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152221234

    司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 2 # 小鴻哥

    就算幹掉諸葛亮也不會

    第一:蜀漢東吳尚在,曹魏並未統一。還沒到鳥盡弓藏的時候。

    第二:諸葛亮死後,司馬懿仍然領軍多次跟東吳大戰,還遠征遼東。因為曹魏能征善戰的曹真休仁、徐晃、樂進、張郃、張遼等人皆已去世。其他的將領雖然有才能,但還不足以統帥。

    第三:魏文明帝兩代皇帝的信任。曹丕死時司馬是顧命大臣,輔助曹睿。曹睿臨病重,當時司馬在遠征遼東。趕回來馬上見魏明帝。魏明帝講:我忍著不死,就是為見到你回來。手指養子齊王。司馬跟曹爽並受遺召,輔佐曹芳。司馬兩次為顧命大臣,可見之信任。

    第四司馬的能力是非同一般的,在受到曹爽打圧,再裝病。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齊王繼位。公元249年發動高陵之變。忍了十年,可見城府之深。

    第五司馬家是大士族,大家族。難以動搖的。光司馬懿就有兄弟八人,世人稱為司馬八達。司馬懿的兄弟官至太傅、司空、刺史,九卿、中朗、大鴻瀘等官。司馬孚才名跟司馬懿並立,多次統軍打敗東吳。八兄弟光兒子就有三十多個,幾乎都在軍界政界,孫子五十多個。司馬防(司馬八達父親)這一系光男丁就有百人。女兒孫女數目不詳。算是男的一半好了,五十人。這五十的女子不例外的話會嫁給同是士族官員為妻妾聯姻。男的話也是娶納士族官員的女子為妻妾聯姻。例如司馬懿老婆張春華父親在魏為官,司馬師的老婆就是夏侯尚女(夏侯玄妹、曹真妹妹的女兒)、妾是大學士兼名士蔡邕外孫女。司馬昭老婆是王朗孫女。再加上司馬懿父親兄弟、祖父兄弟、曾祖兄弟的子孫呢?

  • 3 # 史之策

    可能只有年時間可以活著吧

    空城計可以說的上是三國曆史中相當精彩的一個橋段了,諸葛亮的大智慧在這裡體現的淋淋盡致。司馬懿率領大軍,遇到了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馬謖出發之前,諸葛亮是千叮嚀萬囑咐,只要駐紮在街亭十字路口就好了,千萬別冒失,只要拖住司馬懿就行了。

    Δ馬謖

    然而自以為是的馬謖,認為只要把軍隊駐紮在高山上,就可以居高臨下,一舉拿下敵人。但是司馬懿是個久經沙場的老將,根本不與馬謖接觸,派兵把馬謖團團圍住,圍而不攻。並且切斷馬謖的水源,此舉讓馬謖軍隊軍心大亂,不戰而敗。

    接著司馬懿大軍壓境,諸葛亮只有一座空城。萬般無奈之下,才有了空城計。派幾名老兵在門口打掃衛生,自己在城樓上撫琴。司馬懿大驚,認為諸葛亮定有伏軍,帶著軍隊落荒而逃。

    Δ諸葛亮空城計

    所有看過這段劇情的人,都認為司馬懿是一個膽小如鼠之人,一座空城就把他嚇得落荒而逃,即使派幾名部下前去打探一下,或者採用之前的攻略,圍而困之,哪還有接下來的三國鼎立之說。

    司馬懿是何人?怎麼會被這麼簡單的事情矇騙住,諸葛亮有多少人,他難道不清楚?馬謖那裡有多少人他不清楚?是不是空城他不清楚?這都是司馬懿活命之策。

    司馬懿在出兵之前身在何處?曹操大牢之中!因為曹操一直認為司馬懿有“謀反”之心,怕早晚有一天會將曹操天下奪走。但是手下之人無人可以對抗諸葛亮,只好重新把司馬懿放了出來。把司馬懿放出來,實在是曹操無奈之舉。

    Δ司馬懿

    對於曹操內心想法,司馬懿是心知肚明。他還活著是因為自己還有用處,曹操只有他一個大將可以對抗諸葛亮。如果自己把諸葛亮這麼快就殺死,自己離死亡就不遠了。諸葛亮被殺,誰還對抗的了曹操,自己還有什麼用?

    之前自己可以圍困馬謖也是展現自己作用的一方面,如果自己出來沒有任何建樹,曹操也會認為自己沒什麼用。所以為了自己活的長久不僅要示弱,還要示強。一強一弱方有自己的價值,做人也一樣,不要把困難這麼快殺死,那自己還有什麼作用?

  • 4 # 泊圖泊途

    題主所問應該完全基於《三國演義》。

    那就只說《三國演義》吧。三國演義中司馬懿是否裝傻沒有說明,不過看起來沒裝傻比裝傻的可能性大。

    當時司馬懿帶著司馬昭兵臨城下,見到門前老卒掃地,城門開啟,城上諸葛撫琴,道童搖扇。司馬昭以為諸葛亮時故作疑兵,司馬懿這麼說“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退。”

    司馬懿說的不能算是搪塞之語,因為諸葛亮就是這樣的為人,進攻時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從祁山徐徐前進,步步為營。司馬懿是很清楚的。而且諸葛亮成名已久,一直在劉備手下任要職,司馬懿相比之下比較“暗”孔明“明”。司馬懿絕對會研究諸葛亮的行事風格。

