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軒轅雙胞胎
-
2 # 四都火雞
在中國古代,作戰部隊其實分三種:
一種為戰兵,顧名思義就是負責作戰的部隊❕(戰兵)
一種加輔兵,平時負責輜重,押運糧草,守備據點,戰時為預備隊❕(輔兵)
最後就是民壯,負責轉運糧草,修建營寨,開山搭橋的❕
所以有時候古代人喜歡把輔兵和民壯的數目也拉入軍隊總數,說起來好像是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但直打仗的時候,其實也就幾萬人在一起廝殺❕
絕大部分,什麼百萬大軍,其實都是號稱的,超過十萬就虛數百萬了,這是古人常用的伎倆❕我們華人打仗,很多時候都是相互試探,最後決戰的時候不過是前期試探的成果累積,很少不一戰而定戰局的❕
這個時候,幾十萬人的作用就是將統帥腦海中的戰略思想囀化為實際應用❕
你用車懸我用魚鱗;你側面山谷設下伏兵,我就在軍偷襲你後方輜重;你設下九層防禦,我就兵後撤再在半路設下伏兵……
其實真正在區域性戰場上拼殺,可能就是幾千號人,或者上萬人左在❕
-
3 # 一枚明粉
假的。
薩爾滸之戰,明軍號稱47萬,實際八萬八千多點,集結這麼多部隊花費了一年時間。
我們來看看十萬部隊的集結、後勤消耗、裝備數量。
1、集結:十萬部隊集結,或許有人會說了,一個府有80萬人口,15-45歲男丁有30,三丁抽一就有十萬,你看十萬大軍解決了。
看著好簡單,可天底下有幾個長時間執行的政權是軍政合一體制?民即兵、兵即民,誰受得了?
那進入正常狀態:
大明朝九邊有70萬部隊,內地有60萬,京師有十萬。哇140萬,隨便調三十萬出發即可。這又是想當然。
調兵有兩個原則:第一、調有戰鬥力的部隊;第二。不影響當地防務
九邊有戰鬥力的戰兵在20萬,京營1萬,內地6萬左右。其他部隊為啥沒戰鬥力?看倉庫的、負責運輸的、給衙門站崗的、屯田的、看城門的、吃空餉的,他們需要有戰鬥力嗎?沒錯,他們確實佔大多數。
九邊有四鎮危機比較嚴重,戰兵五抽一,有四鎮不怎麼嚴重,二抽一,大致可以調到5萬多部隊;
京營不能調動,居重馭輕,而且儀仗部隊戰鬥力太差,關鍵是許多關係戶掛名,讓他們打仗死了影響更惡劣。
地方有危機的調不動,沒危機的戰鬥力不行。再三催促勉強從西南調2萬有戰鬥力的兵,從東南調1萬人。
這才八萬,怎麼辦?再募兵兩萬,終於湊夠了十萬。然後各地部隊浩浩蕩蕩開向一個地方集結。
情況就是如此:
宣府、大同、山西三鎮發精騎約三萬;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四處,發兵共約兩萬五千人;四川、廣東、山東、陝西、北直隸、南直隸,發兵共約兩萬人;浙江發善戰浙軍步兵四千;永順、保靖、石州各處土司兵,河東西土兵,數量各二三千不等,共約七千人;明軍總數約八萬六千人。部隊湊夠了。應該考慮下後勤了吧。
2、後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師行糧從”。不管打贏打不贏,都得兄弟們先有口飯吃。
後勤需求
我們先算作戰部隊需要的物資:
十萬部隊,不能全是步兵。
3萬匹馬:騎兵需要
1萬隻騾(用來馱步兵的盔甲、武器、帶水、幾天糧食、帳篷)。
基本每個士兵一天消耗1.5升糧食、每天需要1500石;
每匹馬一天需要一束草,3升豆。每天需要3萬束草,900石豆;
每匹騾子一天需要一束草,1升豆。每天需要1萬束草,100石豆。
也就是馬三步七的十萬大軍每天純消耗即有1500石糧食,4萬束草(60萬斤),1000石豆。這都是不算鹽、菜、肉的補給;以及隨軍伕役的消耗。
後勤運輸
後勤運輸成本最低是水運,成本最高自然是荒無人煙的地方陸運。但限於北方作戰環境,基本是有人煙的陸運。基本發錢就可以,比消耗糧食強多了(前線糧食比銀子重要)。
