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楓歷史閣
-
2 # 史曉生
當然有健在的了,要知道乾隆在88歲高齡的時候,還納了倆15歲的妃子呢。
乾隆皇帝一生,對於納妃一事,可謂是有著相當的熱愛,很多影視劇中,也都將他塑造成了一個風流至極的形象。
總之就是,乾隆不是正在納妃,就是在去往納妃的路上。
甚至,在乾隆到了八十八歲的高齡之際,還透過選秀,納了兩個十四五歲的青春少女為妃,並且,這兩個少女中,有一個還是乾隆的堂侄孫女。
不過,在納了這倆少女為妃後僅僅一年,乾隆便撒手人寰,享年八十九歲。
那麼,隨著乾隆的崩逝,他後宮中的妃子都迎來了什麼結局呢?尤其是那兩個十幾歲就成了寡婦的妃子,她們的人生又是怎樣的呢?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宮門春深春愁鎖,春日宮鎖宮怨深。
要想弄清楚乾隆妃子們的結局,就得先知道在乾隆去世時,有哪些妃子還活著。
乾隆一共活了八十九歲,這個年齡放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中,以絕對的實力拔得了頭籌,歷史上沒有哪位皇帝,活得比乾隆還長的。
即使放在整個世界範圍,乾隆的壽命也是在前三名的佇列之中。
但正是由於乾隆的過於長壽,因此,在他去世時,他已經熬死了他的絕大多數妃子,根據史料記載,當時他的嬪妃只有9個還活著。
而這九個嬪妃中,就包括前文所說的那兩個十幾歲的小妃子。
地位最高的妃子:穎貴妃和婉貴妃
穎貴妃穎貴妃巴林氏,是蒙古鑲紅旗人,其父為都統納親,她在電視劇《如懿傳》中,名字則為巴林.湄若。
穎貴妃比乾隆皇帝要小上整整二十歲,大約是在乾隆十三年前後,透過外八旗選秀,被選入宮中,成為了乾隆的妃子之一。
並且,她與其他靠著苦苦熬資歷獲得晉封的妃子不同的是,她在剛進宮不久,就被封為的常在。
而她在常在這個位置上,也就持續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就再次獲得晉封,被乾隆封為了“那貴人”。
由此可見,她在當時還是相當受寵的,這一點史料中也曾過提及,說乾隆皇帝誇獎她有著“柔嘉之質”。
在此之後,那貴人更是開啟了火箭般的晉封速度。
比如,在清朝的《內務府檔案》中就記載,那貴人在被封為貴人三年後,也就是乾隆十六年,又被封為了“嬪”,並且,乾隆還特意將她的封號改為了“穎嬪”。
這個“穎”字在滿語中的意思,就是完善的、聰慧的。
並且,在冊封那貴人為穎嬪的寶冊中,乾隆更是稱讚她有“婉順之儀、溫恭之範”。
這就說明,穎嬪在早期,靠著自身的品質以及性格,獲得了乾隆的認可和寵愛,也就在乾隆心中是具有了一定地位。
封為穎嬪的八年後,她再獲晉封,這次成了穎妃。
不過,所說封號和地位一直在提高和變化,但穎妃卻始終未能給乾隆生下一兒半女,這就讓穎妃在後宮之中顯得頗為尷尬。
畢竟古代的後宮裡,講究“母以子貴”,有了孩子,才有資格和本錢獲得皇帝的更多寵愛和照顧,但穎妃卻始終沒有。
所以,穎妃在“妃”這個位置上,就開始停滯不前,足足蹲了近五十年之久。
一直到了乾隆退位前夕,此時後宮中不少妃子都已經去世,穎妃作為少有能陪伴乾隆走過幾十年歲月,且仍然健在的妃子,被乾隆格外開恩,晉封為穎貴妃。
而此時的她,已然是一個年近七十的老人了。
“穎妃在位年久,且年屆七旬,著加恩封為貴妃。”---乾隆皇帝
也正是因為在乾隆退位之前被晉封為貴妃,因此,在嘉慶皇帝繼位之後,穎貴妃自然而然地升級為穎貴太妃。
而到了乾隆皇帝去世之後,按照慣例,嘉慶皇帝將穎貴太妃安置在了壽康宮。