    還有一點可以間接證明,那就是“死諸葛嚇退活仲達”,這也是經典橋段。這裡面看出來司馬懿非常害怕諸葛亮,而且相信諸葛亮沒死也是根據他“不弄險”,認為諸葛亮的招數都是實招而不是虛的。

    假如司馬懿真是在為了保全自己隱忍欺騙司馬昭和眾將士(可能性小),想借助諸葛亮發展自己,也是情理之中,當時的魏國還是以曹氏親貴為政權主導,想有所建樹,只能建軍功。

    如果就殺了諸葛亮,那他被邊緣化幾乎是必然了,當初他的上位也是在曹真死之後。諸葛亮要是早死,他就基本上提早退休了,否則容易和鄧艾、鍾會一個下場。

  • 5 # Wang王顧左右而言他

    *^_^* 中國有句俗話:“免死狗烹”不是沒有道理的!相對於這種情況如果我們是放在了現實生活中來講,是對手成就了我們和培養了我們,相對來說,很多的時候成敗並不是有多麼的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能夠風光的生存下去才是人生的真理所在!也就是說,如果司馬懿面對空城不裝傻充楞的話,他本來就可以輕鬆的除掉諸葛亮,那麼司馬家族或許根本就沒有多少年的風光日子存在更沒有多少的生存空間......

    *^_^* 更多的時候我們都知道:空城計只能夠用一回,如果同樣的計謀我們還故技重演的話,那麼其結果就不一樣的了!放在當今社會來說像司馬懿這一類的人才也算得上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或許他的這種做法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智若愚!

    *^_^*也許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裝傻也算是在給別人一個機會的同時也給了我們自己一個機會;相對來說有時的趕盡殺絕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也要生存,因為我們生存的價值就是因為有了對手的存在而讓我們的生存變得更加有意義和價值的情況之下,我相信很多的現代人都會學司馬懿那種去裝傻充楞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就像是我們的職場中有時的工作問題一樣,如果你能夠輕鬆的解決了所有問題的話,相對於老闆們來說甚至就會覺得你根本沒有努力,因為你的表演機會都沒有就輕鬆的下了臺......

  • 6 # 三國逐鹿

    司馬懿殺諸葛亮後,還能存在多久?

    司馬懿字中達,才思敏捷,多謀善斷,用兵如神。司馬懿也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重臣,後期直接掌控了曹魏政權,司馬懿曾任曹魏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等職位,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蜀漢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用趙雲等作疑兵,擺出由斜谷佯攻郿城的形式,用來吸引魏軍,諸葛亮本人率主力向祁山方向進攻。

    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失陷,諸葛亮威聲大震,曹魏不得已而起用司馬懿抗拒諸葛亮。由於蜀軍馬謖不聽指揮,導致街亭失陷。諸葛亮不得已隻身範險,獨唱空城計,司馬懿兵臨城下,誅殺諸葛亮易如反掌,倘若司馬懿殺掉諸葛亮司馬家在曹魏還有幾年的存在空間?以下筆者做簡要分析。

    首先司馬懿若殺諸葛亮,必然會丟失軍權。曹氏家族發展司馬懿有虎狼之心,世代防範。曹操臨死告訴曹丕,可以用司馬懿,但要永遠防著,曹丕在位時,司馬懿也是制衡宗親的工具。幾次被剝奪官職,甚至下獄。曹丕就沒有讓司馬懿掌控軍權。曹睿繼位,曹丕也要求他永遠防著司馬懿,但不久諸葛亮興師北伐,無往不勝所向披靡,曹魏在一退再退,有亡國的危險,曹睿被迫起用司馬懿為大都督,掌控軍政大權。

    可以說曹氏最害怕的就是司馬懿掌握軍隊,司馬懿若是殺掉諸葛亮首先就將被削除軍權,削除大都督職位,因為只有這樣曹魏才能放心。事實也是如此,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司馬懿贏得最終的勝利後,曹睿第一件事就是表功,削除司馬懿軍權,回都城復明,隨後被軟禁。

    其次司馬懿誅殺諸葛亮會被削除官職。司馬懿殺掉諸葛亮,蜀漢也會不久滅亡,再也沒有什麼勢力能與曹魏抗衡,司馬懿也就成了英雄無用武之人。關鍵司馬懿早年推舉新政策的時候得罪曹氏宗親,嚴重侵害了宗親們的利益,以曹真為首的宗親們對司馬懿恨之入骨。司馬懿被削兵權後,宗親們必然會掀起反司馬家族的浪潮,而且有了充分的理由:司馬懿聰明絕頂,一但在朝中得勢,後果不堪設想,而曹睿也斷然不敢再次起用司馬懿,這也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再次司馬懿殺諸葛亮威震海內,其雄才偉略必然會讓曹魏集團心驚膽戰,司馬懿也會被曹丕和宗親們聯合絞殺。曹氏向來害怕司馬懿心藏大志,但最讓他們害怕的還是司馬懿的雄才偉略,司馬懿若是不殺諸葛亮還能多活幾年,一但殺害諸葛亮,司馬懿將命不久矣。

    諸葛亮何等人才,輔助劉備奪取荊州、川蜀,建立蜀漢政權,曹操曾屢次敗與諸葛亮,諸葛亮用兵如神,計謀深不可測,三國中無人出其右。司馬懿殺害諸葛亮更會讓曹睿惶惶不可終日,自知不是司馬懿的對手,曹睿必然設計謀害,再加上曹氏宗親幫助,司馬懿很快就會被以莫須有的罪名絞殺。

