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614245403259
-
2 # 蘋果19421
屈原名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漁父)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涉江)
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涉江)
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卜居)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卜居)
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滄狼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
3 # 使用者6041257759145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橘頌》
屈原與楚懷王是童年的夥伴,劇中兩人從兒時就是夥伴,兩人為了哪個橘子更甜嬉戲著,一直到了兩人成年了,依然還是為了吃橘子而開玩笑。
屈原寫下了《橘頌》,他希望國家貴族宗親們應該愛國家,愛人民。屈原也由此成為了三閭大夫。
眾人皆醉我獨醒
當楚懷王幾次聽信讒言之後,楚國國土流逝,與齊國沒能聯盟,這讓屈原含著熱淚吟誦到:眾人皆醉我獨醒。他為自己沒能讓楚懷王看清事實而傷感萬分。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橘頌》
當屈原被流放之後,他看到原來的橘子林被戰火燒燬了,他感嘆不已。在劇中,當屈原遇到一位楚國逃難的人民的時候,當他說自己是屈原,這位老人家問:你們要楚國強大,你做到了嗎?屈原感到自己愧對於人民。當屈原遇到戰場上的戰士的時候,當戰士們吟誦《橘頌》中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的詩句,戰士們說,一定要保住楚國時。屈原熱淚難抵。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有太多的文人詩人都受到了屈原的《楚辭》的影響,尤其是他所展現出來的家國情懷,愛國情懷。
在劇集的最後,以屈原的《天問》命名的天問1號和神州載人飛船作為結尾,這是宇宙中最美的詩篇。
屈原的不朽詩篇將永遠在華夏神州大地傳頌。他的愛國精神也將在中國綿延不斷的歷史中得到永恆。
-
4 # 幸福安康好運
典籍裡的中國屈原摘句:典籍裡的中國之屈原篇
屈原《橘頌》裡的“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和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幾句詩,讓人深切體悟到屈原的愛國熱情和求索精神,這種精神財富給人以極大的感染和鼓舞,震撼人心,洗滌靈魂。
-
5 # 梁蔡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2、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離騷)
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5、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7、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脩之故也。
8、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9、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10、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
11、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12、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
回覆列表
屈原對於我們來說,似乎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說熟悉,是因為我們每年都在過據說是為了紀念屈原的端午節,我們多少讀過或者聽過《離騷》等屈原的作品;說陌生,是因為我們對屈原還有許多不瞭解。比如屈原在《離騷》中自稱“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為什麼司馬遷又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稱“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原究竟姓甚名誰?屈原死於端午,那麼又生於何年何月?節目中提到屈原做過三閭大夫、左徒,究竟是什麼官職?下面就跟大家聊聊這些問題。
劃重點
01
屈原生平知多少?
關於屈原的生平事蹟,最可靠最系統的資料是《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開頭說:“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就是說屈原,姓屈,名平,字原,“楚之同姓”是說屈原也是楚國貴族,與楚王是同一個祖宗。不過,我們也注意到,節目中楚懷王叫熊槐,姓熊,屈原則姓屈,似乎不是“同姓”,這是怎麼回事呢?
《史記(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
這就要說到先秦時期的姓氏文化。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有區別的,簡單來說,姓是一個氏族的血緣關係標誌;而氏則是氏族內家族分支的血緣關係標誌。比如屈原和楚懷王同屬羋姓,就是《羋月傳》的那個“羋”;熊氏源於殷周之際楚王室祖先鬻熊的名字,屈氏則源於春秋初年屈原的祖先也即楚武王之子瑕因功被封於屈地。所以,從同為羋姓後代的角度說,屈原是“楚之同姓”。
