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裡主人
-
2 # 故城舊事話滄桑
錢學森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1956年初,錢學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任命他為委員。1956年,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等。
在控制科學領域,1954年,錢學森發表《工程控制論》的學術著作,引起了控制領域的轟動,並形成了控制科學在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 1957年,《工程控制論》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同年9月,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成立大會推舉錢學森為第一屆IFAC理事會常務理事。他也成為該組織第一屆理事會中唯一的華人。
在應用力學領域,錢學森在空氣動力學及固體力學方面做了開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壓縮邊界層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並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的概念。1953年,錢學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性,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
在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領域,錢學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國民經濟建設總體設計部的概念,堅持致力於將航天系統工程概念推廣應用到整個國家和國民經濟建設,並從社會形態和開放複雜巨系統的高度,論述了社會系統。他發展了系統學和開放的複雜巨系統的方法論。
在噴氣推進與航天技術領域,錢學森在40年代提出並實現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飛機概念和關於核火箭的設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裝有噴氣發動機的大飛機作為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動機的飛機作為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概念。
在思維科學領域,錢學森在80年代初提出建立思維科學技術部門,認為思維科學是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科學,推動思維科學研究是計算機技術革命的需要。他主張發展思維科學要同人工智慧、智慧計算機的工作結合起來,並將系統科學方法應用到思維科學的研究中,提出思維的系統觀。
在人體科學、科學技術體系等方面,錢學森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
3 # KK哈皮哈皮
錢學森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是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奠基人,有“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等美譽。他創造的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輝煌成就,為祖國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早在十多年前,我們在整理館藏檔案文獻時發現,很多錢學森生前好友、學術同仁、親朋好友乃至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送給錢學森的生日賀卡、新年卡片、書信和贈書時,有很多詩詞、楹聯等內容,表達和寄託了對錢老的感謝、讚頌、祝福與敬仰。”錢學森圖書館執行館長、《學森頌》主編張凱說。
這些情真意切的詩詞作品,賦予了錢學森研究中心出版這本詩集的最初啟悟。張凱介紹,從錢學森圖書館籌建以來,工作人員耗費了八年多時間,從浩如煙海的檔案資料、書籍雜誌以及網際網路中潛心發掘、蒐集了近千首有關錢學森的詩詞。2016年8月,錢學森誕辰105週年之際,研究中心開展以錢學森為主題的詩詞徵集活動,徵集到各類體裁詩詞作品100餘首。最終,《學森頌》一書收錄了370餘位作者的451首作品。
從錢學森回國伊始,直至其誕辰105週年,詩詞時間跨度長達60餘年。詩集收錄的最早一首作品是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於1956年所作《贈錢學森》一詩。“大火無心雲外流,登樓幾見月當頭。太平洋上風濤險,西子湖中景色幽。”1994年9月12日,錢學森還將詩的內容抄送堂妹錢學敏,並說這首詩“說的是1956年12月科學規劃的事,我很懷念那個年代。”
-
4 # 活潑風鈴Ip
崇高的愛國精神,50年代錢學森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工作生活環境,毅然地衝破重重阻撓回到他深愛的祖國,決心將自已的才華貢獻給祖國的現代化建設。
積極的創新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就是創新精神,在沒有充沛的資料可查,沒有現成模式可依的情況下,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中國航天軍事科技人員銳意創新,
回覆列表