    最後司馬家族將被大大削弱甚至消亡。魏晉三國是世族政治,統治者要想穩坐天下必然要依靠世族支援,而司馬家族又是北方大族,其對曹魏必然有深遠的影響。司馬懿是當時司馬家族的重心,司馬懿死後,整個司馬家族的勢力將大大削弱,曹氏政權必然不會再起用司馬家的人。更為重要的是,曹睿自知得罪司馬家族,必然加以削弱,為了避免司馬家族影響曹魏,曹氏有可能將司馬家滅族。可見司馬家族也面臨滅頂之災

    顯而易見,殺死諸葛亮對於司馬懿百害無一利。若果真殺掉諸葛亮,司馬懿會立刻被削除軍權,回到洛陽後司馬懿將被削除職位,只留下官職虛名,在接下來就是曹氏集團怎麼設計殺害司馬懿了,這個時間不會太長,最多一年左右。也正是因為司馬懿看透了這樣慘不忍睹的結局,才沒有殺害諸葛亮。你是如何看待空城計的?

  • 7 # 歷史風暴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簡單介紹一下空城計的過程:馬謖失街亭後,司馬懿率15萬大軍長驅直入,來到了諸葛亮所在的後方指揮部西城!當時諸葛亮只有2000多護衛親兵,這些人再能打也不是15萬魏軍的對手,所以諸葛亮索性佈下了疑兵之計。他讓人把城門大開,然後將琴放到城樓上,擺出一副毫不在乎的姿態!

    司馬懿領著人來到城前,看著洞開的城門,和城樓上彈琴的諸葛亮,懵逼的有點懷疑人生,於是領兵撤退。這就是著名的空城計!

    司馬懿能攻下西城嗎

    當時西城有蜀漢軍隊2000多,百姓1000多戶,以每戶出2丁來算,也就能徵集2-3000人,城中的軍事力量總共不過5000人!雙方的力量對比是1比30,所以蜀軍是無論如何也擋不住魏軍攻擊的。而諸葛亮做的輪椅速度慢,根本就逃不出魏軍的追擊,幾乎難逃被抓的命運!

    出掉諸葛亮後的司馬懿

    空城計的時代背景是當時曹睿新君即位,國內動亂,天水等地的百姓投奔蜀漢,諸葛亮於是率大軍出祁山北伐。也就是說此時的曹睿還沒有完全掌握政權。

    假如司馬懿除掉諸葛亮,就立下了不世之功。當時的情況就很微妙了,一個是掌握兵權德高望重的權臣,一個是乳臭未乾焦頭爛額的新皇帝。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為了自保只有一個辦法,學習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

    所以,魏國將會提前被司馬懿控制,重新出現漢末的一幕。雖然曹家勢力還很強大,但由於兵權在司馬懿手裡,也翻不起什麼大浪。所以,司馬懿的後半生將會在不斷平定國內反抗勢力中度過。等魏國安定下來了,就會順勢滅掉蜀國和吳國,由他的後代建立晉朝,重複曹氏篡漢的一幕!

  • 8 # 巴山夜雨涮鍋

    (1)司馬懿在空城計並非裝傻,而是中計(2)即使真能除掉諸葛亮,司馬家族的生存照樣不會有問題。

    題主問這個問題,是基於一個很傻逼的假設和邏輯。他假設司馬懿在空城計其實已經看破了諸葛亮,然後又假設如果司馬懿直接衝進去殺了諸葛亮,會導致司馬家族“鳥盡弓藏”而被曹魏剿滅,於是得出結論,司馬懿不衝進去,並非是中計,是故意配合諸葛亮演戲。

    簡單說,這就是為了突出司馬懿,貶低諸葛亮,故意提出違背常理的設想來。

    然後,看到一群回答的人順著這個思路爬的不亦樂乎。

    下面,站在稍微嚴肅點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郭衝第三事是這麼記載的:

    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宣帝后知,深以為恨。

    顯然,姑且不論郭衝這個記載本身的靠譜性,按照郭衝記載,確實就是司馬懿中計,而且之後“深以為恨”。

    《三國演義》中也寫的很明白:

    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 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 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司馬懿望武功山小路而走。忽然山坡後喊殺連天,鼓聲震地。懿回顧二子曰:“吾 若不走,必中諸葛亮之計矣。”……魏軍心疑,不敢久停,只得 盡棄輜重而去。……司馬懿見山谷中皆有 蜀兵,不敢出大路,遂回街亭。

    這裡面,顯然司馬懿也是真的害怕有埋伏,而不是說看穿了故意配合演戲。

    郭衝的記載也好,三國演義也好,現在都認為是文學作品,不是史實。既然如此,那麼到底怎麼想的,當然應該以作者記載為準,而不是後來人胡亂拍腦袋。

    當然,後來人要說,憑什麼我不能拍腦袋重新結構?我偏要說司馬懿就是看穿了,故意留著諸葛亮的,你能奈我何?反正你看到的也不是歷史!