這個壽康宮,是清朝康熙皇帝之後,所有的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居所,此外,像太妃、太嬪這種級別的妃子,也會在新皇帝的開恩之下住在這裡。
而嘉慶繼位之後,並沒有還在世的太皇太后與皇太后,所以,就恩准穎貴太妃也住在了壽康宮中。
自此,穎貴太妃就在這裡度過了她人生的最後歲月,嘉慶皇帝對她也頗為尊敬,隔個幾天就會前來向她問安,總之,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嘉慶對穎貴太妃照料的還是相當不錯的。
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穎貴太妃病逝於壽康宮,享年七十歲,在她死後,被葬入裕陵妃園寢。
婉貴妃婉貴妃是漢人之女,其父曾擔任過清廷的普通官職,而婉貴妃入宮的時間極早,史料記載,在乾隆還未登基之前,她就成了乾隆的侍妾之一。
而到了乾隆登基兩年後,她才得以獲得晉封,被封為陳貴人。
要知道,一般新皇登基的當年,通常都會對後宮中的妃子進行晉封,尤其是對那些比較寵愛的妃子,更是會藉助這個機會,讓其至少升一級甚至更多。
但陳氏卻在乾隆登基兩年後才獲得晉封,這就足以說明,乾隆對她似乎並不太在意。
換句話說,就是乾隆對她頗有些冷落的意思,至於為何會如此,這也許和陳氏漢人之女的身份有很大關係。
因此,陳氏在被封為貴人之後,足足在貴人這個位置上,呆了十一年的時間,才獲得了又一次晉封。
史料記載,在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在對妃子的例行晉封中,將陳氏從貴人晉封為“嬪”,而在晉封時,乾隆為其選了“婉”這個封號。
“婉”在滿語中的意思,就是柔順、聽話的、好商量的,透過這個封號,也說明了婉嬪在後宮裡,就像一個“小透明”一般的存在。
在此之後,婉嬪又安安穩穩地在“嬪”這個位置上,呆了四十六年。
並且,根據《內務府檔案》的記載,在婉嬪四十歲生日時,按照慣例,她理應得到一些封賞才對,但可惜的是,這一天乾隆皇帝對她沒有任何表示。
她就這樣悽悽涼涼、冷冷冰冰地過完了自己四十歲的生日。
另外,她和穎貴妃相同的是,她一生也未能給乾隆生下一兒半女,但究竟是身體原因不能生育,還是乾隆壓根就不怎麼寵幸她才沒有生,這就不得而知了。
但透過她封號的變化,大機率是乾隆對她壓根就不感興趣。
總之,婉嬪在當了四十多年的“嬪”後,直到乾隆五十九年,也就是穎妃升級為貴妃的那一年,她也獲得了晉封,成為了婉妃。
而婉妃這個封號,一直到乾隆去世,都沒有再變過。
等到了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時,嘉慶皇帝看父親乾隆留下的妃子中,年齡最大的就是婉妃了,所以,對她格外開恩,直接將其尊為婉貴太妃,並讓其也搬到了壽康宮居住。
也許是身體素質不錯,又或者是好不容易熬出來了心情舒暢,總之婉貴太妃一口氣又活了六年,一直到嘉慶十二年方才去世,享年92歲。
這個年齡,比她丈夫乾隆還要多活了三歲,並且,婉貴太妃也是乾隆妃子中最為長壽的一個。
地位稍次一級的妃子:惇妃和芳妃
惇妃惇妃汪氏,出身於滿洲正白旗包衣,父親為都統四格,她是在乾隆去世後,所健在妃子中,唯一一個有兒女的嬪妃。
惇妃入宮的時間較晚,按照《內務府檔案》的記載,大約是在乾隆二十八年,這一年的惇妃,年齡應該在十七歲上下。
進宮之初,她先是被封為了永常在,五年之後,晉封為永貴人。
不過,在被晉封為永貴人不久之後,她因不明原因被重新降為了“常在”,具體是因為什麼導致她封號被降,史料上並沒有記載。
