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648660901147

    齊威王時代,齊國擁有“百二十城”;而到了田單時期,齊國只剩下了“七十餘城”。滿打滿算,復國後的齊國,實力僅及其巔峰期的六成。

  • 2 # 使用者3959028633039

    齊國地盤在戰國不算小,而且齊國經濟是最富的

  • 3 # 使用者3087154768424不

    進入戰國時期,其他的六國疆域都多多少少有所增加。但是齊國的一個領土除了吞併魯國之後,並沒有什麼增加,一直都是在山東半島,就是現在的山東省。其他的一些國家,比如說楚國幾乎佔據了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國大部分地區,楚國可以作為南方的一個代名詞。而秦國佔據西北,又加上後期佔領巴蜀疆域也是極為擴大。但是齊國卻一直是在山東半島,主要是一個山東省的疆域。但是就是這個齊國,就是以山東一省之力,是成就了大國,並且是除了秦國之外,最後一個被滅掉的諸侯國。那麼為什麼領土面積並不是很大的齊國,能夠一直保持強大的一個狀態呢?


    第一,齊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齊國位於山東半島臨海,物產豐富。齊國可以從海洋中獲得許多資源,比如說魚,比如說鹽。並且齊國近海的優勢就是它也可以建立一支強大的水軍。齊國的地理位置比較適合建立割據勢力,不像中原的四戰之地。齊國易守難攻。


    第二,就是齊國文化發達。魯國是孔孟文化的發源地。齊國是兵家文化的發源地。齊國的的建立者姜子牙以及後世的孫武孫臏,還有田穰苴等人。軍事人才很多,再加上地理位置易守難攻,這樣就很容易形成一個強大的割據勢力。


    第三,不只是軍事人才多,其他方面的人才也多。齊國後期建立稷下學宮,各種思想在這裡相互碰撞,雖然有些思想在當時沒有達到實現,但是為之後秦漢王朝大一統王朝的治理,提供了許多思想的淵源。

  • 4 # XW5767

    齊國雖然地方不大,但勢力卻不可小覷,首先它臨海,資源豐富,並有發展海軍的空間,其次還有河流掩護,加上長城的修建,易守難攻。

  • 5 # 叫我晉

    齊國地盤小叫大國最主要是以下幾點:

    齊桓公的霸業齊在經濟、文化上都較為先進,是春秋時東方的泱泱大國。

    一是齊國為東方大國,經濟富庶(有魚鹽之利);

    二是用管仲為相,進行軍事、內政、生產等方面的改革(重視人才),而改革又是齊國強大的根本原因;

    三是順應當時政治形勢,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具有一定的號召力。

    春秋初年,齊內亂迭起,無暇對外。

    桓公即位後,任用管仲為輔佐,穩定了國內的局勢,同時又注意發展經濟,國力大為充實。於是桓公積極開展對外活動,首先拉攏宋、魯兩國,接著把鄭也爭取過來。當時北方戎、狄勢力強大,華夏小國深受其害。

    公元前661年,狄伐邢(今河北邢臺)次年,狄又破衛(今河南淇縣),衛只剩下遺民五千餘人。齊乃出兵救邢存衛,遷邢於夷儀(今山東聊城),遷衛於楚丘(今河南滑縣)。史稱“邢遷如歸”,“衛國忘亡”。

    由於齊聯合其他諸侯催折狄人南下的鋒芒,使邢、衛兩國轉危為安並受到保護,齊桓公在中原國家中樹立起很高的威信。

  • 6 # 手寫的從前

    齊國面積約250000平方公里。


    齊國(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疆域位於現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大國之一。

    公元前1044年,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後,被封於今天的山東。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東方大國,齊桓公透過“尊王攘夷”,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齊國被當時的人稱為海王之國。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姜齊末代君主齊康公(姜齊第32代國君)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齊為田齊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334年,齊侯田因齊稱王。齊湣王時期,齊國對外擴張,南吞宋國,西卻強秦,是齊國疆域最遼闊的時期。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齊國覆滅,秦建立了統一的封建王朝。

  • 7 # 零九零五一

    先說結論,齊國的疆域如下,齊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大國,主要位於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東部地區以及山東省的南部和東部地區,齊國的東到達了渤海,齊國的北邊,咋和黃河和國和趙國相接,走齊國的西邊,摺合衛國宋國相家,結果難免與楚相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虎的拜年條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