2009年10月31日,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去世,然而他留下的這些遺產卻在他去世之後依然護佑著偉大中國,在復興路上奮力前行。
提出發展鐳射陀螺,讓中國武器擁有火眼金睛
鐳射陀螺,學名“環形鐳射器”。實際上是一種無質量的光學陀螺儀,利用環形鐳射器在慣性空間轉動時正反兩束光隨轉動而產生頻率差的效應,測定敏感物體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角速度或轉角,進而測定物體方向等。
鐳射陀螺用於為各類戰機和精確打擊武器提供導航和制導所需要的實時航向、速度、高度、姿態等空間位置資訊。使戰機能可靠飛行和靈活進行高速戰術機動,並使精確打擊武器的射程和命中精度得到很大提升。同時,它還為機動發射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尋北提供方位基準,使它們能實現快速定向定位,準確地命中目標。
可以說,鐳射陀螺廣泛用於如今的戰鬥機、潛艇、導彈、人造衛星、火箭等高精尖裝備之上。沒有鐳射陀螺,任何高精尖武器都是一堆廢鐵。
1963年,美國斯佩裡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臺環形鐳射陀螺試驗裝置,該裝置的正方形光路邊長為1m,可測量旋轉速率。第一臺鐳射陀螺誕生之後,錢學森就意識到了其重要性。
1971年,在錢老的倡議下,國防科技大學成立了鐳射研究實驗室,錢學森相中了高伯龍,認為他能夠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
1975年,在錢學森教授建議下,已經47歲的高伯龍離開鍾愛的理論物理行當調任到國防科技大學鐳射研究室工作。
受客觀條件限制,鐳射研究室對鐳射陀螺知之不多,錢學森將僅寫有鐳射陀螺簡單原理的兩張小紙條交給了課題組,這兩頁紙上都是英語,只有一個光路圖,這兩張紙條也被稱為錢學森密碼。他們成為了當年研究的所有基礎。
而高伯龍院士也沒有辜負錢學森的期望,花費整整43年,終於在2014年構建了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高水平鐳射陀螺全閉環研發體系,研發與應用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團隊研製的兩大系列、九種型號的鐳射陀螺成為應用在陸、海、空先進武器裝備的關鍵部件,為推進中國武器裝備發展和提升部隊戰鬥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師弟郭永懷提出發展風洞
錢學森與其師弟,也是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先生,都是空氣動力學領域的專家,錢學森曾和其老師卡門一起最早提出高超聲速流的概念,為飛機在早期克服熱障、聲障,提供了理論依據, 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高亞聲速飛機設計中採用的公式是以卡門和錢學森名字命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
錢學森夫婦和郭永懷夫婦
在回國之後,錢學森和郭永懷都意識到高超音速武器在未來的重要性,錢學森和郭永懷這對著名的搭檔極力倡導在國內開展高速、超高速空氣動力學、電磁流體力學和爆炸力學等新興學科的研究。為了將這些領域的研究鋪開,他在北京組織了高超聲速討論班,研究探討了許多前沿領域的重大課題,對中國高速飛行器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要想發展高超音速武器,那就必須要建風洞,風洞指的是風洞實驗室,是以人工的方式產生並且控制氣流,用來模擬飛行器或實體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並可量度氣流對實體的作用效果以及觀察物理現象的一種管道狀實驗裝置。
風洞實驗是飛行器研製工作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所有飛機、導彈、飛船等航空航天飛行器必須經過風洞實驗。風洞中的氣流需要有不同的流速和不同的密度,甚至不同的溫度,才能模擬各種飛行器的真實飛行狀態。
根據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郭永懷的構想,中國於1965年在四川組建了高速空氣動力研究機構,1968年,郭永懷在此基礎上又領導組建了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下設計算空氣動力學研究所、低速空氣動力學研究所、高速空氣動力學研究所、超高速空氣動力學研究所、裝置設計與測試技術研究所五大中心研究所。40多年來,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造了數十座高質量的風洞,其規模堪稱亞洲之最。
而郭永懷先生更是讓其學生俞鴻儒先生髮展激波管技術,研製激波風洞,在郭永懷犧牲之後,俞鴻儒決心要完成老師遺願,在經過了長達50年的努力之後,俞鴻儒和自己的接班人姜宗林成功打造了全球可復現飛行條件的高超聲速風洞——JF12高超聲速復現風洞。
JF12高超聲速復現風洞採用了俞鴻儒全球獨創的反向爆轟驅動技術。目前全世界激波管強驅動方式共有三種:重活塞驅動、加熱輕氣體驅動以及俞鴻儒的爆轟驅動。
JF12高超聲速復現風洞可復現25—40公里高空、5到9倍聲速的高超聲速飛行條件,JF12復現風洞有效實驗時間達到130ms,是美國的4倍。復現風洞理論和技術解決了困擾高超聲速地面試驗六十年的世界難題,實現了風洞試驗狀態從流動“模擬”到“復現”的跨越,JF12激波風洞的誕生也讓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成為了可能。
可以說,沒有高超聲速復現風洞,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只能說做夢!另外,央視曾經報道過,很多款新型高超音速飛行器模型都在JF12風洞“吹過風”,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里面會有什麼武器!