不過,有一點線索,是她在數年後從“妃”降為“嬪”,原因是毆斃宮女,從這個線索中大致可以得知,她在被封為貴人後又降為常在,估計也是類似的原因。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疑問,妃子再怎麼說也比宮女地位高,為什麼清朝妃子因為責打宮女,反而會遭到懲罰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在清朝中前期,後宮中很多宮女,都是出身於八旗,儘管有些是八旗包衣的身份,但不管怎麼說,都是八旗成員之一。
也正是因為有了八旗這個身份,所以,當時的宮女並不是說打就打的,她們的孃家,都是有一定靠山和勢力的。
正因為如此,惇妃才會在升級為“妃”後,因為失手打死了一個宮女,就被乾隆皇帝降為了“嬪”。
並且,這還是建立在當時惇妃已經為乾隆生下了“小棉襖”十公主的前提下,正是因為十公主深得乾隆的喜愛,所以乾隆才格外開恩,僅僅是將惇妃降為了“嬪”了事。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條件,那麼惇妃本人不僅大機率會一降到底,甚至她的孃家也會因為此事受到牽連。
不過,由於乾隆太過喜愛十公主,所以,在不久之後,又再次把復封了惇妃的妃子名位。
但在被複封為妃子的四年後,惇妃所居的翊坤宮,先後發生了宮女自縊(被救活)和宮女負傷兩件事情,雖說史料上沒明說和惇妃有關,但大機率和她脫不了關係。
因此,乾隆對惇妃就開始頗為不滿,也在有意識地冷落她。
比如,在乾隆五十年,惇妃過四十歲壽誕,按照慣例和依照她當時的地位,理應會獲得比平常更多的賞賜,但那一年,乾隆僅賜給了她白銀三百兩就了事,其他賞賜一概沒有。
而到了乾隆六十年,也就是惇妃五十壽誕之際,同樣還是隻有三百兩白銀的賞賜。
這就說明,惇妃是真的惹惱了乾隆,不過鑑於她給乾隆生了一個好女兒,所以乾隆沒有太過為難於她,但冷落是少不了的。
甚至到了嘉慶元年,即乾隆退位後的第一年,僅僅是因為惇妃耽誤了給乾隆請安,就遭到了乾隆的責備,另外,年例賞賜也被取消。
本身被丈夫冷落就夠糟心的了,而等到乾隆去世後,惇妃的親家和珅又被嘉慶抄家,而她的女兒十公主與女婿豐紳殷德,境況也一落千丈,這就更讓惇妃極為鬱悶。
所以,惇妃在乾隆去世後的餘生中,日子並不好過,至少在精神上,她是備受煎熬的。
就這樣,她在後宮中離群索居,也不怎麼與其他妃子來往,孤孤單單地活到了嘉慶十一年時,黯然離世,享年六十一歲。
芳妃芳妃陳氏,揚州人陳廷綸之女,她的一生,可以說是反覆在“常在”與“貴人”之間來回徘徊。
她大概是在十五歲上下入宮,入宮不久便在一次例行晉封中,被封為了“明常在”,之後,足足在“常在”這個位置上,坐了九年之久。
乾隆四十年,明常在晉封為明貴人。
而根據清廷記載的乾隆出巡記錄,在乾隆四十一年,明貴人又變成了明常在,這就說明,她在這期間遭到了降級處理,但具體原因不詳。
並且,在乾隆四十一年,明常在曾想委託服侍她的太監,去看望來到京城的哥哥,但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卻遭到了乾隆的嚴厲拒絕,最終也未能如願。
所以,透過這個事件也能看出,她在後宮中,也不怎麼招乾隆待見。
之後,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之前,她反覆在“常在”、“貴人”之間徘徊,比如在乾隆乾隆四十二年,她復封貴人,到了乾隆四十三年,再次降為常在。
到了乾隆四十四年,她重新被封為貴人,這一次維持到了乾隆退位前夕。
藉助乾隆即將退位而大行封賞的機會,她才勉強混了個“嬪”的名位,並且,封號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個“芳”字。
一直到了乾隆距離嚥氣還剩幾個月的時候,乾隆皇帝也許是有感而發,將下詔將芳嬪晉封為芳妃。
