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36056036719

    交際語言教學法的三個原則是溝通原則---實際的溝通情境會增強學習效果;任務原則---籍由語言溝通來完成任務的學習型 意義原則---教學內容對學習者能產生意義則較能增強學習效果。 交際教學法(。交往有三A原則: Accept:接受。 Appreciate:欣賞 Admire:讚美。

  • 2 # 小愛悟生活

    對於3歲的小朋友來說,就會開始不斷地向大人探索性發問,總愛問“為什麼?”、“怎麼回事?”等等,這表現出孩子對某一自然現象、五彩紋紛世界的敏感和強烈的好奇。爸爸媽媽們應無條件地、耐心地、真實地回答,同時也應教給寶寶一些生活常識和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 首先教寶寶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幾歲了,自己的姓名、性別,父母和家。父母做什麼工作、家住什麼地方,家裡其他成員的稱呼,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等等。

    2. 教寶寶認識家中的一些生活用品及用途,如桌椅、電視機,電腦、洗衣機、冰箱等,孩子自己的衣褲,顏色等。

    3. 教寶寶認識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車,小汽車、 腳踏車、電車、火車,飛機、輪船等。並與實物對照或從圖片上指認,結合實際講故事,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

    4. 教寶寶認識時間、空間。比如明天、後天、上午、下午、晚上、上下、左右等, 告訴孩子要有時間概念,學會珍惜時間。

    5. 教寶寶學習自然小常識。比如認識天空、星星、太陽、月亮、雷雨、閃電及霧、雲、水、火、電等,從實物中認識,從圖片上認識,培養他從小愛科學、動腦筋的好習慣。

    6. 大人在給寶寶講解小知識過程中和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培養寶寶學會善待老人、朋友,友好真誠、懂禮貌的好習慣。

    7.注意培養孩子早睡早起、講衛生、獨立性、和別人相處的方式和方法、安全意識、生活小常識等等。

    早期幼兒教育中的小常識和生活習慣往往會帶給孩子最深刻的印象。一般應在遊戲時、散步中、玩耍時進行,這是親子教育的好時機,寶寶比較願意接受,也很容易在寶寶幼小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 3 # 龍鳳胎爸爸聊育兒

    爸爸媽媽需要結合寶寶的生長髮育特點來教育。寶寶3歲時,各方面的特點和教育貼士如下:

    1、運動能力

    寶寶基本上能手腳協調地跑步了,但如果速度太快,還是容易摔倒,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別讓寶寶跑太快。

    除了跑,寶寶還可以向上跳起、立定跳遠,彷彿一個運動健將。爸爸媽媽有時間可以陪寶寶蹦蹦跳跳,提高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

    2、語言能力

    寶寶的詞彙量達到兩三百個了,你會發現寶寶會說的話越來越多,有時會連續說出一句五六個詞的話,還會模仿大人發出的聲音。爸爸媽媽不妨多和寶寶聊天,比如聊聊幼兒園的趣事,提高寶寶的表達能力。

    3、認知能力

    寶寶經常問你“為什麼”,爸爸媽媽不要嫌煩,應該耐心回答寶寶的每一道題目。爸爸媽媽要注意用寶寶能聽懂的方式來回答,比如做一些小實驗、用筆畫出來等。

    4、情商發展

    寶寶情感豐富,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而且受到刺激時情緒極不穩定,具有爆發性。爸爸媽媽別輕易對寶寶大吼大叫,而要尊重寶寶,引導寶寶認識憤怒、傷心等情緒,並學會表達。

    5、社交能力

    寶寶上幼兒園後,接觸到的人很多,寶寶可能一下子不適應,爸爸媽媽不妨多給寶寶講幼兒園繪本,引導孩子學習怎麼打招呼、問話,以及社交禮儀,讓寶寶在幼兒園交到更多朋友。

  • 4 # 淅爸育兒記

    三歲孩子的話,有三點比較重要:

    1.客體永存性

    這是一個術語,但是很簡單:看不到也存在

    3歲了,很快要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考驗,其中一個就是分離焦慮。

    不理解客體永存性的孩子,會認為看不到媽媽,媽媽就不在了,這樣他就會覺得很危險,失去安全感,進而焦慮。

    所以幫助孩子理解這一點,看不到家,親人,但是親人們還是存在的,家還在的。

    可以和孩子玩躲貓貓遊戲,增加孩子的陪伴者。

    2.規則意識

    進入社會就要遵守規則,而社會規則和家的規則是完全不同的。

    一些孩子入園後或者在家以外的場所胡鬧,就是因為沒有規則意識。

    這方面,可和孩子在家裡訂小規矩做起,並且堅定的執行(柔和而不嚴厲,嚴肅而不呵責)

    3.社交技能

    3歲前的孩子,陪伴物件基本都是家人為主,當他們進入新的群體,就需要結識新的陪伴者,這就是社交技能。

    可以和孩子玩過家家的角色扮演,讓孩子進行實際演練,同時透過過家家也是可以做到上述三點的鍛鍊。

    例如過家家遊戲裡面,媽媽扮演小朋友,孩子扮演他自己。小朋友要去採購啦,所以要從孩子面前消失一段時間。

    以及遊戲規則的事先制定,讓孩子能更好地去適應規則。

  • 5 # 月亮的窩

    當寶寶三歲時,有的已經可以進入幼兒園了。此時寶寶具有獨立自主的想法,教育在此階段也非常重要。常言道”三歲定終身”, 也就是孩子三歲前的教養影響後面的幾十年,由此可見三歲前的教育有多重要。

    1、早期閱讀: 每天和孩子一起看一篇故事,故事要短小精悍,講故事的時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詞或者成語,豐富他的語言能力。給他講故事的同時要求他複述,或者讓他自己看著畫面編故事。無論他編的是什麼,都要鼓勵他說下去,剛開始時可以幫助他一起編。