    當然,硬要這麼說,我也沒辦法。不過我也只能說,這種解構是一種很愚蠢的結構。因為他的一個假設前提是,司馬懿擔心幹掉諸葛亮,自己失去對手,會遭到鳥盡弓藏的命運,所以故意留著諸葛亮。

    實際上,司馬懿或者司馬家族的命運,根本就不需要靠諸葛亮的存在來儲存。

    司馬懿的上位,是在曹丕稱帝后。由於司馬懿在曹丕爭奪世子時候立下大功,因此曹丕一稱帝,就對司馬懿委以重任,直線提拔到二把手。後來曹睿繼位,對司馬懿的信任不如曹丕,但還是給了司馬懿軍區大員的待遇。

    在歷史上,前期抵抗諸葛亮的是曹真,司馬懿只抵抗了諸葛亮後兩次北伐,而且被打得很慘,但這並不妨礙司馬懿前期照樣成為荊州軍區的總司令。即使按照演義,司馬懿確實一直在抵抗諸葛亮,但即使諸葛亮死了之後,司馬懿的權力也並沒有因此降低。

    諸葛亮234年死,到曹睿239年死,中間整整五年,沒有諸葛亮存在,沒有蜀漢北伐,司馬懿一點沒有被剝奪權力,跟沒有被壓縮生存空間。相反,他繼續作為曹魏三朝元老存在,並在曹睿死之前獲得了北伐公孫淵的重要任務。

    因此,假設司馬懿需要靠留著諸葛亮來維持自己權力甚至生命,是毫無邏輯的。這大約是現代人喜好陰謀論的翻案癖造出來的一個怪胎吧。

  • 9 # 初心如舊

    如果司馬懿面對空城不裝傻,直接除掉諸葛亮,那麼,司馬懿家族還有幾年的存在?

    這個問題涉及三個主要方面,以下分別作答。 第一,蜀國的人事安排。空城計的背景,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末期,即建興六年(228)距離諸葛亮去世的建興十二年(234)五六年,當年諸葛亮四十八九,雖然事出突然,但諸葛亮出征之前,已有安排,留郭攸之、董允、費禕為侍中,管理劉禪宮中事務。向寵為大將,總管御林軍;蔣琬為參軍,張裔為長史,管理丞相府。還有杜瓊、郤正、包括反對諸葛亮北伐的譙周等一百多人,一同管理朝政。這些人也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極力向劉禪推薦的主要人才。

    隨同諸葛亮北伐的將領,包括趙雲、魏延、關興、張苞、張翼、王平、馬岱、張嶷、廖化、剛剛投誠的姜維等,都領兵在外執行任務,不在西城,空城計故事也說的明白,諸葛亮身邊,只有兩千五百士兵,沒有一個重要人物。所以,蜀國的軍政事務,除諸葛亮本人外,繼位的實際管理人,基本全是諸葛亮的人。而且,那時劉禪比較單純,身邊沒有黃皓之流蠱惑,加上漢中、益州有利於守備的地形,諸葛亮被俘後孫權的擔憂,吳蜀聯盟可能更順暢,魏國國內還不平穩等。所以,短期內蜀國不會亡國。

    第二,諸葛亮的態度。要是諸葛亮被俘虜,雖然曾經是敵對國家,但諸葛亮是高階人物,一是司馬懿本人沒有處置的許可權,即使有點權,也不會對諸葛亮無理。二是曹睿可能軟硬兼施,企圖迫使諸葛亮就範,但以諸葛亮的性格品行,雖不至於以死相搏,但絕不會趨炎附勢,同流合汙,所以,司馬懿抓到的諸葛亮,最終很可能就是第二個徐庶,前期轟轟烈烈,後面默默無聞,終了一生。三是後面也就沒有《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廟、武侯祠、武侯墓這些文物景點。不僅這些,就連已經發生的,比如《隆中對》《三顧茅廬》《出師表》這些故事,也會淹沒在歷史長河裡,不再被世代傳頌。

    第三,曹睿可能的動向。那時候,曹睿剛剛登基兩年多,司馬懿立下千里平叛,滅掉孟達的大功勞,如今又在西線抓住諸葛亮,曹睿不可能對司馬懿痛下殺手。這不是簡單憑強權、靠壓力問題,雖然諸葛亮被抓後,西線戰事可能消停一些,但蜀國、吳國仍在,其時,曹魏第一代的曹洪、第二代的名將曹真還在世,曹休也是在228年才死,曹睿這時候不會擔心司馬懿圖謀不軌,司馬懿本人根本連想都不敢想,即就是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時,一個無能的曹爽,也把司馬懿整治得心驚膽戰,雖然政變最終成功,但僥倖成份很大,如果曹爽聽桓範之言,用大將軍印、挾皇帝號令天下,司馬懿本人的下場就很難說。

    到景初二年(238)遼東公孫淵反叛,曹睿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司馬懿,事實也就是按司馬懿“往100天,戰100天,返100天,修整60天,一年結束”的預判,打贏了這場戰事。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雖然後來曹魏第一代、第二代的名將曹仁、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以及五子良將的張遼、徐晃、樂進等都已經去世,但如果諸葛亮在建興六年(228)被俘虜,已經被曹睿封為車騎大將軍的張郃,就不會在建興九年(231)被射殺在木門道。張郃是曹睿非常看好,專門提拔、準備用於制衡司馬懿的一員猛將。看《三國志.諸葛亮傳》【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

    在這種情況下,曹睿對司馬懿,可能主要是權力是適當制約,而不會預見到司馬懿後來世代篡權,痛下殺手。如此看來,諸葛亮被抓,不會影響司馬懿政變、司馬家最後篡權謀位,建立晉朝這種歷史走勢。如果說曹睿能像後世人一樣(這其實司馬懿本人也不知道),知道司馬懿家族後面的事,那曹睿就不是人而是神。(647)

  • 10 # 讀春秋思無忌

    照常。除掉了諸葛亮,魏國就可以所向披靡了?難道秦嶺是小土坡嗎?難道孫權是空氣嗎?

