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慕斯白溪

    釋義:

    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到處亂跳。 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


    出處:

    茅盾《鍛鍊》:“然而陳克明卻在這裡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懼怨恨所造成的雞飛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近義:

    六畜不安魚躍鳶飛雞犬不寧雞飛狗叫


    反義:

    鶯歌燕舞魚躍鳶飛雞犬不驚

  • 2 # 清爽生活家k

    雞鳴狗跳的意思是指一種雞也叫狗也叫的一種樣子,如果說一個地方是屬於雞鳴狗跳的一個地方,也就是相當於這個地方是屬於一個既有雞也有狗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可能就是一個農村的一個地方,或者是集貿市場之上,當把這些動物賣了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鳴叫和跳躍的現象

  • 3 #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說個悲傷的故事,實際上朱允炆剛登基第一年就全力以赴的開始削藩,只不過步子跨太大,扯到蛋了。

    為什麼朱允炆削藩會失敗?我們不講天時地利,單講人和。朱允炆的智囊是什麼人?

    全是學霸,黃子澄,方孝孺,齊泰,每一個都是文化人。而且黃子澄其實促進朱允炆削藩的得力干將,這傢伙當年還就以西漢“七王之亂”警示朱允炆,讓其削藩。

    結果,朱允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採納了黃子澄這些智囊的建議。

    於是開始削藩了,其實一開始還是不錯的,事情發展的比較順利,各路諸侯都紛紛舉手投降,但是最關鍵的一個人卻沒有任何動作:朱棣。為此,朱雲武第一個拔掉的諸侯就是朱棣的親弟弟朱橚。

    可想,結果你懂的,朱棣果然沒有讓黃子澄失望,發起了靖難之役。

    問題出在哪裡?

    我們回過頭來看,漢武帝是怎麼削藩的?那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主父偃,確切的說是縱橫家主父偃。推恩令的本質是:為了發揚孝道,建議各地藩王把自己的領地封賞給各個兒子,因為之前只有嫡長子有繼承權,而推恩令則把這個規則打碎了,諸侯的小兒子們也可以得到繼承財產的權利。

    這是一著妙招,因為藩王如果同意,勢力就會被打散,不同意,小兒子們比漢武帝還快出來反對。

    當然,關鍵人物主父偃像一條泥鰍在諸侯們之間各種搗糨糊,合縱連橫,把諸侯們搞的雞鳴狗跳。

    我們必須承認,朱允炆削藩其實是對的,雖然有些急。但是有些事一定要用對人,對於儒家的齊泰、方孝孺、黃子澄們,毋庸置疑,他們是忠誠的,是道德的,但是在戰場上,誰管你這些?博弈向來都是:贏家通吃。

    而漢武帝劉徹用的是誰?縱橫家主父偃,用對了人。

    所以專業的事情要讓專業的人去做,著書立說自然要讓學霸們做,但是縱橫捭闔的事情,還是讓縱橫家去做吧。

  • 4 # 江東汪郎

    我輕輕的告訴你,不是朱允炆不想學習漢武帝的手段,實在是他沒有那個環境或者說推恩令那一套,在明朝更本就用不起來!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不僅要怪他的爺爺朱元璋,還要怪他自己太年輕,缺少社會經驗!明朝的藩王和漢朝的藩國實質上是兩種不同的產物。請注意,明朝是藩王,漢朝是藩國。

    朱元璋建國後製定了“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藩王制度。

    按照朱元璋的設想,給兒子們一些兵權,讓他們到各地為王,但又限制他們的自由和權力,這樣不但可以讓老朱家的血脈在全國開花,還可以對中央形成保衛作用,又不會有實力去翻天。

    實際上也是如此,朱棣起兵靖難的時候連他的封地北平城都沒有控制不住。

    但漢朝那些王爺們情況不同,他們在自己的封地有軍權、財權、政權,是一個名義上受中央領導,實際上是獨立王國的軍閥。朱允炆太年輕,缺乏社會經驗,被他爺爺留下來的文人給忽悠了。

    朱元璋歸天后,明朝的文臣武將鬆了口氣,終於脫離了洪武朝壓抑的官場氣氛,放飛自我的思想開始抬頭。

    以方孝儒為首的文官,在老朱活著的時候無法報復他的皇權壓制,在老朱歸天后就慫恿老朱的孫子殘害老朱的兒子,這種行為不禁讓人咋舌。

    二十一歲的朱允炆生在皇宮,長在皇宮,一心想從朱元璋的影子裡走出來,做明君的他,就這樣被文官們給忽悠了。他忘了他的叔叔們在封地的實際情況,逼得他們死的死,傷的傷,結果削藩把自己的皇位給削沒了,最後只得逃之夭夭!

    而漢武帝性格剛毅,不受其他人的影響,堅持自己的想法,剛柔並濟,不僅完成了歷史使命,也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美名。

    我不得不感嘆朱允炆的命運。如果他懂得欲速而不達,或者不那麼迂腐,多學學前輩的治國之道,多聽多看多想,以他的性格也許真的能留下一個“建文之治”也說不定,你們說呢?

  • 5 # 坐古談今

    同樣是削藩,漢武帝成功,建文帝卻將江山拱手,便讓一些人認為建文帝如果採用“推恩令”式削藩,其似乎可能成功。但實際上,這樣說的人根本不瞭解歷史。西漢適用“推恩令”,明朝則不適用。

    (1)漢朝建立幾十年來一直在削藩,漢武帝前面幾位帝王共同努力的結果,朱允炆則是剛開始就遇到了勁敵

    從漢朝建立伊始,削藩就從未停止。先是消滅了韓信等異姓王。然後,建立了同姓諸侯制度。劉邦認為秦朝滅亡的原因是宗室力量的薄弱,故大封同姓王,“尊王子弟,大啟九國”。

    漢景帝時期晁錯獻策削藩,爆發了“七國之亂”。後被周亞夫平定,但侯國反叛中央的威脅還在。漢武帝繼位,採用主父偃的“推恩令”進一步削藩。

    (2)漢朝建立幾十年來諸侯王實力一直在被削弱

    諸侯王們擁有很大的自主權,除丞相和御史大夫外,其他官職可自己任免,擁有官吏任免權。在封國內,諸侯王有自己的領土、軍隊、官僚系統、財政自理、擁有治權和軍權。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高度自治”。

    最重要的一點,這些諸侯國名義上是和皇帝相等的——都是有土之爵。這樣的分封制度讓諸侯王有了反叛中央的實力。

    “推恩令”是“令諸侯的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其核心在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即透過不斷分封,將諸侯國不斷分封,使其轄地不斷縮小,徹底失去反叛中央的實力。

    “推恩令”是高明的削藩手段,因為藩國自主權過大,如果採用直接削奪的方式,容易激起諸侯王反叛。畢竟漢景帝時期晁錯(晁錯獻策漢景帝削藩,直接削奪諸侯王的領土,激起諸侯王以“清君側”名義反叛,也就是吳楚七國之亂,晁錯被殺)的教訓仍歷歷在目。

    (3)“推恩令”只是錦上添花,沒有諸侯王造反之心已無不可能實現

    推恩令在本質上還是削藩或者說弱藩,諸侯王心裡明明白白,為啥不反抗?主要還是漢高祖、文帝、景帝三朝不斷地武力削藩,到漢武帝時期已經徹底喪失了反叛中央的實力,只能乖乖就範,被迫接受漢武帝的“推恩令”,眼睜睜看著藩國被弱化。

    “七國之亂”後,即使中央直接撤藩我相信諸侯王也不敢反抗,即使反抗也能被中央輕易平定。簡而言之,“推恩令”是削藩的錦上添花之舉,但不是削藩的根本解決方法。

    (4)明朝的藩王制不適用推恩令

    朱元璋也考慮了藩王擁兵自重對抗中央的弊端,所以他規定“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明朝的藩王有封號沒有領土,有爵位卻不能管理百姓,可以食俸祿卻沒有管理權。只有軍權沒有治權,且軍權也受中央節制,沒有皇帝詔令不得擅自發兵。

    明朝獨特的分封制決定了,中央削藩不適用推恩令。它缺乏推恩令的前提條件——明朝藩王沒有土地,土地上的百姓歸明廷管理。“推恩令”則是將藩王的軍權和治權分離,治權不斷縮小、軍權就不斷縮小。但明朝藩王就沒有治權。

  • 6 # 丁強888

    之所以不採用推恩令,是因為無恩可推。漢朝推恩令要求諸侯王把屬於王國的地盤分給所有兒子。這樣一代一代諸侯國範圍越來越小。沒辦法與中央對抗。

    明朝王爺手裡就沒有地盤。你叫人家怎麼分?

