流效率。

    也為戰時,提供了兩套指揮體系

  • 2 # 世事通

    為了控制函谷關東的地方。唐朝都城為長安,而四百的南北朝,關中地區的破壞,關東、江南的經濟發展,讓長安需要依賴關東、江南的資源,長安遠離關東、江南,一旦大亂,從長安出兵太遠,從洛陽出兵,可迅速平定。而且,這樣的制度遠在西周就開始了,周公平定叛亂後,在關東營建洛邑,就是洛陽的前身,駐紮周朝的一半兵力,用以控制山東地區。到漢朝的七國之亂時,漢景帝以竇嬰率軍駐紮洛陽,為周亞夫提供後勤,並作為戰略預備對,隨時應對意外。而宋以後,南方經濟超過北方,成為朝廷的重要財源,而北方的遊牧民族時刻威脅中原,於是北方的首都為政治軍事中心,抵抗北方的軍事威脅,南方的陪都為控制南方的中心,保障南方的經濟資源支援北方的政治軍事對抗,明清大致如此。

  • 3 # 貓史天下

    兩京制,在西周建立時期就開始成型,周人來自陝西,攻滅了中原的殷商,最終又退回了老家關中,但中原與關中畢竟有一段地理距離,只能在中原建立一座城市洛邑進行控制,也便於周室巡狩中原,兩京制的產生,已經說明中國國家領土的日益龐大,在當時有限生產力條件下,國家需要多個政治中心便於控制,近似於一主一副的各級安排。

    兩京制到了唐代,更發展成了五京制,唐朝以長安洛陽二京為主,但還有北都太原等幾座陪都,宋代不僅有開封為東京,還有北京大名府等陪都,在金朝,遼朝,渤海國都有五京,遼代的五京制更直接把全國分成五大片,因俗而治,南京西京用漢制,中京東京上京用契丹制,成了一種治理特色。

    但元代,本質還是兩京制,上都開平府,大都大興府兩座都城,但元中期還有中都,在上都中都豆曾設留守機構,以及控制漠北的蒙古帝國初期都城的哈喇和林。

    明代兩京製為南京應天府北京順天府,南京同時設六部,為一整套政治班子,但同時明代也曾建立中都鳳陽府,興都承天府,兩座名義陪都。

    兩京制在清代變成了北京順天府和盛京奉天府,南京去掉京號,應天府改名為江寧府,不再是陪都,但依然是清軍在江南最大的駐防城市據點。盛京奉天府,在清朝入關後,依然是祖宗故宮和陵寢所在,康熙,雍正(做親王時),乾隆,嘉慶,道光都曾親赴祭祖,同時在瀋陽設立盛京五部,和盛京內務府將軍府負責管理,可見盛京也是清朝的後方後路。北京和盛京以外,清朝在關在還曾建立過兩座都城,天眷興京,天眷東京,但清朝遷都到瀋陽後,兩座都城廢止,但依然留有地名,但光緒時,興京建立興京廳,廳比縣還要低。

  • 4 # 御指點江山

    兩京制又稱為陪都制,中國古代許多朝代都設立陪都,從西周開始就有這種制度,皇帝在許多原因下都會設定副都。

    明代陳建寫過這樣一篇《建都論》,裡面是這麼說的:

    夫建都之要,一形勢險固、二漕運便利、三居中而應四方,必三者備,而後可以言建都。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城市經常會被皇帝選來做都城或者陪都。

    除了以上三點兒,皇帝還注重風水,但是在古代交通不便利,而且時有戰爭,如果距離較遠,出兵也不方便,所以陪都尤其重要。

    經濟原因

    都城內的經濟發展普遍較好,建立陪都後,經濟文化也可以隨之轉移。隋唐時以洛陽為陪都,洛陽的經濟發展迅猛,隋煬帝大業元年下令修建洛陽城後,大批百姓入住,洛陽人口很快到達了百萬之眾,同時也吸引了許多的富商前去做生意。

    同時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漕運發達。古代漕運是最經濟最便捷的交通方式,運河沿岸的城市都比較繁華,這也為商人提供了便利,隋唐時期,大批胡商在這裡發展,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說到文化,洛陽的唐三彩製作技術精良,武則天開始,唐三彩需求量增加,這種用來陪葬的工藝品可以被做成各種形態,而文化交流的繁榮也讓唐三彩有了歐洲、非洲的特色。

