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14245403259
-
2 # 使用者42299136058
怒江金絲猴屬於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是繼川、滇、黔、越南金絲猴之後,1998年才發現的第五種金絲猴,是全球動物學界的一個里程碑,為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增添了新的旗艦物種。怒江金絲猴與其他仰鼻猴一樣具有朝天的鼻孔,但不同之處在於毛髮顏色:周身覆黑色毛髮,只有耳部、下頜鬍鬚和會陰部有白色毛髮。
怒江金絲猴分佈於高黎貢山瀘水境內海拔1700米—3300米的闊葉林、竹林和針闊混交林,主要以植物果實、嫩葉為食。冬季時會下遷到低海拔處生活。在中國境內,怒江金絲猴現僅生存在我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存估計數量約230只,屬極度瀕危物種,特別需要關愛和保護。
怒江金絲猴
Rhinopithecus strykeri
脊椎動物,哺乳綱,靈長目,猴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佈在中國高黎貢山和緬甸克欽州東北部海拔1700-3200米的原始森林中。照片攝於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段。
怒江金絲猴個體體重約20-30kg,體長55.5cm,尾長78cm,全身覆蓋茂密的黑毛,頭頂有一撮細長而向前捲曲的黑色頂毛,頗有些“放浪不羈”。耳部和頰部有小面積的白毛,面部面板呈淡粉色,下頜上有獨特的白色鬍鬚,這也讓怒江金絲猴看起來有些“顯老”。它們的鼻樑骨已經退化,鼻孔幾乎與面部平行,“朝天鼻”非常明顯,因此怒江金絲猴又被稱為黑仰鼻猴。
怒江金絲猴是繼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之後,世界上發現的第五種金絲猴。2011年,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怒江轄區瀘水市片馬鎮首次拍攝到了該物種照片,2012年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張亞平院士課題組和雲南大學於黎研究員課題組對採集到的糞便進行了DNA檢測、比對和分析,確定了怒江州發現的金絲猴種群即為中國金絲猴新種群。
國內目前僅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有發現,種群數量約為200只左右。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發現,金絲猴的共同祖先最早生活在距今約670萬年前的青藏高原地區。後來,隨著青藏高原的抬升,慢慢形成了北方祖先群和喜馬拉雅祖先群。隨後的北方祖先群和喜馬拉雅祖先群分別於160萬年前和30萬年前分化成了川金絲猴、黔金絲猴以及滇金絲猴、怒江金絲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