    漢和明諸侯王的區別

    漢朝和明朝的王那是不一樣的好吧。劉邦時期削了異姓王,並殺白馬為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在秦朝短暫統一的基礎上實行郡國並行制,有一定的不得已,畢竟秦朝之前一直沒有天下一統的先例,而且剛開國的漢王國沒能力直接控制整個天下。

    漢朝前期的諸侯國那可是獨立的政治實體。諸侯王在封地內擁有獨立的行政權、財權和軍權,除了名義上認可漢朝中央,和獨立的國家也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地盤強大而且財源豐富的吳國,楚國經過幾代之後漸漸就不想鳥中央了。

    而明朝的王爺,主要是為了防備北方,主要是蒙古的力量,大部分王像燕王,秦王,寧王,遼王等都封在與蒙古人戰鬥的最前線。朱元璋為他們定的功能就是為國屏藩,保衛大明。戰時可以節制諸將。但平時屬於王爺親領的軍隊就是他們自己的王府護衛而已。

    明朝王爺可沒有行政權和財權,換句話說。朱元璋封的王不掌握封地!

    所以現在應該知道為什麼不實施推恩令了吧。

    靖難時朱棣的處境

    其實細品歷史。朱棣的造反成功,真的是歷史的奇蹟。在靖難之前。朱棣能控制的就是他的燕王王府。北平佈政史和都司建文都特意換了自己的心腹,朱棣不得不靠裝瘋賣傻躲過朱允炆的第一波猜忌。然後依靠王爺尊貴的身份把北平地方官叫到王府解決掉,才算控制了北平作為根據地。

    所以朱允炆即使想要叫朱棣推恩,可以怎麼推?把燕王府的房間一分為三,不可能吧

  • 7 # 關東俠客

    明太祖朱元璋有26個兒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但是朱元璋搞的分封制和漢高祖劉邦分封的同姓王不是一回事。劉邦實行郡國並行的政治制體,王國有自已的軍隊,任免官吏權,有禱幣權。後來發展狀大了,對中央構成危脅,才用“推恩令"手段分化瓦解。朱元璋並沒有裂土分封,只是給了藩王守邊衛國的軍權。

    劉邦剷除七個異姓王的同時,又大封同姓王,並和群臣殺白馬對天盟誓,非劉姓不王,違反者天下共誅之。諸候王受封后忙於安撫百姓,同中央政府相安無事,幾十年後做大做強,同中央政府矛盾加巨。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接受御大夫晁錯消藩的建議。吳王劉濞等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發動叛亂。叛軍雖然勢力強大,但僅三個月就被鎮壓下去。除楚國被改組外,其他六國被除國。

    到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時,各個王國已無實力對抗中央,只能聽從擺佈。明太祖朱元璋廢丞相權分六部,又設錦衣衛,成為中國歷史上權力最大的皇帝。他對諸將都不信任,幾乎殺盡開國功臣。朱元璋對兒子非常信任,封以王爵之位,有能力的手握重兵,守衛邊疆地區。

    朱元璋活著的時候,能夠鎮住手握兵權的兒子,朱允文則對手握兵權的叔父們則相當忌憚。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允炆登基後即開始對叔父們動手。朱允炆消藩有個特點,專拿軟柿子捏。周王,代王,湘王,齊王和岷王等五個弱小的王都被收實啦!

    接下來的是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假如,朱允炆開始拿朱棣下手,燕王一點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退一步說,朱允炆逼朱棣主動造反也沒毛病。清康熙皇帝三藩之亂時,有大部分省分參與叛亂都沒有成功。朱棣僅以北京城的力量對抗一個國家是不可想象的,既使後來有朵彥三衛的蒙古騎兵加入實力也不行。

    朱棣發動靖南之役時,也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在南征時屢戰屢敗,幾次差點兒丟了性命。朱允炆勝利在握,他既要打敗朱棣,又不想擔殺叔父的罪名。多次告誡諸將:"勿使朕背殺叔之名。"明軍不敢打,朱棣有了免死牌,則有侍無恐衝在軍隊的最前邊。

    朱元璋把開國功臣削滅殆盡了,齊泰和黃子澄等人不是朱棣的對手,李景隆無乃父之勇,為了身家性命獻城門投降了朱棣。朱允炆沒有漢武帝時的王國割據的困境,只想剝奪叔父們手中的軍權,確功虧一匱,丟了皇位,消失的無影無蹤,悲矣!

  • 8 # Mer86

    所謂推恩令,是指漢武帝為了削弱藩國,鞏固中央集權,下旨要求各個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和稅收分給所有兒子的詔令。

    實行推恩令前,西漢藩國土地和稅收只傳國王的一個嫡子,其餘的兒子無利可分。而實行推恩後,諸子都有地、稅可分。

    由於推恩令是一項對諸侯王庶子和無利可分的嫡子有利的政策,所以推恩令在藩國的落實情況非常順利。而透過落實,諸侯國最終被拆得四分五裂,由若干個強國變成幾十個小國。這些小國因為實力弱,對中央不再具有威脅,最終也被武帝逐一收拾。

    應該說,西漢能完成中央集權,推恩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了明朝建文帝時期,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與御史韓鬱曾經上書,懇請建文帝效仿當年主父偃推恩之策,勿行晁錯削奪之謀。也就是建議朱允炆實行推恩令,別搞強行削藩之舉,導致昔日西漢七國之亂的禍事重演。

    不過建文帝沒理會他們的建議。至於沒理會的原因,主要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

    一來,建文帝當時很自信。他早就憋著勁想要收拾他的那些叔叔們了,他有削藩這個念頭不是一天兩天。從他本人的主觀意願上來說,他就不想把這事和平解決。畢竟他的權柄優勢極大,削藩的資本很足。

    他當時根本就沒想過自己會輸,自己有“飛龍騎臉”的優勢,怎麼可能會輸呢?

    二來,明初實行推恩令,作用也不大,朱允炆深知這一點。

    西漢推行推恩令有三個前提,一是漢景帝打贏了七國之亂,中央威信很大;二是漢代藩王的權力過大。當時的藩王不僅有軍隊,而且還有封國的治理權和徵稅權,實際上就是獨立的國家;三是當時的遺產分配製度不合理。(遺產分配製度是中央制定的,其實部分藩王也不滿這種制度)

    而相比之下,明朝就沒有這些前提了。

    首先,朱允炆只是眾藩王的侄子,他在叔叔們的眼裡,固然有皇威,但威信不足。

    其次,明朝的藩王沒有封地,沒有藩國的治理權,只對土地有所有權以及對土地的產出有支配權,沒有在土地上任命官員和直接收稅的權利。比如說朱元璋讓朱棣當燕王,是讓他到燕地負責戍邊,只有打仗的時候才管軍隊,不打仗的時候就回家抱孩子。除了他自己的親兵衛隊外,其他兵馬還是歸朝廷指揮。這種權力遠不如西漢早期的諸侯王。

    第三,明朝藩王的兒子都有繼承權。朱元璋怕朱家子孫受苦,就規定親王嫡子可以繼承親王位,庶子封郡王。郡王的嫡子繼承郡王位,庶子封鎮國將軍,相當於正一品。再往下依次類推,最低的一級是奉國中尉,年俸兩百石,相當於從四品官員的年俸祿。老實說,這個待遇不低了。

    所以說,明朝如果實行推恩令,實際效果其實不大。畢竟藩王只有土地的所有權和產出支配權,另外就是還有一點衛隊和俸祿,難道要分這個嗎?亦或者說,難道要分他們的戰時兵權嗎?如果連這給都分了,那誰來負責戍邊呢?

    當然,削藩還是要削的,藩王節制邊地軍隊過久,容易在邊軍中樹立起威信,導致邊地軍隊唯藩王之命是從,不聽皇帝命令。所以建文帝最終選擇了削藩,而且是強行削藩。

  • 9 # 塔木德學徒

    朱允炆即位後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地方武裝和中央集權的激烈矛盾。按照朱元璋的美好願景:

    “諸王臨國中,毋得至京。王國所在,文武吏士聽朝廷節制,惟護衛官軍聽王。”

    安排藩王們負責守護邊疆捎帶著吃喝玩樂,不允許回到京城、沒有兵權只有護衛隊指揮權。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有效的避免了兒子們爭權奪利,又能維護國家統一。如果朱標不死順利繼位,他爹的這種安排是最合適的。可偏偏朱元璋不走尋常路,朱標死後把皇位過繼到嫡長孫朱允炆頭上,原本心懷希望的兒子們一瞬間又心如死灰。朱允炆年幼、根基尚且,又怎麼讓他的叔叔們服氣?