而在芳妃的冊封禮舉辦兩個多月後,乾隆便去世。
之後,嘉慶皇帝尊芳妃我芳太妃,但芳太妃命薄,好不容易熬出來了,還沒享什麼福,就在嘉慶六年溘然長逝,年僅五十二歲。
一嬪二貴人:恭嬪、白貴人和鄂貴人
恭嬪恭嬪林氏,拜唐阿佛音之女,生於雍正十一年,約在乾隆十三年前後入宮。
入宮之後,林氏先被封為林常在,數月後,晉封為林貴人。
但僅僅一年後,因小事犯錯,被乾隆做降級處理,降為林常在,又過了兩年,也就是乾隆十六年,復封為林貴人。
至此,林貴人的名位算是固定了下來,一直當了四十三年的貴人後,在乾隆五十九年,才被封為“恭嬪”。
因此,在乾隆去世後,按名分慣例,她被嘉慶尊為了恭太嬪。
也就是說,當時的恭嬪,名位次序是排在了穎貴妃、婉貴妃、惇妃和芳妃之後的,並且,也是當時乾隆健在的妃子中,唯一一個封號為“嬪”的妃子。
不過,雖說地位不上不下,但恭嬪也算是個相對長壽之人,一直活到了嘉慶十年方才去世,享年七十三歲,死後也被葬入了裕陵妃園寢。
白貴人白貴人柏氏,江蘇人柏士彩之女,原本為漢人,在乾隆七年,柏氏一門奉旨入旗,歸於正黃旗通源佐領下。
之後,柏氏一門遷居京城,並在三年後,透過內務府選秀,進入後宮。
相較於前文所說的恭嬪而言,白貴人一生的名位晉升更慘,在她入宮之後,被封為柏常在,此後,便一直在常在這個位置上,長達四十六年之久。
這就說明,她也是乾隆後宮中,不招待見的其中一個。
一直到了乾隆退位前夕,她才得以晉封為“白貴人”,所以,在嘉慶繼位之後,她就被尊為“白太貴人”。
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白太貴人病逝,享年七十三歲。
鄂貴人鄂貴人西林覺羅氏,是清朝名臣鄂爾泰的從孫女。
鄂爾泰是雍正時代的股肱之臣,曾歷任要職,深得雍正皇帝信任,而他的從子(即遠房子侄)鄂樂舜也因此官運亨通,最高官至湖北布政使。
但在乾隆皇帝統治的逐漸穩固後,因此就對父親雍正留下的老臣逐一開始清算。
當時鄂爾泰已死,並且去世時乾隆還恩准他入賢良祠,但在乾隆二十一年時,因鄂爾泰的一個侄子犯事,乾隆皇帝藉機發難,直接將鄂爾泰從賢良祠中除名。
不僅如此,鄂爾泰的從子鄂樂舜,也在不久後被乾隆找到了一個錯誤,將其押回京師後直接賜死。
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是乾隆妃子之一的鄂常在,就在後宮中顯得頗為尷尬,自然而然的,也受到了乾隆的冷落。
所以,她在常在的位置上,和前文提到的白貴人一樣,足足做了四十多年。
有意思的是,鄂常在的一個堂姐妹,也算是鄂爾泰的從孫女之一的西林覺羅氏,還在乾隆二十二年時,嫁給了五阿哥永琪為福晉。
這就意味著,乾隆和兒子永琪,娶了一對兒堂姐妹,不知道當時乾隆對這種輩分是如何安排的,估計也是各論各的。
直到乾隆五十九年,鄂常在才晉封為了鄂貴人,而在嘉慶登基後,她和白貴人一樣,被尊為鄂太貴人。
鄂貴人一生無子,在沒了丈夫之後,又活了近十年的時間,因此,她也是除了乾隆八十八歲納的那兩個年輕妃子外,去世最晚的一個。
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鄂太貴人病逝,享年七十六歲。
兩個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的妃子:晉妃與壽貴人
晉妃晉妃沙濟富察氏,不僅出身名門,並且按輩分來說,還是乾隆皇帝的侄孫女。
比如在後妃中,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繼福晉富察·袞代,以及乾隆皇帝最愛的皇后富察氏,均是這一脈的成員。
另外在官員中,康熙時期的米思翰、馬齊,乾隆時期的傅恆、福康安等,也是這一脈的人。