就用大車運輸(獨輪車直接累死也運輸不夠),每車需要兩個車伕,每車十石(1000近),有5000輛車,每次可以運輸5萬石。草每車可以60束,每次可以運輸30萬束,而且有的地方可以就近採,一半需要後方運輸。
假設距離前線500裡(這並不算遠,通州到山海關700裡)。每天行走65裡,往返理想狀態下也需要15天,一個月可以跑兩趟。
前線一個月消耗4.5萬石糧食,3萬石草,120萬束草(需要運輸60萬束)。糧食需要7500輛大車運一次,草需要1萬兩大車運一次。也就是每月需要8750輛車運兩次。
大車也需要牲口,也得吃;車伕也要發工資。古代的車跑一千里得大修吧。一個月能跑一趟就不錯了。還得護送的部隊。
這是一個月消耗,要是對峙一年呢?要是打起仗來,後勤被截了;要是部隊推進,後勤線延長;要是部隊轉移,作戰地變了;這些考慮進去,頭大。
3、裝備看電視電影:士兵自己穿著盔甲,拿著長矛就可以打仗了,頂多騎個馬。
但打仗真可以這樣嗎?喝水要水壺,安營要鐵鍬、吃飯要碗筷。這都需要。
我們以孫承宗車營為例:
每營共為將領材官一百二十七員;騎兵二千五百人(2400+800+100);步兵三千四百八十八(3200+100+77+111)人,輜夫五百十二人,偏廂車一百二十八輛,輜車二百五十六輛,官馬二百九十六匹、兵馬三千三十匹、火器䭾騾一百二十頭、火器䭾駝 三十頭、架輜牛二百五十六隻、大砲十六位、滅虜砲十八位、佛朗機二百五十六架、架各子砲九門、鳥槍三百五十六門、三眼鎗二千七百二十八杆、弓箭撒袋一千二百七十三件、大弩二百五十六張,長鎗、長刀、長斧一千二百八十件,大棒二百五十六條,火箭七千六百八十枝,戰牌二百五十六面,腰刀五千九百八十八口,盔甲二千六百二十八副 ;管隊臂手九十七副,車正臂手一百二十八副,金皷旗幟響器二副,繩樁九十六根條,拒馬鎗二百五十六架,火兵尖擔二百五十六條,鑼鍋五百口,鐵鍋二百五十六口,水袋五百箇,水桶二百五十六隻,火鎌二百二十八把,燈籠三百五十八箇,木梆一百二十八箇,鐵鍬七百五十六張,鐵二百五十把,鐵钁二百五十六把,鐮刀一千二百五十六把,斧一百二十八把,鑿一百二十八把,䥷刀二百五十口,(火其)子、炒麵各二百九十九石四鬥。這支部隊有十分之一就是輜夫,就是隨軍的後勤人員。也就是10萬大軍,專門有1萬是隨軍運輸的。後方運輸是另一個概念。除了一般裝備的火器、大刀、長矛之外。其他的繩樁,拒馬鎗,火兵尖擔,鑼鍋,鐵鍋,水袋,水桶,火鎌,燈籠,木梆,鐵鍬,鐵,鐵钁,鐮刀,斧,鑿,䥷刀。而且火藥消耗量很大,都是幾千幾萬斤消耗的,也得運輸。
這些運到前線的作戰物資也得五千人,後方得有專門的廠局製造生產。
總結支撐一支500裡外十萬人作戰的部隊,需要1萬人隨軍運輸,需要兩萬人後勤運輸(糧食)、作戰物資也得5千人。後方生產的也至少需要5千人。意味著至少有四萬人脫產供給10萬人的需求。
如果成為三十萬大軍,不僅僅是乘以三的問題。龐大的馬匹管理、徵調、補充就夠你頭疼了。這也是軍事大資料吧。
-
4 # 使用者3142711696
數量是真的,當然有時候也會有虛報的情況。
我們首先要明確,古代行軍作戰說是幾十萬,但這幾十萬中真正上戰場的也只有幾萬,最多十萬左右。因為在古代軍中,會把士兵分為戰兵與輔兵,一般是1:3的關係。3個輔兵會侍候一個戰兵。包括拿武器,穿戴裝備、提供糧草等。所以雖然有幾十萬人,但是真正能打仗的只有幾萬,亦或者十萬左右。
第二,我們要明確古代計程車兵招募制度。我們現在質疑古代出徵有幾十萬是虛構的,往往從明清時期找反例。但是中國古代士兵招募在不同時期是由變化的。
在最初,即唐安史之亂以前,當兵是一種差役,兵農合一,即在和平年代,一個成年男子會由於一到三年時間去服兵役。兵役的地點可能是本地,也有可能是京師,也有可能是邊疆。例如在出土的漢代居延漢簡中,便發現士兵是有來自四川地區的。在戰爭時期,成年男子也會被要求服兵役。我們可以舉個例子。