    於是朱元璋自認為是的治國良策,成了扔給朱允炆的定時炸彈。

    1398年,年僅21歲的朱允炆登上皇位,削藩成了首要問題。此時得朱允炆還在糾結剪藍線還是紅線,這時候翰林學士黃子澄提出一個關鍵建議:

    “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

    黃子澄站在國家大義,綜合國力的角度分析,認為藩王得護衛隊並沒有造反實力,一支私人保安團怎麼是我們正規軍的對手?順勢列舉漢朝七國被削不就那麼回事麼?削藩沒有皇上你想的那麼複雜。我這裡不介紹兩人之間怎麼有的過人交情,反正朱允炆聽到這些話後心裡非常踏實,並且按照黃子橙的建議付出行動。結果黃子澄的這次致命引導,讓朱允炆盲目判斷藩王實力,在暴力削藩的問題上越走越遠,最終逼迫朱棣打著靖難的口號,浩浩蕩蕩殺進南京搶走皇位。

    可見朱允炆失敗得削藩方式才是罪魁禍首,加速點燃藩王這顆定時炸彈的催命符。

    其實早有人就削藩事宜向朱允炆提出更具格局性得建議:

    獨巍與御史韓鬱先後請加恩曰:“賈誼曰:‘欲天下治安,莫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

    高巍和韓鬱建議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削藩。這裡我再簡單的解釋下推恩令,漢朝分封后諸侯國獨立為政,形成名副其實的國中國,嚴重威脅到君主中央集權,於是漢武帝時執行主父偃的推恩令,以前只有諸侯王嫡長子才能繼承爵位和封地,現在分封諸侯國庶子為列侯,也有權利繼承諸侯王土地,這樣子諸侯國一分為多勢力大減,自然而然土崩瓦解。再通俗點解釋就是:激化內部矛盾,以前只有一個人吃的蛋糕,現在人人都可以吃,自然吃的更快。

    明朝的藩王雖然沒有封地、行政權力、稅收權力並不和西漢一樣形成獨立王國,情況不同應對的方式也該不同。高巍提出的推恩令中,關鍵要素“以地分之”轉變成“以權分之”,讓藩王的兒子也能享受獨立待遇包括獨立護衛隊、國家福利等,藩王庶子們勢必會因為權利打的頭破血流,間接達到削藩目的。更可怕的是高巍提出異地分封的策略,從根本上拔除藩王根據地,強勢如朱棣也只能望皇位興嘆!

    此“推恩”,非彼“推恩”。但在削藩問題上高巍等人的建議更合理、更誅心。

    高巍的削藩策略應了兵法中的上者伐謀,需要時間來慢慢消化,而朱允炆本著嬸嬸可以忍,叔不可忍的原則已經迫不及待,還是決定暴力削藩。另一方面高巍影響力比黃子澄還是差點,黃子澄是鐵桿太子黨,朱元璋預設的輔政大臣,他從入宮起便不離朱允炆前後,不管讀書寫字,還是生活起居。在朱允炆即位後,便立刻提拔黃子澄,很多重要政務也要和其商議,包括削藩。而黃子橙本著國強兵壯的上位者理論,自然傾向暴力削藩,和朱允炆的心思不謀而合。

    除了高巍、韓鬱就削藩問題看的通透,戶部侍郎卓敬也提議讓朱棣改封南昌:“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結果這件事卻被朱允炆當做屁放了,最終被朱棣篡位。

    朱允炆在削藩問題上犯了四個錯誤:第一,低估藩王實力。按照明朝規定藩王的護衛隊最多擴招近5萬7千人,而類似燕王、晉王、寧王之流還兼職守護邊疆的任務,手裡都有十幾萬人馬,而且這些部隊常年征戰,訓練有素。第二,沒有判斷力。朱允炆受黃子澄、方孝儒等人的影響太多了,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力。朱元璋在世時,兩人談過削藩問題,朱允炆提出,以德感化、以禮約束、最後動刀子的方式獲得朱元璋讚賞,結果事到臨頭,早忘的一乾二淨。第三,激進式的削藩。朱允炆採取先弱後強的秩序進行削藩:“會有言周王橚不法者,遂命李景隆帥兵襲執之,連湘、代諸府。於是廢橚及岷王楩為庶人;幽代王桂於大同;囚齊王榑於京師。湘王柏自焚死。”這一波逼的叔叔們不得不死,難免讓剩下的藩王兔死狐悲,不得不反。第四,愚昧式優柔寡斷。朱允炆從小到大一直受儒家教育,即使當上皇帝也沒改掉骨子裡的迂腐,甚至朱棣造反後朱允炆曾放出豪言,莫要傷我叔叔,要抓活口!免得被天下人坐實殺叔上位的惡名。

    結語:綜合以上原因我們可以看出,朱允炆在削藩問題上存在投機成分,如果接受山寨版的“推恩令”完全可以把藩王勢力不動聲色的瓦解,奈何小子鼠目寸光,丟了皇位。另一方面來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號發動靖難,也不算名不符其實,黃子澄、齊泰之流難道沒有誤國之嫌?

  • 10 # 宋安之

    先說說推恩令。

    推恩令是漢武帝元朔二年,由大臣主父偃提出的,主要內容是:“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

    也就是說在推恩令之前,諸侯王死後,由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兒子沒有份的,所以諸侯王的勢力是一代又一代完整的傳遞下去。而推恩令以後,除卻嫡長子繼承皇位以外,朝廷允許諸侯王以“私恩”將自己王國的土地分一部分給其他兒子,封其為列侯,這樣一來一代代傳遞下來,王國是越來越小,自然不具備威脅中央朝廷的實力。

    雖說漢武帝並非強制性推行推恩令,分封與否由諸侯王自己決斷。但這些諸侯王明白不響應不行,於是與漢武帝血緣疏遠的諸侯王率先響應,然後慢慢的其他諸侯王也開始不得不響應,最後這些諸侯國的勢力是越來越小。

    可以說推恩令是相當成功的,的確起到了削弱諸侯王的效果,史書記載推恩令實行以後:“諸侯稍弱,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上足以奉貢職,小足以供養祭祀,以蕃輔京師”。

    再說說推恩令為什麼在明朝沒有實施的土壤。

    因為西漢的分封和明朝的分封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西漢的分封,可以說就是在建立國中之國。漢高祖劉邦分封的諸侯王,是大者連城數十甚至跨州兼郡。這些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之中,宛若皇帝一般,政治上可以自置屬官,經濟上可以自徵租賦甚至可以自鑄貨幣。

    明太祖朱元璋應該是借鑑了西漢的七王之亂原因,所以他雖然大封諸王,但較之西漢的分封制,已經有很大不同。

    明朝的分封制特色在於“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錫土”。也就是說諸王不領土地人口,地方的行政大權還在於朝廷。諸王只領軍隊,而諸王的兵權一般是來自三護衛。即使諸王可以干涉地方行政,但也只是依靠自己的兵權影響罷了,跟西漢的國中之國根本不是一回事。

    清代史學家趙翼對於明朝的分封制,評價的就很到位:“明祖初定天下,分封諸子於各省各府,蓋仿漢、晉六朝及有元之制而參酌之,外以壯藩衛,而實無事權。其有才者,如燕、晉諸王,或統兵以鎮邊塞,然不為例。其分封內地者,不過設三護衛,不致有尾大不掉之患”。

    也就是說明朝雖然分封諸王,但諸王並沒有自己的封國自己的疆域,只有領兵之權,地方行政也是由中央朝廷下派官員管理,藩王是無權管理的。

    所以推恩令根本對明朝的藩王沒用,因為明朝藩王沒有統治的疆域,不存在透過推恩令來削弱諸王的勢力。總不能將三護衛那麼點兵力,平均分給諸王兒子,然後一代代分下去,分到諸王的三護衛沒兵為止吧,那樣太兒戲了。與其那樣還不如直接收回兵權呢,因為朝廷的兵力對於諸王是具有碾壓性優勢的。

  • 11 # 麇子文史

    自從劉邦的非劉氏而不能為王,設立劉氏藩王制度以來,歷代的皇帝都因為藩王勢大,而成了中央王朝的心腹大患,如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西晉的“八萬之亂”等,都給中央王朝的統治造成了威脅。

    漢武帝採取“推恩令”的方法,不費一兵一卒化解了藩王的威脅,明建文皇帝則因為削藩失敗,導致自己丟掉明王朝的統治權,即然漢朝就已經有了成功的削藩經驗,為何明朝的建文皇帝朱允炆,不採用推恩令的辦法來削藩呢?