    2、角色扮演遊戲:和他一起玩看醫生,來客人了,去超市購物,警察叔叔抓壞蛋等遊戲,自己編一下游戲內容,稍微豐富一點。你和寶寶一人扮演一個角色,如看醫生的遊戲,一個扮醫生,一個扮病人,平時教他注意觀察所扮演的這些角色。

    3、增加知識面:可以透過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來增加他的知識面,如各種動植物和建築的名字,各種商店的用處,以及看著天空給他講一些天文學方面的知識。

    4、品質的培養:每天抽一定時間和他聊天,讓他講講幼兒園的生活,然後灌輸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透過讀故事的方式灌輸,一個故事講完後用簡單的話總結這個故事所體現的那些好的品質。不斷重複,加強印象。

    6、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機會讓他決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給他兩件衣服,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出去玩可以讓他選擇玩的地方。平時他要自己做事情,儘量不要拒絕,如果要拒絕,需要告訴他原因,並對他的這種熱情給予肯定。

    孩子教育應以讚賞為主,多表揚,多鼓勵。不要打罵簡單粗暴對待孩子,那是最傷害孩子心靈的。不要講粗話,家長注意以身作則。

  • 6 # 偶遇wqzs

    教“規矩”。我覺得這個家長想問三歲孩子教什麼文化知識,對孩子更好,怎麼讓孩子變得聰明,不要落在同齡人的後面,最好是個領跑者。但我認為三歲孩子最重要的是教規矩。為什麼這麼說呢?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三歲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我們繪製什麼色彩,他就什麼色彩。寶媽寶爸們一定要抓住育兒的關鍵期,因為人生沒有彩排,不能從來,我們必須一次塑性,終身受益。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教育:

    1、吃飯的規矩。 這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的功課。飯桌上吃菜不能滿盤挑自己愛吃的,有的孩子能把一盤菜翻個底朝天。如果領出去這得多不受人待見。長大了和同事、朋友出去吃飯,有多討厭。規定吃靠近自己一面的菜,家長也不要挑孩子愛吃的往孩子碗裡夾,他愛吃的全給他,容易養出一個自私的孩子。記得有篇報道,一箇中年婦女和一個二十幾歲的孩子,在肯德基店裡,孩子吃,媽媽看。我當時看了這個報道心裡想這個孩子怎麼吃得下。這樣的孩子以後你還能指望他孝順你。一定從小就要告訴他,你的嘴是嘴,別人的嘴也是嘴。

    給孩子灌輸思想:他和別人是平等的,不是最好的都是自己的,不是要別人放棄什麼,而是哪些應該是自己擁有的。

    2、出門購物的規矩。我們帶孩子上街,孩子碰到喜歡的一定要買,家長又覺得沒用,孩子大哭大鬧,有好多家長礙於面子會給孩子買。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思維,長期下去,孩子就會得出結論,“我在什麼時候撒潑打滾”最有效。從購物慢慢延展到其他場合,達不到我的要求誓不罷休,最後的結果是你管不了孩子,孩子在關鍵時候把你管的服服帖帖。只要是我們認為沒必要的,家長一定要學會說不,不管用什麼方法,一定不能讓孩子達到目的。孩子幾次嘗試不奏效,就沒下文了。

    長期下去孩子就會對自己對他人有一個合理要求,不會無理取鬧。

    3、去別人家的規矩。小孩子不懂事,對陌生的東西很感興趣,去別人家亂跑亂跳正常,但家長出門前一定要安頓好孩子今天我們去誰誰家,你要注意什麼,孩子太小不一定能聽進去,但這種意識我們要給他灌輸。如果去了人家家,孩子管不住,我們可以把他領出去轉轉,和他說說,時間長了他就會明白什麼場合說什麼話,辦什麼事。

    給他灌輸思想是:識眉眼高低

    日常生活中有好多的規矩需要我們給孩子立,這篇文章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就想告訴爸爸媽媽們,日後行為習慣遠比文化知識重要,3—6歲是孩子的關鍵期,希望媽媽爸爸抓住關鍵期,把我們的孩子都培養成我們心目中的樣子。

    最後送給閱讀此文的朋友們一句話:愛孩子是本能立規矩是責任

  • 7 # 空媽是個處女座

    三歲其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特別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時候寶寶開始有自我意識的形成,而且因為進入幼兒園的緣故,也逐漸開啟了他們的社會生活,所以家長在平時教導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建立邊界

    這個時期的寶寶其實逐漸開始有自我意識的形成,家長們需要幫助孩子建立好,孩子自己與其他人、與社會的邊界在哪裡。

    因為三歲之前的寶寶,他們的這種意識還比較模糊,比如他們會覺得他們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他的需求別人應該都知道,一旦不被滿足,就開始大哭大鬧。

    這些都是自我邊界意識沒有完全建立的表現,所以在三歲開始,家長們應該耐心地幫助孩子構建這樣的邊界意識,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以及自己的獨立人格的存在。

    遵守規則

    三歲以前的孩子,可以無視一些社會的規則。但在孩子三歲之後,家長們一定要逐漸讓孩子意識到社會的規則,並且引導他們學會遵守這樣的規則與次序。

    比如:學會排隊,學會道歉與感恩,在公共場合應該怎麼做……等等,都是需要讓孩子學習、瞭解到後面嚴格遵守的。

    因為三歲之後的孩子們逐漸開始踏入社會,所以瞭解這個社會的基本規則秩序,並且遵守他們,是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必須具備的能力,家長們一定要忽略這方面的教育。

    與人相處

    因為三歲之後的寶寶開始了幼兒園生活所以呢家長們應該教會寶寶如何與不是家人的陌生人相處,如何與同齡人相處。

    這些都是特別重要、關鍵的事情,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積極的相處方式,這樣才不至於讓孩子在日後的生活中,因為人際交往的問題,而感到力不從心。

    那很多成年人的人際關係處理不好,都是因為在小時候沒有建立、學習到正確的與人相處之道,所以在孩子適當的年齡,一定要幫助他們學會,這個能力受益是終生,所以一定不要馬虎。