戰國時期秦趙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人,這四十萬人不是職業士兵,而是趙國的百姓,他們只是在此時被強徵入伍的。所以這四十萬人一旦被滅,趙國將會元氣大傷,無力抵擋秦國東侵略。因此才會出現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的事情。
但在唐朝時期,特別是唐後期,由於府兵制的瓦解,所以在唐後期出現了募兵制,這時計程車兵已經變成了職業士兵,全職訓練打仗,所以自此之後,對於士兵記載數量要遠遠低於唐之前了。
指揮問題題主說這麼多人該怎麼指揮,資訊該怎麼傳遞。首先古代的軍隊不同於現代軍隊,上層的命令不需要讓底層的每個人知道,底層士兵連字都不會認,怎麼看懂上層的命令呢?所以當皇帝亦或者將軍的指令下達後,主要傳遞給中層將領,例如都將、裨將、都虞候等等。然後這些將領帶領士兵貫徹將軍的命令。
如有不對,還請指正。
-
5 # 武岸君
真的,至於為何,且聽我細細道來。
僅拿中國為例,春秋戰國以前,受人口總量和生產條件影響,大規模戰鬥自然無法打起來。
進入春秋戰國,尤其是到了戰國時期,隨著人口的增加,生產力的提升,戰爭的規模也在不斷增大,動不動就是幾萬,幾十萬人的參與規模,直至秦趙長平之戰時達到了頂峰。
長平之戰,秦國先後參戰軍隊多大五十餘萬,而趙國參戰的軍隊也達到了四十五萬,雙方參戰兵力一百萬。
秦滅楚國之戰也是戰國時期規模空前的戰爭。
考慮到當時秦楚都基本動用了所有的軍隊,而秦楚又是戰國地盤和人口最大的兩個國家,參戰軍隊規模,秦國60萬,楚國40萬,總人數也有百萬。
秦末,楚漢爭霸,劉邦曾率五十六萬聯軍攻打項羽西楚的都城郢。
後來劉邦覆滅項羽時,韓信指揮三路大軍,共六十萬人,加上項羽的二十來萬,規模也達到了八十萬。
再往後,進入漢朝,中國古代很少再發生百萬級別規模的戰爭了。
甚至到了唐朝,出動軍隊的規模一降再降,薛仁貴攻打吐蕃的時候才帶了幾萬人。
翻開史書,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除非是滅國之戰,而且還是滅大國、強國,其它戰爭的規模並沒有那麼大。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計算參戰的兵力,連負責運輸的百姓都給算上了,所以規模都十分空前。
進入秦漢以後,參戰兵力指的是那些真正的軍人,負責協助運送糧草的百姓都未被記在內。
隨著科技的發展,運輸工具得到極大改善,參戰人數並非決定勝利的主要因素,人海戰術也隨之失去了決定性作用。
所以,我們會看到,春秋戰國時期,戰爭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人,秦漢以後,幾十萬人的戰爭規模雖有發生,不過也越來越少。
而以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來推算,幾十萬規模的戰爭肯定能達到,但並非是隨隨便便就發生了的。
畢竟戰爭可不是什麼小事,任何一方都不得不為戰爭發生後可能造成的後果考慮。
-
6 # 風去了無痕D
古代投入幾十萬人規模的大戰,當然有,但很少。而隨隨便便就能出動幾十萬用於戰鬥的人馬,那肯定不是真的!
以大唐鼎盛時期為例,全國常備軍總兵力只有六十萬,能隨便就出動幾十萬兵力嗎?
大部分古代戰爭,號稱幾十萬,而實際出動的戰鬥部隊總兵力數,不過是幾萬人。
可別因此輕視了幾萬人。俗話說:“人頭過萬,漫山遍野。”
幾萬訓練有素的戰兵,由名將統領,在古代那是完全可以發起五千裡遠征,並滅國擒王之戰的!
至於大軍出征誓師時,上萬人密密麻麻站著,大將重臣講話下面遠處的人聽不到怎麼辦?