    漢朝的藩王制度與明朝的藩王制度不同

    劉邦出生於戰國末期,所以當他建立大漢王朝後,在分封功臣時難免會守分封制的影響,給了冊封國很大權利,就算後來劉邦平定異性王,分自己的兄弟、兒子們為王也是繼承了這一傳統。

    被封的諸侯王享有封地上的稅收、軍事、官員任免等一切權利,是一個名義上隸屬於中央王朝的獨立王國。如劉邦的庶長子劉肥被封齊王有七十多座城池。如果他要是有野心、有能力必然會對,中央政府的統治形成強大威脅。這和當初武王姬發封姬姓為王類似,區別只不過是姬姓諸侯王是去開疆拓土,劉氏諸侯王是在原有的一塊土地上被封為諸侯王,享有這塊土地的一切,與中央政府直轄的土地並存。

    在明朝初期漠北的蒙元實力依舊很強,為了防止哪些手握軍權的將軍藉機壯大,造成尾大不掉難以控制的局面,朱元璋將他的九個兒子分封到,從甘肅至遼東一線的邊境地區,

    採用類似漢朝初期的分封制度。邊境藩王一面節制手握軍權將軍,一面享有地方行政官宣的任免大權,藩王府還設有王相等一系列官員,這儼然就是一個小朝廷。後來朱元璋覺得這要是做不太妥當,慢慢開始縮減藩王府的行政權力,從最初有藩王任免王府官員,到由政府任直接任免藩王府官員,最後直接裁撤藩王府官員設定指揮司,指揮司人員多少根據其位置重要性設定。

    但這僅僅是收回了藩王的行政主導權,到並沒有收回其手中的軍事排程權,況且需要節制手握軍權的將軍,所以保留了藩王的軍事自主能力。

    什麼推恩令

    漢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央政府直轄的郡縣與封地諸侯王共存,相互之間又互不隸屬。漢景帝劉啟聽了晁錯的建議削藩,卻引起了七位劉氏藩王造反,史稱“七王之亂”,好在劉啟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平定了叛亂,雖說平叛過後對藩王們造成了一定打擊,但還是治標不治本大的諸侯王依舊存在。

    漢武帝劉徹登基後,採納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建議,徹底消除了諸侯王起兵造反被可能性,那“推恩令”是怎麼回事?

    “推恩令”就是讓諸侯王再其封地內分封,除了可以繼承爵位的嫡長子之外的其他子嗣,因為,諸侯王爵位都是嫡長子繼承,其他子嗣都沒有機會受到爵位的恩惠,採取“推恩令”候,可以在其封地內給其他子嗣分封侯爵,有中央政府來任命候爵位,

    這樣一個大的諸侯王國就會分為若干個小的候國,因候國和縣是一個級別都隸屬於郡管轄,因此,中央政府管不了大的諸侯王國,卻可以透過郡縣管理越來越小的候國,且郡縣的管轄範圍犬牙交錯,有效的防止了諸侯王相互勾結。

    漢武帝的“推恩令”不費一兵一卒,在無形中消滅了諸侯王,還讓那些本沒有機會享有爵位的人從此得到爵位,因此,漢武帝的這項政策還被稱為“仁政”,也名副其實畢竟沒有流血犧牲,就完成了這項艱鉅的任務。

    建文帝朱允炆為何沒有采用“推恩令”

    前面我們自己說了,明朝的藩王初期有行政權,軍事指揮權,後來朱元璋收了藩王的行政權,只保留了軍事指揮權,也是因為形式需要。

    但明朝藩王不能實行“推恩令”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漢朝藩王有封地可分封,而明朝的藩王從始至終都是一個空降兵司令,沒有一寸土地屬於他們,而且他們在駐地的一舉一動,還受到地方大員的監督,這就註定建文帝朱允炆,沒法像漢武帝一樣,採取懷柔的政策來完成削藩,只能靠實力來削藩,可他卻是有實力沒動力,沒能削藩燕王反到讓燕王,利用燕王府的八百兵士造反,革了自己的命。

    個人認為朱允炆削藩還是操之過急,剛登基才一年就開始削藩,雖說大臣都是朱元璋留下,但是沒有多少武將可以用,而朱棣是身經百戰的人,再一個就是朱允炆生性仁慈,這也朱元璋選他的原因,而朱棣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天生就一股狠勁在身上等特質,所以朱允炆即使不削藩,朱棣也會造反只看什麼時間罷了。

  • 12 # 樓哥看歷史

    建文皇帝朱允炆為何不用“推恩令”來削藩?其實很簡單,因為漢朝的鑰匙打不開明朝的鎖。

    對於六百年前的那場“靖難戰爭”,為數眾多的“事後諸葛亮”經常會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建文帝為什麼這麼愚蠢?歷史上行之有效的“推恩令”他為何不用呢?

    其實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大機率比今天的你我是要聰明得多的人物。你一個後世小白都能想到的計策,這些人精會想不到?真正的原因是明朝的藩王無恩可推,你讓朝廷怎麼用“推恩令”?

    歷史上的“推恩令”

    西漢初年,為了制約和平衡開國功臣的勢力,太祖劉邦大封宗室,期望他們能起到藩屏皇室的作用。當年的諸侯王,是真真正正的“國王”,因為確實有自己的封國。諸侯國領土廣闊,不但有軍隊,還可以自己鑄幣、收稅。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功臣們雖然翻不起什麼浪花,諸侯王們卻漸漸尾大不掉,嚴重威脅著漢朝的中央集權。漢景帝劉啟即位後,採取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開始謀劃削藩。當時以太祖之侄吳王劉濞為首,以“清君側”的名義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公開反叛。

    這場叛亂雖然最終被朝廷平定,諸侯國的勢力也遭到了極大地削弱。但畢竟還有未曾參與叛亂的諸侯王,乃至於在平叛之戰中立下大功的宗室,如漢景帝的弟弟梁王劉武。如何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藩王們對於朝廷的威脅呢?

    漢武帝劉徹劇照

    何為“推恩令”?

    劉啟駕崩後,其子劉徹即位,身為漢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接受朝臣主父偃的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

    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

    漢初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孫得不到尺寸之地,因此強者恆強。但是主父偃的“推恩令”一出,諸侯王的庶子也得以受封為列侯,王國被分出若干侯國。而一旦某位列侯犯事或絕嗣,封國就會被朝廷收回。在這樣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中,王國由於土地和稅收不斷減少,實力越來越弱,無力繼續供養規模龐大的王國軍隊。

    就這樣,透過“推恩令”這一陽謀,諸侯王對皇權的威脅被降到了最低。

    “推恩令”為什麼能成功?

    之所以諸侯王們對於朝廷的陽謀無力反抗,主要要幾個原因。

    其一在於雙方的實力對比。“七國之亂”被平定,極大的打擊了諸侯王的氣焰。以武力對抗朝廷,被證明是一條死路。因此面對皇帝使出的“溫水煮青蛙”的策略,諸侯王們也只能選擇接受。

    其二在於朝廷巧妙地利用了諸侯王內部嫡長子與庶子間的矛盾。人心都是貪婪的,嫡長子一家獨大,必然會引起其他兒子的嫉妒。憑什麼大家都是父王的兒子,就你可以吃獨食?因此哪怕知道“推恩令”是個陽謀,只要自己利益得到保證,王國利益算什麼?