    最後總結一下,三歲的寶寶其實要教的東西還是蠻多的,防止任性、剋制衝動、學會相處、經歷挫折,都是需要寶寶逐步瞭解、學習的,家長可以慢慢引導,不要急於求成。

    我是空媽——育兒是個繁瑣長遠的事情,願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 8 # 神獸媽媽愛學習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說過:三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時期。

    三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

    1.愛取悅媽媽,需要透過媽媽的肯定來建立自信;

    2.需要透過明確的規矩界限,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看李玫瑾教授四招幫您給孩子立規矩。

    1.抓住具體事情立規矩

    寶寶不聽話,很多父母會說:“你不能聽話點嗎?你不能安靜點嗎?”但是這招往往不管用,孩子照樣我行我素,因為他不知道為什麼爸媽這麼說。

    正確的方法是:指出具體行為的具體錯誤。比如,用勺子敲碗,家長要告訴孩子,這很吵,並且影響他人,是不禮貌的行為。

    2.約束孩子有技巧,轉移注意好方法

    孩子做錯了事,家長管教也不聽怎麼辦?那家長需要運用一定的技巧。

    比如,說教無用甚至反感,那麼家長可以說教,將孩子的注意力轉到聽故事上,並運用聽類似故事的方法啟發孩子。

    3.適度懲罰

    孩子屢教不改,可以懲罰,但懲罰方式要適當,大吼大叫,指責,都是不可以也解決不了問題的。

    正確的方式是,懲罰時,可以讓孩子在喜愛的事物上做選擇。例如,懲罰孩子今天不可以吃零食,必須少幹半個小時他喜歡乾的事情例如畫畫,踢球等。

    4.立完規矩,全家執行

    規則不是給寶寶一個人制定的,如果規定寶寶不能幹什麼,那全家都不能幹什麼,要讓孩子覺得規矩是公平的。

    綜上所述,三歲是樹立孩子規矩意識的關鍵期。樹立規矩必須做到:透過具體事情立規矩;立規矩有技巧,要善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啟發孩子;立規矩時可懲罰,但要正覺懲罰;立規矩,要公平,全家上陣齊執行。

  • 9 # 大嘟嘟和大嘀嘀的跟班

    當寶寶三歲時,已經可以進入幼兒園了。此時,寶寶更有獨立自主的想法,教育在此階段也非常重要。經常聽老年人說”三歲定八十”, 也就是孩子三歲前的教養影響後面的幾十年,可見三歲前的教育有多重要。那麼,三歲寶寶怎麼教育才更好呢?

    1、早期閱讀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購買一些以圖片為主的故事書。故事要短小精悍,講故事的時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詞或者成語,豐富他的語言能力。給他講故事的同時要求他複述,或者讓他自己看著畫面編故事。無論他編的是什麼,都要鼓勵他說下去,剛開始時可以幫助他一起編。

    2、角色扮演遊戲

    和他一起玩看醫生,來客人了,去超市購物,警察叔叔抓壞蛋等遊戲,自己編一下游戲內容,稍微豐富一點。你和寶寶一人扮演一個角色,如看醫生的遊戲,一個扮醫生,一個扮病人,平時教他注意觀察所扮演的這些角色。

    3、適當帶孩子見識世面

    這個見識世面,可以是帶孩子到別的小朋友家裡玩,或者帶孩子外出旅遊,看看這個外面的世界。孩子整日關在家裡,很有可能眼光狹隘。所以,有機會、有條件的話,一定要多帶孩子出來玩,讓他不怯生,不自卑。有見識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更令父母安心。透過外出還可以增加知識面,如各種動植物和建築的名字,各種商店的用處,以及看著天空給他講一些天文學方面的知識。

    4、品質的培養

    每天抽一定時間和他聊天,讓他講講幼兒園的生活,然後灌輸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透過讀故事的方式灌輸,一個故事講完後用簡單的話總結這個故事所體現的那些好的品質。不斷重複,加強印象。

    6、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

    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機會讓他決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給他兩件衣服,讓他自己選擇喜歡的;出去玩可以讓他選擇玩的地方。平時他要自己做事情,儘量不要拒絕,如果要拒絕,需要告訴他原因,並對他的這種熱情給予肯定。

    7、懂得跟孩子進行溝通

    孩子有的時候會亂髮脾氣,或者變得很任性,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懂得因勢利導,做好安撫孩子的工作,一定要耐心一些,有愛心一些,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儘快軟化下來。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評孩子,或者放任孩子,很有可能會把孩子給養歪了。以讚賞教育為主,多表揚,多鼓勵。不要打孩子,那是最傷害孩子心靈的。不要講粗話,注意以身作則。

    8、對孩子實行獎懲教育

    有懲罰,有獎勵,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畢竟如果一味的迎合孩子的需求,孩子想要什麼,就獎勵什麼,這樣是不對的。如果孩子犯錯了,做了不好的事情,家長就要懂得懲罰孩子,而不是一味縱容孩子。

    9、培養孩子的同情心、愛心

    有愛心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能理解大人的感受,理解父母給予的愛。不妨經常帶孩子一起捐資贈物給邊遠地區的孩子,或者帶孩子到孤兒院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或者帶孩子到福利院跟老人家一起聊聊天,或者讓孩子多跟小動物相處等。反正能引發孩子產生愛心的事情,都可以多做一些。

  • 10 # 老爸帶孩子那些事

    俗話說3歲看大。那怎麼教比較好?我覺得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為將來做主,在成長過程中讓他們多體驗,塑造一個自我的意識。

    美國有一項研究顯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時期的早期就形成了,從幾歲的孩子身上就可以預測出他成年後的一些行為。

    因此我們經常聽到說應該及早的開發孩子大腦的潛能,最好是在3歲這個年紀開始。

    如果你把開發孩子大腦潛能理解成背古詩,認生字,學數學等,那這就錯了。

    你會問這不是教育嗎?不教這些教什麼?