而這個晉妃富察氏,則是康熙時期重臣馬齊的曾孫女,並且,按照親戚關係來講,她還是富察皇后的堂侄孫女。
換句話說,她和她的奶奶富察皇后,是擁有同一個丈夫的人。
只不過在她進宮的時候,乾隆皇帝已然是八十八歲高齡,距離嚥氣兒也僅剩幾個月的時間,而當時的她,才不過十五六歲而已。
所以,按照人正常的生理情況來看,晉妃在進宮後,是基本不可能被乾隆寵幸的。
但即便是沒有寵幸,名分上也是乾隆的妃子,自然也是嘉慶的母妃,因此,在乾隆去世之後,嘉慶也得恭恭敬敬的尊重她。
只不過,她的名位始終沒有被嘉慶晉封,一直是保持了初進宮時的貴人封號。
同時,由於她進宮時太年輕,因此,一直到嘉慶皇帝去世,她依然還活著,而道光皇帝繼位之後查詢後宮太妃名單時,發現了她這個奶奶輩的妃子,所以,特意下詔將其封為了晉太妃。
“皇祖高宗純皇帝嬪御存者惟晉貴人一人,宜崇位號,以申敬禮。謹尊封為晉妃。”---道光皇帝
但就算是得到了晉封那又如何呢?她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都已經消耗在了這高牆之內,所以,這些名位對當時的她來說,真的是可有可無,沒有任何意義。
被晉封為太妃僅僅一年,她便去世,去世時年齡大約在四十歲上下,她也是乾隆后妃中,去世時間最晚的一個。
壽貴人壽貴人和晉妃一樣,都是在嘉慶三年時,被選入宮中,成為了八十八歲乾隆的妃子之一。
只不過,她去世的時間要早於晉妃,她是在嘉慶十四年便去世,這麼算下來的話,她在乾隆死後,只活了十一年而已。
而按照她進宮時十五六歲的年紀來推算,也就是說,壽貴人在去世時,才不過三十多歲。
如此年紀輕輕便去世,其實也能理解,畢竟她和晉妃一樣,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都困在了高牆之內,並且往後餘生也一眼看到了頭。
這樣的乏味且無處可逃的人生,想必很少有人能坦然面對吧,所以,心中鬱結之下,早早離世,對壽貴人來說,未嘗不是一個解脫。
這便是乾隆去世後,他還健在的妃子各自最終的結局,透過這些妃子的人生軌跡來看,能在乾隆去世時還活著的妃子,有兩個明顯的特徵:
其一,大多沒有子嗣,無一兒半女。
其二,在乾隆活著的時候,這些妃子要麼是小透明,要麼是不怎麼招待見。
也許正是因為沒生過孩子,又不怎麼招待見,所以她們才能熬過長壽的乾隆,在乾隆去世時仍然健在。
但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即便是活的久一點,那又有什麼意義呢?高牆之內的方寸之地,困住了她們的一生,一直到死,她們也未能突破這種禁錮,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妃子的結局確實相當可憐。
回覆列表
81歲時,乾隆非要和79歲愉妃溫存,此後,愉妃去世;88歲,乾隆非要納15歲堂侄孫女,嘉慶愁壞了,勸也不敢勸,只能順從。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他89歲駕崩,在位60年,當了太上皇后,還抱著皇位不撒手。
可憐的嘉慶,當了皇帝,還要被迫要住太子宮。
乾隆也是風流帝王,一生寫了3萬多首詩,卻沒幾首傳世佳作。
他妃嬪無數,單有品級的后妃就高達43個。
他駕崩時,後宮有9位妃子健在,這些人沒有兒子,不能跟兒子住王府,全仰仗嘉慶安排。
嘉慶很頭疼,因為這些妃子都不好惹:
位份最高的,是《如懿傳》裡那個“懟天、懟地、懟乾隆”的穎貴妃;年齡最大的,是83歲的婉妃,終生不得寵;年紀最小的,是壽貴人、晉貴人(後來的晉妃),還只有十六七歲。最後,嘉慶決定,將這些女眷都養在壽康宮裡。
她們的結局如何?