    馬皇后與朱元璋劇照

    無恩可推的明代藩王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國之初,面臨的形勢和當年的劉邦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樣是功臣集團勢力龐大,一樣是皇室力量薄弱不堪。因此老朱一面認同開國之初宗室力量不足,有可能導致王朝二世而亡。一面又吸取西漢和西晉的教訓,對於藩王“分封而不錫土”。換句話說,雖然有秦王、晉王、燕王的稱號,但實際上秦國、晉國、燕國並沒有真正的國土。

    根據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訓》,明代親王歲祿一萬石。長子襲封親王,其餘諸子封郡王。首封郡王歲祿兩千石,郡王長子襲封郡王,歲祿降為一千石。其餘諸子封鎮國將軍,歲祿一千石。鎮國將軍諸子降封輔國將軍,歲祿八百石。此後每代由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一直降封到奉國中尉為止,歲祿的遞減幅度分別為六百石、四百石、三百石和二百石。

    同時明初親王雖然有三護衛的直屬部隊,人數可達數萬人,但糧餉是由朝廷供應,親王本人並無能力供養如此規模的軍隊。換句話說,無論是秦王、晉王還是燕王也好,基本相當於常駐西安、太原和北平的大號武將。這些人雖然身份尊貴,甚至可以節制本省軍事,但本質上並沒有自身造血能力,一切後勤補給完全依賴於朝廷。

    如此一來親王既無國土可分,所生諸子的歲祿又由朝廷全額承擔,這“推恩令”往哪兒推呢?

    燕王朱棣劇照

    究竟該如何合理削藩?

    親王戍邊,畢竟只是開國初年的權宜之計。一旦王朝根基穩固,必然會收回親王們手上的軍權,這是歷史的趨勢。從這一點來說,朱允炆的動機不錯,錯就錯在過於冒進。

    親王們畢竟都是太祖之子,削藩的同時至少給叔父們留一條活路吧?像五叔周王被囚於雲南,七叔齊王被囚於南京,十三叔代王被囚於大同,十八叔岷王被囚於漳州,甚至十二叔湘王被逼自殺,這也太狠了一點吧?

    既然沒有退路,那乾脆起兵一搏,想必這就是燕王朱棣的原始想法。以區區一隅對抗大一統朝廷,歷朝歷代都沒有成功的案例,如果不是被逼到走投無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燕王殿下何況如此自尋死路呢?

    實際上朱允炆本不需要如此殘酷地對待他的叔父們。朱棣在起兵之初上書朝廷的時候,就提出了非常合理的處理方式。那就是諸王有小過,降敕戒諭。若有大過,則削其護衛。

    (建文)元年七月癸酉朔,上書於朝曰:...橚、槫、柏、桂、楩五弟,不數年間,並見削奪。雖其皆有愆過,未聞不軌之圖。重可裁減護衛,輕可賜敕誡勵。則朝廷於厚親之仁,懲過之義,兩盡其美矣。—《明太宗實錄卷二》

    換句話說,親王們對朝廷最大的威脅無非是直屬的三護衛官軍而已,把這個威脅解除也就是了,為何不給人留活路呢?事實上朱棣靖難成功之後就是如此處理諸王的,意圖謀反的齊王、谷王廢為庶人,有嚴重過錯的代王、岷王、周王則削其護衛。這樣既達到了削藩的目的,又給了兄弟們活路。

    結語:“推恩令”固然是一個很好的削藩方法,但是產生於特定的年代和背景。因此漢朝的成功經驗,無法在明朝簡單複製。建文君臣之所以如此急不可耐,一來是過高地估計了藩王和朝廷之間的實力差距。二來輔佐朱允炆的文官集團實在是太痛恨太祖朱元璋了,他們恨不得把洪武皇帝的政策痕跡一股腦全部抹去。

    可惜老朱雖然殺人無數,畢竟有遺惠於百姓。建文君臣急於揚文抑武,同時得罪了宗室和武勳兩大支柱集團,最終的失敗也是在情理之中。

  • 13 # 棍哥觀史

    建文削藩至今被看做一場鬧劇,其引發的“靖難之役”改變了大明王朝的歷史走向,所以也就有噱頭令後人探討,諸如朱標不死,朱棣是否敢發動兵變,再如建文為何不效仿漢朝的“推恩令”。其實就算建文再無大才,有史為鑑,抄作業能不會嗎?之所以“推恩令”不能效仿,是因為明朝的藩王和漢朝的藩王是有天壤之別的。

    漢朝的社會形態及推恩令的前提

    在談及藩王之別的時候,必須講清楚差別的根本在於何處,簡單概括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初中課本就介紹過這個基本的唯物論。放在歷史維度裡,我們就可以從社會形態來解釋漢明的差異。總體上,中國封建社會可以分為三個不同階段的社會形態,第一階段是戰國至秦漢時期,即卿大夫政治形態;第二階段是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即士族地主政治形態;第三階段是五代十國至宋元明清時期,即庶族地主政治形態。

    這裡有人不禁會問,政治形態和社會形態、經濟基礎有何關係?其實封建社會的生產資料具有很強的私有屬性,簡單的一句話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所以政治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倒掛的,從而也就決定了社會形態,或者可以說封建社會的政治形態完全代表了社會形態。

    這三個階段的分封特點都是不一樣的,拋開封建社會,分封制最早要追溯到西周時期,是以著名的“井田制”為基礎,這個井田就是“王土”,王土作為生產資料,分封給王室、功臣,從而有了諸侯國。隨著周王室的衰落,日漸失去對諸侯的掌控力,導致諸侯爭霸的後果。而諸侯爭霸的核心又是土地和人口的搶奪,這也意味著井田制的破壞,土地兼併逐漸興起。本來井田制是經濟基礎,分封制是上層建築,但透過上述介紹,是否就能感受到二者之間的“倒掛”現象了?

    西周的分封物件是王族,功臣以及帝王后代,整個社會則是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的等級結構,所以到了春秋後期,能夠參與到土地兼併(開墾私田)的當然是卿大夫階層,他們是各諸侯國的政治中堅,是春秋時期的貴族,也是封建社會開啟後的第一批地主。戰國七雄就是兼併戰爭下,卿大夫與諸侯政治聯盟的產物。

    但西周的井田從某種程度上講,帶有“國有”性質,而戰國時期的土地私有化就令諸侯中中國產生了擔憂,諸侯王族寄希望將卿大夫的封地變為“食邑”,收回軍權與治理權,這就誕生了郡縣制。這個時期的封地代表著經濟利益,諸侯國要收回治理權和軍事駐守權,這就是我們說的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的局面。

    秦始皇一掃六合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權國家,因此郡縣制必然要做到極致。而項羽推翻秦朝後,仍舊保持著貴族思想,所以他又將天下一一劃分,自己還劃在了開闊的大平原上。劉邦再次建立大一統國家後,他面臨的也是分封與集權的問題,集權的秦朝失敗了,分封的項羽也失敗了,所以劉邦就將二者結合,再次實行了分封與郡縣結合的行政結構,即“郡國制”。

    漢初,劉邦面對拼湊起來的諸侯勢力和亡秦後的六國背景,需要維持政權的穩定性,因此採取了剷除異姓諸侯王,以分封同姓子弟的方式,調和異姓諸侯王與郡國制的兩極偏差。楚漢爭霸時,劉邦先後分封了七個異姓王。稱帝后,又分封同姓子弟九王,這種分封就必須給與藩王一定的財政、軍事自主權,否則無法達到牽制維穩的作用,所以漢朝的藩王分封的不是“食邑”,而是實打實的“王國”。

    面對這樣的局面,漢王朝必然要進行削藩,只不過晁錯提出的削藩過於激進,景帝直接拿掉了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的土地,這可是諸侯王的命根子,諸侯國必然會與漢庭拼命,於是有了七國之亂。七國之亂平息後,漢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繼續推行文帝時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計劃,先後分封了諸皇子為諸侯王;並取消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力,改由中央任免官員治理封國,裁去諸侯國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這樣一來,諸侯王失去了自治權,且要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財權也被大大削弱,這就為武帝時期的“推恩令”奠定了基礎。

    “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史記》

    推恩令的核心就在於土地問題,雖然諸侯王的權利一步步削弱,但土地還是世襲享用的。推恩令則是令列候刮分世襲諸侯王的封地,也就是原來諸侯王的一支世襲封地,推恩令後,變成諸侯王的多支都會封為列候。王國分成若干侯國,依照漢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封地大的王國被分成封地較小的侯國,這個過程直接導致了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這樣,漢朝朝廷不用貶斥諸侯王,就使大的王國自己分崩離析,諸侯王由於內部受到封爵的恩惠,明知是削,又不得不受恩(原先無資格繼承王爵的子嗣支援推恩),所以這個政策也被稱為史上最強“陽謀”。