    其實這是違背了孩子的成長規律,屬於“拔苗助長”。我們應該讓孩子多體驗、多感受、親自動手,讓孩子與大自然接觸。不要害怕孩子故意搗亂,犯錯誤,我們是要給孩子再錯誤中成長的機會。

    在諸多科學實驗中,你會發現3歲左右的小孩學習有這幾方面的關鍵期:

    2-3歲是計數能力(口頭數數,按物點數,按數點物,說出總數)發展的關鍵時期;

    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期,5歲左右是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關鍵時期;

    2.5-3.5歲是教育孩子遵守行為規範的關鍵期;

    3歲左右是培養獨立生活能力的關鍵期。

    孩子在這個階段有很多不同敏感期接踵而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細心觀察,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父母都是很愛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受苦受累,時刻限制孩子的活動,不讓他做這個,動那個,甚至直接代替他們做事。殊不知這是在剝奪孩子的成長權利,扼殺他們的創造力和自主性。

    我們可以替孩子做事,但沒有辦法替他生活和成長;

    我們可以替孩子解決問題,但是沒有辦法替他承擔責任;

    我們可以替孩子計劃未來,但是沒有辦法替他們憧憬未來

    一個沒有憧憬和希冀的童年,不能自主地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可能會有一個平庸痛苦的未來。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為將來做主,我們作為一個引導者,只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鼓勵,教導,和認同他就可以了。

  • 11 # 格格巫育兒

    導讀:中國有一句老話叫作“三歲定八十”也就是說,孩子到了三歲的時候,是一生中的一個非常關鍵的事情,這時候孩子的教育往往對於孩子以後的人生都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雖然說,人的品格和觀念是在成長中不斷形成的,但三歲確實是一個教育的黃金期。

    三歲的小孩在無論是在道德品格、智力和情商上都進入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建設期,這將會成為孩子日常成長的一個基礎,而且其學習能力也非常強大,所以,家長們就需要牢牢地抓住這樣的一個教育契機,那麼,三歲小孩怎麼教比較好?

    一、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習慣力

    小孩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強,但是專注力和自制力都不夠,因此在做某一件事情上很難真正的做好,這時候,除了大腦的自我發展以外,還需要我們透過日常的不斷訓練來完善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孩子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候,常常都會表現出非凡的專注力,做事情要比其他的要集中很多,因此,父母們可以從他們的興趣入手,在孩子專注做自己的事情時候,不要輕易地去打斷他們,並且要開始訓練他們的日常習慣,比如洗手、刷牙、按時睡覺等。

    二、以身作則賦予孩子道德力

    在人成長的過程中,個人的道德品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是一種內在美的表現。而在這方面的教育上,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讓這些美好的品格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以此來滋養他們的靈魂,指導他們的思想和行為。

    孩子的道德教育上,言傳很重要,但更不能缺少的就是身教,如果家長們只懂得給孩子講書本上的大道理,而不透過實際行動來教育他們,甚至是做出與言語教育相反的行為的話,這樣很容易會讓孩子不得解,陷入到迷茫和錯誤認知之中。

    待人以禮、報人以恩、助人為樂等等的品行,是要從日常行為中體現出來的。

    三、訓練孩子的獨立性

    作為父母我們有一點需要及早明確的,那就是:孩子始終都是要成長的,與其無微不至的保護孩子到長大,不如讓孩子及早學會獨立。而這個“獨立”不僅僅是個人生活上的獨立,更重要的是個人思想上的獨立性,這需要家長們激發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三歲的小孩子已經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並且也有了“自我”的思想觀念,因此,家長們在平時可以多讓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在一些關於個人意識的選擇,或者是觀點表達上,家長應當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

    四、提升孩子的自主學習力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個人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而想要讓孩子在長大以後也依舊能夠保持好這樣良好的能力,那麼父母們從現在開始就需要培養好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對於孩子日後的上學以及工作都有著極大的裨益。

    孩子這時候對於世界的探索興趣非常強烈,父母可以多讓孩子去接觸不同的讀物或者是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科普類影片,讓孩子能夠從更多的方面去感知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激發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這將會指導孩子去探詢、去學習。

    重要提示:孩子3歲的時候是一個學習及能力發展的黃金期,家長們要把握好這個時期,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習慣力,賦予孩子言行一致的道德觀念,訓練孩子的自我獨立性,提升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 12 # 庭爸談育兒

    三歲孩子怎麼教會比較好?這是一個好問題。先說說三歲對於孩子的意義,我們再說說要怎麼來教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3歲是人生裡十分重要的分水嶺,3歲往往意味著孩子已經開始具備獨立的自我意識,經歷過魔鬼般的2歲-3歲之後,孩子就會迎來一個心理上與媽媽分割出來的獨立的自己。

    同時,他也開始在這個階段要上幼兒園了,他將有自己的第一次上學經歷,第一批同學,第一次一天大部分時候看不到爸爸媽媽。

    這個經歷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真的很有挑戰性。

    所以,要更好的教三歲的孩子,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教育他。

    一、愛的教育

    第1個是愛的教育,愛的教育需要我們培養孩子有愛的精神。

    愛的教育很重要,雖然說起來很虛,但這會確定未來孩子是否是一個樂觀和快樂的人,還是一個自卑敏感的人。

    孩子的三觀在這個階段開始形成,什麼是三觀,就是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孩子覺得自己有沒有價值,是不是父母眼裡最重要的人?

    未來的人生是光明的,還是黑暗的?人應該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我們在哪裡,是什麼人,等等。

    這些對世界、對自己、對自我的認識,就在這個階段播下種子,影響到未來,是否會自卑、敏感,是否對自己自暴自棄,甚至是否會想不開而做出極端的事,都可以從這裡找到蹤跡。

    那怎麼樣給孩子愛的教育呢?