《羋月傳》
屈原的家族是楚國的顯貴家族,從春秋到戰國,屈氏的子孫都活躍在政治舞臺上。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期,齊桓公伐楚,代表楚國與中原諸侯在召陵舉行盟誓的正是屈氏家族的屈完。盟誓之前,齊桓公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想在屈完面前耀武揚威,結果屈完不卑不亢地說:“您若以德服人,天下誰敢不服?若想以武力脅迫,那我們楚國以方城山為城,漢水為池,您的兵再多,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屈原辦外交“嫻於辭令”,可以說是繼承了祖上遺風。
《左傳(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司馬遷說“屈原者,名平”,可節目中又根據屈原在《離騷》裡的自述說他父親給他取名“正則”字“靈均”。那麼屈原究竟是名平字原,還是名正則字靈均呢?這兩套名字是什麼關係呢?關於這個問題,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正則”“靈均”是屈原的小名、小字,也有人認為這是屈原的化名。不過大家意見比較一致的是,“正則”“靈均”是對應於“平”“原”的。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說:“正平可法則者,莫過於天;養物均調者,莫神於地。高平曰原,故父伯庸名我為平以法天,字我為原以法地。言己上能安君,下能養民也。”也就是說,“正則”“靈均”其實是屈原對自己名字意涵的一種闡釋,寄託了美好的寓意。
《楚辭補註(中華國學文庫)》
我們都知道傳說屈原死在端午節,也即五月初五這天。那麼屈原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屈原《離騷》中說:“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講的就是他的生日。“攝提”是攝提格的簡稱,歲星紀年法把天宮劃分為子、醜、寅、卯等十二等分,稱為十二宮,歲星指向寅宮的那一年叫寅年,別名叫攝提格。“陬”,指陬月,是正月的別稱。依照夏曆,正月是寅月。正月是一年的開端,所以稱為“孟陬”。“庚寅”是屈原出生的日期,所以屈原是寅年寅月寅日出生的。而具體的日期,不同的學者推算的結果不同,一般認為浦江清先生推算的結論最為精細,即楚威王元年(前339)正月十四日。
歲星紀年法,古代歲星就是木星
節目中,撒貝南給屈原捎去了屈原老家秭歸的柑橘。而根據《水經注》的記載,“秭歸”這個名字就跟屈原有關。《水經·江水注》引袁山松說:“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喻令自寬,全鄉人冀其見從,因名曰秭歸。”意思是說屈原有個好姐姐,聽說屈原被流放回老家了,也回到了老家,勸說屈原想開點,全鄉的人都希望屈原聽從姐姐的意見,所以這地方名叫“秭歸”。這當然是後世附會的說法。不過,屈原可能確實有個姐姐,《離騷》提到“女嬃之嬋媛兮”,王逸注就說女嬃是屈原的姐姐。
《水經注(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劃重點
02
屈原做的什麼官?
節目中提到,楚懷王因為欣賞屈原寫作《橘頌》的才華德行而任命屈原為三閭大夫,讓他教育宗族子弟。雖然屈原出身的屈氏家族當時還很有勢力,但屈原這一支似乎已經沒落了。屈原幼年可能很“貧賤”,他曾在《惜誦》中說:“忽忘身之賤貧。”東方朔《七諫》中也說:“平生於國兮長於原野。”似乎就是說屈原早年在郢都附近的鄉村居住過。所以,楚懷王對屈原的任命,對屈原的知遇之恩,大概是令屈原感動不已的,所以屈原對他的感情非常深,以致在楚懷王客死秦國後,屈原還寫作了《招魂》來為他招魂。
屈原與楚懷王
那麼,三閭大夫究竟是個什麼官職呢?王逸注說:“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譜屬,率其賢良,以厲國士。”也就是說,三閭大夫應該是一個負責管理王室宗族事務的官員,一方面要“序其譜屬”,也即梳理宗族譜系關係;另一方面要“率其賢良,以厲國士”,也就教育宗室賢良子弟,作為國民表率。屈原在《橘頌》中說:“年歲雖少,可師長兮。”可見其確實曾為“師長”。《離騷》中說:“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應該也是講自己對於宗室賢良子弟的教育栽培,因而“滋蘭樹蕙”這個成語現在也多用來指學校或老師培養英才的高尚行為。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又記載屈原曾“為楚懷王左徒”。“左徒”這個官職在史書中很少見,僅在《史記·春申君列傳》中還提到過。其中說楚考烈王即位後,“以左徒為令尹,封以吳,號春申君”,說明春申君原來也擔任過左徒的職務,後來升任令尹(楚國的宰相)。春申君是考烈王當太子在秦國做人質時,陪伴在他身邊的大臣,說明“左徒”應該是一個跟君主關係非常親密的職務,可能是君主的顧問侍從官之類。所以司馬遷說屈原“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也印證了左徒的身份特點。
《羋月傳》春申君黃歇
也有人認為春申君從“左徒”直接升任“令尹”,說明左徒的級別應該比較高。不過,君主即位後,越級提拔自己的親信,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所以這個職務也不一定多高階。但跟君主的關係一定很親密,所以《史記》記載屈原被讒害後,懷王“怒而疏屈平”,就是被君主疏遠了。也有學者注意到,《文選》注在引用前述《史記·春申君列傳》時,把“左徒”寫成了“左司徒”,又不禁讓人聯想“左徒”跟“司徒”是不是有什麼關聯。
總之,由於資料不足,屈原身上還有不少未解之謎,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討。不過,對於普通讀者來說,更重要的是透過閱讀屈原的偉大作品,去感受他的偉大精神!《離騷》《天問》《九歌》《九章》,一如夜晚的星空,絢爛瑰奇,令人神往!三全本《楚辭》,對屈原及其他楚辭作家的作品做了精彩的譯註,為我們掃除了閱讀的障礙,架起了通向偉大心靈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