中國能夠擁有這全世界獨一無二,連美國都沒有掌握的JF12高超聲速復現風洞,離不開俞鴻儒先生半個世紀的努力,更離不開錢學森和郭永懷先生奠定的基礎。
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
1956年,錢學森參與籌備組建中國導彈航空科學研究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受命負責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併兼任院長。
1956年元旦下午三點,錢學森在北京給解放軍高階將領講課時在黑板上寫下了“火箭軍”三個字。
按照錢學森給出的定義,“火箭軍”就是導彈部隊,是一支不同於現有陸、海、空三軍的新型部隊,是一支能夠遠距離、高準確度命中目標的部隊,是現代化戰爭中極其重要的後起之秀。
所以錢學森一生大力研發導彈,1960年,錢學森協助聶榮臻成功組織了中國第一枚近程地地導彈發射試驗。後來又參與了中國第一枚改進後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試驗。領導了中國洲際導彈第一次全程飛行、潛艇水下發射導彈和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訊衛星發射任務。
可以說,錢學森對於中國製定導彈決策和火箭導彈技術攻關貢獻了巨大力量,為火箭軍達到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提出核火箭構想,未來航天領域的革命技術
人類如果想要實現走出太陽系的夢想,或者實現在太陽系內旅行,即使使用目前效能最好氫氧推進系統,噴氣速度也只能達到43000~44000千米/秒。依靠這樣的速度到達最近的恆星也要幾萬年,那麼人類想要走出太陽系,就只能成為一個夢。
所以如果要提高速度,那麼動力系統就要革新,科學家認為應該要靠核動力。核動力火箭就是用核能代替傳統化學能燃料作為動力的火箭,核動力火箭無論是在動力上還是續航力上都有傳統火箭無可比擬的優勢。
目前化學燃料的火箭推力太小並且持續力太低,每次發射必須尋找合適的發射視窗,以便利用行星的引力來加速,使飛船能真正飛往宇宙深處。而安裝了核動力的飛船和探測器,由於推力強大,不必利用行星引力,更不必擔心航線的限制。核動力飛船是未來航天業的必然趨勢。
如果在宇航推進系統中要利用核動力,共有3種方式可供選擇:1、利用小當量核彈爆炸;2、直接利用來自反應堆的高能粒子;3、利用核反應堆的熱能。
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核科學家泰勒提出了類似的“獵戶座”計劃,每顆原子彈的爆炸當量為2000噸TNT(在大氣層外),爆炸50顆後飛船的最大速度可達70千米/秒。
1944年1月,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科學實驗室 (LASLEA)的科學家斯坦尼斯·烏拉姆(波蘭裔美籍數學家,“曼哈頓工程”的參與者)與弗雷德裡克·J·霍夫曼開始對利用核能進行宇宙航行的可行性問題進行探討。
而早在1949年,還在美國的錢學森就提出了關於關於熱能核動力火箭的一個詳細方案;在1953年研究了跨星際飛行理論的可能性。
2013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和總體部合作提出了適用於載人火星飛船的、短期內實現地火往返飛行的空間大功率核電推進系統方案。
可以說,這項關於未來航天領域的革命技術將決定未來太空爭霸賽的勝利走向,錢學森關於核動力火箭的方案究竟會不會助力中國在星際旅行中拔得頭籌,讓我們拭目以待。
錢學森彈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1943年還在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古根海姆航空實驗室的錢學森跟他的兩個同學一起,在起草的一份火箭噴氣推進實驗計劃中構建了一種設想。基本原理就是讓彈頭在“臨近空間”(距地面20—100km)進行增程滑翔,然後再進入稠密大氣。為什麼彈頭會在這個高度滑翔而不是“一頭栽下來”呢?因為在“臨近空間”存在著較為稀薄的大氣,當高速物體由真空進入密度介質時,會產生反壓,所以,“錢學森彈道”又被稱為“助推滑翔彈道”。