我們一一來看。
位份最高的——穎貴妃穎貴妃是蒙古巴林氏。
在電視劇《如懿傳》中,穎貴妃是個很討喜的角色,她有孃家撐腰,入宮就被封為穎嬪。她天不怕、地不怕,硬懟“渣渣龍”,乾隆對她最重的處罰,是罰她回宮閉門思過。
不過,在歷史上,穎貴妃沒有這麼顯赫的家世。
她沒有一進宮就被封為穎嬪。
從歷史的記載來看,她在乾隆13年,被封為那常在,此後陸續被封為那貴人、穎嬪,最後在乾隆24年被封為穎妃。
10年封妃路,這個速度,在後宮是正常速度。
可見,乾隆對她沒有額外的恩寵。
乾隆40年,令妃去世,乾隆看著年幼的十七皇子永璘,再看看一直沒有孩子的穎妃,便把永璘交給了她。
嘉慶三年,88歲的太上皇乾隆,突然想起了穎妃。
他親自下詔,將她晉封為“貴妃”。
“穎妃在位年久,且年屆七旬,著加恩封為貴妃。”
在當了40餘年穎妃後,靠著資歷,巴林氏終於成了“貴妃”,不過,嚴格意義上,她應該算貴太妃,因為這一年的皇帝,是嘉慶。
受到冊封后,穎貴太妃就居住在壽康宮,頤養天年。歷朝歷代只有太后才能居住壽康宮,不過,嘉慶直接把所有太妃,都請到了這裡。
乾隆去世後,穎貴太妃還活著,按理說,她撫養了嘉慶的親弟弟永璘,理應被善待。
可事實恰恰相反。
嘉慶五年正月,永璘高興地進宮,想要給養母巴林氏慶祝七十大壽。
由於沒有提前奏請嘉慶,嘉慶直接把他趕了出去。
據說,當天巴林氏非常傷心。此事過去不到1個月,巴林氏就去世了,享年70。
換言之,在乾隆去世的第二年,巴林氏穎貴妃,便離開了人世。
壽命最長的——婉貴妃婉貴妃陳氏,雖是貴妃的位份,但她是乾隆後宮“最不受寵”的妃子。
她陪伴了乾隆最漫長的時光。乾隆還是寶親王時,她就成了府裡的格格,陪著他一路從王爺到皇帝,再由皇帝到太上皇。
只是,她陪他六七十年,乾隆對她總是視而不見。
陳氏,是漢人。
乾隆後宮裡的漢人,還有純惠皇貴妃、慶恭皇貴妃等,她們的家族,都被乾隆入旗,或者抬旗。
唯有陳氏,一直到死,都沒為家族掙來半分榮寵。
從史料來看,陳氏在後宮,也沒有得到任何特別的賞賜,只有每年生日時,她能拿到200兩賞銀。
想必,這份賞銀,也不是乾隆親自吩咐的,而是內務府按照規矩給的。
乾隆40年時,陳氏恰逢60歲大壽,乾隆這才給了她一些賞賜:萊石靈芝如意、碧玉萱花蓋瓶花插……
但,這些東西,在令妃宮裡,只是最平常的玩物罷了。
這次以後,陳氏的生日禮物,又變成了“敷衍的銀子”。
她的位份也不高,一直是婉嬪。
乾隆59年,乾隆忽然想起78歲的婉嬪,踩下了一紙詔書,將她封為婉妃。
換言之,陳氏一直當了46年的婉嬪,因為活得久,才被封了妃。
福禍相依,或許正因為她的不受寵,她無需經歷生育的鬼門關,也不會被人排擠。
乾隆去世後,嘉慶將她封為婉貴太妃,並讓她也住在壽康宮裡,安享晚年。
婉貴太妃去世時,已經92歲了,她是乾隆壽命最長的妃子,也是唯一一個壽命超過乾隆的妃子。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婉貴太妃,陳氏。事高宗潛邸。乾隆間,自貴人累進婉妃。嘉慶間,尊為婉貴太妃。壽康宮位居首。薨,年九十二。
唯一有孩子的——惇妃惇妃汪氏,是能讓乾隆瘋狂的女人。
她於乾隆28年進宮,被封為永常在,還能跟著乾隆一起外出圍獵。
乾隆30年,帝后離心,汪氏突然成了乾隆的心頭好。
烏拉那拉皇后去世後,汪氏的位份變動,就更加頻繁了:永貴人、永常在、永貴人、惇嬪、惇妃、惇嬪、惇妃……
汪氏的位份變動,有升有降,顯然,她總是能引起乾隆情緒的波動。
根據史料記載,汪氏從惇妃降為惇嬪,是因為她在後宮裡活活打死了一個宮女。
當時,乾隆大怒:“惇妃即著降封為嬪,以示懲儆;並令妃嬪等嗣後當引以為戒,毋蹈覆轍,自幹罪戾。”
可沒多久,乾隆又讓汪氏住進了養心殿,隨後,就將她復位為妃。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惇妃,汪氏。嘗笞宮婢死,上命降為嬪。未幾,復封。女一,下嫁豐紳殷德。
放眼整個後宮,位份的升降這麼兒戲的,也唯有惇妃一人了。
嘉慶元年,惇妃給乾隆請安,但是去晚了。
乾隆很生氣,當即罰了惇妃的賞錢和例銀:“惇妃耽誤了請安,將年例一錢重的銀錁二百個,今年不必賞。”
人到80多歲,還有心思為請安這種小事找惇妃茬,你說這是“寵”,還是“不寵”呢?
