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97021862136
-
2 # 使用者3970903517904
冰雪
古典文學中,常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心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
月亮
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望著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柳樹
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託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
-
3 # 使用者5214643442177
1982年梅雨持續時間為38天。
今年的梅雨期非常有“個性”:入梅很早,降雨頻繁,雨量超大,時間漫長。從6月14日早早入梅以來,長達38天的時間內,南京暴雨不斷,降雨量居然比往年多了一倍,差不多是年均降水的一半。專家說,出梅後因為還有冷空氣的介入,23日週六當天和週日之後都可能繼續出現陣雨或雷雨,所以暫時還不會出現高溫。但是畢竟已是三伏天氣,這兩天的最高氣溫還是會有33℃~34℃。根據計算,今年三伏天也是超長,我們還需要熬上33天。
梅雨這一氣象名詞進入文學領域是在南北朝時期,而其成為一種文學意象是在唐代。
在宋代,由於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遷,有關梅雨意象的文學作品明顯增多,文學內涵也漸漸豐富,更為重要的是,文人發現了梅雨的自然美與江南獨特的地理環境相得益彰,因此,常常把“梅雨”與“江南”並提,從而突顯了其地域色彩,這一點在元明清時期的文學作品中得到了強化,形成了“江南梅雨”、“江南煙雨”的經典表述。
這一表述尤其是“江南煙雨”正契合了梅雨的自然特徵,富有詩意,因此,常用以抒發離愁別緒,或表達對江南春夏自然風光及有關題材的文藝作品藝術境界的讚美。
關鍵詞 梅雨 古代文學 意象 自然美 江南?
引言?
古人善於觀察自然,對風霜雨雪等現象的描述也極為形象,如“二十四番花信風”,?①就是以各個不同時節的花卉命名的,具體可感而人人皆知。
透過檢索相關的文獻我們發現,古代對雨的說法也類似於此,人們往往以該地區當令的植物命名相應時節的雨,如“杏花雨”、“桃花雨”、“梨花雨”、“榆莢雨”、“荷花雨”、“梅雨”、“豆花雨”等。
在古代有關的文獻中,“梅雨”起初是一種天氣現象。
與其它“雨”物象不同的是,梅雨是江南地區獨有的天氣現象,三國時吳陸璣撰,明毛晉疏《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廣要》捲上之下:“今江湘二浙四五月之間,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礎壁皆汗,蒸鬱成雨,其霏如霧,謂之‘梅雨’,沾衣服皆敗黦。
故自江以南,三月雨謂之‘迎梅’,五月雨謂之‘送梅’。
傳曰:‘五月有落梅風’,江淮以為信風,亦花信風之類。”?②梅雨又是古代文學作品尤其是宋代以後的作品中較為常見的文學意象。
古代文人對梅雨的體悟頗為深刻細緻,從文學的角度為我們呈現了梅雨的自然特徵。
透過梅雨意象描繪出江南的雨中美景,寄託了豐富的思想感情,從而塑造了一個內涵豐厚的梅雨意象。
從一種天氣現象到文學意象,這其中存在一個漸變的過程。
目前,學術界有關的成果絕大多數是氣象或者氣候學方面的,而未見將梅雨作為一個文學意象、從古代文學的角度加以研究的成果。
筆者擬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本文在分析有關文獻和古代文學作品的基礎上,論述梅雨意象的形成、內涵的豐富,探討梅雨意象的文學和審美意蘊。
一、魏晉至唐代:梅雨意象的形成?