    明朝的社會形態及藩王特點

    前文說了,明朝時期的社會形態已經有了很大變化,無論是卿大夫政治形態,還是士族地主政治形態,都蘊含著政治團體掌控生產資料的迫切願望,可以統一視為貴族地主。而庶族地主是底層工商業者、佃戶、軍士等群體,透過財富積累形成的生產資料所有者,他們與貴族地主的區別在於不再按爵位、品級和族姓,而是以佔有土地的多少為主。對於政權來說,庶族地主不要求參與政治,他們又是無數個小的勢力個體,對政權的威脅不大,所以並不影響政府集權。反過來說,封建中央集權發展的頂峰就在於庶族地主的興起,生產資料只會透過稅收滋養國家,不會透過政治影響政府施政。

    “明祖初定天下,分封諸子於各省各府,蓋仿漢、晉六朝及有元之制而參酌之,外以壯藩衛,而實無事權。其有才者,如燕、晉諸王,或統兵以鎮邊塞,然不為例。其分封內地者,不過設三護衛,不致有尾大不掉之患”。——《清史稿》

    這個社會形態就是明朝藩王設定的大背景,所以明朝的分封是“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錫土”,國家不會將生產資料分封給藩王,就更不用說治理權、財政自主權了。明朝諸王不領土地人口,地方的行政大權還在於朝廷。建文削藩的核心也就不在於土地,而是在於藩王手中的兵權,即諸王三護衛。

    明朝藩王在戰時會成為地方軍事長官,這一點是對中央政權最大的威脅,如寧王號稱“帶甲八萬、革車六千”。但要說土地和人口,朱棣算是強藩了,他也只擁有北平城和燕王府。秦、代、肅、遼、慶、谷、安這幾大塞王都是這種情況,內地藩王則在軍事上較弱,對中央政府的威脅幾乎可忽略不計。

    朱柏行宮遺址

    但建文削藩卻從內藩開始,短短几個月時間之內,連削五王,或廢為庶人或禁錮,甚至逼得湘王朱柏自焚。內藩沒什麼威脅還被逼死,塞藩坐擁強兵,怎能不生反心。建文削藩的關鍵在於削弱兵權,抓住最強的一棍打死,再削弱藩就會減少阻力,這才是正解。如當時戶部侍郎卓敬建議將朱棣由北平改封南昌,這個策略反而在朱棣稱帝后廣泛使用,史稱“塞王內遷”,可惜的是為建文提出這個策略卓敬,被朱棣誅滅了三族。若建文采納了卓敬之策,令朱棣失去苦心經營二十多年的北平,失去燕山三護衛,江西都司,南昌府能有幾個指揮使追隨朱棣靖難?

    朱允炆畫像

    綜上所述,明朝與西漢的社會形態完全不同,因此分封藩王的性質也完全不同,西漢以土地為核心,明朝以軍權為核心,兩個朝代削藩的重點都不一樣,又怎麼能“抄作業”呢?推恩令固然是史上最強陽謀,但在明朝無土藩王的身上是毫無用處的,建文削藩的失敗就在於先易後難,給了強藩反應的機會。而作為“事後諸葛亮”的我們,也能給出“指點”,或者內遷塞王,瓦解洪武時期就逐漸形成的地方軍事共同體;或者直接軍事接管燕、寧二藩的邊塞重鎮,其餘賽王的兵權就不難瓦解了。

  • 14 # 史筆似塵鉤

    大家好,我叫朱允文,人稱建文帝,聽說有人問我為什麼不用推恩令來實施削蕃,我覺著很搞笑,有必要強調一下我為什麼沒用推恩令的原因。

    我朝的分封制和漢朝是有本質區別的,漢朝的諸侯王是錢、權、兵樣樣都有,就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但是我朝的不一樣,諸侯王那就是案板上的肉,沒有權,沒有兵,沒有人脈關係,就連你們說的最強的朱老四一開始也只有八百府兵而已。

    再看我有多少人?幾十萬大軍,兵強馬壯,錢糧多的數不勝數,老爺子生前留下的錦衣衛遍佈全國,這種壓倒性的優勢下,我還採用推恩令?簡直是可笑至極。

    從我上位開始,一年之內搞掉周、齊等五個王爺就可以看出來我是多麼的強大,沒人敢惹,他們都得乖乖的聽我的命令。雖然我身邊的黃子澄他們是一群廢物,但我有耿炳文,有李景隆和盛庸啊,所以我根本不怕。

    就在我打算對朱老四下手的時候,親情牽制了我,看著我的傻叔叔,真不忍心幹掉他,讓他在豬圈裡待著也好,就這樣安安穩穩的一輩子吧,不然我分分鐘就讓北平布政司和都指揮使滅了他。

    可是我沒想到的是,這倆廢物竟然被朱老四戲耍了,弄到家裡誘殺了,這也怪我太仁慈了,弄丟了北平這個城池,還把我許多兵馬都給了朱老四,這傢伙瞬間母豬變鳳凰了,從800府兵到數萬兵馬。更我沒想到的是,朱老四竟然早已經有了謀反之心,早就打好了裝備,人員擴充很快,還打敗了我的無雙上將耿炳文。

    那我怎麼能忍得了,趕緊派遣我手下第一能人,大明戰神李景隆帶著五十萬大軍弄死他,李景隆不負眾望,圍困了北平很久,就是沒打過死胖子朱高熾,也不知道他用了什麼法。

    不對呀,朱老四去哪了?光聽李景隆說朱高熾了,沒提朱老四啊,等我在收到資訊的時候,朱老四帶著寧王朱權鎮守北方的騎兵南下了,我這寧王叔叔是真不靠譜啊,又被朱老四戲耍了,還被綁架到他造反之路上。

    騎兵一來,李景隆就廢了,倉皇逃竄,這不能怪他,應該是我沒有完全給他放權的原因,所以我打算讓他全權負責前線的問題,沒想到他又敗了,這怎麼是好,只能把他調回來,雖然很多人讓我處置他,但我還是原諒了他的愚蠢。

    本來我有五十多萬大軍,絕對的優勢,結果李景隆給我幹掉了絕大多數,我這手底下沒什麼人了,攻守易型了啊,我打算跟朱老四劃江而治,貪心不足的朱老四竟然不同意,非要取我人頭,那我跟他拼了。

    皇宮周圍為什麼響起了廝殺聲,我從睡夢中醒來,有人跟我說,李景隆開門投降了,這個人渣,我恨不得食其肉,寑其皮。

    算了,人生百年,不過三萬六千天,這個小盒才是永遠的家啊,放把火燒了吧,朱老四,我得不到的,你也別想擁有。

    哎,後邊有個門,趕緊溜。

  • 15 # 清水空流

    時代背景不一樣,漢代的推恩令在明初真的沒有用。中國封建時代宗室分封就藩一共三次,第一次就是漢高祖劉邦時期,而後引發七國之亂。漢武帝登基以後以推恩令的方式逐步弱化和縮小封國的就藩區域和利益,第二次大規模宗室就藩是西晉,卻引發八王之亂,造成西晉統一不過五十餘年而亡國。從而造成二百餘年的分裂。第三次大規模宗室就藩就是朱元璋了,朱元璋實行分封也是為了加強皇權,確保朱明王朝的長治久安,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這也造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宗室篡位成功的事件,這也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宗室就藩地方弊端太多,得不償失。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是必須的,由於方式錯誤導致了失敗。至於說為何不使用千古第一良謀推恩令,就是因為兩者存在本質的不同,漢代的推恩令主要作用是分割藩王的封地,弱化封國的權力,讓嫡長子之外的其他子孫也能分到一塊封地。也就由過於的一個人繼承一塊封地,現在改由封國國王十個兒子一起分。等到第三代,這十個兒子每人再有兒子再繼續分,分到最後就沒有了。明朝藩王最大不同在於明朝的王爺,沒有封地。藩王本人和屬官都是領取俸祿吃國家財政。明朝藩王實力在於朱元璋賦予他們的實際權力,比如軍事實權:藩王可以設立護衛軍隊,基本上藩王可以設立三護衛,護衛甲士少則三千人到1萬多人。節制部分軍隊,目的在於一旦發生戰事,藩王直接參與戰爭。但藩王不能干涉地方行政。有軍權的藩王是駐守九邊的九位藩王,其他藩王的護衛數量是很有限的,也沒多少軍隊可節制。而朱允炆主要裁撤的就是九邊的藩王。朱元璋這些賦予的權力,為藩王作亂提供了掌控實際權力的基礎,只要出現野心家就會藉機造反。