    除了唐三彩,佛教和歌舞也在洛陽大放光彩。

    軍事原因

    比較著名的一個說法就是“天子守國門”,朱棣為了對抗殘餘的蒙古勢力,而選擇遷都北京,而南京就變成了陪都,同時陪都也為王朝提供了一條後路。

    隋朝楊廣遷都到洛陽也有軍事原因,他的弟弟楊諒反叛後他就意識到東南方不穩定,楊諒反叛,東部十九個州響應,而隋朝剛結束了混亂的南北朝,南方也不穩定,大興城距離東南又遙遠,不方便管控,所以選擇了洛陽,以防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如《建都論》所說有個好的地勢很重要,地理環境優越可以保障安全。

    政治原因

    都城所在之處,貴族勢力紮根,影響皇帝的權力,而陪都可以很好的分散他們的勢力,而且都城的所在之處也能更好的獲得民心。

  • 5 # 全球史下看中國

    “兩京制”源於西周,當時西周的都城在鎬京,即今西安。周武王死後,東方中原地區就出現叛亂、攝政王周公東征平定叛亂後,為鞏固對中原地區的控制,周公在河南洛陽營建東都雒邑(洛陽),作為東方的都城。

    西周建立兩京制,主要是因為周王朝興起之地離東方的中原地區太遠,西周的都城鎬京地處關中四塞之國。平原狹小,四面有高山險隘,雖然便於防守,但是交通不便,不利於控制東方的諸侯。東方的中原地區平原開闊,交通便利,人口眾多,卻又無險可守,離周人的根基地太遠。因此周公營建洛邑,作為東都,西周的兩京制就此確定下來了。

    鎬京和洛邑也成了後來西都長安與東都洛陽最早的原型。從漢代開始,西都長安與東都洛陽便成為當時國內的兩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有山河之固,利於安內製外,洛陽地處天下之中,便於控制地方。兩京配合,進可德化天下,退可以守為攻。關中的西都為國家提供了穩定的根基,中原的東都則鞏固了全國的統一。兩京制也被後世所沿用,直到唐朝以後,關中衰敗,江南興起,中國開始逐漸由東西二都轉變為南北二都,即南京、北京。

    在古代由於交通條件有限,一個帝國才一個行政中心往往不夠用,在秦漢時期中國地理主要分為關東、關西兩部分,所以在關東、關西都要有一箇中心,為東都、西都。關西衰敗,江南崛起後,中國地理分為南方、北方,所以在南北都有一箇中心。一個為主,一個為陪都,方便管理。

  • 6 # 至樂無如讀書

    歷史上之所以設立“兩京”,是因為我們國家是一個龐大的大一統國家,古代交通工具落後,設兩京便於統治管理。

    歷史上兩京制初設於西周。周人根據地在陝甘涇渭流域,周滅商後,面對東方廣大的領土,周人採取了兩大重要措施,一是分封制,周人把自己的姬姓宗親大批分封到東方建立諸侯國,這就是“封建親戚,以藩屏周”。透過血緣親族建立的諸侯國,即諸夏或諸華,保衛宗周。二是在東方設立副中心,把她納入京畿之地,由中央直接管轄,行施國家部分執能。選擇這個副中心,周人幾次勘察,定在了伊雒水交匯之處,因雒水而稱雒邑。雒邑處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結合部,背靠關中,便於宗周掌控。相對來說雒邑形勢險要,是理想的副中心之地。這是兩京制的開始。

    從此以後,各大一統王朝幾乎都設兩京制(也有割據政權設副中心的),相延三千年之久。

  • 7 # 御宿川老王

    兩京制不是後來人為了某種目的吹出來的嗎?古代封建王朝制度等級森嚴,如果沒有舉行遷都大典,它是京城嗎?

    京城必須有宗廟建築,周邊是這個朝代的王陵,如果沒有的話,你好意思說事京城嗎?

    京城就是京城,陪都就想現在的直轄市,上海是國家最富的城市,國家的經濟中心,級別在高,它也不是首都。

  • 8 # 旻天521

    兩京制就相當於一個正妻,一個是偏房。比如,西周的鎬京,和陪都新邑,隋唐的長安,和洛陽,一個京師一個陪都。

  • 9 # 我是清樂堂的爺爺

    兩京制,就是兩個國都並行。例如唐朝的兩京長安洛陽,其中唐高宗、唐玄宗大部分時間是在洛陽,洛陽是事實上的首都,而長安是事實上的陪都。當然,盛唐的半個世紀都是以洛陽為政治中心的,而長安則引發了安史之亂,唐朝亂了152年。

  • 10 # 帝國兵工廠

    我的公司註冊在浙江東陽,因為有招商政策。辦公室在杭州。兩京制也差不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1月1號到202111月27號是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