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46331087029

    中國地域遼闊,美食種類自然是超級多的,就拿中國的大西北——甘肅來說,當地的美食就數不勝數。接下來小編就要和大家說一說甘肅的幾大美食介紹,雖然這些美食總是西北美食的代表之一,卻也是聞名全國的。舌尖上的中國——甘肅篇,即將開啟,趕緊看看。

    沒有人比大西北人更會吃羊肉


    前幾天晚上,成立25年的“野孩子”樂隊唱起了《黃河謠》,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舞臺上。

    這五個西北男人,路走蘭州,越過白銀,此一去前路遙遙,唱哭了周迅, 也唱哭了現場和螢幕前的大多數人。

    有人說,即便家鄉不是西北,也聽到了濃濃的鄉愁和內心無盡的呼喚。

    黃河的水不停地流,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

    而實際上,大西北的粗獷和豪邁,馴服和熱情,從一別兩茫茫的大漠風沙,到燉煮或烤制羊肉時,咕咚咕咚冒出的水汽,都讓人嚮往。

    對的,沒有比大西北人民更會吃羊的。


    茫茫大漠之上,把鵝卵石加熱炙烤,而後塞進裝滿羊肉的羊肚裡,紮緊,自制成一個天然的高壓鍋。

    這一幕用羊肚來煲煮羊肉的場景,也是西北甘肅的獨有。

    和羊肉等諸多西北美食比起來,全華人民熟知的蘭州拉麵,不過是“偽西北美食”,要知道,

    遍佈大街小巷的蘭州拉麵,90%還是隔壁青海人開的。

    這些關於甘肅美食的片段,都記錄在《風味原產地》第三季裡。

    這是風味原產地系列的第三季,導演將鏡頭對準了甘肅。

    於是,這部被國內網路友們笑稱為“Food Porn”的紀錄片,帶著對肉的敬仰和主食的崇拜,走進了這片蒼茫而又詩意的西北大漠。

    去甘肅大口吃肉才過癮


    東西橫跨五六個省,這麼長的甘肅省內文化存在不少差異。

    遠在西邊的敦煌、莫高窟總有些異域風情,而東邊的城市生活習慣與語言習慣更接近關中一帶。更別說甘肅還是一個包含多個民族的省份。

    讓甘肅人民達成一致的,唯有對羊肉的喜愛。


    提到西北的羊,大家總會想到新疆的羊肉串串,也會饞上寧夏灘上的小肥羊,夾在新疆與寧夏中間的甘肅,也是吃羊的行家。

    最饞人的羊是燒烤架上的羊。

    嘉峪關的一家燒烤店裡,老闆正在緊鑼密鼓地,為今晚的燒烤盛宴做最後的準備。

    與熬製豬油一樣,選取羊身上的大片肥肉,小火慢熬,油在高溫下滲透出來。


    加上香料,除去羊油裡的羶味,等它冷卻,結成瑩白的羊脂,這是夏夜羊肉串的秘密武器。


    烤串的時候把羊油倒進特製的鐵桶裡加熱化開,直至沸騰,羊油的香味在空氣中散開。

    短暫預烤過的肉串放進盛了羊油的鐵桶裡,過一遍熱油,可以迅速鎖住羊肉的汁水。重新回到烤架上炙烤,即使表皮微焦,焦皮下的羊肉也依舊鮮嫩。


    羊肉可以細分到二十多個部位

    骨髓、腰子、羊皮、羊排,燒烤的羊肉細分至二十多個部位。深夜裡的甘肅羊肉,在減肥者眼裡絕對也是滿足大於“罪惡”。

    吃羊,除了烤串,大多數地區會選擇高壓鍋燉煮煲湯。


    而在甘肅西南,近四千米的夏季牧場上,水的沸點不足80度。藏民想要吃上燉煮的羊肉,可要花費些巧思。

    因地制宜,羊肚是煲羊肉最佳的天然高壓鍋。

    問題是,怎麼給這隻高壓鍋生火?

    把鵝卵石加熱炙烤,石頭持續但緩慢地吸收熱量,溫度一點一點上升,一個小時左右,鵝卵石的表面溫度高到可以煎蛋。

    把石頭夾起塞進裝滿肉的羊肚裡,適時新增石塊,紮緊羊肚。

    羊肚密不透風,石塊在羊肚裡熱度可上升接近200度,加熱後的羊肚內氣壓慢慢升高,即刻變成一隻天然的高壓鍋。

    貼著石頭的肉皮被燙的焦黃,肉又在羊肚高壓鍋內煮的軟爛,味道濃郁又鮮美。

    甘肅,不同地區的羊還可以吃出不同花樣。

    擁有“⻩金肥瘦比”的東鄉羊,簡簡單單清水煮熟,蘸上佐料便是風味十足;

    西南的藏



    生長緩慢,肉質緊密,利用天然的羊肚高壓烹煮,更是儲存了羊肉的原汁原味;