    第一是父母的高品質的陪伴,在這一個階段的話,父母陪在孩子身邊基本上是不可或缺的事情,有父母的陪伴這個孩子,擁有的愛是完整的。父母不在身邊,錯失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會給孩子留下永遠的缺憾。

    第二是一個有愛的家,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這樣的愛,會傳導到孩子身上,未來這個孩子也是一個擁有愛的人。

    二、培養好習慣,成就好性格

    第2個是好習慣的培養,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老話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開始養成的習慣,習慣會成為性格,好的性格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3歲開始,培養孩子好習慣,是我們的重點。

    要培養孩子什麼樣的好習慣呢?

    第一是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讓孩子喜歡上讀書;第二是培養孩子專注的習慣,做事情能夠有專注力。第三是獨立的好習慣,這樣的獨立從完成自己的小事情來做起: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洗澡,這些事情,父母需要讓孩子逐步來做。

    第四是行動力,讓孩子有行動力,這需要父母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孩子,培養出行動力的孩子,不拖延不磨蹭。

    三、立規矩,重獎少罰

    第3個是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習慣,讓孩子有界限感

    李玫瑾教授說:三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時期。

    但要注意,立規矩的出發點,不應該在於威壓,更不應該懲罰為主。

    無規則無以成方圓,讓孩子有規則感和界限感,在為孩子制定規則的時候,不是隻靠說就可以了,更多的話需要我們給孩子制定出具體的可執行的規則,並且全家人共同遵守

    讓孩子知道大人面對規則一視同仁,同樣的道理孩子也是一樣。

    面對規則的話,應該是重獎少罰,更多的是用鼓勵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得到遵守規則的好處,而不是觸犯規則之後所帶來的處罰,這一點很重要。

    立規矩有前提條件:

    1、良好的親子關係;

    2、父母的高品質陪伴;

    3、溫柔而又堅持,不要孩子哭鬧就放棄原則,同樣道理,不要制定對孩子太難的規矩,否則就是強人所難。

    有些家長面對孩子吃零食,採取的是徹底禁止的做法,這樣的規矩定出來,弊大於利,從客觀上反而會強化孩子吃零食的慾望,讓孩子以後更加渴望,甚至是突破這樣的禁止而受罰。

    好的規矩,一定是父母與孩子間共同溝通並達成的,並且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的,比如吃零食,孩子可以少量吃,但不要徹底禁止,鼓勵孩子少吃,並給予獎勵。

    總結

    3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分水嶺,我們要給予孩子愛,給予孩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好個性,再給予孩子規矩和界限,單純強調愛卻沒約束,或者只講規矩不講愛,就像兩條腿中只留一條腿一樣,都不是最好的做法。

  • 13 # 陪寶寶讀書

    鏘寶還有十幾天就三歲了,看到這個問題,特別想進來聊一聊。

    說到教育孩子,我身邊有很多的朋友都覺得我是“專業的”,因為從懷孕開始,就開始為育兒媒體撰稿,學習心理學。鏘寶也沒給我“打臉”,說話利索、斷奶、如廁都像是上了發條一樣準確且順利。

    但是天知道我內心有多忐忑,不知道這是自己的“教導有方”,還是孩子先天就這樣厲害,只要我們不干涉,他就能在正軌上茁壯成長。前段時間看了日本發展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的《孩子的宇宙》,特別認同他書裡的觀點:對孩子,我們成年人,應該保持敬畏。因為在他們小小的身軀裡,藏著浩瀚的宇宙。所以,在回答的開始,先糾正一下您的說法,與其說去教他們,不如說是如何幫助他們成長。

    三歲的娃都有什麼特點?

    想要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爸爸媽媽首要的工作就是要瞭解孩子的特點,別想當然的給孩子,我們認為他們需要的幫助。那麼三歲的娃都有什麼特點呢?這個部分我參考了《你的3歲孩子》

    上面的表格中所展現的是,三歲到四歲的這個階段,孩子在主要三個方面的發展和變化,建議大家收藏。

    三歲來了,那些能力要重點培養

    雖然只差一歲,但是三歲的寶寶和兩歲,簡直是有天壤之別。很多孩子會面臨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去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所以“獨立”是三歲的主旋律,因此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多多關注三歲寶寶的下面四個方面的發展:

    第一,社交能力的“實踐”

    之前帶鏘寶去小區的遊樂場玩,他總是自己玩自己的。這段時間我發現,他開始注意到別的小朋友玩什麼。如果遇到別的孩子“組團”玩時,他有很強烈的“加入”願望。三歲開始,孩子的遊戲進入“平行期”在他們的眼裡不再只有自己,社交能力有了發展的基礎。

    無論是否上幼兒園,都要格外注意讓孩子多和小朋友玩,在實踐中發展社交能力。

    ps:注意別太過干涉,不要反應過激。遇到不是很嚴重的衝突,在旁邊圍觀就好了。這正是成長的機會呢。孩子很神奇,都能自己處理好的。

    第二,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快進入三歲,我給鏘寶報了一個線下的戲劇班、一個線上的思維網課。和之前不同,都是獨立上課。我很認真的跟他說了,吃完蛋糕就是一個大孩子了,要自己上課哦。其實也是有意識的將“學習”這個概念引入他的生活。在此之前,學習或上課和玩都沒有什麼界限,也沒有非要完成的作業。為了給之後長達十幾年的學習生活打基礎,三歲時可以讓娃先明白“學習”這件事兒。

    第三,處理“叛逆”

    三歲的寶寶很矛盾,一方面對爸爸媽媽有著深深的依戀,這種依戀很多時候不是生理上的,而是情感上的。比如之前我想要抱著鏘寶睡覺,他總會把我推開,說不舒服不舒服,現在他則會主動要我抱著他。另一方面,他們又特別叛逆,想要用對著幹證明自己能做主。我們出去玩,我讓他看鏡頭,他還會故意說:“寶寶就不看鏡頭。”

    對於這種叛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掌權,不是特別必要的情況下,別管的太多。在很多事情上給孩子自由,在做關鍵決定時,他也會尊重你的意見。最重要的是,早早學會自我控制,實現自驅型發展。

