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19日,歷時12個月零7天,途經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甘肅、陝西11省級行政區,行程約二萬五千裡。
紅二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歷時11個月,途經湖南、貴州、雲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肅、陝西8省級行政區,行程約一萬六千里。
紅四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歷時18個月,途經四川、西康、青海、甘肅4省級行政區,行程共八千餘里。
紅二十五軍長征路線:自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歷時10個月,途經河南、湖北、甘肅、陝西4省級行政區,行程近萬里。
紅軍長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產黨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其中紅一方面軍行程為二萬五千裡,因此長征又常被稱作二萬五千里長徵。
1934年10月10日晚6點12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率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部隊共八萬六千人,分別自瑞金地區出發,被迫實行戰略轉移,從而開始進行紅軍打敗國民黨的轉折點。轉移時經過:瑞金出發——挺進湘西——衝破四道封鎖線——改向貴州——渡過烏江——奪取遵義——四渡赤水河(意義: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甘肅會寧(長征勝利的標誌: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會師)——到達陝北吳起鎮。
1936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合。1936年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及二軍團與一軍團二師在將臺堡會師,宣告紅軍長征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結束了偉大的長征。長征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是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長征是一部艱難的歷史鬥爭。
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19日,歷時12個月零7天,途經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甘肅、陝西11省級行政區,行程約二萬五千裡。
紅二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歷時11個月,途經湖南、貴州、雲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肅、陝西8省級行政區,行程約一萬六千里。
紅四方面軍長征路線:自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歷時18個月,途經四川、西康、青海、甘肅4省級行政區,行程共八千餘里。
紅二十五軍長征路線:自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歷時10個月,途經河南、湖北、甘肅、陝西4省級行政區,行程近萬里。
紅軍長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產黨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其中紅一方面軍行程為二萬五千裡,因此長征又常被稱作二萬五千里長徵。
1934年10月10日晚6點12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率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部隊共八萬六千人,分別自瑞金地區出發,被迫實行戰略轉移,從而開始進行紅軍打敗國民黨的轉折點。轉移時經過:瑞金出發——挺進湘西——衝破四道封鎖線——改向貴州——渡過烏江——奪取遵義——四渡赤水河(意義: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甘肅會寧(長征勝利的標誌: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會師)——到達陝北吳起鎮。
1936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合。1936年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及二軍團與一軍團二師在將臺堡會師,宣告紅軍長征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結束了偉大的長征。長征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是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長征是一部艱難的歷史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