錢學森彈道的精髓在於是利用火箭為動力把飛行器發射入高空,突破大氣層,然後飛行器從太空再度返回大氣層,當角度合適的時候,飛行器會如同瓦片在水面上打水漂一樣被彈起,然後再落下,透過這樣一系列的彈起——落下的運動軌跡,飛行器就能夠以高速抵達目標。這也被稱為助推-滑翔式彈道,即半彈道式再入航天器或升力體式航天器的再入彈道的基本設計思想。
,在錢學森彈道提出了幾十年的時間裡,很多國家都想百分百地消化這份錢學森留下來的遺產,美俄等強國紛紛推出新概念飛航導彈方案,很多都基於錢學森彈道。
錢學森彈道在高超音速武器裡面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呢?
通常,一個物體拋起來再落下,軌跡是個拋物線,大多數導彈的路徑也是這樣,但錢學森彈道利用了高層大氣的“彈性”,獲得了一種打水漂似地路徑。東風17發射後會以很高的角度快速衝出大氣層,在重新返回大氣層時會以很低的角度斜擦大氣層的“頂面”。就像貼著水面擦過的光滑石子被水面彈起來,導彈強烈擠壓下方的大氣,也一樣會被大氣彈起來,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保持極高的速度。
那麼這樣做有什麼用呢?利用高層稀薄大氣的空氣滑翔下來,會讓軌道變得非常複雜,難以預判,這也是它最為恐怖的地方,變化莫測的彈道軌跡讓現役反導系統束手無策。
再加上它的末端速度最快可以達到20馬赫,就算是一個鐵塊,如此高的速度,硬砸都能把航母砸沉,而且航母還沒有辦法進行攔截,因為太快了,中間還會變軌,除非美國的反導系統會讀心術,知道它在想什麼!
中國採用了錢學森彈道的DF-17是全球首款承波體高超音速武器,在西太平洋內將所向披靡。
創立系統工程中國學派
系統工程是為了最好地實現系統的目的,對系統的組成要素、組織結構、資訊流、控制機構等進行分析研究的科學方法。它運用各種組織管理技術,使系統的整體與區域性之間的關係協調和相互配合,實現總體的最優執行。
60年代,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地運用了系統工程的科學方法,按預定目標第一次把人送到了月球。以此為轉機,系統工程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獲得迅速發展,被廣泛應用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開創了系統工程發展的新時期。
1978年9月27日錢學森發表理論文章《組織管理的技術:系統工程》問世,標誌著“系統工程中國學派”的誕生。
這篇文章首次在實踐與理論層面對系統工程進行清晰梳理。自此而始,系統工程的應用突破航天領域。明確提出了系統工程是組織管理系統的技術是對所有系統都適用的技術和方法,以此文發表為標誌,錢學森將系統工程科學擴充套件到了社會系統,中國的系統工程隨後被推廣到經濟、社會、人口、軍事、行政、法制、科學、教育、人才、情報和未來研究等社會科學領域,並且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 充分顯示了它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
如今,系統工程已經在我們的社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這都要得益於錢學森先生。錢學森為中國做出了非常非常多卓越的貢獻,我們應該永遠記得他。
我們同時也要記得那些將錢學森提出的構想、原理實踐的科學家,正是他們的共同努力,才讓中國在僅僅70年的時間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致敬,那些為了大國崛起奉獻一生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