很好辦,主要將領都會站在前排。而士卒自然有各百夫長與司馬軍候們帶著依次列隊。
前排將領們聽清楚了,齊聲振臂高呼,後面的跟著吼就行了。
關於這事,士卒們聽上官宣讀命令應該怎麼迴應,怎麼喊等等;古代軍隊與現代軍隊一樣,平時皆有規章制度與應答方式規定,照做就行。
軍中列隊、一問一應一答諸事,古代軍隊也是有《條令》明文規定的,可參閱戚繼光的《練兵實紀》。
秦始皇派蒙括率三十萬眾北收河套,又徵發五十萬眾南征,這兩事,就引出了後人對於秦長城軍團與南方軍團組成,是否造成了秦王朝中央兵力空虛的無限猜想。實際按常規推測。
無論北方長城軍團還是南方軍團,真正戰鬥兵力,也不過各三五萬人,其他的全是負責為這三五萬人運糧,修路、築營等等後勤保障的民伕與輔兵。
尤其是南方,山高路遠,江河密林遍佈,大軍開進,造橋修路鑿山的繁重工程量,比戰鬥更艱鉅。當大軍作戰完成,戰兵可能繼續駐紮穩定新佔領區,而民伕很可能一部分定居當地,部分遣返回家的。
史書上有明文記載的戰爭中出動的兵力數。(一):官渡之戰中的兵力。
袁紹南下的總兵力,具體不詳,但應當在十萬以上。
而曹操在官渡與袁軍築營對峙時,曹操大營中戰鬥部隊的總兵力,不過萬餘人。
而等到對峙三四個月以後,當曹操獲知袁紹大軍的屯糧地在烏巢時,曹操手中直接掌握的部隊,已經兵不滿萬,帶傷者十之二三。
八月,紹連營稍前,依沙土為屯,東西數十里。(曹)公亦分營與相當,合戰不利。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
《三國志.武帝紀》
(二):赤壁之戰時的兵力數。
《三國志》:“劉琮舉荊州之眾降,曹操得其水軍,並船步兵共數十萬,蒙幢鬥艦千艘,與步騎水陸並進。”
根據這段文字,曹操的南征軍與荊州降軍加在一起,那是“旌旗遮天色、鋒刃耀日光“的大場面,兵力似乎真有幾十萬。
但是,周瑜向孫權請兵時,卻只請求撥給精卒三萬,就能率之禦敵。
這就說明了,曹軍的戰鬥部隊,亦不過五六萬人左右。
(三)劉備伐東吳時的夷陵之戰。
史書沒說劉備出動的兵力數,但說了東吳的兵力。
東吳舉全國精銳,總兵力是五萬人。交由陸遜統率,屯於夷陵,設立防線抵禦劉備的進攻。
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三國志·陸遜傳》
(四)司馬懿徵遼東。
遼東叛魏,魏明帝欲征討之,問策於司馬懿:
“發大軍伐遼東,往返需多少時日?”
司馬懿回答說道:
“去遼東四千裡,行軍需一百日到達,戰鬥一百日,休息六十日,再用一百日回程,往返需一年。”
後來,魏國由司馬懿掛帥出征,出動的總兵力是步騎四萬人。
景初二年,帥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發自京都。車駕送出西明門。
由此可見,古代動輒出動數十萬大軍的,都是演義虛構的。真正打仗,幾萬兵力足夠了。
就算出動了幾十萬,那幾十萬人也是為了保障前線幾萬戰兵做後勤的。
例如霍去病與衛青各率步騎幾萬出塞,漢武帝徵發數十萬人為之提供沒途後勤。但這樣大規模的戰事,西漢也僅僅搞了一次?