    空城計是羅貫中在演義中加的一出大戲,發生在街亭失利之後。諸葛亮忙著安排眾人撤退,不料,司馬懿率領15萬大軍殺到,而當時西城僅有2500多人。諸葛亮叫人開啟城門,又親自為司馬懿演奏古曲。司馬懿疑有伏兵,不戰而退,諸葛亮因此逃過一劫。

    可惜啊可惜,如果司馬懿不將事情想得那麼複雜,直接攻進城去,諸葛亮縱然是插翅也難飛。當然,不排除司馬懿故意放走諸葛亮的嫌疑,他需要向曹叡證明自己的價值,也需要時間來司馬化曹魏大軍。

    那麼,假如他真殺了諸葛亮,司馬家族會提前領盒飯嗎?並不會。

    即使除掉了諸葛亮,蜀國威脅仍在

    雖然說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但蜀國不會因為諸葛亮的離世就立刻滅亡。諸葛亮雖然北伐未成功,但每次總能全身而退,這是他的底線,也是他的用兵之道。

    就說空城計那次,馬謖丟街亭後,諸葛亮便立刻安排隴右百姓和大軍退往漢中,並提前讓人守好陽平關和劍閣等重要關隘。

    蜀軍精銳仍在,又佔據著易守難攻的地形,如果不是拼命三郎鄧艾來了,魏國想拿下蜀國難如登天,除非蜀國發生內訌。

    曹魏也很清楚這點,自從曹操漢中一戰告負後,秦嶺便是揮之不去的陰影。但凡有武將提出進攻漢中,都會遭到文官們的強烈反對。

    比如,演義中,諸葛亮退回漢中後,司馬懿隨後就向曹叡上奏,請求朝廷增兵漢中,助他收復蜀國。然而,曹叡並沒有同意,因為尚書孫資直接搬出了曹操的原話,“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非用武之地”。

    而正史中也有不乏這樣的記載,公元230年,曹真曾不顧朝廷反對,強行對漢中用兵,結果深陷子午谷棧道,歷時1個半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最後在洛陽的一片反對聲中被迫撤軍。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後,楊儀和魏延發生內訌,魏延被殺。丞相病逝,大將被殺,按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時機。司馬懿打算趁蜀國混亂之時,立刻進攻漢中,但還是被曹叡拒絕了。

    為什麼?武將要打,文官反對,心不齊,這仗就難打了。即便勉強出征,一旦文官不積極配合,糧餉跟不上,對攻打漢中這種持久戰來說,戰爭結果幾乎可以提前預知。

    所以,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曹叡都不會輕易開戰。也就是說,即使除掉了諸葛亮,蜀國的威脅仍然存在,司馬懿可能會因為戰事的告一段落,而被暫時調回洛陽,但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曹魏為何離不開司馬懿?

    曹操知道司馬懿居心叵測,曹丕、曹叡也知道,他們為何不除掉他,而是一邊防範一邊把他當作股肱之臣呢?

    究其根本原因,曹魏謀士青黃不接,司馬懿有他存在的價值。

    自從曹操打敗袁紹,進入南半場後,重量級的謀士荀彧、荀攸及程昱等人相繼過世,等到他去世時,僅剩70多歲的賈詡,還有正值壯年的司馬懿。

    等到曹丕、曹叡時,重量級謀士就只剩下司馬懿了。劉備過世後,諸葛亮與孫權迅速修復了吳蜀聯盟,曹魏全線承壓。

    雖然蜀國將領人才凋零,但是魏國也好不到那裡去,曹氏、夏侯氏那些優秀將領幾乎消耗殆盡。然而,東吳那時倒是如日中天,湧現出了一大批名將,更何況孫權仍然健在。

    此時的司馬懿倒是頗有當年荀彧的風采,為曹魏推薦和重用了大量人才,如鄧艾、鍾會等人。正因為此,即便在曹爽把持朝政的那幾年,吳蜀兩國也未能北進一尺。如果那時把司馬懿殺了,吳蜀正是求之不得。

    結語:

    如果司馬懿除掉了諸葛亮,司馬氏家族還能存在嗎?

    曹操過世後,曹魏人才凋零,吳蜀恢復聯盟,使得魏國全線承壓。即使除掉了諸葛亮,也攻不下蜀國,另外不還有孫權嗎?而司馬懿既是難得的謀士,又為曹魏推薦了大量人才。

    因此,曹魏既擔心他圖謀不軌,可又實在離不開他。於是,司馬懿便成了救火隊隊長,戰爭來了他上,戰事一結束便被除去兵權。

  • 11 # 有話我要說153519311

    直接除掉諸葛亮,司馬懿就是真傻了。諸葛亮之所以敢在司馬懿面前擺空城計,並非傻到靠蒙嚇住司馬懿,而是早已摸準了司馬懿的命脈。我諸葛亮在,則你司馬老兒的利用價值還在;一旦我諸葛亮不在了,則你司馬老兒危矣,至少說兵權將會被剝奪。司馬懿也是非常清楚他司馬家在魏國的處境,決不能在自己羽翼未豐之時,傻到去毀掉自己的救命稻草。裝傻充愣,拖延時間,養精蓄銳,以待時機是我司馬懿立命之本,腦殼是絕對不能發昏的。

  • 12 # 辛沙

    空城計,是小說家羅貫中杜撰出來的,並非真實的歷史事件,並且這個故事編得不太高明,漏洞太多,才會到起這麼多的爭論,真難為諸葛和司馬懿了。

  • 13 # 風輕雲淡75281

    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的空城計時,表面上看起來是被諸葛亮給嚇住了,不敢進城。實際上,他是採用明哲保身的態度,保全自己。因為他懂得:“狡兔死,走狗烹,良弓藏”的道理。

    叢林法則是指強大的動物以弱小的動物為食,如果弱小的動物被捕殺完了,強大的動物就會因食物斷絕被餓死了。它們是相互依存的。人類社會也遵循這個法則,在諸侯紛爭的亂世,具有軍事才能的武將才有用武之地,一旦對手被消滅了,武將也會構成對統治者的威脅,“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他不除掉你才怪呢!