    第四:自理能力的發展

    三歲的孩子不再是需要我們時時照顧的小寶寶,不但從精細動作的發展,手腦協調的能力上,他們可以擔負更多照顧自己的任務,比如刷牙、穿衣服、穿鞋等等。在心理上,孩子也需要用“自己做事”發展獨立的人格。

    我有時候,還會向孩子“求助”,要求鏘寶照顧我,給我拿杯子,拿衣服,蓋被子,甚至在做飯時,也會給他安排洗菜,切火腿的任務。這樣他的自信心就爆棚,在更多事情上,自信心轉化為自律,就成了一個有責任心的小孩了。

  • 14 # 幼兒教育lulu老師

    三歲的孩子,在感官認知、邏輯思維、行為習慣上,都進入到一個高速發展的構建時期。在這個階段,要重點關注孩子的:

    邏輯思維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幼兒社交能力;一、科學的構建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數理邏輯訓練、樂高搭建、繪畫等活動、遊戲,培養及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讓孩子學會在遊戲中進行獨立觀察、獨立思考、並且學會舉一反三。

    舉例:

    讓孩子把積木按照從一到九,排列起來,透過類比,觀察並發現:兩個積木要比一個積木多一個,三個積木要比兩個積木多一個,四個積木要比三個積木多一個.....

    最後,引導孩子自己發現這個規律:每一個後面的數字都比前面的數字大1.

    透過類似的遊戲操作,鍛鍊孩子的觀察力、獨立思考能力,並學會自己總結規律,發現規律。

    二、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1、鼓勵孩子表達情緒,並且學會剋制情緒

    當孩子有情緒變化的時候,鼓勵他說出來,而不是任性的發洩情緒。

    假如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不好,喜歡發脾氣、任性哭鬧,可以透過冷處理的方式,讓孩子先發洩,然後等孩子情緒穩定之後,再進行溝通,讓孩子知道:只有好好說話,別人才會認真聽。

    當孩子透過發脾氣來提出需求的時候,不要急著滿足他,而是應該等待,等待孩子情緒穩定之後,再進行溝通、講道理。

    2、建立規則,並和孩子一起遵守規則

    提前告訴孩子,那些是行為的紅線,如果孩子觸犯原則紅線,就要給予一定的處罰。

    比如:孩子總是習慣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不收拾。

    這個時候,我們要要求孩子自己收拾,如果孩子拒絕,那就不提供下一步的遊戲或者玩具。

    初期習慣建立的時候,家長可以透過和孩子一起收拾,幫助孩子瞭解規則,最後逐漸放手讓孩子自己完成。

    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規則意識。

    3、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而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

    獨立能力越好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越強

    在生活中,儘量讓孩子練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收拾玩具櫃、自己獨立吃飯、幫助媽媽扔垃圾、能夠安靜的自己閱讀等。

    在孩子獨立遊戲的過程中,家長需要觀察,觀察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什麼樣的幫助。但是不要急著把結果直接告訴孩子,而是在過程中,給予:難度調整、多選擇建議等。讓孩子學會思考並選擇。

    三、讓幼兒學會自己處理社交問題

    當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過程中,家長不要過於干預指導,而是應該學會讓孩子自己去處理社交中發生的問題及矛盾。

    任何時候,需要多問問孩子,自己的想法是怎樣的,而不是直接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比如:孩子在群體中,被別的孩子打了。

    家長不要急著告訴孩子:應該打回去!

    而是應該蹲下來,問一問孩子,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保護自己,並在社交中,不被主導干預。

    如果孩子說,不知道怎麼辦?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提供多個建議給到孩子參考:

    如果是媽媽的話,我會跑開,我跑開之後,他就打不到我了;

    或者我會告訴他,如果你在打我,我就生氣了!

    或者我也可以告訴老師,讓老師幫我。

    你覺得哪一個更好?

    讓孩子學會在更多的建議中選擇,獲得社交能力的鍛鍊。

    讓孩子學會自己面對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是幼兒社交免疫最關鍵的練習。

    三歲,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分水嶺。

    三歲開始,孩子開始進入獨立思維的發展階段,所以,在這個時期,一定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自己面對、並且學會自我約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行為習慣,逐漸適應大童的生活。

  • 15 # 敏西園長

    三歲寶寶正是上幼兒園的年齡,日常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讓孩子在幼兒園大環境中學習,跟同伴學,跟老師學。

    放學回家後及週末或者小長假這些時間就是要靠父母來教育了,那到底怎麼教呢?教些什麼呢?

    1、 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也是孩子受益終身。

    培養孩子講衛生,教給孩子勤洗手,飯前飯後、便前便後都要洗淨小手。小手髒的時候不能吃東西,吃的水果要洗乾淨,吃飯的時候坐好,細嚼慢嚥、不掉飯粒,保持餐桌乾淨,不挑食,不偏食。教給孩子學會擦鼻涕,學習打噴嚏禮儀,日常保持衣服的乾淨,勤洗澡等等,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的好習慣。

    教給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2、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可以教給孩子每天養成看繪本、聽故事一些好習慣,還可以讓孩子動手做手工、塗鴉、畫畫等等,這些都不用花錢,家長自己都可以做到的,只要持之以恆,孩子會有學習興趣並會養成愛閱讀和專注的良好習慣。

    教給孩子一些簡單的安全知識!生命最重要!

    3、 教給孩子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從小養成尊老愛幼,“嘴甜”,做一個懂事,善於表達的孩子,孩子未來成功除了智商就是靠情商。

    如每天早上向老師問早問好,說再見,見到長輩要親切的打招呼。別人的東西不要隨便動,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不要翻看等等。教給孩子有什麼需求要大方地用語言表達出來。做一個情商高的孩子。

    4、 教給孩子愛運動。

    孩子的身體是第一位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才能保證孩子健康成長。每天帶著孩子、陪著孩子進行一些體育運動和遊戲,最好培養孩子愛上一個簡單易做的運動,如跳神,打乒乓等,讓孩子愛上運動,增強體質,孩子有了好身體,未來上學才會不吃力不鬧心。

    3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學的東西多,家長緊抓住重點:習慣培養、運動鍛鍊、品德塑造、營養均衡,只要這些都注意做到了,孩子就能順利、健康成長,而且一定會發展得良好!