有人說,乾隆對惇妃好,是因為她有個好女兒。
她的女兒,是乾隆最寵愛的十公主。
在清朝,只有皇后所生嫡女,或者要和親嫁蒙古親王,才能被封固倫公主,但乾隆太喜歡十公主了,直接破例封她為固倫和孝公主。
甚至,乾隆還直接對十公主放言:“如果你是皇子,朕一定立你為儲。”
後來,十公主被許配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
乾隆去世後,嘉慶只用了15天,就直接抄了和珅的家。但嘉慶也很喜歡十公主,因此,他沒有處置豐紳殷德,還多次提拔他。
惇妃在後宮居住了6年,也不和其他人來往,去世時享年61歲。
芳妃這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女子。
不過,她的位份也很波折,乾隆31年到乾隆44年,一直在常在和貴人之間來回打轉。
乾隆59年,她被封為芳嬪。
嘉慶3年,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將她冊封為芳妃。
乾隆去世後,她就成了芳太妃,2年後就去世了,享年52歲。
恭嬪恭嬪,比芳妃還要默默無聞。
她於乾隆13年入宮,乾隆16年被封貴人,此後,一直在貴人的位置上,待了43年。
乾隆去世後,她在壽康宮住了7年,去世時已是73歲高齡。
白貴人、鄂貴人這兩位女子,是無寵、無晉封的人。
兩人當了46年的常在,在乾隆生命的最後幾年,才被封為貴人。
因為位份比較低,乾隆死後,住在壽康宮的她們,衣食住行都比較慘淡。
孫女輩的后妃——壽貴人、晉貴人這2位女子,就是乾隆88歲那年,不顧眾人勸阻,非要納入後宮的年輕女子。
據史料記載,晉貴人還是孝賢皇后的堂侄孫女。
孝賢皇后,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也是他最尊敬的皇后。
在孝賢皇后去世後,乾隆就一直保留著她的行宮,每年都去裡面坐坐。
88歲那年,或許,他就是看見晉貴人的容貌,才起了充實後宮的心思。否則,強納孫女輩女子為妃,實在是說不過去。
乾隆死後,這2位女子也才十六七歲,就直接成了壽太貴人、晉太貴人。
或許深宮日子太難熬,壽太貴人27歲就去世了。
而晉貴人活得更久一些,熬到了嘉慶去世,道光即位時,尊她為“皇祖晉妃”。
晉貴人去世時大約是40歲。
以上就是乾隆後宮女子的情況。
其實,能活到乾隆去世的妃子,生活都比較安逸,她們的輩分太高,又不必爭寵,後來即位的皇帝礙於孝道,都會尊敬她們。
乾隆晚年比較重情,經常思慕青蔥歲月,對舊人都很好。
比如1792年,81歲的他,忽然想起79歲的愉妃,便非要去探望。
愉妃,就是五阿哥的生母,只是,她並不受寵,五阿哥死後,便一直在寂寞的深宮中獨自生活。
乾隆風流多情,根本想不起來愉妃。
但81歲這年,他突然頻繁去探望愉妃,不過,這也是愉妃最後的日子。
最終,愉妃因病去世,享年79歲。
或許,愉妃去世時,回首自己的一生,也會感慨晚年這難得的溫情歲月吧。
這世間很多事,大多福禍相依。
總體來看,這些長壽的妃子,大多不受寵。
因為不受寵,她們無需承受生育的苦楚,對皇帝也沒有過多期待,情緒比較平和。
但換個角度,她們的一生,也在深宮中耗費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