    假設司馬懿消滅了諸葛亮,蜀國再沒有人和司馬懿的軍事才能抗衡了。況且,諸葛亮是舉全國之兵來進攻魏國,一旦軍隊被消滅,蜀國很快就會投降 。東吳的滅亡也是指日可待。

    如果吳國蜀國都被滅亡了,以魏國皇帝的聰明,他能留下司馬懿這個心腹之患嗎?真要是被誅滅了九族,司馬懿還不是白忙活了一場,不是白為曹家做了嫁衣。

    所以,以司馬懿的聰明睿智,他不會對諸葛亮趕盡殺絕的,諸葛亮在,他司馬懿就安全;倘若諸葛亮和他的軍隊被消滅了,他司馬懿的末日也就到來了。

  • 14 # 超級七品小芝麻官

    事實上,在空城計中,若司馬懿不裝傻,而是直接除掉了諸葛亮,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甚至會影響到司馬家族的發展,毫不誇張地說,自此以後,司馬家族必將進入衰退期!

    空城計的大眾版本

    關於空城計,其實是有兩種版本的!第一種版本乃是大眾眼睛看到的版本,此版本中,諸葛亮智慧超人,憑藉著一座空城,兩千殘兵,竟然嚇退了司馬懿十數萬大軍,令人欽佩!

    當時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正帶著軍隊進攻隴右,打了曹魏一個措手不及。不過沒多久,曹魏那邊就反應過來了,立馬派出軍隊前來增援,見魏軍源源不斷而來,諸葛亮決定讓馬謖帶兵去守衛街亭,在街亭一帶抵擋魏軍,拖延魏軍的步伐,等到諸葛亮這邊打下了隴右,再率軍前去支援馬謖。

    原本這個計謀是非常妥當的,因為街亭這個地方,乃是兩山夾一谷的地理特徵,只要把大軍往中間一放,魏軍就很難短時間內透過,所以說,遲滯魏軍步伐的計劃,幾乎是不會失敗的!然而作為諸葛亮的得意門生,馬謖卻找到了街亭之戰的唯一失敗方法,那就是不當道下寨,反而跑到山上去紮營,給魏軍來個中心開花。

    司馬懿來到街亭後,聽說街亭已經有了蜀軍,頓時感覺事情不好辦了,但一聽馬謖選擇了山上紮營,沒有當道下寨,又頓時樂開了花,並奚落諸葛亮,這都選的是什麼人啊?最終,馬謖被輕易擊敗,街亭快速失守。街亭失守後,諸葛亮慌了,因為街亭可以威脅到蜀軍的退路,於是諸葛亮只能下令,全軍撤退。而就在諸葛亮安排撤退計劃時,司馬懿已經率軍快速奔襲到諸葛亮所在的西城了!

    此時的西城,城內只有兩千多士兵,而司馬懿帶來的魏軍,有十五萬,實力相差太懸殊了,蜀軍根本守不住,所以大家都勸諸葛亮,快跑吧!但諸葛亮卻並沒有同意撤退的建議,因為魏軍多騎兵,即便諸葛亮能先一步逃走,但蜀漢的那麼多文臣,他們是根本跑不了的,所以諸葛亮決定放手一搏,一邊命城內的手下偃旗息鼓,一邊命手下去打掃城門,最後自己跑到了城樓撫琴,裝作一副請君入甕的樣子。

    司馬懿見到諸葛亮怪異的模樣,料定城內有伏兵,不然以諸葛亮謹慎行事的風格,不可能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於是司馬懿選擇了撤兵。自此,諸葛亮以兩千人嚇退司馬懿十五萬大軍的故事便流傳開了,空城計的故事也越來越受到眾人的歡迎!不過除了明面上的這個版本,其實空城計還有另一個版本!

    空城計的另一個版本

    在另一個版本中,司馬懿其實並不是被諸葛亮給嚇走的,而是他自己退去的!當時的西城,乃是一座小城,根本不可能容納數萬大軍,所以即便有埋伏,蜀軍的實力仍然不如魏軍。除此之外,諸葛亮的空城計,也是破綻百出。如果蜀軍真有實力幹掉魏軍,那麼諸葛亮沒必要去城牆拋頭露面,只需要偃旗息鼓,裝作蜀軍敗退的樣子,就可以引誘魏軍上當,然後聚而殲之,然而諸葛亮卻沒有這麼幹,這隻能說明,諸葛亮當時並沒有實力擊敗司馬懿!