  • 16 # 小稚媽媽愛分享

    對孩子的培養,可以對應著蒙特梭利提出的敏感期,有針對的進行引導就可以了。

    什麼是孩子發展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蒙特梭利提出的,她總結了多年的教育經驗發現:

    兒童會在一段時期內在某些方面表現出一種特殊的敏感性,從而使他們在這方面有極具創造性的本能,能夠以驚人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吸收和學習。這段時間就被稱為敏感期。

    敏感期具有短暫易逝的特性,是需要藉助於外界悉心的引導、刺激而獲得的。

    在孩子的敏感期,如果家長沒有給到他們相應的“指揮”,兒童將永遠失去這種天賦的力量。

    3歲-4歲,重點關注這5個敏感期

    蒙特梭利發現,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一共會經歷31個敏感期。而3-4歲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關注5個敏感期。

    語言敏感期

    蒙特梭利指出,3歲的孩子他們對新的詞彙學習充滿了渴望,甚至可以說是不知疲倦。他們吸收新的詞彙後,能夠自如的使用這些詞彙。他們還會嘗試把聽到的詞語結合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語言把看到的東西再形象化處理。

    建議:多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多溝通,透過這些方式來給孩子輸入豐富鮮活的語言。繪本方面除了故事類的書籍外,同時,鼓勵孩子多輸出,比如給孩子講完故事後,可以讓孩子複述,用自己的語言再講一遍。

    提問敏感期

    3歲的孩子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經常會追問一個又一個的“為什麼?”很多時候,他們的提問還會讓人哭笑不得,還很難回答。比如他們會問:為什麼汽車的輪子是圓的?當你告訴他們,是因為 " 圓形的摩擦阻力比較小,更省時、省力、平穩" 時,他們會緊跟著再問一個“為什麼”。

    這段時間的孩子,好像腦子裡有無數個問題一樣,你回答完一個問題,好幾個問題又來了。

    建議:當孩子表現出疑問時,一定要耐心並且肯定孩子的好奇心,這一點很重要。善於思考,這對於孩子未來的思維發展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另外,家長還要仔細的回答孩子的問題。如果遇到家長也拿不準或者不知道的問題,不妨和孩子一起藉助於網路、書籍等工具去找尋答案。

    繪畫敏感期

    3歲的孩子開始對色彩與線條變得敏感,由此進入了繪畫敏感期。

    蒙特梭利指出,繪畫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在為”書寫做準備“。在自由繪畫過程中,能鍛鍊孩子對事物的觀察力與想象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所以家長們一定不要錯過寶寶的繪畫敏感期,在這個時期內好好釋放孩子的繪畫才能。

    建議:讓孩子拿著畫筆,自由的去繪畫吧。即使只是一些簡單的線條,或者是看不懂的塗鴉。給孩子自由的創作空間,孩子才能有大膽想象、大膽創作。

    注意力敏感期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的注意力並不是由教育者人為的控制實現的。孩子之所以能對某個物體產生注意力,是由於這個物體本身來吸引的。

    比如,一個孩子可以在一個嘈雜的環境中,專注於擺弄自己手中的某個玩具。或者不受干擾的閱讀一本書。這些都是擁有很好注意力的表現。家長應該在這個期間,著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建議:當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不干預不打擾。儘量做到少嘮叨不訓斥,讓孩子能專注於手中的事情。另外,保持生活環境的整潔,避免家中的各項物品亂放,一次只給孩子一個玩具,也會幫助孩子注意力保持。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多做一些訓練注意力的遊戲,比如拍球、走迷宮、找不同等,對注意力的培養也有很大好處。

  • 17 # 書霞育兒說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三歲的小孩子,差不多要上幼兒園了,應該多帶孩子戶外活動,多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為孩子上幼兒園做好準備。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教育孩子時,用行動比言語更能影響孩子。當遇到叛逆的孩子時,父母還要注意對孩子的要求,是否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多理解傾聽孩子,多用正能量積極的語言,多鼓勵表揚,少責罵吼叫。三歲的小孩子怎麼教比較好呢?個人感覺以下方面入手。

    親子閱讀

    書籍是我們精神世界的Sunny。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一生受益。親子閱讀不僅能增加親子感情,書中的故事和道理更能感染和影響孩子,也有助於孩子認識更多的字。三歲的孩子,父母每天固定時間高質量陪伴孩子閱讀,不僅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很重要的影響。父母也可以多帶孩子去書店或者圖書館,前期儘量以繪本為主。

    戶外活動

    印象中,我家兩寶三歲左右,基本有空就去公園或者遊戲樂場,戶外活動居多,還經常帶他們旅行。兩個孩子性格都外向,開朗樂觀。帶孩子多接觸大自然,不僅能開闊孩子的眼界,也能鍛鍊孩子的身體。

    現在正是手機族時代,很多父母都愛玩手機,所以很多孩子也成了手機通。有空或者無聊也喜歡沉迷手機,這樣的情況很糟糕,對孩子的視力和身心也有很大危害。

    獨立自理

    三歲的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穿衣、吃飯、小便等甚至幫忙做家務,為孩子上幼兒園打好基礎。父母還可以提前帶孩子參觀幼兒園,讓孩子熟悉下環境,簡單和孩子介紹下幼兒園的情況,也可以透過親子故事讓孩子理解。或者父母和孩子制定計劃,比如每天規定孩子做的事,孩子獨立完成就獎勵,獎勵積多,可以實現孩子一個願意。不管孩子做的事情如何,父母一定要記得多鼓勵表揚孩子。