    甘肅的羊肉,大刀闊斧的料理便鮮美無比,而邊角料的羊下水,羊雜碎,經過甘肅人的巧思,端上餐桌,又是一道讓人移不開筷子的美食。

    張掖鐵板煎血腸


    外焦裡嫩;灌進大腸做成的臨夏筏子,粗獷樸實;或者加上綿密的面腸,相得益彰;羊脂裹上羊肝,油水互相滲透,風味互相結合……

    這是重口味的煎血腸。

    這是面腸筏子。

    甘肅人把羊吃出了學問。

    要想知道羊肉風味最正宗的吃法,還是免不了要到大西北走一遭。

    甘肅的美食清單,跟它的形狀一樣長

    第三季的《風味原產地》一下子從南方躍到大西北,多少讓人有些疑惑。中國美食之都還有那麼多,為什麼這次選擇了甘肅?

    假如你對甘肅美食有多一點了解,你的疑惑或許能得到解答。

    甘肅橫跨16個經度,縱跨10個緯度,從蘭州去北京的路程,相當於去一趟敦煌。

    僅甘肅境內,就包含了四種氣候型別,三種地形。西北蕭瑟肅殺,隴南溫潤如玉。不僅地理跨度大,也聚集了很多少數民族,甘肅有多長,它的美食清單就有多長。

    蘭州牛肉麵

    提到蘭州,牛肉麵是絕對繞不過去的美食。

    蘭州的牛肉麵,比流經蘭州的黃河還要長;蘭州人“磕牛大”的隊伍,從早晨就開始排隊。

    一塊塊麵糰在師父的手中伸展,變幻出各種粗細圓扁。

    “下個三細,辣子多些!”

    “細的,多煮一會。”

    “薄寬,蘿蔔多些。”

    食客們熟絡的點菜,老闆在一聲聲漫不經心的答應中熟記個人的喜好。

    “辣子多些,再多些!”

    一碗優秀的牛大湯清味兒濃,哧溜哧溜吸完麵條,還是忍不住嘬一口湯,再嘆一句“香”!

    相比於牛大,臊子面料多湯稠,臊子面的麵湯還可以泡饃;肥腸面也是蘭州人面食選單上必不可少的一碗,還有數不完的炒麵涼麵拌麵……

    敦煌胡楊燜餅

    敦煌濃墨重彩,不僅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精美絕倫的壁畫和鬼斧神工的石窟也讓人歎為觀止,它最接地氣的美食卻是胡楊燜餅。

    據說燜餅子是敦煌老丈人接待女婿最好的菜,如果你被敦煌女朋友帶回家,並且吃到了燜餅子,你倆的事就成了90%。

    攤開的麵皮蓋在煮好的羊排上,在沸騰的鍋中吸收羊排的湯汁,餅皮勁道,又帶著羊肉的香,比羊肉本身更讓人難忘。

    驢肉黃面

    “天上龍肉,地下驢肉”,既然來了敦煌,驢肉黃面也不得不試。

    細長的黃面澆上特製的澆頭,配上一盤切片驢肉,迎接遠道而來的朋友。這是敦煌美食的最高禮遇。

    杏皮水

    夏季來到敦煌,不得不試一下當地招牌飲料,杏皮水。

    敦煌杏皮水用當地的李廣杏為原料,用杏皮熬製而成。冰鎮後口感酸甜、解渴,天氣熱的夏天,有它能解決一切!

    酒泉糊鍋

    酒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應該就算“糊鍋”了。

    架一口大鍋,雞湯作底,把雞肉煮爛,加上酒泉特有的、蠶豆粉製成的粉塊、粉條,以及雞絲、肉片、自制麵筋,再把炸好的大麻花掰成麻花瓣,全部放入雞湯中,攪拌至稀稠適中。

    遠在他鄉求學或者工作的酒泉人,回到家鄉的第一頓早點必定是去吃糊鍋;一碗簡單的糊鍋,便是酒泉人心中家的味道。

    酒泉合汁

    酒泉讓人心醉的傳統美食,還有合汁。

    合汁,是酒泉製作獨特的混合型粉湯。以羊肉湯為主,加入豬肉湯和雞肉湯,混合配製而成。再加入蠶豆粉絲和豬肉、羊肉薄片,肉片肥瘦咸宜。

    張掖的臊面和牛肉小飯

    張掖,一個與名字一樣美的地方,它的色彩與壯美,用再好的語言來描繪都顯得單調。

    臊面,張掖人最愛的麵食之一,與張掖一樣特別。出了張掖你便嘗不到這麼好吃的臊面了。

    在張掖,開啟一天美好生活的時刻,就是坐在小店裡吃臊面的那一刻。

    張掖的臊面比其他地區的臊面更稠,黏糊糊的,搭配上包子,便是一頓豐富的早餐。

    每個在張掖吃過臊子面的人,都會為它的獨特美味上癮。

    張掖小吃經營中的眾多主角中,牛肉小飯必不可少。

    張掖小飯,顧名思義麵糰、肉片、豆腐、菜丁,都切成小塊,小飯所用輔料為當地產紅豆(即雲豆),粉皮和牛肉。

    剛出爐的小飯熱氣騰騰,湯中的面料粒顆顆分明,滿滿一大口,各種食材的美味爭相迸發,無法拒絕。

    武威的“三套車”