唐軍的出塞遠征,大多也只是幾萬人。
李靖突襲東突厥,率騎兵一萬,每人備糧二十天。
蘇定方滅西突厥,遠征軍總兵力為二萬,一萬步兵,一萬騎兵。
唐朝出動兵力數最多的一次,是裴行儉討伐突厥阿史德溫傅之役。唐高宗調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溫傅叛唐,單于都護府內二十四州響應,一併叛亂,叛軍擁眾數十萬。
單于都護、唐將蕭嗣業率兵討伐,交戰不利,反為所敗。
於是,命禮部尚書裴行儉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太僕少卿李思文、營州都督周道務等計兵力十八萬。以及並西軍檢校豐州都督的程務挺等部皆受節制隨行。
大唐遠征軍總兵力達到了三十餘萬,連亙數千裡。
史書稱:唐世出師之盛,未之有也!這是唐軍出動兵力最多的一次。
-
7 # 公子品史
中國古代戰爭規模是非常大的,但也不是所有的戰爭規模都能達到數十萬人這樣的規模,因為這樣規模的戰爭基本上都是集中全國絕大多數兵力,可以說是是非常關鍵的戰役才會這麼大的規模,比如滅國戰或者是決定國家命運的戰爭,一旦失敗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並且很難再有復甦的機會。所以在古代不是打仗隨便就能達到幾十萬規模的,一般的小型戰鬥也就數千年,大一點的數萬人,在大規模戰鬥那就是比較重要的戰役了,一般不會輕易出動那麼多人。因為後勤是很難吃的消的,一場戰爭必須要有後勤作為保證,何況是數十萬人的規模,那要準備非常長的時間的,不是短時間能夠湊齊那麼多的糧草和軍用物資的,何況還涉及到軍隊的移動,戰略戰術等方面,所以在古代隨隨便便的就是幾十萬人的戰爭那是不可能也不符合實際的。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古代的戰爭步驟
在古代一般戰爭的步驟是:先由朝廷的決策層來決定打或者不打,假設不打,那麼就使用外交手段來解決問題,或者朝廷派專門的使者去斡旋,從己方的實際情況出發,如果確實在軍事上比較弱毫無勝算,那就儘可能爭取利益損失最小化。假設己方是優勢方的話,可以靠自己的政治施壓迫使敵對勢力服軟,儘可能爭取己方的利益最大化。
其次,如果選擇打,那麼決策層就要籌劃,並對當前情況做出判斷,確立戰爭目的。同時要思考把戰爭限制在什麼樣的規模上,一般是不可能達到數十萬人這樣規模的,小規模戰爭也就數千乃至上萬人,同時要思考採用什麼樣的戰略手段讓敵軍屈服自己的意志從而滿足自己的戰爭目標。同時要儘可能的把規模限制在短期的小規模的區域性戰爭中,用最少的損耗來獲取最大的利益,在戰爭中儘可能的速戰速決,從而爭取儘量打贏。
在戰爭爆發前和爆發時朝廷高層還要打算怎麼在短時間調動軍隊的後勤補給問題,還得安全的把補給送到前線,同時要選擇合適的將領統帥己方軍隊,要考慮到戰爭的發展以及戰術方法等,這都是很重要的問題。作戰後也要分成兩種情況,勝利和失敗,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勝利自然好說,如果失敗的話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古代戰爭規模的情況
在古代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中,如果想要真正瞭解雙方投入的實際兵力與戰爭的規模其實是很難的。因為交戰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一般都會多報己方的軍隊數量。比如赤壁之戰中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實際兵力也不過就三十萬左右,並沒有那麼多。如果真有那麼多的人的話,這樣巨大的軍事後勤壓力將會壓垮一支軍隊的,因為古代的生產能力並不高,朝廷從百姓手上能夠獲得賦稅還是有限的,不足以支撐起數十萬軍隊的巨大後勤壓力,除非到了特殊的情況才會發動傾國之戰,舉全國之力一戰,是決定一個國家存亡的時候。
所以在古代一般的戰爭規模,比如邊境戰爭或者鎮壓平叛是不會出動那麼多的軍隊的,因為軍隊的調動涉及到很多方面,還有巨大的後勤壓力,所以基本是都是以小規模為主,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在叫其他地方的援軍過來,這樣壓力也會小很多年。
綜上所述,古代戰爭的確切人數是很難弄清楚,因為戰場環境複雜,雙方都會盡可能多的增報自己軍隊數量以獲取一定的優勢。況且軍隊打戰是和後勤息息相關的,一支部隊人數太多是不利於後勤補給的。
-
8 # 都市南鄉子
記載是有,這種說法在中國古代史書上不算少。但數字是虛數,非真實資料。首先,這是古代中國歷史傳統缺陷,也是一個特色。令後人=_=且為難,加大了讀史研究的難度和深度。然後,古代受認識的侷限性,對戰爭和軍人沒有一個統一,持久與科學性的定義。一旦開打,不僅把出現在戰場上的人員都算上,還習慣性誇大其數。所以,後人更不能當真。
-
9 # 愛生活的大花貓
古時候不可能誰誰便便就能發動幾十萬人的戰爭,就拿中國來說,軍事實力最強的是元朝,它在進攻歐洲的時候總兵力也就10萬,還分成四路大軍。所謂的幾十萬大軍是包括了後勤保障的人員。再說了不到決戰或是滅國之戰,是不可能出現滴,歷史上也不多見。
那些所謂宣誓之類的底下人是聽不到的,也聽不懂滴,古時候士兵文化水平都很低,就算聽的到,也不一定聽的懂。打仗全靠聽鼓聲看旗語,所以說為什麼看到帥旗倒了,大家就開始潰退了。
-
10 # 古月
並不是這樣的,這種大場面一般都是國戰或者大型起義才會發生的。一般來說像電視劇或者電影裡,動輒幾十萬大軍的戰爭場面雖然也有,但是並不會太多。發生這種級別的戰爭,不是建國就是亡國或者發生兩國國戰了!