    安全意識培養

    每年關於孩子安全的新聞報道,可以說是日益增多。孩子的安全,是父母需要重視的話題。這個時候的孩子可以背誦父母的電話號碼,簡單的安全意識一定要有,父母可以買類似的書回來教育孩子。從小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獨自在家不能亂開門、不能玩火、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等。孩子安全健康成長,才是父母最大的心願。

    父母錦囊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也是唯一不用考證就能上崗的職位,其實這是很危險的。想要教好孩子,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父母一定要多學習成長,多向長輩或者有經驗的父母學習,多學習育兒知識、兒童心理學、教育類書籍等,只有不斷的學習進步,才能遇到優秀的孩子和自己。

  • 18 # 媽媽深呼吸

    中國有句俗語,叫“3歲看大,7歲看老”,老祖宗留下的話,往往都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和實踐的檢驗。3歲是孩子人生階段的第一個分水嶺,所以這個時期的教育非常重要。

    3歲是孩子各項行為習慣,以及各種能力打基礎的階段,是家庭教育的黃金期。

    科學資料顯示,人的性格有30%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剩下的70%則取決於後天的生活環境。這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詞特別火,本來是心理學的一個名詞,現在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於是,我們都知道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極其重大,會伴隨一生。

    為什麼三歲是教育的關鍵期呢?

    1、三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研究表明,人腦出生時重量只有370克,一歲嬰兒的腦重量大約為成人的60%,兩歲時大約75%,到了三歲,孩子的腦重量已經接近成人,之後的發育速度逐漸放緩。

    根據大腦發育以及孩子不同階段的敏感期理論,人們對資訊的處理和各項能力發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在生命的頭幾年。這個階段短暫而又獨特,抓住了就是把握住了孩子獲得智慧的最佳時期。

    2、三歲養成好習慣,事半功倍

    3歲左右,孩子的感官、思維以及行為相對於嬰兒時期,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而且進入了幼兒園,從家裡邁向集體這個“小社會”,各方面能力會取得日新月異的突破。

    人的天性差別不大,習慣卻不盡相同,但是習慣卻不是一天養成的,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所以應該把握住3歲這個黃金期。

    那麼,如何對三歲的孩子進行合理的家庭教育呢?

    1、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

    三歲的孩子能夠自由的掌握大動作以及精細動作,所以,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要慢慢培養起來,比如讓他們自己穿衣、吃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忙端送碗筷、扔垃圾等等。

    當然孩子不可能很快獨立完成這個過程,父母一定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放手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只有在不斷的練習和嘗試中,孩子才能學會獨立。

    2、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同情心

    現在有很多獨生子女,在父母親人的懷抱裡享受慣了,變得自私冷漠,沒有愛心和感恩之心。曾經有位老師做過一個調查,她問學生誰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結果知道的學生非常少,這個結果讓老師心情很是黯然。

    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和感恩之心,比如,帶孩子給貧困山區的孩子捐贈衣物,給孤兒院的小朋友送愛心,培養孩子對小動物的愛心等等。這樣孩子才會成長為一個有血有肉、溫暖而懂感恩的人。

    3、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隨著社交敏感期的到來,帶領孩子跟更多的人接觸,與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就會慢慢學會與小夥伴相處,學會在不同場合與人交往。

    小鳥總有翅膀長硬,離開家的一天,他們需要有自己的朋友,需要離開父母,單獨生活。所以孩子的社交能力越早培養越好。

    4、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擴大知識面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兒,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應該堅持讀書,父母能留給孩子最大的財富,就是從小培養孩子的讀閱讀習慣。

    可以跟孩子親子共讀優秀的繪本,引領孩子愛上讀書,這樣,孩子就會成為真正的富有之人,書籍是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5、合理愛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

    教育孩子需要剛柔並濟,對孩子既不能苛責、打罵,也不能太過驕縱,愛孩子3歲前要給足他安全感,但是3歲已經懂事兒了,犯了錯誤就要及時的糾錯並改正。

    保持良好的心態就最重要,可以給孩子樹立高標準,不過要降低要求,對孩子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鼓勵和表揚,不要因為達不到要求而打擊孩子,採用正確的激勵方式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情。

    6、正確對待孩子的反抗行為

    三歲的孩子正是意識覺醒的階段,他們逐漸擁有了自我,所以會出現在大人看來反抗的行為。要理解孩子走向獨立的需求,儘量多創造一些條件滿足他們多元化的需求。多帶孩子進行室外活動、做遊戲。如果孩子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反抗行為就會大大減少。

    對待孩子的叛逆,一定要有耐心,切不可急躁和嚴厲指責。

    總之三歲的孩子要給予他們充分的愛,然後設立一定的規矩和邊界,讓孩子在愛、自由和規則裡健康成長。

  • 19 # 早教老師Jenny

    我們先來看一下3歲小孩的發展特點:

    特點需求

    1. 動作:孩子更需要用觸覺學習,用觸覺來搭建肌肉記憶

    2. 語言:瞭解語言敏感期,在每個階段提供相應的環境,促進孩子的發展。

    3. 吸收性心智,0-6歲的孩子,他們的心智都是吸收性心智,而0-3歲是無意識吸收的階段,3-6歲是有意識吸收的階段

    物理環境1.家庭環境依然按照過去的分割槽,並跟隨著去了解孩子每個不同時期的發展,去做相應的微量調整。

    2.幫助孩子平穩度過群體環境的適應階段。

    心理環境

    1. 給孩子更多機會,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切記不要成為包辦型的家長。

    2. 提供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或活動,讓他們需要去開動腦筋,並且運用到他們的身體來完成挑戰。

    3. 對於分離焦慮,要選擇相信孩子,鼓勵孩子。

    活動案例

    1. 和孩子一起進行洗餐具的工作,提升自我照顧與照顧環境的能力

    2. 和孩子一起做有關觸覺的活動,讓他對事物產生直接的認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女之泉黑色商會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