    武威的三套車,不是俄羅斯的三套車,它是由涼州餳面、滷肘子肉、冰糖紅棗茯茶組成的固定美食搭配,在西北聞名遐邇。

    三套車是武威人的標配套餐,三套車在武威人心中,是鐵三角一般的搭配,不可拆解。

    三套車

    從北到南,從西往東,你可以領略到邊塞的肅殺與莊重,吃一份黃面再上絲路;

    也能觀賞到隴南的秀麗多彩,來一碗酸爽的漿水面;

    金昌的暖鍋子,白銀的羊羔與臘肉,定西的洋芋糊糊面,高原上的甜胚子,慶陽人的餄餎面……

    總之一句話,甘肅有多長,它的美食就有多長,它的風味絕對比你想象中的要豐富。

    粗獷的大西北,也有細膩的甜

    盛放的百合花。

    西北,大口吃肉,大碗吃麵。但是你很難想到,西北的美食,也有很細膩的一面。

    豪邁的甘肅人,在繁瑣面前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耐心。

    七月,隴西高原上,盛放著一片如火如荼的百合花。

    這一朵朵嬌豔的百合,正被“無情”地摘下。放眼望去一片橙紅色的百合花地,一下子就只剩光禿禿的杆了。

    這是孫青春家的花地,摘花,是為了給花莖下,還在生長的根保留養分,醞釀一份甜蜜的美食。

    蘭州的百合大都種植在海拔2200米左右的山區,這裡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在長年累月的經驗中,人們摸索出了百合的生長規律。

    除了摘花,為了汲取更多的養分,百合田裡的百合還需要幾番輪種,才能積澱下更多的糖分。

    種植三年後,要把百合從田裡刨出來,重新植入到另一片沃土,靜靜等候又一個漫長的三年,甚至更久。

    這麼繁複的勞作,等上不下七個寒暑,只為入口那一片白色瓣葉的甜而不澀。

    漫長的生長期與農民的精心培育,蘭州產出了世界範圍內唯一的甜百合。

    百合在距離甘肅的遙遠東南方,最常用來煲糖水做甜品,甜品中百合的數量也不多,它幾乎不以主角的地位登上人們的餐桌。

    在甘肅在蘭州,憑藉著主場優勢,百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蘭州的百合,清甜至可以生吃。摘下薄薄的一瓣入口嚼,幾乎不留渣,口感如馬蹄一般爽脆,又有百合的清香。

    或者來點更狂野的吃法。

    滾燙的爐火,炙熱的烤箱,直接把百合洗淨放進去,接下來只需要等候。

    等上40分鐘,嬌嫩的百合脫水,留下微焦的表皮,一瓣一瓣撥開,入口細膩綿滑。

    保留著清甜的百合,在炙烤中又多了幾分原始的粗魯,保守中帶著原始的叛逆。

    孫青春給小孫女做的零食。

    不過孫青春家吃百合,還是以清炒為主,過水後的百合炒上蝦仁,或者西芹,一道令人難忘的家常美味便出鍋了。

    百合除了燉甜品,清炒,碾成泥做成甜羹也十分美味。

    而一開始就被摘下的花,焯水後小炒,也自成一道風味。

    蘭州的百合清甜味淡,吃法多樣卻都不需要很繁複的加工,即使在美食中展現了溫柔的一面,還是蓋不住西北凜冽的瀟灑氣質。

    甘肅在中國的美食版圖上佔比不重,沒有東部和南部地區食材那麼富饒,但是經驗源於生活,人們能也發掘出粗獷的食材中最吸引人的原始風味。

    這也是甘肅美食最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風味原產地·甘肅》的製片人李潔告訴我們,在甘肅,即使看上去很單一的穀物,也能玩出各種花樣。

    而這些風物一旦離開了甘肅,也會變得難以馴服。

    想來,“馴服”這兩個字,應就是甘肅美食的精髓了吧。

  • 2 # 親切豆花Ty


    多民族多文化交流 來源豐富 內地食材多樣。西北追溯起歷史來說可是不少帝王的古都之地,這裡的人們也大多是性情中人,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美食文化,一方美食文化培育一方風土人情。先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新型城市,也有很多不同文化的撞擊,這裡有伊斯蘭風情,也有印度特色,在鐘樓附近可以隨處看到外華人來瞻仰中國古牆文化。所以在這裡,你不但可以體驗中國傳統美食,還有各種宗教清真美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修羅武神龍鱗什麼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