“梅雨”一詞較早見於西晉周處《陽羨風土記》,雲:“夏至之雨,名為黃梅雨,沾衣服皆敗涴。”周處:《陽羨風土記》,廣陵書社,2003年,第18頁。
《風土記》即周處所撰《陽羨風土記》。
陽羨,古地名,址在今無錫宜興市南。
《陽羨風土記》所記地區,據姚鼐《江寧府志》考證,知其“皆概言吳越風土,非專志陽羨也。”黃葦:《中國地方誌詞典》,黃山書社,1986年,第15-16頁。
又《晉書》卷五十八:“周處,字子隱,義興陽羨人。”可見,西晉時,吳越地區已經有“黃梅雨”的說法了。
這則記載點明瞭梅雨出現的時間、特徵,但並未說明梅雨得名原因。
初唐徐堅等撰《初學記》卷二:“《纂要》雲‘梅熟而雨曰梅雨’,江東呼為黃梅雨。”徐堅等:《初學記》,中華書局,1962年,第23頁。
點名了梅雨得名的原因,並指出,在唐代,梅雨是“江東”即蕪湖以東江南王青:《唐前歷史地理和詩歌地理中的江南》,《閱江學刊》2010年第3期。
地區的人們普遍熟悉的說法。
《初學記》所言《纂要》,有梁元帝蕭繹撰《纂要》和唐韓鄂輯《四時纂要》兩種。
《纂要》為梁元帝在荊州為政時所撰,荊州是梅雨發生的典型地區。
韓鄂的'生平事蹟不詳,但一般認為其生活在晚唐至五代間;《初學記》為初唐時類書,所引當出自前代即梁元帝蕭繹《纂要》。
由此可見,“梅雨”的名稱最早在西晉就已經有了。
但是,在唐代之前,文獻對梅雨的記載尚不多。
梅雨的自然屬性在人們的心目中不斷積累,逐漸形成了原始認識,即梅雨的原型意義,此後,文人便借景抒懷,賦予梅雨以思想、情感,逐步形成了梅雨意象。
詩歌中較早寫到“梅雨”的是庾信《奉和夏日應令》,詩曰:“朱簾卷麗日,翠幕蔽重陽。
五月炎氣蒸,三時刻漏長。
麥隨風裡熟,梅逐雨中黃。”此詩寫於江陵庾信:《庾子山集註》第1冊,倪璠注,許逸民校點,中華書局,1982年,第298頁。
“梅逐雨中黃”是寫景,透過描寫梅子在夏天成熟變黃時連綿陰雨這種自然規律,寫江陵地區夏天的景色。
從全詩看,“梅”與“雨”都不是核心物象。
查閱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尚未出現偏正結構的“梅雨”的固定搭配。
也就是說,魏晉六朝時,“梅雨”尚未成為文學意象。
但是,庾信此詩初步形成了梅雨意象的原型意義。
在唐代文學中,“梅雨”成了固定搭配,成為雨的專有名稱或約定俗成的說法,初唐張說《喜雨賦應制》“借如五月有梅雨之名,三春有穀雨之氣”董誥等:《全唐文》卷二二一,中華書局,1983年,第2227頁。
的表述是最好的例證。
值得注意的是,梅雨意象的原型意義在唐代詩歌中得到了發展,成為夏天景色的象徵,如白居易《香山詩集》卷三十九《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鄭谷《侯家鷓鴣》:“江天梅雨溼江蘺,此處煙香是此時。”《越鳥》:“梅雨滿江春草歇,一聲聲在荔枝枝。”《送進士潘為下第南歸》:“歸去宜春春水深,麥秋梅雨過湘陰。”徐寅《徐正字詩賦》巻二《送王校書往清源》:“楊柳堤邊梅雨熟,鷓鴣聲裡麥田空。”這些作品中的梅雨都是表示初夏或者盛夏景象。
不僅如此,唐代文學作品中還出現了以梅雨為題材的詩歌,如杜甫《梅雨》:“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
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茅茨疏易溼,雲霧密難開。
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吳融《唐英歌詩》巻中《梅雨》:“渾開又密望中迷,乳燕歸遲粉竹低。
撲地暗來飛Mustang,舞風斜去散醯雞。
初從滴瀝妨琴榭,漸到潺湲遶藥畦。
少傍海邊飄泊處,中庭自有兩犂泥。”柳宗元《柳河東集》卷四十三《梅雨》:“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
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
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