    所以說,諸葛亮此計中,最大的破綻,便是他自己親自出現了,他一出現,其實就暗示著城內沒有多少伏兵。也就是說,諸葛亮的空城計,也就剛開始能唬一唬人,但只要司馬懿等人細細思量,便會發現這個計謀的破綻!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當司馬懿宣佈撤軍時,他的兒子司馬昭立馬出言反對。

    原文: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

    試問一下,連司馬昭這種年輕人都看出了諸葛亮計謀中的破綻,司馬懿這種老狐狸會看不出?怎麼可能!所以說,這一版本中的空城計中,司馬懿並不是被諸葛亮嚇退的,而是他自己在主動裝傻,裝作自己沒有看破諸葛亮的計謀,白白成全了諸葛亮的名聲!那麼問題來了,兩軍交戰,互為仇敵,為啥司馬懿寧願自己裝傻,也要放過諸葛亮呢?若是幹掉了諸葛亮,豈不是立下了不世之功,蜀國怎麼可能數次北伐呢?

    司馬懿不除掉諸葛亮的真實原因

    事實上,司馬懿之所以寧願裝傻,也不除掉諸葛亮,主要是因為這麼幹,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甚至威脅到司馬家族的前途!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估計大家都是聽過的,也有許多人曾用這句話來解釋過司馬懿放掉諸葛亮的原因,但大家基本都是出於猜測,並沒有給出真正的證據,今天本文就用證據來證明,司馬懿之所以放掉諸葛亮,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提起司馬懿,估計大家都會想到曹操對他的評價“鷹視狼顧”,一般被用“鷹視狼顧”來形容的人,往往都是非常有野心之人,所以說,曹操如此評價司馬懿,其實就斷絕了司馬懿的上升通道,在曹操當權時期,司馬懿永遠不可能做大做強!換作普通人,在得到了曹操的如此評價之後,估計仕途就戛然而止了,但司馬懿非常聰明,他知道在曹老闆這裡得不到重用,立馬就抱上了另外一條大腿,這便是曹丕!

    別看曹丕後來當了曹魏的皇帝,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曹丕其實是沒有把握繼承曹操的權位的!首先,曹操有嫡長子曹昂,這個曹昂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比曹丕優秀,所以曹昂活著時,曹丕沒有絲毫機會,幸運的是,曹昂被曹操坑死了。曹昂死後,曹操又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曹衝身上,據說曹衝乃是天生神童,擁有大智慧之人,曹操曾數次表示,以後自己的位置就交給曹衝了,不過沒過多久,曹衝也去世了。這一下,曹丕的機會終於來了。

    不過曹丕還有一個厲害的對手,那便是曹植!曹植在性格方面和曹操很像,所以說曹操非常喜歡曹植,甚至曾一度冷落曹丕,青睞曹植,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所以曹丕才會欣然接納司馬懿,讓司馬懿幫他出謀劃策!在司馬懿的幫助下,最終曹丕獲得了曹操的青睞,成為了曹操的唯一繼承人!

    曹操死後,曹丕當權,司馬懿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而且司馬懿也趁機打破了曹操給他留下的禁制,不準觸碰兵權!在曹丕當權期間,司馬懿終於觸碰到了兵權,而且在軍事上表現得非常不錯,更加受到曹丕的重用。曹丕去世前,直接把司馬懿任命為託孤大臣,可見曹丕對司馬懿是多麼的信任,他早就把老爹讓他提防司馬懿的囑託拋到九霄雲外了!

    司馬懿受到曹丕的信任與重用,在曹魏地位非常高,手握兵權,還是託孤大臣,按理說新任皇帝曹睿應該非常器重他的,但曹睿可不是一般人,他謹遵曹操的遺囑,一直在暗中提防司馬懿,再加上許多大臣也不看好司馬懿,所以司馬懿在曹睿的朝堂中,其實處境非常尷尬。正在這個時候,諸葛亮又使用了反間計,派人到洛陽、鄴郡等處散佈流言,說司馬懿想要謀反,成功地加劇了司馬懿和曹睿之間的矛盾!

    原文:馬謖曰:“司馬懿雖是魏國大臣,曹睿素懷疑忌。何不密遣人往洛陽、鄴郡等處,佈散流言,道此人慾反;更作司馬懿告示天下榜文,遍貼諸處。使曹睿心疑,必然殺此人也。”孔明從之,即遣人密行此計去了。

    諸葛亮依從馬謖的計謀,派人散佈流言,魏國朝堂果然起了反應,曹魏大臣一邊倒地要求曹睿除掉司馬懿,形勢非常危急,幸虧曹真站出來幫司馬懿講話,不過他也僅僅是勸曹睿先調查一下,免得殺錯了。之後曹睿率軍去探望司馬懿,司馬懿想要向曹睿展示自己的治軍成果,率領大軍相迎,結果更加加深了曹睿的猜忌,於是司馬懿被徹底拿下,不僅失去了兵權,而且被削職回鄉,罷歸田裡!

    原文:至睿車前俯伏泣奏曰:“臣受先帝託孤之重,安敢有異心?必是吳、蜀之奸計。臣請提一旅之師,先破蜀,後伐吳,報先帝與陛下,以明臣心。”睿疑慮未決。華歆奏曰:“不可付之兵權。可即罷歸田裡。”睿依言,將司馬懿削職回鄉。

    僅僅是因為諸葛亮的一個反間計,曹睿就如此對待司馬懿這個託孤大臣,且曹魏大臣都視司馬懿為謀反之人,可見大家對司馬懿的成見是多麼的深!大家都被曹操的評價所影響,認為司馬懿是個鷹視狼顧之人,不能重用,所以說,若是曹魏保持和平,那麼司馬懿必定會失去兵權、地位,司馬家族也必定會遭到打壓,逐步淪落!

