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8012516628
-
2 # 使用者5119196148852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三民主義中“民族主義”的內容。而“民族主義”的實質也不再是停留在“反清復明”、“反滿興漢”之上,而是反對一切民族壓迫。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指民族主義。一是反滿,即推翻清朝滿洲貴族為主的專制統治,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內民族平等的進步思想;二是獨立,即建立“民族的國家”。它在客觀上體現了民族資產階級和廣大愛國者實現民族獨立的要求.即反對封建統治。
-
3 # 363357768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民族主義,這是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其實質意義是擺脫滿洲貴族對漢民族的壓迫。
20世紀初,作為偉大的民主資產階級革命家,孫中山先生提倡資產階級革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目的是為了反對封建統治。
-
4 # 王子君是個寶寶呀
中華民族是中國各民族的總稱,分佈在亞洲的東部,現有56個民族,人口總數約佔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中華民族是由許多民族共同體結合而成。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互相依存、有著內在聯絡的密切關係,並真正成為政治上的整體。
-
5 # 讓你們兩天加油哦
民族平等的意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原則之一,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民族事業的發展基礎,理論聯絡實際重要出發點。
孫中山提出的同盟會綱領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由孫中山在1905年(清光緒31年)所提出十六字政治綱領的前兩句。旨在推翻當時中國由滿族所建立封建王朝清政府,恢復中國各民族本身的民族文化傳統,建立由漢族掌權的新政府。
詞句出處
公元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準備北伐時發表《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檄文中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成為朱元璋北伐的綱領。後被孫中山所改編,作為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