而且有的時候甚至都會上百萬,但是這是全部的參與人員,並不是都是作戰人員。古代沒有現在這樣便利的運輸條件,所以每次作戰的後勤人員甚至都超過的作戰人員!一般來說幾十萬大軍,至少有一半是後勤保障的。尤其是遠端作戰,像霍去病遠征漠北。一個軍人至少配備三個農夫保障後勤的供給!所以所謂的幾十萬大軍,很可能一大半都是負責糧草的農夫。畢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幾十萬人人吃馬嚼的。在古代那種落後的原始條件裡,只能用人力往上砸。
所謂窮兵黷武嘛!打仗可以說最燒錢的事兒了,幾十萬人,如果拋開後勤人員。真正的作戰人員也就剩下十幾萬了。十幾萬人的戰爭,已經可以說是國戰級別的了。像這種動用幾十甚至上百萬的戰爭雖然不多,但也有不少的。歷朝歷代總歸都會發生幾次!是真實存在的。
-
11 # 坐看雲起時137136968
真的。包括作戰人員,後勤人員,大量的民工輔助人員,一切為戰爭服務的人。特別是大的戰役,牽扯的人力,物力都是驚人的。
-
12 # 老閒魚
小說、電視劇、電影隨隨便便別說幾十萬了,幾百萬都輕輕鬆鬆,因為不需要他們來負責後勤給養,不需要他們來統一協調,不需要他們來指揮作戰,不需要他們來恢復生產,也不需要他們來撫卹將士。並且古人的文字尤其是涉及到數字的時候多虛,比如“三”,在我們現代人眼裡這不就是代表“三個”麼,可在古人眼中,這“三”可就是個虛數了,代表很多。比如我們常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裡的“三”都是代表很多的意思。所以,古人的話,即使是歷史書中的話,都不可全信,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很多時候,看著數字很龐大,你只要意會這次戰爭規模很大即可,不必太較真。
那麼回過頭來,我們現在要再想古代要是真的幾十萬軍隊出征,這麼多人的後勤就是個大問題,但是由於時代過去甚遠,我們無法具體考證,那我們就拿現代戰爭來進行一些類比吧,類比的物件其實就是咱們耳熟能詳的“淮海戰役”。為啥,因為史料最充足,且拋開槍支彈藥之後的物資保障種類比較接近古代。
淮海一戰,我軍總兵力約為60萬,其中華野約為40萬。戰前籌集軍糧任務數字如下:
戰前,華東支前委員會儲備糧食9 000萬公斤;山東支前委員會儲備8 000餘萬公斤;冀魯豫戰勤指揮部儲備5 000萬公斤,合計:220000餘公斤。而在清代,畝均糧食產量尚未超過400斤的,一般也就一兩百斤。為了換算方便,我們就按照畝產440斤來計算,如此多的糧食需要1000畝地的全部產量。清乾隆31年,人均耕地才3.56畝。這麼多的糧食轉運又需要多大的保障能力呢?要保障這樣一支大軍的開銷,需要多少老百姓的口糧呢?所以,古代動輒幾十萬的軍隊出征其實是不靠譜的。
另外,關於出征前的皇帝或者重臣軍前動員更是影視劇拍攝效果。古代大軍徵發,一般都是從各地調集軍隊,然後分路出發前往預定作戰地域,幾乎是沒有機會進行這種面對面的戰前動員的,而即使有,對於還米有擴音器的古代來說,喊破了嗓子又有幾個人能夠聽到呢?
回覆列表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顛峰時期,兩國舉國之力湊出四十萬,三國赤壁之時,經過黃巾之亂,軍閥混戰,人口大幅下降,只有曹操統一北方,勉強能提供二十萬士兵。