    而這些朱元璋賦予這些權力是無法透過推恩令方式加以消除的。可以說,朱允炆削藩失敗實在是無能的很,一手好牌打的細碎,朱允炆最初一道指令下去周王,齊王,湘王,就直接軟禁了,湘王恐懼之下自焚而死。這些都說明了當時朱允炆是控制實際權力,朝廷中樞掌控最高權力,朱棣造反說到底還是出於自保,取得成功實在是僥倖。也純屬朱允炆和他麾下朝臣的無能。推恩令的核心是分化瓦解,利益均沾。沒有要人命的意思。而朱允炆的削藩讓地方的藩王人人自危的地步,這也是朱棣造反以後所有的宗室都作壁上觀的原因。削藩是為了削弱藩王的權力,從而進行權力的集中。漢代的藩王權力很大,有封地,有軍隊,可以招募軍隊,封地內徵稅,無需向朝廷繳納。基本上就是獨立王國了,明初的藩王除了僅有幾個控制1萬多部隊之外,其他權力幾乎沒有,明代王爺必須依賴朝廷。藩王就算造反,成功的機率很低。除非碰到朱允炆這樣的。

    還有就是,任何對歷史往事的生搬硬套都很難成功。朱允炆的班子雖然愚蠢 ,但推恩令的方法他們肯定也想到了,但一定也發現了在當時無法推行的原因。權力這個東西,送出去很容易。但要想再收回來,那就是千難萬難的事情了。推恩令如果各個藩王不同意又如何。這也是所以朱棣一上臺,立即全部恢復被朱允炆廢除的王爺封號。朱棣篡奪來的帝位,瞬間就穩固了。這才是一個成熟政治家的行為。然後再以其他方式削藩。朱棣之後的藩王,正式失去護衛,被地方政府監視,只能享受身份帶來的優渥生活和生孩子了。

  • 16 # 黑水布衣

    推恩令最早的提出者其實是賈誼,他曾給漢文帝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不過並沒有實行下去。到了漢武帝時期,劉徹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 “推恩令”,被稱為“最強陽謀”。但這陽謀也僅在漢代實行,後來的藩王造反也成了家常便飯,最有名的要數西晉的八王之亂和明初的靖難之役了。

    為何後世不在使用推恩令?只能說是此一時彼一時。

    漢代以及後來的特殊情況

    漢初,劉邦實行郡縣制和分封制相結合的制度。漢初的分封制幾乎和周代沒什麼差別,藩王擁有當地的政權、軍權和財權,就是一個獨立王國,所以他們才逐漸做大,最終造成了“七國之亂”,這才是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原因。

    西晉為不用推恩令?原因是曹丕也是著力打擊藩王勢力,造成曹氏宗室力量薄弱,最後被司馬氏篡權,所以司馬炎建立西晉後加強了藩王力量,結果尾大不掉。

    隋唐時期,王爺很少分封,即使出去,也是掛刺史的名號,並不分封,兩宋也是大抵如此。而清代幾乎就是把王爺圈在京城。

    明代的特殊情況

    朱元璋出身低微,所以有著強烈的宗族情節,他把24個兒子被分封到全國各地,以“夾輔王室”,其實就是吸取了兩漢和西晉經驗。

    首先,老朱不希望自己的子孫過得太差,像劉秀就是個農民,而劉備成了小販,所以他以國家財政的力量養育自己的子孫。

    其次,老朱也不希望這些藩王造反,所以明代的藩王只是地方的一個土財主,沒有政權、軍權和財權,時刻也要接受地方官的監督,他們只有少數的護衛軍隊,這些在中央看來是無足輕重的武裝。

    但是,明初的邊疆形勢比較複雜,所以老朱給了幾個藩王較強的軍事力量,其中,

    尤以寧、晉、燕三王勢力最大。寧王帶甲8萬,晉、燕二王,可以節制大將軍馮勝、傅友德,甚至令燕王節制沿邊士馬。朱元璋認為這只是權宜之策,但就是這讓燕王最後成功了。

    朱允炆為何不用推恩令

    朱允炆上臺後,馬上把削藩提上了日程,他沒有選擇推恩令,而是用了比較激進的手段。其實當時的官員高巍就是提出了一個明代升級版的推恩令:

    高皇帝分封諸王,此之古制。既皆過當,諸王又率多驕逸不法,違犯朝制。不削,朝廷綱紀不立;……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臣又願益隆親親之禮,歲時伏臘使人饋問。賢者下詔褒賞之。驕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則告太廟廢處之。豈有不順服者哉!”——《明史》

    將藩王子孫打亂分封,也是很高明的絕招,但朱允炆並沒有採納,因為他更相信自己的幕僚齊泰、黃子澄的建議——暴力削藩。

    原因很簡單——藩王的實力和中央朝廷比起來太弱小。前面我就說過,明代藩王只有少數幾個守衛邊疆的有一定數量的軍隊,其餘的藩王的衛隊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地方就可以收拾他們,就像後來的寧王叛亂,況且他們也沒有財權,要打仗,錢從哪裡來?無軍隊無財權,你拿什麼造反?

    再有,朱允炆其實並無威望,自己也算不上嫡長子出身,如果推恩下去,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瓦解藩王勢力,也會給朝廷帶來財政壓力,不如一勞永逸的解決藩王問題,自己也能樹立威信。

    事實也證明,很多藩王不堪一擊。周、齊、湘、代、岷諸王很快被朱允炆搞定,而周王還是燕王的兄弟,這真是打臉啊,最後終於逼急了朱棣,靖難之役開始!

    現在看來,朱允炆缺乏政治經驗,削藩沒有章法,直接將幾個藩王廢為庶人,這是很傷人的做法,將很多藩王推向了朱棣,加上名將幾乎被老朱殺光,朱允炆用人失誤,當時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擋朱棣了。

    但我認為,朱允炆的削藩雖然犯了很多錯誤,但並非不可取。只要你看看那段歷史就會知道,朱棣能夠成功真的是上天庇佑,他的軍隊在人數上遠落後於中央軍,而且幾次死裡逃生,因為戰線過長,即使是勝多敗少,但幾乎沒有佔領什麼重要城市(不好分兵),四年下來,連朱棣自己都喪失信心了,如果再耗下去,燕軍必敗無疑。好在,朱棣聽聞京城空虛,所以冒險直搗黃龍,這才獲得成功。

    所以,藩王問題一直都是歷朝歷代的問題,養著費錢,削藩廢命。不過清朝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將王爺基本留在北京城,想出去要申請,而且採取降爵襲封(鐵帽子除外),這樣就減少了耗費,有得即使沒了爵位,也有鐵桿莊稼保證溫飽。王爺當然可以當差,但基本不給兵權,閒散的居多。

    其實藩王就是家天下的出現的弊病,和平時期看不出什麼,一有了戰亂,就會發現,重用藩王怕造反(西漢西晉),重用武將成藩鎮(唐代),重文輕武太窩囊(兩宋)。

    這樣看來,朱允炆暴力削藩雖然失敗,但並非不可取,只不過他沒有康熙皇帝的運氣罷了。

  • 17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前127年,主父偃提出了著名的“推恩”之策:諸侯王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諸子也可在王國範圍內分到封地,作為侯國。侯國的地位與縣相當,隸屬於郡而不隸屬於原先的諸侯王國。

    漢武帝採納其策,釋出“推恩令”。

    此詔一下,諸侯王紛紛請分邑子弟,先後共分封諸侯國180多個。

    如此,諸侯王國的土地迅速變小,不再構成對朝廷的威脅了。

    “不行黜埗而藩國自析”,推恩令果然是高招。

    既然這麼好使,為何建文帝不效仿呢?

    推出政策的前提

    先不說“推恩令”的內容。

    任何政策要推行,前提是:能讓對方服從你!

    對方不服你,你推出任何政策都是沒有意義的。

    “眾建諸侯以分其力”,是漢文帝時期賈誼就已經提出的。

    然而,漢文帝時期,諸侯王實力尚強,漢文帝還不敢推出政策,只能視機而動,抓住機會將齊國一分為六,將來淮南國一分為三,重點打擊最大的威脅,不敢同時惹“眾怒”。

    漢景帝時,繼續找機會剝奪諸侯國的領地,結果激發了“七國之亂”,形勢危險。

    到漢武帝時期,諸侯王的實力已經遭到了嚴重削弱,已經沒有能夠立刻與朝廷叫板的諸侯國了。

    這種情況下,漢武帝才能夠提出“推恩令”,以制度、政策的方式,徹底解決問題。

    同樣,建文帝決心削藩之初,他也沒有漢武帝那樣的條件,立刻推出什麼政策來削藩。

    建文要削藩,本質上是:朱元璋為消除異姓將領的威脅,將軍權轉移到了藩王手中。

    藩王的權力,是他皇爺爺以《皇明祖訓》方式確立下來的。

    初登大寶的建文,馬上違背皇爺爺的祖訓,直接推出政策來削藩,無論是大義名分上,還是實力上,都不具備條件!