    事實上,司馬懿再次受到曹睿的重用,正是因為諸葛亮!諸葛亮北伐,打得魏軍節節敗退,最終曹睿無奈,只能啟用司馬懿。也就是說,若沒有諸葛亮的入侵,那麼司馬懿將永遠成為平民,不可能再得到重用!所以說,司馬懿要留下諸葛亮,所謂“狡兔死,走狗烹”,若諸葛亮被幹掉了,那麼司馬懿就失去了價值,按照曹睿和魏國大臣對司馬懿的成見來看,沒了諸葛亮這個威脅,司馬懿也會被罷歸田裡,司馬家族也不可能再發揚光大了!

    結語

    綜合來看,空城計中,其實司馬懿是在故意裝傻,故意裝作沒有看透諸葛亮的計謀!因為他不裝傻,直接除掉了諸葛亮,那麼按照曹睿和魏國大臣對他的成見來看,司馬懿立馬就會遭到無情的打擊,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勒令告老還鄉,而司馬家族也將會在這場打壓中逐漸走下坡路,愈發凋零!所以說,為了自己的權位,為了家族的榮耀與發展,司馬懿不得不裝傻,不得不放過諸葛亮!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 15 # 寂寞的開心豆

    兔死狗烹。

    沒有了獵物,獵狗就沒有用了。就會被主人冷落。

    事實上狗比人忠誠,一條好的獵狗永遠不會背叛主人。

    拿狗打比方對狗不太公平,可人在利益面前,真的不如狗。

    扯遠了,回到正題。

    如果司馬懿識破了空城計,一舉拿下城池,殺死了諸葛亮。對魏而言不會再有威脅。司馬懿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自然不會有後來的發展空間。

  • 16 # 柔風動琴音

    貓和老鼠的故事而已!貓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在老鼠那裡!而不在自己這裡!所以老鼠沒了,貓也就沒了,相互依存關係懂的就有吃有喝,不懂那就等死吧!所以司馬懿和諸葛亮都是聰明人!

  • 17 # 曉冰曉冰

    空城計講的是諸葛亮的機智與勇敢,而不是今天我們關注的司馬懿的算計。那麼,現在的人為什麼要拷問司馬懿呢?人心不古,仁義不在就是現實,很可悲但更可怕。

  • 18 # 無鹽三味

    我們大家看到的是諸葛亮智勇雙全,在西城,面對司馬懿的大軍,臨危不懼,硬是以一架素琴,兩個小童,三個掃街人,守住了一座空城!

    好像諸葛亮在冒險,也在司馬懿堅信諸葛亮不敢冒險,於是就有司馬懿驚退五十里!

    其實,空城計是諸葛亮、司馬懿、曹魏三家的精彩博弈,其實,在這博弈中蜀漢是弱勢,曹魏是強勢,司馬懿是在夾縫中謀事,司馬懿在謀事,說明他並不盡力為曹魏,也並不盡力攻蜀漢,正因為有諸葛亮的存在,司馬懿在曹魏眼裡價值才會更高!

    所以,當司馬懿攻到西城,明明知道是空城,如果不退,強行攻入,西城定會成齏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諸葛亮將死於非命,諸葛亮一死,西蜀將亡,那司馬懿在曹魏眼裡的價值就會貶值!

    不要說以晉代魏了,就是司馬懿的大將軍也保不了多時!所以聰明的司馬懿,只能在西城空城前裝傻,帶領千軍萬馬後退,既存活了諸葛亮,也存活了司馬懿自己,這才有後來司馬家代魏而立晉的史實!

    歷史是聰明人的歷史!一部《三國演義》,就是一群聰明人彼此揣摩對方心思,算計對方的遊戲,,正因為彼此能計算得到,也彼此計算不到,所以好看!

    “一人弄險空城計,兩燈熄滅五丈原!”。

  • 19 # 晉A閒雲野鶴

    政治智慧在中國朝代史上始終以官場鬥智所表現出來,一代一代如此演繹,長盛不衰。

    政治對手的存在對於官場互相掣肘,平衡尤為重要。保護敵人的存在便是“自保”,有這麼一個敵對勢力威脅的存在,內部權力鬥爭便會暫時擱置。因為大局是一致對外!小矛盾必須服從大格局需要。

    司馬懿官場歷練久矣!深諳此道,沒有了西蜀憂患,曹家還會容忍司馬家族坐大?用人之際,沒有比司馬更有能力對付諸葛亮的帥才!將帥的區別便是帥是全方位的統領者。只有司馬可以抵禦蜀漢勢力北伐!

    有司馬在,諸葛孔明終身未能完成恢復漢室願望。

    而《空城計》是被藝術誇張神化的一段故事,事實上司馬懿真要消滅劉禪易如反掌,裝傻充楞正是曹魏政權內部派系鬥爭需要。政治便是如此卑鄙,無恥與下作。事實上中國兩千多年的朝代更迭反覆輪番上演這種活劇!不實現現代民主憲政制度,這種宮庭鬧劇還會延續下去,直到人類滅亡!

    一出《空城計》在愉悅讀者之餘讓我們認清了歷史,明白了政治深意!所謂政治就是權力爭奪,你死我活,以陰謀取勝是封建專制社會的專利!而現代憲政民主則給人類社會帶來光明與希望。政治不再是少數人的遊戲!健全的法治社會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正確選擇!

    2022.3.31.作于山西太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手機限速4g卡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