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591731887290687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

    《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

    ”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

    因為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

    除上述稱謂外,春節還稱“開年”、“開歲”、“芳歲”、“華歲”等,在諸多稱謂中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因各朝代曆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節也不同。

    中國古代的歷法是陰陽合曆,需同時考慮到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故確定元旦時,需首先確定它在某個季節,然後再選定與這個季節相近的朔月作為元旦。

    由於一歲與12個陰曆並行不相等,相差約11天,故每隔3年需設定一個閏月來調整季節。

    中國上古的天文學家曾想出一個簡便的方法來判斷月序與季節的關係,這就是以傍晚時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稱之為十二月建。

    從北方起向東轉,將地面劃分為12個方位,傍晚時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該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別相當於十一、十二、正月。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

    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曆,周曆建成子,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曆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

    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醜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至清朝末年。

    “春節”這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特指。

    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

    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

    但一般人稱公曆元月一日為“陽曆年”,仍把農曆正月一日初一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透過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即陽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因為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汽車會處於電子鎖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