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袋鼠精靈
-
2 # 雪芹238
一、介詞,相當於“用”。例句:
1、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記》
2、 以衾擁覆,久而乃和。《送東陽馬生序》
3、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核舟記》
4、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涉世家》
二、介詞,相當於“把、拿”。例句:
1、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陳涉世家》
2、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3、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童趣》
4、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
三、介詞,可譯成“因、因為”。例句:
1、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
2、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3、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四、有時與“是”連用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送東陽馬生序》
2、是以眾議舉寵為督。《出師表》
3、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
五、介詞,可譯為“憑藉”。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曹劌論戰》
3、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六、介詞,相當於“從、由”。例如: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隆中對》
七、介詞,譯為“按照”。例如: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八、連詞,相當於“用來、以便”。例句:
1、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陳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
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
九、連詞,表示順承,相當於“而”,也可不譯。例如:
1、手自筆錄,計日以還。《送東陽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小石潭記》
3、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隆中對》
十、連詞,譯為“以致”。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
3 # 使用者171137200301373
“久居禍且及汝”這句話選自《大鐵椎傳》。“且”的意思是將要。跟《愚公移山》裡:年且九十中的“且”,意思是相近的。
回覆列表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動詞: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皆以美於徐公。”
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可視情況譯為“拿”、“用”、“憑”、“把”等。《廉頗藺相如列傳》:“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b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等。《捕蛇者說》:“而吾以捕蛇獨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強秦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c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譯為“在”、“從”。《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d表示動作、行為的物件,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戰國策·周策》:“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