    推恩令解決不了建文帝的問題

    “推恩令”,本質是將諸侯王國的土地、人口分割、削弱。

    實行“推恩令”,每“推恩”一次,就削弱了諸侯國的土地、人口,自然能從根本上削弱諸侯王國了。

    明代封藩之初,就確立了“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原則。

    這種情況下,你採用西漢的方法來“推恩”,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明代藩王的主要威脅,簡單直接,就是:軍權過重!

    各親王都擁有親王護衛兵,少者三千餘人,多者萬九千人,隸籍兵部。

    此外,藩王對守鎮兵,也擁有特殊的指揮權。

    《皇明祖訓》明確規定:王國的護衛兵聽從王調遣。如果王國在險要之地,那麼,在緊急情況下,守鎮兵、護衛兵都要聽從王調遣。調發王國內的軍隊時,必須有朝廷的御寶文書和王令旨。

    因此,明初藩王的主要威脅,就是軍權過重!

    明初藩王的權力過重,本質上是朱元璋在剷除異姓將領時,將異姓將領的權力較到了朱家子弟手中。

    所以,一定程度上,您甚至可以把藩王們看成是擁兵大將!

    剝奪擁兵大將的權力,當然不是什麼”推恩“能解決的,當然是要把兵權直接奪回來!

    所以,明初要削藩,就是要削掉藩王的軍權,西漢的”推恩令“對建文帝沒有任何意義。

    建文削藩的關鍵

    明初削藩的關鍵,當然不是著眼於土地、人口的”推恩“,而是直接削弱,乃至剝奪藩王的軍事權。

    所以,關鍵點有3個。

    1、削減護衛。

    護衛兵,是完全聽從藩王調遣的軍事力量,也是藩王用來彈壓地方守鎮兵的武力基礎。

    因此,剝奪護衛,是削藩最常見的招數。

    2、遷徙藩王。

    “險要之處,緊急之時”,藩王不僅可以調遣護衛兵,還可以直接調遣守鎮兵。

    因此,將藩王們調離“險要之處”,是剝奪藩王直接調遣守鎮兵的關鍵。

    然而,只要是處於前線的藩王,自然時時處於“險要之處,緊急之時”!

    因此,將“塞王”遷徙到內地,是剝奪其軍權的關鍵。,

    3、摧毀燕王。

    前面兩條,都是制度層面的。

    然而,對建文來說,燕王的威脅,已經超出制度層面了。

    燕王自二十一歲就藩北平以來,已歷二十年。其間,“智勇有大略,能推誠任人”,已經贏得了北平附近軍民之心。

    朱元璋去世前,表示:“攘外安內,非汝而誰?”並確立代、遼、寧、谷諸塞王府的護衛兵及鎮守北邊將領,“一切號令悉聽燕王節制”,並單獨面示燕王:“總率諸王,相機度實,用防邊患,以安黎民”,將“攘外安內”的大權賦予了朱棣。

    顯然,此時的朱棣,地位已經凌駕諸王之上,超出了制度約束,已經構成了對建文帝的直接挑戰!

    所以,所謂削藩,其實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解決與燕王的矛盾!

    不解決燕王,任何削藩舉措都是虛頭八腦沒有意義的,而只要解決了燕王,其餘都不是問題!

    眾多削藩建議

    鑑於此,建文朝廷中,許多大臣都提出了削藩方略。

    齊泰、卓敬的建議都是擒賊擒王+慢慢來。

    齊泰指出:應該派大將戍開平,將燕王的部隊都調到塞外,削去其他羽翼,緩緩圖之。

    卓敬則建議:機會不到不要貿然行動。行動的方向應當是將燕王徙封到南昌。

    坦白地說,以燕王的文武雄才,這兩個方法未必能夠奏效,但確實能實實在在削弱燕王,給燕王帶來麻煩。

    黃子澄的建議則比較“迂迴”:先弱後強。

    先消滅燕王的同母弟周王及其他幾個犯事的藩王,剪除燕王羽翼,再削奪燕王。

    建文思之再三,採納了黃子澄的建議。

    削藩之失

    建文采納黃子澄的建議,迅速行動。

    短短十個月的時間裡,五王被削:周王被廢遷,代王被幽,岷王被廢,湘王自焚,齊王被囚。

    其中,除了代王外,其餘四王,都駐內地,能力、實力都一般,對局勢的影響及其有限。

    然而,五王被削,不但打草驚蛇,引起了燕王的警惕,還給了燕王起兵的口實!

    如此,燕王既確立了造反的決心,也有一定的時間進行準備了!

    而在削燕王過程中,建文也不得要領,打不到“七寸”。

    建文削朱棣,立足點是人事任命。

    建文下詔“諸王不得節制文武吏士”,剝奪了朱棣對北平文武官吏的節制權。

    隨即,調兵遣將,對北平完成戰略包圍。

    隨後,削減燕王府護衛兵,將護衛調走,使燕王身邊只剩下了張玉、朱能等800人。

    最後,又安插奸細,監視朱棣。

    看起來,朱棣已經被剝奪了力量。

    但是···僅僅只是看起來而已。

    朱棣在北平20年,長時間節制文武將吏,對北平周邊軍民的影響,不是你僅僅透過人事任免就可以消除的。

    同時,你和朱棣玩間諜計···算是找錯了對手。

    最終,朱棣在準備妥當後,巧施妙計,剷除了謝貴等4人,乘夜奪取九門後,就迅速控制了北平的軍隊!

    隨即,朱棣以奉祖懸誅討奸逆,“以清君側之惡”為詞,宣佈“靖難”;並上書建文,指責朝廷任命奸臣及削奪五王之過,賺取大義名分。

    削藩行動,直接演變成了靖難之役!

    朱棣示範削藩動作

    朱棣奪位後,示範了正確的削藩姿勢。

    首先,是安撫諸藩王。

    朱棣奪位後,迅速施惠於諸藩王。

    一來,造反奪權,需要安撫諸藩王,穩固形勢。

    二來,親親尊尊,是古代封建王朝穩固執行的基礎,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不會像建文一樣露骨地削藩。

    隨即,徙封塞王。

    鎮大寧的寧王,鎮宣府的谷王,鎮廣寧的遼王,三位與朱棣同為守塞藩王,實力較強。

    朱棣先後將三王遷徙到南昌、長沙、荊州,使其離開“險要之處,緊要之時”,實力大減,得到控制。

    如此,北方塞外駐軍的指揮權,完全操於朱棣一人之手,再無塞王可威脅朝廷了。

    隨後,朱棣又削廢五王。

    與建文帝一樣,朱棣也削廢了有劣跡、過失的藩王,既絕除後患,又警戒諸藩。

    岷王、代王、齊王、肅王、周王,悉數被奪護衛,有的僅剩下幾十人護衛,有的直接被廢為庶人,又的被逮捕。

    削廢五王的動作,朱棣放在了最後一步,此時,形勢已完全在掌握,穩操勝券,而當初建文卻以此為第一個動作,招致大難,相比之下,高下立見。

    漢武帝時,經文景的連續打擊,能夠挑戰皇權的諸侯王國悉數被擊敗,但其他諸侯王國依然佔有大量的土地、人口,構成隱患。漢武帝透過推行“推恩令”,從根本上削弱諸侯王國的實力,化解其威脅,一切都在點子上,效果自然很好。

    就時機而言,當時的燕王地位在諸王之上,是建文的直接競爭對手,不解決燕王,任何削藩動作都沒有意義。

    建文帝卻“先弱後強”,打草驚蛇,動作雖多,卻都沒有打在關鍵處,反而給了朱棣充分準備和起兵口實,最終一敗塗地。

    朱棣奪位後,分步驟實施削藩之策,先透過徙封削弱威脅最大的藩王,然後再透過削廢等方式削弱藩王,從而基本上消滅了藩王對皇權的威脅,其成熟程度遠勝建文。

    所有的策略,能否奏效,關鍵在能否打在點子上!

    不盲目效仿古人,不急躁大意,看準目標,分清步驟,步步為營,才能取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最長壽的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